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对其复杂性越来越困惑,对人生和前途有时比较迷茫,因此,在写 作中常常表现出疑惑、困惑、消极、悲观,甚至仇视社会和他人,导致文章的立意片面或消 极,缺乏一种昂扬向上、积极奋进的使命感,造成考场作文的失误或失败 立意的使命感要求学生在审题立意时,要善于领会命题者的意图和思想倾向,要善于联 想社会生活中的亮点,善于选取一些具有崇高使命感的古今人物和事件,从中提炼出高远的 立意来。当然要学会辩证地思考生活现象和社会现象,在认识问题时不可一概而论,因为世 界是复杂多变的,问题是层出不穷的,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 识,我们唯有作辩证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点题艺术 考场作文不喜欢含蓄,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何谓“二锅头”?它是 我国北方的一种烈性酒,一口下去,两眼冒火,浑身发热:何谓“碧螺春”?此茶需慢慢地 品味,快喝猛喝是喝不出滋味来的。也就是说,考场作文必须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让阅卷教师在瞬间被它吸引,被它打动,而点题是最有效的方法。点题的艺术可谓异彩纷呈,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①先声夺人,题记点 题记如风冠上的明珠,用它点题,能先声夺人,让读者对文章承载的思想与情感有明确 的体味。如中考满分作文《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一文的题记为:“庸者,相信别人 怀疑自己:愚者,相信自己,排斥别人:智者,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题记用三个排比 句夺人目光,整饬一致,指出了三种人对待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态度,于鲜明的对比中点出文 题,为下文阐明自己的观点作铺垫。 ②开宗明义,篇首点 落笔紧扣标题,为全文定下基调,使读者一下就抓住意脉。如中考满分作文《充满活力 的岁月》开头:“青春,在我的眼里,仿佛就是那一个个充满活力的字母,每一个字母都能 激起我无穷的想象。青春是A,像一座金字塔……”开篇点题并领起下文,在作者眼里,每 个字母都是一种事物,一种能给人启示或力量的源泉,一个能展示 青春激情与风采的舞台。 ③卒章显志,结尾点 结尾点题,卒章显志,水到渠成,既能让读者充分、准确地把握主旨,又能在结构上收 束全文。如中考满分作文《诗一一中国文化的亮点》结尾:“诗,是在这尘埃中绽放的绝世 之花。诗,是中国华夏千年的不老传说。诗,是中国古文化幻化万千的绮丽亮点。在历史中
思考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对其复杂性越来越困惑,对人生和前途有时比较迷茫,因此,在写 作中常常表现出疑惑、困惑、消极、悲观,甚至仇视社会和他人,导致文章的立意片面或消 极,缺乏一种昂扬向上、积极奋进的使命感,造成考场作文的失误或失败。 立意的使命感要求学生在审题立意时,要善于领会命题者的意图和思想倾向,要善于联 想社会生活中的亮点,善于选取一些具有崇高使命感的古今人物和事件,从中提炼出高远的 立意来。当然要学会辩证地思考生活现象和社会现象,在认识问题时不可一概而论,因为世 界是复杂多变的,问题是层出不穷的,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 识,我们唯有作辩证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点题艺术 考场作文不喜欢含蓄,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何谓“二锅头”?它是 我国北方的一种烈性酒,一口下去,两眼冒火,浑身发热;何谓“碧螺春”?