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3)动脉痉挛 (4)血管受压闭塞 2.梗死形成的条件 梗死形成还与下列因素有关: (1)组织血管的类型 (2)血流阻断的速度 (3)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 (4)血的含氧量 3.梗死的类型与形态 梗死是局部组织器官中血管阻断所致,梗死的范围及肉眼形态与该器官血管 的分布有关。如肺、肾、脾等,一旦其中一条动脉阻塞发生梗死,梗死灶也常呈 锥体形或楔形,切面呈三角形,尖端指向被阻塞的动脉,底部靠近器官的表面。 而心肌梗死形状多呈不规则状,故肠梗死呈节段形。 (1)贫血性梗死 贫血性梗死(anemic infarction)主要是动脉阻塞的结果,常发生在组织结 构比较致密和侧枝血管细而少的器官如脾、肾、心、等脏器。镜下,整个梗死灶 分成 3 个部分:①中央区,坏死最为彻底,细胞核完全消失,胞质呈深伊红色颗 粒状。一般结构的轮廓仍能分辨。②梗死灶外围,组织坏死常不彻底,常见细胞 核固缩,核碎裂。此外可见炎症反应,有较多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③最 外层,是出血带,毛细血管极度扩张,引起充血和出血。陈旧性梗死灶由于机化 和瘢痕收缩,可呈凹陷状。 (2)出血性梗死 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指在梗死区内有严重的出血,因此 又称为红色梗死。它常发生在肺、肠等脏器。出血性梗死的形成,除动脉阻塞外, 尚须有下列条件:①严重的静脉淤血,组织器官局部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压升高阻 碍了有效的侧支循环的建立,当一支动脉血流阻断,组织就可出现坏死。②组织 硫松,肺、肠组织疏松,淤积在梗死区内的血液不被挤出,原来淤积于静脉和毛 细血管内的血液可以从破坏的血管中流出,再进入坏死组织内,形成出血性梗死。 A.肺出血性梗死 多发生在己有严重肺淤血(如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基 础上,再有肺动脉分支阻塞时。梗死区常位于肺下叶,突出于肺表面,呈紫红色, 质实,锥体形,尖端指向肺门,基底靠近胸膜面,胸膜表面常有一层纤维蛋白性 渗出物。镜下,梗死灶内充满红细胞,肺泡壁结构模糊。患者在呼吸时可有胸痛, 并有咯血。随后梗死灶可发生机化。 B.肠出血性梗死 在肠套叠、肠扭转和嵌顿性肠疝时,肠系膜的静脉首先 受压而发生淤血,继之动脉受压发生阻塞,结果形成肠壁出血性梗死。多见于小 肠段。坏死的肠组织粘膜皱襞变粗,肠壁肿胀,暗红色。镜下,肠壁各层结构不 清,组织内充满红细胞。栓子多来自心脏,此时,常伴有心功能不全和内脏淤血, 故易发生肠出血性梗死。 C.败血性梗死 在梗死灶内,有时会有大量细菌生长繁殖,引起急性炎症 反应,甚至化脓,此时则称为败血性梗死(septic infarction )。 4.梗死的结局 单纯性梗死灶在早期周围有血管扩张、充血、白细胞渗出,继而有肉芽组织 长入,伸入到梗死灶将其机化,形成疤痕,有时梗死灶中央可发生钙化。脑组织 的梗死灶是由胶质细胞增生来取代软化灶,形成胶质疤痕,或在软化灶液化成囊, 周围包绕胶质细胞和神经胶质纤维。 梗死的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梗死的器官及梗死灶的部位、大小及有无细菌感 染。常见的肾梗死可出现血尿和腰痛,但通常不影响肾功能;肠梗死常出现剧烈
