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段考2 高二级语文科试题 说明: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请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者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 命题人:杜泽喜黄苗苗审题人:倪宏芬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样,每 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一个人 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 都是手段。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其 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 人是古希腊晢学家伊璧鸠鲁。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晢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 此也有所阐发。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 恼。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 智地去寻求快乐。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 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 道德上的完善。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 那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 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如伊璧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 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 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 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 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晢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 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 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也有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他说人是受欲望支 配的,欲望就意味着匮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对什么有欲望,而匮乏意味着痛苦。所以,欲望没有满 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满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乐了呢?非也。欲望满足以后是无聊。叔 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
广东省 2014—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段考 2 高二级语文科试题 说明: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请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者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 命题人:杜泽喜 黄苗苗 审题人:倪宏芬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样,每 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一个人 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 都是手段。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其 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 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 此也有所阐发。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 恼。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 智地去寻求快乐。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 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 道德上的完善。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 那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 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 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 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 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 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 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 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也有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他说人是受欲望支 配的,欲望就意味着匮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对什么有欲望,而匮乏意味着痛苦。所以,欲望没有满 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满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乐了呢?非也。欲望满足以后是无聊。叔 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福确实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 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了。比如你非常爱读书,你渴望去读那些好书,你知 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你不会。读完了以后你会无聊吗?不会。你感到丰 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福问题,一定要超越鈍粹欲望的层面, 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 (摘编自周国平《幸福的哲学》) 1、下列对“幸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人说,幸福好像是很主观的个人感觉。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对幸福的认识也就很难 有统一的标准 B.按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幸福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各种事情其实都是获 得幸福的手殷 C.亚当·新密、约翰·穆勒一派认为幸福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烦恼,而黑格尔等人乃至马克思的 主张则与之相反 D.西方“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人们在满足自身灵魂、精神的需求后才能感受 到真正的幸福。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近代以来,英国哲学家休谟等人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你若只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最终 你得到的也许是更大的痛苦 B.伊壁鸠鲁认为,物质欲望的满足不能使人快乐,只有满足了生命本身需要的那种快乐才会更深刻 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C.叔本华认为人生充满着痛苦和无聊,人受欲望支配,欲望没满足的时候是痛苦的,而满足以后则 无聊,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 D.在幸福这个问题上之所以众说纷纭,是因为每个人看重的不同。我们若仅从满足身体和物质欲望 的层面理解.就不会有幸福感。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快乐主义”认为,身体健康、灵魂安宁让人们惑到很快乐很幸福,人们应该从长远的角度 看待快乐,并理智地去寻求快乐和幸福。 B.中国哲学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也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属于“快乐主 义”,庄子认为与天地精神往来快乐无限 C.中国的儒家思想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这种思想和西方哲学家苏格 拉底、康德等人强调的精神满足比较接近 D.人们渴望得到幸福,但是想获得真正的幸福,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脱纯粹物质欲望的支 配,丰富精神的世界,寻求心灵的满足
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福确实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 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了。比如你非常爱读书,你渴望去读那些好书,你知 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你不会。读完了以后你会无聊吗?不会。你感到丰 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福问题,一定要超越纯粹欲望的层面, 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 (摘编自周国平《幸福的哲学》) 1、下列对“幸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人说,幸福好像是很主观的个人感觉。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对幸福的认识也就很难 有统一的标准。 