此茶需慢慢地 品味,快喝猛喝是喝不出滋味来的。也就是说,考场作文必须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让阅卷教师在瞬间被它吸引,被它打动,而点题是最有效的方法。点题的艺术可谓异彩纷呈,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①先声夺人,题记点。 题记如凤冠上的明珠,用它点题,能先声夺人,让读者对文章承载的思想与情感有明确 的体味。如中考满分作文《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一文的题记为:“庸者,相信别人, 怀疑自己;愚者,相信自己,排斥别人;智者,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题记用三个排比 句夺人目光,整饬一致,指出了三种人对待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态度,于鲜明的对比中点出文 题,为下文阐明自己的观点作铺垫。 ②开宗明义,篇首点。 落笔紧扣标题,为全文定下基调,使读者一下就抓住意脉。如中考满分作文《充满活力 的岁月》开头:“青春,在我的眼里,仿佛就是那一个个充满活力的字母,每一个字母都能 激起我无穷的想象。青春是 A,像一座金字塔……”开篇点题并领起下文,在作者眼里,每 一个字母都是一种事物,一种能给人启示或力量的源泉,一个能展示 青春激情与风采的舞台。 ③卒章显志,结尾点。 结尾点题,卒章显志,水到渠成,既能让读者充分、准确地把握主旨,又能在结构上收 束全文。如中考满分作文《诗——中国文化的亮点》结尾:“诗,是在这尘埃中绽放的绝世 之花。诗,是中国华夏千年的不老传说。诗,是中国古文化幻化万千的绮丽亮点。在历史中
在传说里,诗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亮点。”用形象精当的排比收束全篇,回扣了文题,升华了 文意 ④蕴涵深沉,含蓄点。 行文从字面上看与标题没有直接联系,但在意义上含蓄地点出了题意,让读者进行深思 回味。如中考满分作文《最是动人数母爱》文段中:“我说要考试了,最近很忙。第二天, 就发现换在墙角的袜子和衣服全都被母亲洗好晾在了阳台上。我说明天不上课,想多睡会儿。 第二天早上,母亲就会轻轻地起床,轻轻地去做早饭,轻轻地吃饭,轻轻地离家,给我留下 香喷喷的饭菜。”作者借助细节描写,倾注一腔真情,把对母爱的感悟渲染得令人动容 ⑤貌似重复,强调点 如中考满分作文《长大的路上,她牵着我的手》,全文以排比的形式,每一段的开头都 围绕“母亲啊,长大的路上,您温柔的双手让我懂得了……”来写作,貌似重复,实则强调 点题,唱响了一曲母爱的赞歌。 ⑥前后呼应,首尾点。 有些文章,文题出现于开篇与结尾,既突出中心,又使结构严谨,题贯始终。如中考满 分作文《这就是责任》开头:“小草被暴风雨袭倒,是对生存的责任使它重新昂首,面向朝 阳。河鱼被远逐到海洋,是对后代的责任使它重新启程,游回故乡。云雾被狂风吹散,是对 万物的责任使它重新聚集,洒下甘霖。”结尾:“朝阳下的小草说:‘这就是责任。’故乡 里的河鱼说:‘这就是责任。’下着雨的云雾说:“这就是责任。’紧抱着她的他说:‘这 就是责任。”’开篇用排比句式,阐述了“责任”的主旨,末尾用排比反复的手法来收束全 篇,均照应文题,使首尾圆合,无懈可击 (二)试题例举 [例1)以“那一双的眼睛”为题作文,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空格处可填:“渴望”、 关注”、“失望”、“愤怒”、“美丽”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 名 (2007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作文题) 审题要求与难点分析 该题为中空式文题,限制部分是写作的对象,“那一双眼睛”,开放部分要求填 出眼睛前的修饰词语,提示词语较多,开放范围大,选择面很宽,但必须明白,填人的词语, 就是我们应该泼墨的地方。一旦选择了就要加紧搜寻记忆库,进行发散思维、想象、联想