6 (3)动脉痉挛 (4)血管受压闭塞 2.梗死形成的条件 梗死形成还与下列因素有关: (1)组织血管的类型 (2)血流阻断的速度 (3)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 (4)血的含氧量 3.梗死的类型与形态 梗死是局部组织器官中血管阻断所致,梗死的范围及肉眼形态与该器官血管 的分布有关。如肺、肾、脾等,一旦其中一条动脉阻塞发生梗死,梗死灶也常呈 锥体形或楔形,切面呈三角形,尖端指向被阻塞的动脉,底部靠近器官的表面。 而心肌梗死形状多呈不规则状,故肠梗死呈节段形。 (1)贫血性梗死 贫血性梗死(anemic infarction)主要是动脉阻塞的结果,常发生在组织结 构比较致密和侧枝血管细而少的器官如脾、肾、心、等脏器。镜下,整个梗死灶 分成 3 个部分:①中央区,坏死最为彻底,细胞核完全消失,胞质呈深伊红色颗 粒状。一般结构的轮廓仍能分辨。②梗死灶外围,组织坏死常不彻底,常见细胞 核固缩,核碎裂。此外可见炎症反应,有较多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③最 外层,是出血带,毛细血管极度扩张,引起充血和出血。陈旧性梗死灶由于机化 和瘢痕收缩,可呈凹陷状。 (2)出血性梗死 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指在梗死区内有严重的出血,因此 又称为红色梗死。它常发生在肺、肠等脏器。出血性梗死的形成,除动脉阻塞外, 尚须有下列条件:①严重的静脉淤血,组织器官局部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压升高阻 碍了有效的侧支循环的建立,当一支动脉血流阻断,组织就可出现坏死。②组织 硫松,肺、肠组织疏松,淤积在梗死区内的血液不被挤出,原来淤积于静脉和毛 细血管内的血液可以从破坏的血管中流出,再进入坏死组织内,形成出血性梗死。 A.肺出血性梗死 多发生在己有严重肺淤血(如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基 础上,再有肺动脉分支阻塞时。梗死区常位于肺下叶,突出于肺表面,呈紫红色, 质实,锥体形,尖端指向肺门,基底靠近胸膜面,胸膜表面常有一层纤维蛋白性 渗出物。镜下,梗死灶内充满红细胞,肺泡壁结构模糊。患者在呼吸时可有胸痛, 并有咯血。随后梗死灶可发生机化。 B.肠出血性梗死 在肠套叠、肠扭转和嵌顿性肠疝时,肠系膜的静脉首先 受压而发生淤血,继之动脉受压发生阻塞,结果形成肠壁出血性梗死。多见于小 肠段。坏死的肠组织粘膜皱襞变粗,肠壁肿胀,暗红色。镜下,肠壁各层结构不 清,组织内充满红细胞。栓子多来自心脏,此时,常伴有心功能不全和内脏淤血, 故易发生肠出血性梗死。 C.败血性梗死 在梗死灶内,有时会有大量细菌生长繁殖,引起急性炎症 反应,甚至化脓,此时则称为败血性梗死(septic infarction )。 4.梗死的结局 单纯性梗死灶在早期周围有血管扩张、充血、白细胞渗出,继而有肉芽组织 长入,伸入到梗死灶将其机化,形成疤痕,有时梗死灶中央可发生钙化。脑组织 的梗死灶是由胶质细胞增生来取代软化灶,形成胶质疤痕,或在软化灶液化成囊, 周围包绕胶质细胞和神经胶质纤维。 梗死的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梗死的器官及梗死灶的部位、大小及有无细菌感 染。常见的肾梗死可出现血尿和腰痛,但通常不影响肾功能;肠梗死常出现剧烈
