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案 2008年10月 授课题目:消化道出血 授课数师:陈伟庆副教授 授课对象:2004级七年制 学时.受时 目的要求:掌握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治 重点: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难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多媒体教学 人分现溪羽客,形款 (3分钟)消化道以屈氏韧带为界,其上的消化道出血称上消化道出血,其下的消化 出血称为下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短时间内大量出血称急性大量出血,临床表现为呕血、黑「 血便等,并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障碍,可危及生命。 上消化道出血 1、病因和发病机制 (12分钟)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是:①消化性溃疡②食管胃底静脉出 破裂③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④胃癌。 2、临床表现(8分钟) ①呕血与黑粪(特征性表现)②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③贫血和血象变化④发热⑤氮质血症 3、诊断和鉴别诊断 (30分钟) ①上消化道出血诊断的确立 ②出血严重程度的估计和周围循环状态的判断 ③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 ④出血的病因诊断 临床与实验室检查提供的线索 胃镜检查首选检查方法,多主张检查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 X线钡餐检查,其他 4、治疗及预后(10分钟) 一般急救措施 积极补充血容量 止血措施药物三腔管气囊压迫内镜下硬化剂,套扎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急症手 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破裂大出血的止血措施 ②其它病因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止血措施 下消化道出血(详见教案内容,附后) 病因和发病机制(3分钟) 2 临床表现(3分钟) 、诊断和鉴别诊断(8分钟)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案 2008 年 10 月 授课题目:消化道出血 授课教师:陈伟庆 副教授 授课对象:2004 级七年制 学 时:2 学时 目的要求:掌握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治 重 点: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难 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方法及时间分配:(详见教案内容,附后) 1、概述 (3 分钟)消化道以屈氏韧带为界,其上的消化道出血称上消化道出血,其下的消化道 出血称为下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短时间内大量出血称急性大量出血,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 血便等,并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障碍,可危及生命。 上消化道出血 1、病因和发病机制 (12 分钟)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是:①消化性溃疡 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破裂 ③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④胃癌。 2、临床表现(8 分钟) ①呕血与黑粪(特征性表现)②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③贫血和血象变化 ④发热 ⑤氮质血症 3、诊断和鉴别诊断 (30 分钟) ①上消化道出血诊断的确立 ②出血严重程度的估计和周围循环状态的判断 ③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 ④出血的病因诊断 临床与实验室检查提供的线索 胃镜检查 首选检查方法,多主张检查在出血后 24~48 小时内进行。 X 线钡餐检查,其他 4、治疗及预后 (10 分钟) 一般急救措施 积极补充血容量 止血措施 药物 三腔管气囊压迫 内镜下硬化剂,套扎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急症手术 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止血措施 ②其它病因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止血措施 下消化道出血(详见教案内容,附后) 1、病因和发病机制 (3 分钟) 2、临床表现(3 分钟) 3、诊断和鉴别诊断 (8 分钟)
4、治疗及预后(3分钟)
4、治疗及预后 (3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