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5:文言文比较阅读 专题15文言文比较阅读 中考命题规律 1.考点扫描 考点热 考点名称 度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女☆☆☆ 的用法 ☆ ☆☆☆☆ (2)理解翻译文中的句子 ☆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 4)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评价,对阅读材 料的内容 ☆☆☆☆ 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赏析 (5)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并断句 ☆☆☆ (6)对比分析,拓展迁移 ☆☆☆ 2.命题趋势分析 (1)本专题以选择题、填空题、翻译题、问答题为主,分值在8~15分 之间 (2)预计2013年考查的内容是:(1)判断语句的朗读停顿与断句;(2)理 解常见实词含义的异同,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3)用课
2014 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15:文言文比较阅读 专题 15 文言文比较阅读 中考命题规律 1.考点扫描 考点名称 考点热 度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 的用法 ☆☆☆☆ ☆ (2)理解翻译文中的句子 ☆☆☆☆ ☆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 (4)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评价,对阅读材 料的内容、 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赏析 ☆☆☆☆ ☆ (5)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并断句 ☆☆☆ (6)对比分析,拓展迁移 ☆☆☆ 2.命题趋势分析 (1)本专题以选择题、填空题、翻译题、问答题为主,分值在 8~15 分 之间。 (2)预计 2013 年考查的内容是:(1)判断语句的朗读停顿与断句;(2)理 解常见实词含义的异同,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3)用课
内掌握的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解决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中相应的问顾 4)将阅读材料中的重要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比较阅读材料内容、 写法、结构及表达方式的异同;(6)领悟两个阅读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和情 感的异同;(7)就比较阅读材料的内容谈自己的不同体验和感受或自己从 文中所受到的不同启示 知识梳理与归纳 【基础知识梳理】 (见专题11知识梳理与归纳)【典型例题精讲】 【例1】(2012,河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 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 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 然若神人;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 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义阳①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②。嗜学 家贫无资。累日不爨③,乃时吞纸以实腹④。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 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⑤。犹⑥不废业,卒成学士。 [注]⑩①义阳:地名。②后出扬都:后来到了扬都。③累日不爨(cuan): 连续几天不能生火做饭。④实腹:填充肚子。⑤哀声动邻:哀痛的喊声 惊动了邻里。⑥犹 仍然
内掌握的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解决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中相应的问顾; (4)将阅读材料中的重要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比较阅读材料内容、 写法、结构及表达方式的异同;(6)领悟两个阅读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和情 感的异同;(7)就比较阅读材料的内容谈自己的不同体验和感受或自己从 文中所受到的不同启示。 知识梳理与归纳 【基础知识梳理】 (见专题 11 知识梳理与归纳)【典型例题精讲】 【例 1】(2012,河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5 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 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 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 然若神人;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 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义阳①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②。嗜学 ! 家贫无资。累日不爨③,乃时吞纸以实腹④。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 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⑤。犹⑥不废业,卒成学士。 [注]①义阳:地名。②后出扬都:后来到了扬都。③累日不爨(cuan): 连续几天不能生火做饭。④实腹:填充肚子。⑤哀声动邻:哀痛的喊声 惊动了邻里。⑥犹: 仍然
1给甲段文字中画线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负箧曳展曳 (2)以中有足乐者以: (3)乃时吞纸以实腹时: (4)卒成学士卒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嗜学,家贫无资。 4.乙文中朱詹异于常人的行为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用原文回答) 5.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答案】 1.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不 能动”的后面加句号也算对;有一个标点错误扣1分,有两个及两个以 上标点错误不给分)2.(1)拖(拖着)(2)因为(3)时常(经常)(4)终于3.(1) 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辛大概(大体)就是这样 (2)特别爱好学习,家里贫穷没有钱财。 4.乃时吞纸以实腹(吞纸以实腹);抱犬而卧 5.两段文字都表现了他们家境贫寒和求学的艰辛。(答出“求学的艰辛 即可给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1 给甲段文字中画线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负箧曳展 曳:_ ___ (2)以中有足乐者 以:_ ___ (3)乃时吞纸以实腹时:______ (4)卒成学士 卒: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嗜学,家贫无资。 4.乙文中朱詹异于常人的行为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用原文回答) 5.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答案】 1.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不 能动”的后面加句号也算对;有一个标点错误扣 1 分,有两个及两个以 上标点错误不给分)2.(1)拖(拖着)(2)因为(3)时常(经常)(4)终于 3.(1) 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辛大概(大体)就是这样。 (2)特别爱好学习,家里贫穷没有钱财。 4.乃时吞纸以实腹(吞纸以实腹);抱犬而卧。 5.两段文字都表现了他们家境贫寒和求学的艰辛。(答出“求学的艰辛” 即可给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甲】当我去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大谷中奔 走。(当时)刮着猛烈的寒风,大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却不 知道。等走到客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 洗手暖脚,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 住在客舍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美的东西可以享受。跟我住在 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 上系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耀眼好像神仙 样;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问,但我一点也不羡慕他们, 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我求学时的勤奋 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乙】义阳的朱詹,世代居住在江陵,后来到了扬都。他非常喜爱学习 家中贫穷没有钱。有时连续几天都不能生火煮饭,他就经常吞食废纸来 充饥 天冷没有被子盖,就抱着狗睡觉。狗也非常饥饿,就跑到外面去偷东西 吃。朱詹大声呼唤也不见它回家,哀伤的喊声惊动了邻里。(尽管这样, 他)还是没有荒废学业,终于成为学士。 【例2】(2012,陕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 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 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 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僚鱼 又北曲行纡馀,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荚箭②
【甲】当我去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大谷中奔 走。(当时)刮着猛烈的寒风,大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却不 知道。等走到客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 洗手暖脚,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 住在客舍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美的东西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 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 上系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耀眼好像神仙一 样;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问,但我一点也不羡慕他们, 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我求学时的勤奋 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乙】义阳的朱詹,世代居住在江陵,后来到了扬都。他非常喜爱学习, 家中贫穷没有钱。有时连续几天都不能生火煮饭,他就经常吞食废纸来 充饥。 天冷没有被子盖,就抱着狗睡觉。狗也非常饥饿,就跑到外面去偷东西 吃。朱詹大声呼唤也不见它回家,哀伤的喊声惊动了邻里。(尽管这样, 他)还是没有荒废学业,终于成为学士。 【例 2】(2012,陕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 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 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 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僚鱼。 又北曲行纡馀,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荚箭②
可列坐而庥③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节选 自柳宗元《石渠记》)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 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注⑩渴(he):地名,指袁家渴。②箭: 小竹。③庥(u 树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民桥其上() (2)逾石而往有石泓() (3)北堕小潭() (4)卷石底以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有泉幽幽然 然胡不已乎 B其侧皆诡石怪木 安陵君其许寡人 c然卒入于渴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行不能百步
可列坐而庥③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节选 自柳宗元《石渠记》)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 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注]①渴(he):地名,指袁家渴。②箭: 小竹。③庥(xiu): 树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民桥其上 ( ) (2)逾石而往有石泓 ( ) (3)北堕小潭 ( ) (4)卷石底以出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有泉幽幽然 然胡不已乎 B 其侧皆诡石怪木 安陵君其许寡人 c 然卒入于渴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行不能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