7 的腹痛、血便,甚至发生腹膜炎;心、脑器官的梗死常后果严重,心肌梗死严重 者可导致心力衰竭或猝死。 三、复习思考题 (一)概念和名词 1.充血(hyperemia) 2.淤血(congestion) 3.心衰细胞(heart failure cell) 4.褐色硬化(brown induration) 5.槟榔肝(nutmeg liver) 1.血栓形成(thrombosis) 7.混合血栓(mix thrombus) 8.透明血栓(transparent thrombus) 9.附壁血栓(mural thrombus) 10.赘生物(vegetation) 11.再通(recanalization) 12.栓塞(embolism) 13.交叉性栓塞(paradoxical or crossed thrombus) 14.栓子(embolus) 15 逆行性栓塞 16.梗死(infraction) 17.贫血性梗死(anemic infarct) 18.败血性梗死(septic infarct) (二)填空题 1. 局部血容量异常 包括 ① 和 ② 。 2. 局部充血可分为 ① 和 ② 两类。 3. 病理性动脉充血包括 ① 、 ② 和 ③ 。 4. 动脉性充血的主要表现是 ① 和 ② 扩张,血管内充满 ③ 。 5. 引起淤血的主要原因有 ① 、 ② 、 ③ 及 ④ 。 6. 淤血的基本形态特征是 ① 扩张,血管内充满 ② 。 7. 淤血时,局部组织和器官体积 ①,颜色 ② ,代谢和功能 ③ , 温度 ④ 。 8. 长时间的淤血,可引起 ① 、 ② 和 ③ 等后果。 9. 急性肺淤血多见于 ① 患者,镜下,肺泡壁 ② 扩张充血,肺泡腔内 可有 ③ 、 ④ 和 ⑤ 。 10. 血栓形成的条件有 ① 、 ② 和 ③ 。 11. 血栓的形成过程主要经过 ① 、 ② 和 ③ 3 个阶段。 12. 血栓的转归有 ① 、 ② 和 ③ 。 13. 血栓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有 ① 、 ② 、 ③ 和 ④ 。 14. 来自右心和体循环静脉内的栓子,可引起 ① 栓塞。 15. 来自左心和体循环动脉内的栓子, 常栓塞于 ① 、 ② 、 ③ 及 ④ 等处。 16. 来自门静脉的栓子,可引起 ① 栓塞
7 的腹痛、血便,甚至发生腹膜炎;心、脑器官的梗死常后果严重,心肌梗死严重 者可导致心力衰竭或猝死。 三、复习思考题 (一)概念和名词 1.充血(hyperemia) 2.淤血(congestion) 3.心衰细胞(heart failure cell) 4.褐色硬化(brown induration) 5.槟榔肝(nutmeg liver) 1.血栓形成(thrombosis) 7.混合血栓(mix thrombus) 8.透明血栓(transparent thrombus) 9.附壁血栓(mural thrombus) 10.赘生物(vegetation) 11.再通(recanalization) 12.栓塞(embolism) 13.交叉性栓塞(paradoxical or crossed thrombus) 14.栓子(embolus) 15 逆行性栓塞 16.梗死(infraction) 17.贫血性梗死(anemic infarct) 18.败血性梗死(septic infarct) (二)填空题 1. 局部血容量异常 包括 ① 和 ② 。 2. 局部充血可分为 ① 和 ② 两类。 3. 病理性动脉充血包括 ① 、 ② 和 ③ 。 4. 动脉性充血的主要表现是 ① 和 ② 扩张,血管内充满 ③ 。 5. 引起淤血的主要原因有 ① 、 ② 、 ③ 及 ④ 。 6. 淤血的基本形态特征是 ① 扩张,血管内充满 ② 。 7. 淤血时,局部组织和器官体积 ①,颜色 ② ,代谢和功能 ③ , 温度 ④ 。 8. 长时间的淤血,可引起 ① 、 ② 和 ③ 等后果。 9. 急性肺淤血多见于 ① 患者,镜下,肺泡壁 ② 扩张充血,肺泡腔内 可有 ③ 、 ④ 和 ⑤ 。 10. 血栓形成的条件有 ① 、 ② 和 ③ 。 11. 血栓的形成过程主要经过 ① 、 ② 和 ③ 3 个阶段。 12. 血栓的转归有 ① 、 ② 和 ③ 。 13. 血栓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有 ① 、 ② 、 ③ 和 ④ 。 14. 来自右心和体循环静脉内的栓子,可引起 ① 栓塞。 15. 来自左心和体循环动脉内的栓子, 常栓塞于 ① 、 ② 、 ③ 及 ④ 等处。 16. 来自门静脉的栓子,可引起 ① 栓塞