在传说里,诗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亮点。”用形象精当的排比收束全篇,回扣了文题,升华了 文意。 ④蕴涵深沉,含蓄点。 行文从字面上看与标题没有直接联系,但在意义上含蓄地点出了题意,让读者进行深思 回味。如中考满分作文《最是动人数母爱》文段中:“我说要考试了,最近很忙。第二天, 就发现换在墙角的袜子和衣服全都被母亲洗好晾在了阳台上。我说明天不上课,想多睡会儿。 第二天早上,母亲就会轻轻地起床,轻轻地去做早饭,轻轻地吃饭,轻轻地离家,给我留下 香喷喷的饭菜。”作者借助细节描写,倾注一腔真情,把对母爱的感悟渲染得令人动容。 ⑤貌似重复,强调点。 如中考满分作文《长大的路上,她牵着我的手》,全文以排比的形式,每一段的开头都 围绕“母亲啊,长大的路上,您温柔的双手让我懂得了……”来写作,貌似重复,实则强调 点题,唱响了一曲母爱的赞歌。 ⑥前后呼应,首尾点。 有些文章,文题出现于开篇与结尾,既突出中心,又使结构严谨,题贯始终。如中考满 分作文《这就是责任》开头:“小草被暴风雨袭倒,是对生存的责任使它重新昂首,面向朝 阳。河鱼被远逐到海洋,是对后代的责任使它重新启程,游回故乡。云雾被狂风吹散,是对 万物的责任使它重新聚集,洒下甘霖。”结尾:“朝阳下的小草说:‘这就是责任。’故乡 里的河鱼说:‘这就是责任。’下着雨的云雾说:‘这就是责任。’紧抱着她的他说:‘这 就是责任。”’开篇用排比句式,阐述了“责任”的主旨,末尾用排比反复的手法来收束全 篇,均照应文题,使首尾圆合,无懈可击。 (二)试题例举 [例 1)以“那一双_____的眼睛”为题作文,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空格处可填:“渴望”、 “关注”、“失望”、“愤怒”、“美丽”……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②不少于 600 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 名。 (2007 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作文题) 审题要求与难点分析 该题为中空式文题,限制部分是写作的对象,“那一双______眼睛”,开放部分要求填 出眼睛前的修饰词语,提示词语较多,开放范围大,选择面很宽,但必须明白,填人的词语, 就是我们应该泼墨的地方。一旦选择了就要加紧搜寻记忆库,进行发散思维、想象、联想
散点构思,精选自己得心应手的材料,围绕题目的要求,抓住材料追踪思考,想深想透,精 心立意,迅速落笔。(转自菁菁校园行) 优秀考场作文 那一双忧郁的眼睛 初冬的一天,我与好友相约去参观动物园。虽是万分期待,但寒冷的空气里却带着几分 阴郁。就是那一刻,我带着惆怅的心情看见了栅栏中的你。 细看栅栏上的说明牌,我得知你就是黑熊,一头来自喜马拉雅山系的黑熊。同学们不时 地向你挥手,争着给你投放食物,可你却纹丝不动,丝毫不搭理我们。我惆怅的心里不由多 了几分怨气:“你这算是对人类的一种藐视吗?”我对着你大吼起来。 旁边的朋友忙解释说:“他视力差.是看不见你的,要不怎么会叫它‘熊瞎子’呢?” 虽然感觉好了些,可我还是无法原谅你的无动于衷。细细一看,你的眼睛是透明的,仿佛就 是那雪域的清泉。不过,我却分明读到了你眼角流露出的忧伤,有几许怒意,也有几分陌生 看起来让人心里酸酸的。 你也许有着无尽的孤独,可从来没有伙伴来倾听你的心声。我们生气时,还可以尽情地 发泄,而你却永远无法越过坚固的钢铁栅栏,只能悄悄地卧在墙角里舔着流血的伤口,只能 静静地呆在狭小的空间里等待时光的流逝。面对你饱经沧桑的双眼,我心中不由泛起了酸楚 的涟漪。哎,来自喜马拉雅山系的黑熊,我怎么能往你的伤口上撒盐呢? 我想,夜深人静的时候,你一定在想念曾经生活过的家乡,想念与父母兄弟同行的温馨, 想念和伙伴们相互嬉戏玩耍时的快乐,想念高山白雪带给你的宁静,想念青草溪流给你唱出 的欢歌。可是,这美好的一切,因为我们人类的无知而化作了泡影。不知道我刚才的怒斥是 否刺痛了你的内心,但我分明感觉到,你那双清澈的眼睛让我隐隐作痛。 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我依然无法忘记你忧郁的眼神。真希望有一天,能够在野外一 -在喜马拉雅山系与你相逢,目睹你清澈如水的眼神 简评谁会想到,对动物的简单一瞥,竟然留下如此丰富的想象与感慨。从黑熊“忧郁” 的眼睛里,看到了黑熊“想念曾经生活过的家乡,想念与父母兄弟同行的温馨,想念和伙伴 们相互嬉戏玩耍时的快乐,想念高山白雪带给你的宁静,想念青草溪流给你唱出的欢歌 这是一首对动物的理解之歌,情感细腻,真挚感人,读这样的文章,只能用“感动”来形容 我们的心情
