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 学试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计算:a2·a3等于() 2.如图,AB∥CD,如果∠B=20°,那么∠C的度数是() A.40°B.20°C.60°D.70 3.下列图形中,不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的是() 用8 4.已知△ABC中,∠A=20°,∠B=∠C,那么三角形△ABC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正三角形 5.如图,已知直线AB∥CD,∠C=115°,∠A=25°,则∠E= A.70°B.80°C.90°D.100 6.[-(-a)2]3=() 7.现有四根木棒,长度分别为4cm,6cm,8cm,10cm,从中任取三根木棒, 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4个 8.如图,D是△ABC的边BC上任意一点,E、F分别是线段AD、CE的中点,且 △ABC的面积为40cm2,则△BEF的面积是()cm2
2016-2017 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 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计算:a 2•a3 等于( ) A.a 5 B.a 6 C.a 8 D.a 9 2.如图,AB∥CD,如果∠B=20°,那么∠C 的度数是( ) A.40° B.20° C.60° D.70° 3.下列图形中,不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的是( ) A. B. C. D. 4.已知△ABC 中,∠A=20°,∠B=∠C,那么三角形△ABC 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正三角形 5.如图,已知直线 AB∥CD,∠C=115°,∠A=25°,则∠E=( ) A.70° B.80° C.90° D.100° 6.[﹣(﹣a)2] 3=( ) A.﹣a 6B.a 6 C.﹣ D. 7.现有四根木棒,长度分别为 4cm,6cm,8cm,10cm,从中任取三根木棒, 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8.如图,D 是△ABC 的边 BC 上任意一点,E、F 分别是线段 AD、CE 的中点,且 △ABC 的面积为 40cm2,则△BEF 的面积是( )cm2.
A.5B.10C.15D.2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如图,一块直角三角尺的两个顶点分别在长方形的一组对边上,若∠1=30°, 则∠3= 10.计算:(-2xy2)2 11.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分子直径为0.0000003cm,用科学记数 法表示为 12.如果a·a3=a7,那么x= 13.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的多边形的边数为 1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4cm,则它的周长是cm 15.如图,平面上直线a,b分别经过线段oK两端点(数据如图),则a,b相 交所成的锐角是 70° 16.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40°,那么它是正边形 17.如图,小明从点O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向左转n°(0<n<90),再沿 直线前进10米向左转相同的度数,…照这样走下去,小明发现:当他第一次回 到了出发点时,共转过了24次,则小明每次转过的角度n的值为
A.5 B.10 C.15 D.2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9.如图,一块直角三角尺的两个顶点分别在长方形的一组对边上,若∠1=30°, 则∠3= °. 10.计算:(﹣2xy2)2= . 11.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分子直径为 0.00000023cm,用科学记数 法表示为 cm. 12.如果 a x•a3=a7,那么 x= . 13.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的多边形的边数为 . 1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3cm 和 4cm,则它的周长是 cm. 15.如图,平面上直线 a,b 分别经过线段 OK 两端点(数据如图),则 a,b 相 交所成的锐角是 . 16.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 140°,那么它是正 边形. 17.如图,小明从点 O 出发,沿直线前进 10 米后向左转 n°(0<n<90),再沿 直线前进 10 米向左转相同的度数,…照这样走下去,小明发现:当他第一次回 到了出发点时,共转过了 24 次,则小明每次转过的角度 n 的值为 .