B.按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幸福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各种事情其实都是获 得幸福的手殷。 C.亚当·新密、约翰·穆勒一派认为幸福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烦恼,而黑格尔等人乃至马克思的 主张则与之相反。 D.西方“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人们在满足自身灵魂、精神的需求后才能感受 到真正的幸福。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近代以来,英国哲学家休谟等人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你若只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最终 你得到的也许是更大的痛苦。 B.伊壁鸠鲁认为,物质欲望的满足不能使人快乐,只有满足了生命本身需要的那种快乐才会更深刻、 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C.叔本华认为人生充满着痛苦和无聊,人受欲望支配,欲望没满足的时候是痛苦的,而满足以后则 无聊,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 D.在幸福这个问题上之所以众说纷纭,是因为每个人看重的不同。我们若仅从满足身体和物质欲望 的层面理解.就不会有幸福感。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快乐主义”认为,身体健康、灵魂安宁让人们惑到很快乐很幸福,人们应该从长远的角度 看待快乐,并理智地去寻求快乐和幸福。 B.中国哲学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也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属于“快乐主 义”,庄子认为与天地精神往来快乐无限。 C.中国的儒家思想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这种思想和西方哲学家苏格 拉底、康德等人强调的精神满足比较接近。 D.人们渴望得到幸福,但是想获得真正的幸福,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脱纯粹物质欲望的支 配,丰富精神的世界,寻求心灵的满足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7分) 李如松,字子茂,成梁长子。以父荫为都指挥冋知,充宁远伯勋卫。骁果敢战,少从父谙兵机 万历十五年,以总兵官镇宣府。巡抚许守谦阅操,如松引坐与并。参政王学书却之,语不相下 几攘臂。巡按御史王之栋因劾如松骄横,并诋学书,帝为两夺其俸。 二十年,哮拜反宁夏,御史梅国桢荐如松大将才,其弟如梅、如樟并年少英杰,宜令讨贼。六 月抵宁夏。如松以权任既重,不欲受总督制,事辄专行。兵科许弘纲等以为非制,帝乃下诏申饬。 先是,诸将董一奎、麻贵等数攻城不下。如松至,攻益力。如樟夜攀云梯上,不克。游击龚子 敬提苗兵攻南关,如松乘势将登,亦不克,乃决策水攻。拜窘,遣养子克力盖往勾套寇,套寇以万 余骑至张亮堡。如松力战,手斩士卒畏缩者,寇竟败去。水侵北关,城崩。如松等佯击北关诱贼, 而潜以锐师袭南关;既克,拜自斩叛党刘东旸,乞贷死。 既灭拜族,录功,进都督。会朝鲜倭患棘,诏如松克期东征。如松新立功,气益骄,与经略宋 应昌不相下。故事,大帅初见督师,甲胄庭谒,出易冠带,始加礼貌。如松用监司谒督抚仪,素服 侧坐而已。十二月,如松至军,沈惟敬自倭归,言倭酋行长愿封。如松叱惟敬儉邪,欲斩之。参谋 李应试曰:“藉惟敬绐倭封,而阴袭之,奇计也。”如松以为然。乃置惟敬于营,誓师渡江 二十一年正月四日,师次肃宁馆。行长以为封使将至,遣牙将来迎,如松檄游击李宁生缚之。 倭猝起格斗,仅获三人,余走还。行长大骇,复遣亲信来谒,如松慰遣之。六日,次平壤。行长犹 以为封使也,踔风月楼以待。抵平壤城,诸将逡巡未入,形大露,倭悉登陴拒守。 明旦,如松下令诸军攻围缺东面。以倭素易朝鲜军,令副将祖承训诡为其装,潜伏西南。如松 亲提大军直抵城下,攻其东南。倭炮矢如雨,军少却。如松斩先退者以徇。倭方轻南面朝鲜军,承 训等乃卸装露明甲。倭大惊,急分兵捍拒,如松已督军自小西门先登。火器并发,烟焰蔽空。吴惟 忠中炮伤胸,犹奋呼督战。如松马毙于炮,易马驰,堕堑,跃而上,麾兵益进。将士无不一当百, 遂克之, 二十五年冬,辽东总兵董一元罢,中旨特用如松。如松感帝知,气益奋。明年四月,土蛮寇犯 辽东。如松率轻骑远出捣巢,中伏力战死。帝痛悼,令具衣冠归葬,赠少保、宁远伯,立祠,谥忠 烈 节选自《明史》,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参政王学书却之 却,退却 B.语不相下,几攘臂 攘,捋 C.帝为两夺其俸 夺,剥夺。 D.诏如松克期东征 克,限定。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如松行事“骄横”的一组是(3分) ①巡抚许守谦阅操,如松引坐与并。 ②不欲受总督制,事辄专行 ③兵科许弘纲等以为非制,帝乃下诏申饬。④甲胄庭谒,出易冠带 ⑤如松用监司谒督抚仪,素服侧坐而已。⑥如松叱惟敬儉邪,欲斩之。 A.③⑤⑥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④⑥
