第二章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 B(t=H(t)+c(t) (2-2) 式中进行模2加运算,由于无法知道密码序列C(t),就无法破译原始信息H(t),而且密码序列C(t) 可以随时任意变换,也可以规定为一种标准,所以在电子商务过程中称之为密钥。利用密钥加密,使 得传送信息过程中的安全保密性大大提高。 抗干扰性能强 在用模拟信号(电磁波)交换信息时,当外部干扰和设备内噪声叠加在有用的信号上时,就很难将 干扰噪声消除,因而使传输信息出错误 2.2.3数字信息的检错和纠错 在数据和信息的传输中,若没有检査错误和纠正错误的措施,直接用信道来传输数据,一般来说 是不可靠的。在现代数据通信过程中要求能发现差错,并采取措施纠正,把差错限制在所允许的尽可 能小的范围内,这对所有的信息传输系统是最起码的要求。同时,这在各类电子商务信息系统中显的 尤为重要。 1差错控制编码 检査和纠正差错的技术方法很多,最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是用差错控制编码。所谓差错控制编码 是将准备要发送的数据,通称为信息位串,按照某种关系在信息位串的前面或后面附加上一定的冗余 位串,这个冗余位串就称为差错控制编码。实际发送的是由信息位串和冗余位串构成的一个新的码 字。接收端收到码字后查看信息位和附加的冗余位,并检査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校验过程,以 发现传输过程中是否有差错发生 差错控制编码可分为检错码和纠错码。检错码是指能够自动发现差错的编码,纠错码是指不仅能 发现差错而且能自动纠正差错的编码。衡量编码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编码效率R,它是码字中 信息位所占的比例。若码字中信息位为k位,编码时外加冗余位为r位,则编码后得到的码字长n n=k+r(位) (2-3) 则编码效率为:R=k/n=k/k+r 显然,编码效率R越大,则信道中用来传送信息码元的有效利用率就越高 2.差错控制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利用编码重新组合来进行差错控制的方法,基本上有两类 ①自动请求重发法(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②前向纠错法(FEC,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2.3电子商务依托的网络知识 计算机及其附加设备的发展为电子商务提供了可靠的工具,网络技术特别是 Internet网络技术的 应用是电子商务实现的基础,也是当代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技术速猛发展的重要标志 2.3.1电子商务依托的网络技术 电子商务系统是依托于各种计算机网络系统而实现的,其活动的基础是网络,网络的建设问题是 实现电子商务的最基本的技术问题。电子商务还强调要使参加交易的买方、卖方、银行或金融机构、 厂商、企业和所有合作伙伴,都要在网络中密切结合起来,共同从事在网络计算环境下的商业电子化 应用。只要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数据报文传输过程,则自然会理解电子商务 系统如何处理信息、如何传输单证以及进行报文传送的。 1、电子商务网络的基本结构 图28所示为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由图所示,可见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用户资源子网络 和通信子网络(虚线框内)构成的。通信子网负责整体网中的信息传递,而虚线框外的用户资源子网负 责信息处理,同时向通信子网提供可用的资源。图中分组交换设备PSE、分组组装拆装报文的设备 PAD、集中器C( Concentrator)、网络控制中心NCC和网间连接器G( Gateway)等均属于通信子网 26页共49页
第二章 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 第26页 共 49 页 B(t)=H(t)+C(t) (2-2) 式中进行模 2 加运算,由于无法知道密码序列 C(t),就无法破译原始信息 H(t),而且密码序列 C(t) 可以随时任意变换,也可以规定为一种标准,所以在电子商务过程中称之为密钥。利用密钥加密,使 得传送信息过程中的安全保密性大大提高。 ②抗干扰性能强 在用模拟信号(电磁波)交换信息时,当外部干扰和设备内噪声叠加在有用的信号上时,就很难将 干扰噪声消除,因而使传输信息出错误 2.2.3 数字信息的检错和纠错 在数据和信息的传输中,若没有检查错误和纠正错误的措施,直接用信道来传输数据,一般来说 是不可靠的 。在现代数据通信过程中要求能发现差错,并采取措施纠正,把差错限制在所允许的尽可 能小的范围内,这对所有的信息传输系统是最起码的要求。同时,这在各类电子商务信息系统中显的 尤为重要。 1.差错控制编码 检查和纠正差错的技术方法很多,最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是用差错控制编码。所谓差错控制编码 是将准备要发送的数据,通称为信息位串,按照某种关系在信息位串的前面或后面附加上一定的冗余 位串,这个冗余位串就称为差错控制编码。实际发送的是由信息位串和冗余位串构成的一个新的码 字。接收端收到码字后查看信息位和附加的冗余位,并检查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校验过程,以 发现传输过程中是否有差错发生。 差错控制编码可分为检错码和纠错码。检错码是指能够自动发现差错的编码,纠错码是指不仅能 发现差错而且能自动纠正差错的编码。衡量编码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编码效率 R,它是码字中 信息位所占的比例。若码字中信息位为 k 位,编码时外加冗余位为 r 位,则编码后得到的码字长 n 为: n=k+r (位) (2-3) 则编码效率为:R = k/n = k / k+r 显然,编码效率 R 越大,则信道中用来传送信息码元的有效利用率就越高。 2.差错控制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利用编码重新组合来进行差错控制的方法,基本上有两类: ①自动请求重发法(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②前向纠错法(FEC,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2.3 电子商务依托的网络知识 计算机及其附加设备的发展为电子商务提供了可靠的工具,网络技术特别是 Internet 网络技术的 应用是电子商务实现的基础,也是当代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技术速猛发展的重要标志。 2.3.1 电子商务依托的网络技术 电子商务系统是依托于各种计算机网络系统而实现的,其活动的基础是网络,网络的建设问题是 实现电子商务的最基本的技术问题。电子商务还强调要使参加交易的买方、卖方、银行或金融机构、 厂商、企业和所有合作伙伴,都要在网络中密切结合起来,共同从事在网络计算环境下的商业电子化 应用。只要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数据报文传输过程,则自然会理解电子商务 系统如何处理信息、如何传输单证以及进行报文传送的。 1、 电子商务网络的基本结构 图 2.8 所示为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由图所示,可见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用户资源子网络 和通信子网络(虚线框内)构成的。通信子网负责整体网中的信息传递,而虚线框外的用户资源子网负 责信息处理,同时向通信子网提供可用的资源。图中分组交换设备 PSE、分组组装/拆装报文的设备 PAD、集中器 C(Concentrator)、网络控制中心 NCC 和网间连接器 G(Gateway)等均属于通信子网