8 17. 栓塞的常见类型有 ① 、 ② 、 ③ 和其它栓塞。 18. 气体栓塞包括 ① 和 ② 。 19. 局部组织由血管阻断,引起的坏死,称为 ① 。多数是由 ② 阻塞而又 不能建立 ③ 所致。 20. 梗死的原因有 ① 、 ② 、 ③ 和 ④ 。 21. 梗死形成与 ① 、 ② 、 和 ③ 有关。 22. 梗死可分为 ① 和 ② 两类。 23. 出血性梗死常发生在 ① 、 ② 等脏器。 24. 出血性梗死除动脉阻塞外,尚须有 ① 和 ② 等条件。 25. 肺出血性梗死多发生在 ① 的基础上,再有肺动脉分支阻塞时。梗 死区常位于 ② ,突出于 ③ 。 26. 肠出血性梗死常发生在 ① 、 ② 和 ③ 时。 27. 出血的类型有 ① 和 ② 。 (三)选择题 [A 型题] 1.急性肺淤血较特异的症状是 A.胸闷 B.铁锈色痰 C.呼吸困难 D.心悸 E.粉红色泡沫痰 2.不会引起肺淤血的心脏病是 A.高血压性心脏病 B.心肌梗死 C.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D.梅毒性心脏病 E.肺源性心脏病 3.急性肺淤血时肺泡腔内的主要成分是 A.心力衰竭细胞 B.纤维蛋白 C.水肿液 D.尘细胞 E.炎症细胞 4.心力衰竭细胞最常见于 A.右心衰竭 B.肺褐色硬变 C.间质性肺炎 D.冠心病 E.弥漫性肺纤维化 5.心力衰竭细胞是指 A.心力衰竭时某些形态特殊的心肌细胞 B.矽肺致右心衰竭时,肺内吞噬矽尘的巨噬细胞 C.褐色硬变肺内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D.心力衰竭时肺内吞噬炭末的巨噬细胞 E.心力衰竭时肺泡腔内的泡沫细胞 6.引起肺褐色硬化疾病是 A.肺动脉栓塞 B.肺动脉瓣狭窄 C.三尖瓣狭窄 D.二尖瓣狭窄 E.矽肺 7.槟榔肝内可见 A.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萎缩 B.出血性梗死 C.肝小叶结构破坏 D.门静脉分支扩张淤血
8 17. 栓塞的常见类型有 ① 、 ② 、 ③ 和其它栓塞。 18. 气体栓塞包括 ① 和 ② 。 19. 局部组织由血管阻断,引起的坏死,称为 ① 。多数是由 ② 阻塞而又 不能建立 ③ 所致。 20. 梗死的原因有 ① 、 ② 、 ③ 和 ④ 。 21. 梗死形成与 ① 、 ② 、 和 ③ 有关。 22. 梗死可分为 ① 和 ② 两类。 23. 出血性梗死常发生在 ① 、 ② 等脏器。 24. 出血性梗死除动脉阻塞外,尚须有 ① 和 ② 等条件。 25. 肺出血性梗死多发生在 ① 的基础上,再有肺动脉分支阻塞时。梗 死区常位于 ② ,突出于 ③ 。 26. 肠出血性梗死常发生在 ① 、 ② 和 ③ 时。 27. 出血的类型有 ① 和 ② 。 (三)选择题 [A 型题] 1.急性肺淤血较特异的症状是 A.胸闷 B.铁锈色痰 C.呼吸困难 D.心悸 E.粉红色泡沫痰 2.不会引起肺淤血的心脏病是 A.高血压性心脏病 B.心肌梗死 C.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D.梅毒性心脏病 E.肺源性心脏病 3.急性肺淤血时肺泡腔内的主要成分是 A.心力衰竭细胞 B.纤维蛋白 C.