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第九章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本章将从现代物流的概念、分类、管理原理讨论起,对于电子商务所形成的供应链的基本概念、 分类及其特点也作介绍,同时对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从物流管理到供应链整合、电子商务下的国内 外物流模式与物流配送、国内物流活动与国际物流的差别、新型物流配送中心特征、物流配送中心运作 类型、电子商务下新型物流配送中心应具备的条件、电子商务对供应链的拓展与再造等,结合企业资源 规划系统(ERP)的工作原理给予重点的介绍。并就如何开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综合物流代理、物流配送 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构想与改进措施、国内外物流活动的应用情况和案例等方面做一些讲述 §91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在电子商务中的任何一次交易过程,都包含着四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 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人们对电子商务过程的注意力主要在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电子化、网络化的 技术改进和应用方面,而忽视了物流的电子化过程,认为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然可以经 传统的经销渠道来实现。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物流的重要性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 日益明显。试想,在电子商务下,消费者网上浏览后,通过轻松点击完成了网上购物,在填好订单后往 往出现漫长的等待,所购货物迟迟不能送到手中,甚至出现了买飞机送玩具的情况,其结果可想而知, 电子商务垮时域垮地域的优势皆无,消费者只能远离电子商务,延用习惯的传统购物方式 911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912物流是电子商务的基本要素 913物流是实现现代化电子商务的基本保障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电子商务的物流环节,见图9.2所示: 售前服务/寻找商品服务信息 「各种商品信息比较 购物量、价格、交货时间等单证谈判 电子订购与合同 CA认证 网络支持 电子银行 商品送货、商品接收 配送公司 售后服务和信息支持 第208页共11页
第九章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第 208 页 共 11 页 第九章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本章将从现代物流的概念 、分类、管理原理讨论起,对于电子商务所形成的供应链的基本概念、 分类及其特点也作介绍,同时对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从物流管理到供应链整合、电子商务下的国内 外物流模式与物流配送、国内物流活动与国际物流的差别、新型物流配送中心特征、物流配送中心运作 类型、电子商务下新型物流配送中心应具备的条件、电子商务对供应链的拓展与再造等,结合企业资源 规划系统(ERP)的工作原理给予重点的介绍。并就如何开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综合物流代理、物流配送 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构想与改进措施、国内外物流活动的应用情况和案例等方面做一些讲述。 §9.1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在电子商务中的任何一次交易过程,都包含着四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 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人们对电子商务过程的注意力主要在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电子化、网络化的 技术改进和应用方面,而忽视了物流的电子化过程,认为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然可以经 由传统的经销渠道来实现。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物流的重要性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 日益明显。试想,在电子商务下,消费者网上浏览后,通过轻松点击完成了网上购物,在填好订单后往 往出现漫长的等待,所购货物迟迟不能送到手中,甚至出现了买飞机送玩具的情况,其结果可想而知, 电子商务垮时域垮地域的优势皆无,消费者只能远离电子商务,延用习惯的传统购物方式。 9.1.1 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9.1.2 物流是电子商务的基本要素 9.1.3 物流是实现现代化电子商务的基本保障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电子商务的物流环节,见图 9.2 所示: 图 9.2 电子商务的物流环节 售前服务/寻找商品/服务信息 各种商品信息比较 购物量、价格、交货时间等单证谈判 电子订购与合同 CA 认证 网络支持 电子银行 商品送货、商品接收 配送公司 售后服务和信息支持