二、 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17 分) 李如松,字子茂,成梁长子。以父荫为都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骁果敢战,少从父谙兵机。 万历十五年,以总兵官镇宣府。巡抚许守谦阅操,如松引坐与并。参政王学书却之,语不相下, 几攘臂。巡按御史王之栋因劾如松骄横,并诋学书,帝为两夺其俸。 二十年,哱拜反宁夏,御史梅国桢荐如松大将才,其弟如梅、如樟并年少英杰,宜令讨贼。六 月抵宁夏。如松以权任既重,不欲受总督制,事辄专行。兵科许弘纲等以为非制,帝乃下诏申饬。 先是,诸将董一奎、麻贵等数攻城不下。如松至,攻益力。如樟夜攀云梯上,不克。游击龚子 敬提苗兵攻南关,如松乘势将登,亦不克,乃决策水攻。拜窘,遣养子克力盖往勾套寇,套寇以万 余骑至张亮堡。如松力战,手斩士卒畏缩者,寇竟败去。水侵北关,城崩。如松等佯击北关诱贼, 而潜以锐师袭南关;既克,拜自斩叛党刘东旸,乞贷死。 既灭拜族,录功,进都督。会朝鲜倭患棘,诏如松克期东征。如松新立功,气益骄,与经略宋 应昌不相下。故事,大帅初见督师,甲胄庭谒,出易冠带,始加礼貌。如松用监司谒督抚仪,素服 侧坐而已。十二月,如松至军,沈惟敬自倭归,言倭酋行长愿封。如松叱惟敬憸邪,欲斩之。参谋 李应试曰:“藉惟敬绐倭封,而阴袭之,奇计也。”如松以为然。乃置惟敬于营,誓师渡江。 二十一年正月四日,师次肃宁馆。行长以为封使将至,遣牙将来迎,如松檄游击李宁生缚之。 倭猝起格斗,仅获三人,余走还。行长大骇,复遣亲信来谒,如松慰遣之。六日,次平壤。行长犹 以为封使也,踔风月楼以待。抵平壤城,诸将逡巡未入,形大露,倭悉登陴拒守。 明旦,如松下令诸军攻围缺东面。以倭素易朝鲜军,令副将祖承训诡为其装,潜伏西南。如松 亲提大军直抵城下,攻其东南。倭炮矢如雨,军少却。如松斩先退者以徇。倭方轻南面朝鲜军,承 训等乃卸装露明甲。倭大惊,急分兵捍拒,如松已督军自小西门先登。火器并发,烟焰蔽空。吴惟 忠中炮伤胸,犹奋呼督战。如松马毙于炮,易马驰,堕堑,跃而上,麾兵益进。将士无不一当百, 遂克之。 二十五年冬,辽东总兵董一元罢,中旨特用如松。如松感帝知,气益奋。明年四月,土蛮寇犯 辽东。如松率轻骑远出捣巢,中伏力战死。帝痛悼,令具衣冠归葬,赠少保、宁远伯,立祠,谥忠 烈。 节选自《明史》,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参政王学书却.之 却,退却 B. 语不相下,几攘.臂 攘,捋。 C. 帝为两夺.其俸 夺,剥夺。 D. 诏如松克.期东征 克,限定。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如松行事“骄横”的一组是(3 分) ①巡抚许守谦阅操,如松引坐与并。 ②不欲受总督制,事辄专行。 ③兵科许弘纲等以为非制,帝乃下诏申饬。 ④甲胄庭谒,出易冠带 ⑤如松用监司谒督抚仪,素服侧坐而已。 ⑥如松叱惟敬憸邪,欲斩之。 A. ③⑤⑥ B.①②④ C. ②③⑤ 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万历皇帝十分器重李如松,多次委以重任。哮拜反宁夏时,经由梅国桢推荐,重用如松兄弟 十五年冬,辽东总兵被罢后,中旨特用如松 B.李如松骁勇善战,从小跟随父亲李成梁熟谙兵法,在平壤战役中,他的战马被炮打死,自己身 负重伤,但他换了匹马,仍然奋呼督战。 C.李如松为将作风强硬,两军阵前,对于退缩者毫不手软。平壤一役中,在箭矢如雨的情况下, 官兵稍有退却,即斩杀先退士兵以示众 D.李如松为报皇帝知遇之恩,最后战死沙场。万历二十六年四月,土蛮侵犯辽东,李如松率领轻 骑兵远出直捣敌巢,中了埋伏奋战而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如松等佯击北关诱贼,而潜以锐师袭南关:既克,拜自斩叛党刘东旸,乞贷死 (2)参谋李应试曰:“藉惟敬绐倭封,而阴袭之,奇计也。”如松以为然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 早发竹下① 范成大 结柬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碧穗吹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淸禽百啭但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注]①竹下:地名,即黄竹岭,在今安徽休宁西。这首诗是诗人入徽州司户参军时所写 ②吹:通“炊 颔联描写了诗人清晨一路跨马山行时所见景色,简析诗人是怎样写雾写山的?(6分) 9、颈联和尾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 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2)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3) 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王勃《滕王阁序》)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20分) 蹦蹦跳跳的游戏 余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万历皇帝十分器重李如松,多次委以重任。哱拜反宁夏时,经由梅国桢推荐,重用如松兄弟; 二十五年冬,辽东总兵被罢后,中旨特用如松。 B. 李如松骁勇善战,从小跟随父亲李成梁熟谙兵法,在平壤战役中,他的战马被炮打死,自己身 负重伤,但他换了匹马,仍然奋呼督战。 C. 李如松为将作风强硬,两军阵前,对于退缩者毫不手软。平壤一役中,在箭矢如雨的情况下, 官兵稍有退却,即斩杀先退士兵以示众。 D.李如松为报皇帝知遇之恩,最后战死沙场。万历二十六年四月,土蛮侵犯辽东,李如松率领轻 骑兵远出直捣敌巢,中了埋伏奋战而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⑴如松等佯击北关诱贼,而潜以锐师袭南关;既克,拜自斩叛党刘东旸,乞贷死。 ⑵参谋李应试曰:“藉惟敬绐倭封,而阴袭之,奇计也。”如松以为然。 (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11 分) 早发竹下① 范成大 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碧穗吹②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清禽百啭但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注] ①竹下:地名,即黄竹岭,在今安徽休宁西。这首诗是诗人入徽州司户参军时所写。 ②吹:通“炊”。 8、颔联描写了诗人清晨一路跨马山行时所见景色,简析诗人是怎样写雾写山的?(6 分) 9、颈联和尾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 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2)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 , , ” (3)_____________,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 分)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20 分) 蹦蹦跳跳的游戏 余华