水肿液 D.尘细胞 E.炎症细胞 4.心力衰竭细胞最常见于 A.右心衰竭 B.肺褐色硬变 C.间质性肺炎 D.冠心病 E.弥漫性肺纤维化 5.心力衰竭细胞是指 A.心力衰竭时某些形态特殊的心肌细胞 B.矽肺致右心衰竭时,肺内吞噬矽尘的巨噬细胞 C.褐色硬变肺内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D.心力衰竭时肺内吞噬炭末的巨噬细胞 E.心力衰竭时肺泡腔内的泡沫细胞 6.引起肺褐色硬化疾病是 A.肺动脉栓塞 B.肺动脉瓣狭窄 C.三尖瓣狭窄 D.二尖瓣狭窄 E.矽肺 7.槟榔肝内可见 A.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萎缩 B.出血性梗死 C.肝小叶结构破坏 D.门静脉分支扩张淤血
9 E.肝血窦扩张淤血,肝细胞脂肪变性 8.在对血栓的叙述中,属于错误的是 A.心瓣膜上的血栓为赘生物 B.球形血栓常发生在左心房 C.透明血栓常发生在毛细血管 D.血栓可转为静脉石或动脉石 E.Zahn 线是混合血栓的镜下特点 9.混合血栓通常见于 A.静脉血栓尾部 B.动脉血栓头部 C.毛细血管内 D.静脉血栓体部 E.心瓣膜闭锁缘 *10.混合血栓巨体形态特点不应该是 A.质脆 B.湿润 C.无光泽 D.与血管壁粘着 E.Zahn 线 11.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是 A.血小板 B.红细胞 C.纤维蛋白 D.单核细胞 E.中性粒细胞 1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时微血管内的血栓称之为 A.赘生物 B.纤维蛋白血栓 C.附壁血栓 D.白色血栓 E.红色血栓 13.在血栓形成时,与血小板关系不大的因子是 A.血栓素 A2 B.组织胺 C.5-HT D.前列腺环素(PGI2) E.ADP 14.术后好发血栓的部位是 A.下肢静脉 B.颈静脉 C.冠状动脉 D.门静脉 E.肾动脉 15.透明血栓最常见于 A.小静脉 B.中动脉 C.小动脉 D.大静脉 E.毛细血管 16.休克死亡者,在某些脏器的组织切片中可见 A.混合血栓 B.红色血栓 C.透明血栓 D.白色血栓 E.附壁血栓 17.股静脉内血栓脱落易引起的并发症是 A.下肢坏疽 B.门静脉栓塞 C.肺动脉栓塞 D.肾动脉栓塞 E.脑动脉栓塞 18.血液循环中血凝块随血流运行发生血管阻塞的过程称之为 A.血栓 B.血栓栓塞 C.血栓形成 D. 血栓转移
9 E.肝血窦扩张淤血,肝细胞脂肪变性 8.在对血栓的叙述中,属于错误的是 A.心瓣膜上的血栓为赘生物 B.球形血栓常发生在左心房 C.透明血栓常发生在毛细血管 D.血栓可转为静脉石或动脉石 E.Zahn 线是混合血栓的镜下特点 9.混合血栓通常见于 A.静脉血栓尾部 B.动脉血栓头部 C.毛细血管内 D.静脉血栓体部 E.心瓣膜闭锁缘 *10.混合血栓巨体形态特点不应该是 A.质脆 B.湿润 C.无光泽 D.与血管壁粘着 E.Zahn 线 11.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是 A.血小板 B.红细胞 C.纤维蛋白 D.单核细胞 E.中性粒细胞 1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时微血管内的血栓称之为 A.赘生物 B.纤维蛋白血栓 C.附壁血栓 D.白色血栓 E.红色血栓 13.在血栓形成时,与血小板关系不大的因子是 A.血栓素 A2 B.组织胺 C.5-HT D.前列腺环素(PGI2) E.ADP 14.术后好发血栓的部位是 A.下肢静脉 B.颈静脉 C.冠状动脉 D.门静脉 E.肾动脉 15.透明血栓最常见于 A.小静脉 B.中动脉 C.小动脉 D.大静脉 E.毛细血管 16.休克死亡者,在某些脏器的组织切片中可见 A.混合血栓 B.红色血栓 C.透明血栓 D.白色血栓 E.附壁血栓 17.股静脉内血栓脱落易引起的并发症是 A.下肢坏疽 B.门静脉栓塞 C.肺动脉栓塞 D.肾动脉栓塞 E.脑动脉栓塞 18.血液循环中血凝块随血流运行发生血管阻塞的过程称之为 A.血栓 B.血栓栓塞 C.血栓形成 D. 血栓转移