第二章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 的设备。图中的主机(有时称为服务器)HOST和用户终端T( Terminal)都具有网络的资源和操作应用 软件,电子商务系统应用软件也加载在这一级。这种由若干个计算机构成的互连系统,形成了“计算 机一一计算机”的通信模式,并呈现出多处理中心的特点,所以图2.8可称为多个主计算机通过通信 线路互连的计算机网络。 2、商务运作终端远程联机 图29中ISDN综合业务数据网在本章2.34节介绍 NCC HOST 用户 PAD 资源 子网 HOST PSE HOST 用户 PAD 资源 PSE 子网 图28简化的网络结构 六十年代中期出现的 ARPAnet网,是以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目前称为 DARPA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提供经费,联合有关计算机公司和大学共同研制而发 展起来的,主要目标是借助于通信系统,使网内各计算机系统间能够相互共享资源,地理上不仅跨越 美国本土,而且通过卫星链路连接夏威夷和欧洲的节点。这个称之为 ARPAnet的网络是一个成功的系 统,它在协议、结构和网络设计方面都为后继的计算机网络打下了基础。也为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 多网络互连而成的 Internet互连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3.2标准化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 (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Basic Reference Model)的国际标准ISO7498,参见图210所示,该 模型分为七个层次, 第27页共49页
第二章 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 第27页 共 49 页 的设备。图中的主机(有时称为服务器)HOST 和用户终端 T(Terminal)都具有网络的资源和操作应用 软件,电子商务系统应用软件也加载在这一级。这种由若干个计算机构成的互连系统,形成了“计算 机——计算机”的通信模式,并呈现出多处理中心的特点,所以图 2.8 可称为多个主计算机通过通信 线路互连的计算机网络。 2、商务运作终端远程联机 图 2.9 中 ISDN 综合业务数据网在本章 2.3.4 节介绍。 图 2.8 简化的网络结构 六十年代中期出现的 ARPAnet 网,是以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ARPA(目前称为 DARPA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提供经费,联合有关计算机公司和大学共同研制而发 展起来的,主要目标是借助于通信系统,使网内各计算机系统间能够相互共享资源,地理上不仅跨越 美国本土,而且通过卫星链路连接夏威夷和欧洲的节点。这个称之为 ARPAnet 的网络是一个成功的系 统,它在协议、结构和网络设计方面都为后继的计算机网络打下了基础。也为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 多网络互连而成的 Internet 互连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3.2 标准化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Basic Reference Model)的国际标准 ISO7498,参见图 2.10 所示,该 模型分为七个层次, 用户 资源 子网 络 T T HOST T T T T T T HOST PSE PAD PSE HOST C T T T 用户 资源 子网 络 NCC PSE PSE PAD (G) T T T
第二章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 发送端 C:集中器或复用器 FEP:前端通讯处理机 CCU:通信控制器 普通模拟设备TE3 FEP或 远程高速线路(光纤) 网络服务器 CCU 终端设 备TE1 ISDN 信息网终 接收端 终端适配 C 器TE2 T 图29终端用户与网络远程接入示意图 A层协议 7应用层 P 6表示层 5 S S层协议 S 4运输层 3 N 中断开放系统…N N 3网络层 2 DL DL 1物理层 IMPI IMP, MPn 网络终端机A 网络终端机B IMP通讯子系统 图2.10IO的OSI层次模型 有时也被称为OSI七层。目前OSI标准不仅确保了各厂商生产的计算机间的互连,同时也促进了企业 的竞争。厂商感到只有按照这种标准生产才能有利于产品具有广阔的销路,用户也可以从不同制造厂 商获得兼容的开放的产品 l、层次化的体系结构 2、OSI模型的结构特点 第28页共49页
第二章 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 第28页 共 49 页 图 2.9 终端用户与网络远程接入示意图 图 2.10 ISO 的 OSI 层次模型 有时也被称为 OSI 七层。目前 OSI 标准不仅确保了各厂商生产的计算机间的互连,同时也促进了企业 的竞争。厂商感到只有按照这种标准生产才能有利于产品具有广阔的销路,用户也可以从不同制造厂 商获得兼容的开放的产品。 1、层次化的体系结构 2、OSI 模型的结构特点 远程高速线路(光纤) 发送端 T C 普通模拟设备 TE3 网络服务器 FEP 或 CCU ISDN 终端设 备 TE1 终端适配 C 器 TE2 T 信息网络 接收端 C:集中器或复用器 FEP:前端通讯处理机 CCU:通信控制器 T 网络终端机 B A 层协议 P 层协议 S 层协议 T 层协议 中断开放系统 地 IMP1 IMP2 IMPn IMP 通讯子系统 7 A 6 P 5 S 4 T 3 N 2 DL 1 PH A P S T N DL PH DL PH N DL PH N DL PH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运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网络终端机 A 1 2 IS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