散点构思,精选自己得心应手的材料,围绕题目的要求,抓住材料追踪思考,想深想透,精 心立意,迅速落笔。(转自菁菁校园行) 优秀考场作文 那一双忧郁的眼睛 初冬的一天,我与好友相约去参观动物园。虽是万分期待,但寒冷的空气里却带着几分 阴郁。就是那一刻,我带着惆怅的心情看见了栅栏中的你。 细看栅栏上的说明牌,我得知你就是黑熊,一头来自喜马拉雅山系的黑熊。同学们不时 地向你挥手,争着给你投放食物,可你却纹丝不动,丝毫不搭理我们。我惆怅的心里不由多 了几分怨气:“你这算是对人类的一种藐视吗?”我对着你大吼起来。 旁边的朋友忙解释说:“他视力差.是看不见你的,要不怎么会叫它‘熊瞎子’呢?” 虽然感觉好了些,可我还是无法原谅你的无动于衷。细细一看,你的眼睛是透明的,仿佛就 是那雪域的清泉。不过,我却分明读到了你眼角流露出的忧伤,有几许怒意,也有几分陌生, 看起来让人心里酸酸的。 你也许有着无尽的孤独,可从来没有伙伴来倾听你的心声。我们生气时,还可以尽情地 发泄,而你却永远无法越过坚固的钢铁栅栏,只能悄悄地卧在墙角里舔着流血的伤口,只能 静静地呆在狭小的空间里等待时光的流逝。面对你饱经沧桑的双眼,我心中不由泛起了酸楚 的涟漪。哎,来自喜马拉雅山系的黑熊,我怎么能往你的伤口上撒盐呢? 我想,夜深人静的时候,你一定在想念曾经生活过的家乡,想念与父母兄弟同行的温馨, 想念和伙伴们相互嬉戏玩耍时的快乐,想念高山白雪带给你的宁静,想念青草溪流给你唱出 的欢歌。可是,这美好的一切,因为我们人类的无知而化作了泡影。不知道我刚才的怒斥是 否刺痛了你的内心,但我分明感觉到,你那双清澈的眼睛让我隐隐作痛。 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我依然无法忘记你忧郁的眼神。真希望有一天,能够在野外— —在喜马拉雅山系与你相逢,目睹你清澈如水的眼神。 简评 谁会想到,对动物的简单一瞥,竟然留下如此丰富的想象与感慨。从黑熊“忧郁” 的眼睛里,看到了黑熊“想念曾经生活过的家乡,想念与父母兄弟同行的温馨,想念和伙伴 们相互嬉戏玩耍时的快乐,想念高山白雪带给你的宁静,想念青草溪流给你唱出的欢歌”。 这是一首对动物的理解之歌,情感细腻,真挚感人,读这样的文章,只能用“感动”来形容 我们的心情
文章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展开,作者心灵的激动足以震撼人心。从初见时的埋怨与生气, 到朋友告知真相后的歉意与伤感,到如今关爱黑熊的那份美好期盼,形象地反映了作者的心 路历程与成长足迹。构思独特,视角新颖。 用第二人称的形式引出黑熊,便于与黑熊面对面“交流”,让故事显得真实感人。文章 形象地告诉人们:人应该尊重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动物和谐相处。主旨深刻,发人深省 (任燕) 那一双温暖而诗意的眼睛 随着时间的流逝,往事渐渐消失在记忆的星空。唯有一双温暖而诗意的眼睛依然是那么 清晰,日子过得虽久,记忆却越来越真实,越来越闪亮。 记得吗?老师,那是开学后的第一节作文讲评课。念完那篇《小雨编织的梦》后,您神 色激动,那双和善的眼睛扫视着台下数十双清亮的眼睛。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您的柔波 触到了一双忧郁的眸子。您那温和的光芒,让我苍白的脸上顿时泛起了红晕,我惆怅的心窗 也缓缓打开。您捕捉住了这一微妙的变化,您明白,我就是《小雨编织的梦》的作者。您无 言的微笑,如阳光般温馨灿烂.如习习和风拂过心房。 自那以后,有个梳长辫子的女孩不再踽踽独行于蒙蒙的烟雨中,不再双眼凄迷地独自吟 唱“斜风细雨乍秋寒”、“无奈把梦共雨天”的诗句。