10 E. 梗死 19.赘生物是指 A.心内膜增生物 B.心瓣膜上的新生物 C.心瓣膜上的附着物 D.心瓣膜结节性纤维组织增生 E.心瓣膜上的附壁血栓 *20.因逆行栓塞引起的病变是 A.肝血吸虫病 B.肠血吸虫病 C.肠结核原发综合征 D.肠阿米巴病 E.Krukenberg 瘤 21.肺动脉栓塞不会引起 A.猝死 B.肺动脉高压 C.肺梗死 D.右心室扩张 E.间质性肺炎 22.易发生贫血性梗死的脏器是 A.脾,心,肾 B.心,脑,肠 C.脾,心,肺 D.肾,肠,脑 E.肾,心,肺 23.肾梗死区的坏死多为 A.液化性坏死 B.干酪样坏死 C.凝固性坏死 D.脂肪坏死 E.坏疽 24.动脉性充血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 B.组织器官重量增加 C.局部呈鲜红色 D.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 E. 局部温度升高 25.脑动脉充血时可能引起的最严重后果是 A.颅内压升高 B.脑水肿 C.头痛头晕 D.脑血管破裂出血 E.脑脊液增多 26.左心衰竭时发生瘀血的脏器是 A.肝 B.肺 C.肾 D.脑 E.脾 27.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时,可引起下列哪个脏器瘀血 A.脑 B.肝 C.肾 D.肺 E.脾 28.急性左心衰竭时常引起 A 皮肤粘液性水肿 B 眼睑水肿 C 下肢水肿 D 下肢橡皮肿 E 肺水肿 29.槟榔肝是指
10 E. 梗死 19.赘生物是指 A.心内膜增生物 B.心瓣膜上的新生物 C.心瓣膜上的附着物 D.心瓣膜结节性纤维组织增生 E.心瓣膜上的附壁血栓 *20.因逆行栓塞引起的病变是 A.肝血吸虫病 B.肠血吸虫病 C.肠结核原发综合征 D.肠阿米巴病 E.Krukenberg 瘤 21.肺动脉栓塞不会引起 A.猝死 B.肺动脉高压 C.肺梗死 D.右心室扩张 E.间质性肺炎 22.易发生贫血性梗死的脏器是 A.脾,心,肾 B.心,脑,肠 C.脾,心,肺 D.肾,肠,脑 E.肾,心,肺 23.肾梗死区的坏死多为 A.液化性坏死 B.干酪样坏死 C.凝固性坏死 D.脂肪坏死 E.坏疽 24.动脉性充血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 B.组织器官重量增加 C.局部呈鲜红色 D.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 E. 局部温度升高 25.脑动脉充血时可能引起的最严重后果是 A.颅内压升高 B.脑水肿 C.头痛头晕 D.脑血管破裂出血 E.脑脊液增多 26.左心衰竭时发生瘀血的脏器是 A.肝 B.肺 C.肾 D.脑 E.脾 27.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时,可引起下列哪个脏器瘀血 A.脑 B.肝 C.肾 D.肺 E.脾 28.急性左心衰竭时常引起 A 皮肤粘液性水肿 B 眼睑水肿 C 下肢水肿 D 下肢橡皮肿 E 肺水肿 29.槟榔肝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