第九章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其中“商品送货,商品接收”这一物流过程是实现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证 1、物流对生产的保障 物流服务于商流 3、物流是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的基础 综合上述可见,物流是电子商务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摒弃原有的“重信息流、商流和资 金流的电子化,而忽视物流电子化”的现象,大力发展现代化物流,才能给电子商务注入活力 §92物流概述 921物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922国内物流与国外物流活动的差别 923物流的分类 本书将采用第二种分类方法,对物流进行划分。 1、社会物流 2、企业物流 (1)企业生产的物流 (2)企业供应的物流 (3)企业销售的物流 (4)企业回收的物流 (5)企业废弃物的物流 9.24物流管理原理 1、物流管理的定义 物流管理的内容 (1)、对物流活动各环节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流信息、运输、储存等环节的管理 (2)、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即对其中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等六大要素的管理 (3)、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流计划、质量、技术、效益等职能的管理等。 3、物流系统 相互关系见图93所示 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的作用与要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将商品在既定的交货期内准确地向消费者配送 对消费者的定货要尽量满足,不能使商品脱销 (3)企业、配送机构以及中介商应适当地配置仓库,维持商品适当的库存量 (4)使运输、装卸、保管等作业自动化和信息化 企业 消费群体 采购生产 销售 中介商 物流作业系统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第九章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第 209 页 共 11 页 企业 消费群体 其中“商品送货,商品接收”这一物流过程是实现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证。 1、物流对生产的保障 2、物流服务于商流 3、物流是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的基础 综合上述可见,物流是电子商务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摒弃原有的“重信息流、商流和资 金流的电子化,而忽视物流电子化”的现象,大力发展现代化物流,才能给电子商务注入活力。 §9.2 物流概述 9.2.1 物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9.2.2 国内物流与国外物流活动的差别 9.2.3 物流的分类 本书将采用第二种分类方法,对物流进行划分。 1、社会物流 2、企业物流 (1)企业生产的物流 (2)企业供应的物流 (3)企业销售的物流 (4)企业回收的物流 (5)企业废弃物的物流 9.2.4 物流管理原理 1、物流管理的定义 2、物流管理的内容 (1)、对物流活动各环节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流信息、运输、储存等环节的管理; (2)、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即对其中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等六大要素的管理; (3)、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流计划、质量、技术、效益等职能的管理等。 3、物流系统 相互关系见图 9.3 所示。 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的作用与要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 将商品在既定的交货期内准确地向消费者配送; (2) 对消费者的定货要尽量满足,不能使商品脱销; (3) 企业、配送机构以及中介商应适当地配置仓库,维持商品适当的库存量; (4) 使运输、装卸、保管等作业自动化和信息化 采购 生产 销售 个人 社区 中介商 物流作业系统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第九章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图9.3作业系统与信息系统之间关系 (5)尽可能地降低物流费用 (6)使电子商务活动全过程的信息流畅通无阻 (7)利用网络把销售信息迅速地反馈给采购部门、生产部门和营业部门。 物流系统化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 §93从物流管理到供应链管理 在企业运作中,物流被看成是企业与其供应商和客户相联系的能力。企业通过存货的移动(存货流) 使物流过程增值。 931物流管理 932供应链管理 933供应链的分类 供应链的扩展可归纳为三种情况: 1、集团公司内部的跨地区、跨国界经营的供应链扩展。 2、某些产业的全行业协作供应链扩展 3、虚拟企业供应链扩展 934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 电子商务技术正在改变工业化时代企业客户管理、采购、定价及衡量内部运作的模式。 企业的eERP系统应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系统的集成性 2、技术的先进性 3、理念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4、系统的可延伸性 系统的可延伸性,即系统所涵盖的丰富的业务情景以便企业可以在未来随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 相应的业务流程,而不需重复大量的IT方面的投入。 §94电子商务下物流的特点与发展 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使各种交易活动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从物流 到供应链都产生了一系列新特点: 941电子商务下物流的特点 1、物流信息化 2、物流自动化 3、物流网络化 4、物流智能化 物流柔性化 另外,物流设施、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物流的社会化、共同化也都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模式的新 特点。 942电子商务下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1、多功能化—物流业发展的方向 2、一流的服务一—物流企业的追求 3、信息化处理一现代物流业的必由之路 第210页共11页
第九章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第 210 页 共 11 页 图 9.3 作业系统与信息系统之间关系 (5) 尽可能地降低物流费用; (6) 使电子商务活动全过程的信息流畅通无阻; (7) 利用网络把销售信息迅速地反馈给采购部门、生产部门和营业部门。 物流系统化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 §9.3 从物流管理到供应链管理 在企业运作中,物流被看成是企业与其供应商和客户相联系的能力。企业通过存货的移动(存货流) 使物流过程增值。 9.3.1 物流管理 9.3.2 供应链管理 9.3.3 供应链的分类 供应链的扩展可归纳为三种情况: 1、集团公司内部的跨地区、跨国界经营的供应链扩展。 2、某些产业的全行业协作供应链扩展。 3、虚拟企业供应链扩展。 9.3.4 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 电子商务技术正在改变工业化时代企业客户管理、采购、定价及衡量内部运作的模式。 企业的 eERP 系统应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 系统的集成性 2、 技术的先进性 3、 理念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4、 系统的可延伸性 系统的可延伸性,即系统所涵盖的丰富的业务情景以便企业可以在未来随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 相应的业务流程,而不需重复大量的 IT 方面的投入。 §9.4 电子商务下物流的特点与发展 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使各种交易活动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从物流 到供应链都产生了一系列新特点: 9.4.1 电子商务下物流的特点 1、物流信息化 2、物流自动化 3、物流网络化 4、物流智能化 5、物流柔性化 另外,物流设施、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物流的社会化、共同化也都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模式的新 特点。 9.4.2 电子商务下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1、多功能化——物流业发展的方向 2、一流的服务——物流企业的追求 3、信息化处理—现代物流业的必由之路
第九章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4、全球化一—物流企业发展的趋势 全球化战略的趋势,使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国际社会大分工 生产厂集中精力制造产品、降低成本、创造价值:物流企业则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从事物流服务。物流 企业的满足需求系统比原来更进一步了。例如,在配送中心里,对进口商品的代理报关业务、暂时储存、 搬运和配送,必要的流通加工,从商品进口到送交消费者手中的服务实现一条龙 §95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 物流一体化的模式和行业的第三方物流模式,已成为目前世界各国和大型跨国公司所关注、探讨 和实践的热点 9.5.1物流一体化模式 1、物流一体化的定义 2、物流一体化的含义 952第三方物流模式 1、第三方物流的定义 2、第三方物流的分类 3、第三方物流的特点 93物流一体化与第三方物流的关系 物流一体化是物流产业化的复杂系统,它必须以第三方物流充分发育和完善为基础。物流一体化的 实质是一个物流管理的问题,即具备较高层次的专业化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具备有现代化物流 设备、设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专业化物流运作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人才,以求取得整体最优的效果 时,物流一体化的趋势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从物流业的发展经历看,第三方物流是在物流一体化的初始阶段就出现萌芽的。但是这时只有数量 有限的功能性物流企业和物流代理企业。第三方物流在物流一体化的实现中期得到迅速发展。专业化的 功能性物流企业和综合性物流企业以及相应的物流代理公司会发展很快。当第三方物流利用网络化及高 科技发展到一定水平,物流一体化就进入了高级(智能化、自动化)发展阶段 济发达国家在发展第三方物流、实现物流一体化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其问题关键是具备 支优秀的物流管理队伍。