在我漆黑的瞳孔里,常映出一个充满 激情的身影和那双永远使人感到温暖的眼睛。您的眼睛仿佛在对我说,我欣赏《小雨编织的 梦》中那凄婉清丽的文字。您的目光还告诉我,生活不仅有梦,还有很多现实的精彩和浪漫。 于是,在每个露滴阶前的清晨,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陪着一个飘逸着乌黑长发的女生 起拾起水洼里那片尚有绿意而过早凋零的落叶:在每一个倦鸟归巢的黄昏,一张蜡黄消瘦的 脸和一张泛着淡淡红晕的脸一起仰着挽留太阳的余晖……于是,在您诗意的鼓励下,我的床 头摆满了《红楼梦》、《青春之歌》、《居里夫人传》、《红与黑》……我的眉头不再緊皱 眸里不再有无助,浅浅的酒窝中常常装着一抹淡淡的笑容。 还记得吗?老师,那个初冬的黄昏,在校园的古树下,您柔柔地对我说起了“一把辛酸 泪”的曹雪芹,说起了“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说起了身残志坚的海伦……说着说着, 您也不由地陷入了苦痛的沉思。接触到您那坚定而苦痛的目光,我的眼睛不禁也进入了雨季。 枫叶还没有红,我心中的思念已红透。今天,我仿佛又看见您了,您那饱经风霜的脸上 挂着一片慈和的笑容。您的眼睛.成了点亮我心灯的大阳
文章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展开,作者心灵的激动足以震撼人心。从初见时的埋怨与生气, 到朋友告知真相后的歉意与伤感,到如今关爱黑熊的那份美好期盼,形象地反映了作者的心 路历程与成长足迹。构思独特,视角新颖。 用第二人称的形式引出黑熊,便于与黑熊面对面“交流”,让故事显得真实感人。文章 形象地告诉人们:人应该尊重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动物和谐相处。主旨深刻,发人深省。 (任燕) 那一双温暖而诗意的眼睛 随着时间的流逝,往事渐渐消失在记忆的星空。唯有一双温暖而诗意的眼睛依然是那么 清晰,日子过得虽久,记忆却越来越真实,越来越闪亮。 记得吗?老师,那是开学后的第一节作文讲评课。念完那篇《小雨编织的梦》后,您神 色激动,那双和善的眼睛扫视着台下数十双清亮的眼睛。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您的柔波 触到了一双忧郁的眸子。您那温和的光芒,让我苍白的脸上顿时泛起了红晕,我惆怅的心窗 也缓缓打开。您捕捉住了这一微妙的变化,您明白,我就是《小雨编织的梦》的作者。您无 言的微笑,如阳光般温馨灿烂.如习习和风拂过心房。 自那以后,有个梳长辫子的女孩不再踽踽独行于蒙蒙的烟雨中,不再双眼凄迷地独自吟 唱“斜风细雨乍秋寒”、“无奈把梦共雨天”的诗句。在我漆黑的瞳孔里,常映出一个充满 激情的身影和那双永远使人感到温暖的眼睛。您的眼睛仿佛在对我说,我欣赏《小雨编织的 梦》中那凄婉清丽的文字。您的目光还告诉我,生活不仅有梦,还有很多现实的精彩和浪漫。 于是,在每个露滴阶前的清晨,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陪着一个飘逸着乌黑长发的女生.一 起拾起水洼里那片尚有绿意而过早凋零的落叶;在每一个倦鸟归巢的黄昏,一张蜡黄消瘦的 脸和一张泛着淡淡红晕的脸一起仰着挽留太阳的余晖……于是,在您诗意的鼓励下,我的床 头摆满了《红楼梦》、《青春之歌》、《居里夫人传》、《红与黑》……我的眉头不再紧皱, 眸里不再有无助,浅浅的酒窝中常常装着一抹淡淡的笑容。 还记得吗?老师,那个初冬的黄昏,在校园的古树下,您柔柔地对我说起了“一把辛酸 泪”的曹雪芹,说起了“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说起了身残志坚的海伦……说着说着, 您也不由地陷入了苦痛的沉思。接触到您那坚定而苦痛的目光,我的眼睛不禁也进入了雨季。 枫叶还没有红,我心中的思念已红透。今天,我仿佛又看见您了,您那饱经风霜的脸上 挂着一片慈和的笑容。您的眼睛.成了点亮我心灯的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