18.如果等式(2a-1)a72=1,则a的值为 、解答下列各题 计算 (1)(52a3)2·( (2)(-1)2017+21+(π-3.14)0 (3)(÷)2016×(-1.25)2017 (4)(a-b)2(b-a)3(a-b)4 20.先化简,再求值:-(-2a)3·(-b3)2+(-。ab2)3,其由1.b=2 21.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放置,已知AE∥BC,求∠AFD的度数 22.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 (1)画出△ABC中AB边上的中线CD (2)画出△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的△A1B1C1 (3)图中AC与A1C1的关系是: 23.已知10a=5,10b=6, (1)求102a+103b的值;
18.如果等式(2a﹣1)a +2=1,则 a 的值为 . 三、解答下列各题 19.计算 (1)(5 ﹣2a 3)2•(﹣ a 2)3 (2)(﹣1)2017+2 ﹣1+(π﹣3.14)0 (3)( )2016×(﹣1.25)2017 (4)(a﹣b)2(b﹣a)3(a﹣b)4. 20.先化简,再求值:﹣(﹣2a)3•(﹣b 3)2+(﹣ ab2)3,其中 a=﹣ ,b=2. 21.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放置,已知 AE∥BC,求∠AFD 的度数. 22.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 1,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 (1)画出△ABC 中 AB 边上的中线 CD. (2)画出△ABC 向右平移 4 个单位后得到的△A1B1C1. (3)图中 AC 与 A1C1 的关系是: . 23.已知 10a=5,10b=6, (1)求 102a+103b 的值;
(2)求102a3b的值 (3)求10233的值 24.如图,CD⊥AB,EF⊥AB,垂足分别为D、F,∠1=∠2 (1)试判断DG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A=70°,∠B=40°,求∠AGD的度数 25.(1)一个多边形每个内角都相等,且每个外角等于一个内角的2,求这个多 边形的边数; (2)两个多边形边数之比为3:4,内角和之比为2:3,求这两个多边形的边数 26.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角平分线,∠B=20°, ∠C=60 (1)求∠EAD的度数 (2)若其他条件不变,图形发生了变化,已知的两个角度数改为 当∠B=30°,∠C=60°,则∠EAD=°; 当∠B=50°,∠C=60时,则∠EAD= 当∠B=64°,∠C=78时,则∠EAD=° (3)若∠B<∠C,你能找到∠EAD与∠B和∠C之间的关系吗?请写出你发现的 结论并说明理由 27.问题1 现有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是△ABC边上两点,若沿直线DE折叠 研究(1):如果折成图①的形状,使A点落在CE上,则∠1与∠A的数量关系 是 研究(2):如果折成图②的形状,猜想∠1+∠2和∠A的数量关系是
(2)求 102a+3b 的值; (3)求 102a﹣3b 的值. 24.如图,CD⊥AB,EF⊥AB,垂足分别为 D、F,∠1=∠2, (1)试判断 DG 与 BC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A=70°,∠B=40°,求∠AGD 的度数. 25.(1)一个多边形每个内角都相等,且每个外角等于一个内角的 ,求这个多 边形的边数; (2)两个多边形边数之比为 3:4,内角和之比为 2:3,求这两个多边形的边数. 26.如图,在△ABC 中,AD 是 BC 边上的高,AE 是∠BAC 的角平分线,∠B=20°, ∠C=60°. (1)求∠EAD 的度数; (2)若其他条件不变,图形发生了变化,已知的两个角度数改为: 当∠B=30°,∠C=60°,则∠EAD= °; 当∠B=50°,∠C=60°时,则∠EAD= °; 当∠B=64°,∠C=78°时,则∠EAD= °; (3)若∠B<∠C,你能找到∠EAD 与∠B 和∠C 之间的关系吗?请写出你发现的 结论并说明理由. 27.问题 1 现有一张△ABC 纸片,点 D、E 分别是△ABC 边上两点,若沿直线 DE 折叠. 研究(1):如果折成图①的形状,使 A 点落在 CE 上,则∠1 与∠A 的数量关系 是 研究(2):如果折成图②的形状,猜想∠1+∠2 和∠A 的数量关系是
研究(3):如果折成图③的形状,猜想∠1、∠2和∠A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问题2 研究(4):将问题1推广,如图④,将四边形ABCD纸片沿EF折叠,使点A、B 落在四边形EFCD的内部时,∠1∠2与∠A、∠B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D A 图① 图 B A 图③ 图④
研究(3):如果折成图③的形状,猜想∠1、∠2 和∠A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问题 2 研究(4):将问题 1 推广,如图④,将四边形 ABCD 纸片沿 EF 折叠,使点 A、B 落在四边形 EFCD 的内部时,∠1+∠2 与∠A、∠B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