要求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经济学、物流学、电子商务等专业知识和技 能,精通物流供应链中的每一环节和相关主要技术,能将整体规划水平、实践需求以及现代管理能力综 合起来应用。 综上所述,第三方物流和物流一体化的理论为各国大中型企业带来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契机。即 各国探索适合于本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将成为提高企业与企业、行业与行业、国家与国家之 间经济实力竞争力的焦点之一。 954国外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 1、物流中央化模式 (1)以市场营销为中心 (2)以商品信息流通和服务为主要目的 2、高效配送中心模式 3、物流代理模式 955典型物流模式案例介绍 1、配送中心的类型 第211页共11页
第九章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第 211 页 共 11 页 4、全球化——物流企业发展的趋势 全球化战略的趋势,使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国际社会大分工。 生产厂集中精力制造产品、降低成本、创造价值;物流企业则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从事物流服务。物流 企业的满足需求系统比原来更进一步了。例如,在配送中心里,对进口商品的代理报关业务、暂时储存、 搬运和配送,必要的流通加工,从商品进口到送交消费者手中的服务实现一条龙。 §9 .5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 物流一体化的模式和行业的第三方物流模式,已成为目前世界各国和大型跨国公司所关注、探讨 和实践的热点。 9.5.1 物流一体化模式 1、物流一体化的定义 2、物流一体化的含义 9.5.2 第三方物流模式 1、第三方物流的定义 2、第三方物流的分类 3、第三方物流的特点 9.5.3 物流一体化与第三方物流的关系 物流一体化是物流产业化的复杂系统,它必须以第三方物流充分发育和完善为基础。物流一体化的 实质是一个物流管理的问题,即具备较高层次的专业化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具备有现代化物流 设备、设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专业化物流运作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人才,以求取得整体最优的效果。同 时,物流一体化的趋势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从物流业的发展经历看,第三方物流是在物流一体化的初始阶段就出现萌芽的。但是这时只有数量 有限的功能性物流企业和物流代理企业。第三方物流在物流一体化的实现中期得到迅速发展。专业化的 功能性物流企业和综合性物流企业以及相应的物流代理公司会发展很快。当第三方物流利用网络化及高 科技发展到一定水平,物流一体化就进入了高级(智能化、自动化)发展阶段。 经济发达国家在发展第三方物流、实现物流一体化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其问题关键是具备 一支优秀的物流管理队伍。要求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经济学、物流学、电子商务等专业知识和技 能,精通物流供应链中的每一环节和相关主要技术,能将整体规划水平、实践需求以及现代管理能力综 合起来应用。 综上所述,第三方物流和物流一体化的理论为各国大中型企业带来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契机。即 各国探索适合于本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将成为提高企业与企业、行业与行业、国家与国家之 间经济实力竞争力的焦点之一。 9.5.4 国外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 1、物流中央化模式 (1)以市场营销为中心 (2)以商品信息流通和服务为主要目的 2、高效配送中心模式 3、物流代理模式 9.5.5 典型物流模式案例介绍 1、配送中心的类型
第九章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1)批发型 (2)零售型 (3)仓储型 2、典型配送中心的基本设施 95.6国内物流业分类及模式 1物流企业大致分类 2适合中国国情的综合物流代理模式 957如何开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物流业 1建设综合物流代理工作模式 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综合物流代理业务的主要思路为:不进行大的固定资产投入,低成本经营和入市 原则:将主要的成本部门及产品服务的生产部门的大部分工作委托他人处理,注重建立自己的销售队伍 和管理网络;实行特许代理制,将协作单位纳入自己的经营轨道:公司经营的核心能力就是综合物流代 理业务的销售、采购、协调管理和组织设计的方法与经验,并且注重业务流程创新和组织机制创新,使 公司经营不断产生新的增长点。这些都应学习国内外著名物流企业的先进经验和物流管理模式 国际著名的专门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有:美国的联邦快递,95年营业额达到125亿美元;日本的 佐川急便,95年营业额达到57亿美元。国内专业化的物流企业主要是一些原来的国家大型仓储运输企 业和中外合资独资企业,如中国储运公司、中外运公司、大通、敦豪、天地快运、EMS、宝隆洋行等。 近年来,各公司的营业额均在亿元以上,营业范围涉及全国配送、国际物流服务、多式联运和邮件快递 等。其实,上述公司都已经在不同程度的进行了综合物流代理运作模式的探索实践。