在街头的一家专卖食品和水果的小店里,有一张疲惫苍老的脸,长年累月和饼干、方便面、糖 果、香烟、饮料们在一起,像是贴在墙上的陈旧的年历画,这张脸的下面有身体和四肢,还有一个 叫林德顺的姓名。 现在,林德顺坐在轮椅里,透过前面打开的小小窗口,看着外面的街道,一对年轻的夫妇站在 街对面的人行道上,他们都是侧身而立,他们中间有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男孩穿着很厚的羽线服, 戴着红色的帽子,脖子上扎着同样红色的围巾。可是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男孩却是一身寒冬 的打扮。 他们三个人站在街道的对面,也就是一家医院的大门口,他们安静地站在嘈杂进出的人群中间, 作为父亲的那个男人双手插在口袋里,侧着脸始终望着大门里面的医院,他的妻子右手拉着孩子的 手,和他一样专注地望着医院,只有那个男孩望着大街,他的手被母亲拉着,所以他的身体斜在那 里,男孩的眼睛热爱着街道,他的头颅不停地摇摆着,他的手臂也时常举起来指点着什么,显然他 还在向他的父母讲述,可是他的父母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过了一会,男孩的父母迎向了医院的大门,林德顺看到一个发胖的护士和他们走到了一起,站 住脚以后,他们开始说话了。男孩的身体仍然斜着,他仍然在欢欣地注视着街道。那饣护士说完话 以后,转身回到了医院里面,男孩的父母这时候转过身来了,他们拉着儿子的手小心翼翼地走过街 道,来到了林德顺小店的近旁。父亲松开几儿子的手,走到林德顺的窗口,向里面张望。林德顺看到 张满是胡子茬的脸,一双缺少睡眠的眼睛已经浮肿了,白衬衣的领子变黑了。林徳顺问他 买什么?” 他看着眼皮底下的桔子说:“给我一个桔子。” “一个桔子?”林德顺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伸手拿了一个桔子:“多少钱?” 林德顺想了想后说:“给两毛钱吧。” 他的一只手递进来了两毛钱,林德顺看到他袖管里掉出了几个毛衣的线头来。 当这位父亲买了一个桔子转回身去时,看到那边母子两人正手拉着手,在人行道上玩着游戏, 儿子要去踩母亲的脚,母亲则一次次地躲开儿子的脚,母亲说: 你踩不着,你踩不着 儿子说:“我能踩着,我能踩着……” 这位父亲就拿着桔子站在一旁,看到他们蹦蹦跳跳地玩着游戏,直到儿子终于踩到了母亲的脚, 儿子发出胜利的喊叫 我踩着啦!” 父亲才说:“快吃桔子。” 林德顺看清了男孩的脸,当男孩仰起脸来从父亲手中接过桔子的时候,林德顺看到了一双鸟黑 发亮的眼睛,可是男孩的脸却是苍白得有些吓人,连嘴唇都几乎是苍白的 然后,他们又像刚才在街道对面时一样安静了,男孩剥去了桔子皮,吃着桔子在父母中间走去, 林德顺知道他们是送孩子来住院的,今夭医院没有空岀来的床位,所以他们就回家了
在街头的一家专卖食品和水果的小店里,有一张疲惫苍老的脸,长年累月和饼干、方便面、糖 果、香烟、饮料们在一起,像是贴在墙上的陈旧的年历画,这张脸的下面有身体和四肢,还有一个 叫林德顺的姓名。 现在,林德顺坐在轮椅里,透过前面打开的小小窗口,看着外面的街道,一对年轻的夫妇站在 街对面的人行道上,他们都是侧身而立,他们中间有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男孩穿着很厚的羽绒服, 戴着红色的帽子,脖子上扎着同样红色的围巾。可是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男孩却是一身寒冬 的打扮。 他们三个人站在街道的对面,也就是一家医院的大门口,他们安静地站在嘈杂进出的人群中间, 作为父亲的那个男人双手插在口袋里,侧着脸始终望着大门里面的医院,他的妻子右手拉着孩子的 手,和他一样专注地望着医院,只有那个男孩望着大街,他的手被母亲拉着,所以他的身体斜在那 里,男孩的眼睛热爱着街道,他的头颅不停地摇摆着,他的手臂也时常举起来指点着什么,显然他 还在向他的父母讲述,可是他的父母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过了一会,男孩的父母迎向了医院的大门,林德顺看到一个发胖的护士和他们走到了一起,站 住脚以后,他们开始说话了。男孩的身体仍然斜着,他仍然在欢欣地注视着街道。那个护士说完话 以后,转身回到了医院里面,男孩的父母这时候转过身来了,他们拉着儿子的手小心翼翼地走过街 道,来到了林德顺小店的近旁。父亲松开儿子的手,走到林德顺的窗口,向里面张望。林德顺看到 一张满是胡子茬的脸,一双缺少睡眠的眼睛已经浮肿了,白衬衣的领子变黑了。林德顺问他: “买什么?” 他看着眼皮底下的桔子说:“给我一个桔子。” “一个桔子?”林德顺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伸手拿了一个桔子:“多少钱?” 林德顺想了想后说:“给两毛钱吧。” 他的一只手递进来了两毛钱,林德顺看到他袖管里掉出了几个毛衣的线头来。 当这位父亲买了一个桔子转回身去时,看到那边母子两人正手拉着手,在人行道上玩着游戏, 儿子要去踩母亲的脚,母亲则一次次地躲开儿子的脚,母亲说: “你踩不着,你踩不着……” 儿子说:“我能踩着,我能踩着……” 这位父亲就拿着桔子站在一旁,看到他们蹦蹦跳跳地玩着游戏,直到儿子终于踩到了母亲的脚, 儿子发出胜利的喊叫: “我踩着啦!” 父亲才说:“快吃桔子。” 林德顺看清了男孩的脸,当男孩仰起脸来从父亲手中接过桔子的时候,林德顺看到了一双乌黑 发亮的眼睛,可是男孩的脸却是苍白得有些吓人,连嘴唇都几乎是苍白的。 然后,他们又像刚才在街道对面时一样安静了,男孩剥去了桔子皮,吃着桔子在父母中间走去。 林德顺知道他们是送孩子来住院的,今天医院没有空出来的床位,所以他们就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