尤其是一些与外方 合资或合作的物流企业充分发挥国外公司在物流管理经验、人才、技术、观念和理论上的优势,率先进 行综合物流代理运作 2建立集物流、商流、信息流于一体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 我国目前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但物流配送明显滞后。长期以来,商流与物流分割,严重影响了商 品经营和规模效益。实践证明,市场经济需要更髙程度的组织化、规模化和系统化,迫切需要尽快加强 建设具有信息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 996年10月11日,原国内贸易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意见》 特别强调要“发展建设以商品代理和配送为主要特征,物流、商流、信息流要有机结合的社会化物流配 送中心”。 §96电子商务与物流 95年以来,由于电子商务的推广,加快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使国际物流在整个商务活动中占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生产总值的40%左右、国际贸易的50%以上和国际投资的90% 跨国公司正在由各国子公司独立经营的阶段向围绕公司总体战略、协同经营一体化发展,从而对国际物 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大型企业要进入世界企业100强或500强的行列,必须极大地提高我国国际 物流的支持能力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都面临着巨大商机和严峻挑战。为了使我国在世 界贸易格局中占据有利的地位,提高中国跨国公司的竞争能力和成本优势,就应该了解和大力开展国际 物流,开发应用系统和物流网络等 961物流的概念和发展 1、国际物流的概念 国际物流就是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两个国家或多个国家之间的物流。国际 第212页共11页
第九章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第 212 页 共 11 页 (1)批发型 (2)零售型 (3)仓储型 2、典型配送中心的基本设施 9.5.6 国内物流业分类及模式 1.物流企业大致分类 2 适合中国国情的综合物流代理模式 9.5.7 如何开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物流业 1 建设综合物流代理工作模式 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综合物流代理业务的主要思路为:不进行大的固定资产投入,低成本经营和入市 原则;将主要的成本部门及产品服务的生产部门的大部分工作委托他人处理,注重建立自己的销售队伍 和管理网络;实行特许代理制,将协作单位纳入自己的经营轨道;公司经营的核心能力就是综合物流代 理业务的销售、采购、协调管理和组织设计的方法与经验,并且注重业务流程创新和组织机制创新,使 公司经营不断产生新的增长点。这些都应学习国内外著名物流企业的先进经验和物流管理模式。 国际著名的专门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有:美国的联邦快递,95 年营业额达到 125 亿美元;日本的 佐川急便,95 年营业额达到 57 亿美元。国内专业化的物流企业主要是一些原来的国家大型仓储运输企 业和中外合资独资企业,如中国储运公司、中外运公司、大通、敦豪、天地快运、EMS、宝隆洋行等。 近年来,各公司的营业额均在亿元以上,营业范围涉及全国配送、国际物流服务、多式联运和邮件快递 等。其实,上述公司都已经在不同程度的进行了综合物流代理运作模式的探索实践。尤其是一些与外方 合资或合作的物流企业充分发挥国外公司在物流管理经验、人才、技术、观念和理论上的优势,率先进 行综合物流代理运作。 2 建立集物流、商流、信息流于一体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 我国目前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但物流配送明显滞后。长期以来,商流与物流分割,严重影响了商 品经营和规模效益。实践证明,市场经济需要更高程度的组织化、规模化和系统化,迫切需要尽快加强 建设具有信息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 1996 年 10 月 11 日,原国内贸易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意见》 特别强调要“发展建设以商品代理和配送为主要特征,物流、商流、信息流要有机结合的社会化物流配 送中心”。 §9 .6 电子商务与物流 95 年以来,由于电子商务的推广,加快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使国际物流在整个商务活动中占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生产总值的 40%左右、国际贸易的 50%以上和国际投资的 90%。 跨国公司正在由各国子公司独立经营的阶段向围绕公司总体战略、协同经营一体化发展,从而对国际物 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大型企业要进入世界企业 100 强或 500 强的行列,必须极大地提高我国国际 物流的支持能力。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都面临着巨大商机和严峻挑战。为了使我国在世 界贸易格局中占据有利的地位,提高中国跨国公司的竞争能力和成本优势,就应该了解和大力开展国际 物流,开发应用系统和物流网络等。 9.6.1 物流的概念和发展 1、国际物流的概念 国际物流就是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两个国家或多个国家之间的物流。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