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事故经济损失估算基本理论 学习要点 事故损失的有关基本概念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估算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事故非价值对象损失的价值化方法 ·职业病经济损失计算 第一节事故经济损失估算基本理论和方法 、基本概念 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或)经济损失的、非预谋性的 意外事件 事故损失—指意外事件造成的生命或健康的丧失,物质或财 产的毁坏,时间的损失,环境的破坏 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指与事件当时的、直接相联系的、能用 货币直接估价的损失,如事故导致的资源、设备、设施、材料 品等物质或财产的损失 事故间接经济损失—指与事故事件间接相联系的、能用货币 直接估价的损失,如事故导致的处理费用、赔偿费、罚款、时间损 失、停产损失等。 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指与事故事件当时的、直接相联系的 不能用货币直接定价的损失,如事故导致的生命与健康、环境的毁 坏等难以直接价值化的损伤。 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指与事故事件间接相联系的、不能用 货币直接定价的损失,如事故导致的工效影响、声誉损失、政治与 安定影响等。 事故直接损失—指与事故事件直接相联系的、能用货币直接 或间接定价的损失,包括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和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 事故间接损失——指与事故间接相联系的、能用货币直接或间
第六章 事故经济损失估算基本理论 学习要点 事故损失的有关基本概念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估算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事故非价值对象损失的价值化方法 职业病经济损失计算 第一节 事故经济损失估算基本理论和方法 一 基本概念 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 或 经济损失的 非预谋性的 意外事件 事故损失——指意外事件造成的生命或健康的丧失 物质或财 产的毁坏 时间的损失 环境的破坏 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指与事件当时的 直接相联系的 能用 货币直接估价的损失 如事故导致的资源 设备 设施 材料 产 品等物质或财产的损失 事故间接经济损失——指与事故事件间接相联系的 能用货币 直接估价的损失 如事故导致的处理费用 赔偿费 罚款 时间损 失 停产损失等 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指与事故事件当时的 直接相联系的 不能用货币直接定价的损失 如事故导致的生命与健康 环境的毁 坏等难以直接价值化的损伤 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指与事故事件间接相联系的 不能用 货币直接定价的损失 如事故导致的工效影响 声誉损失 政治与 安定影响等 事故直接损失——指与事故事件直接相联系的 能用货币直接 或间接定价的损失 包括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和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 事故间接损失——指与事故间接相联系的 能用货币直接或间
接定价的损失,包括事故间接经济损失和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 事故损失分类 1.按损失与事故事件的关系 2.按损失的经济特征分 按损失与事故的关系和经济的特征进行综合分类 按损失的承担者划分 按损失的时间特性划分 、国外事故损失计算方法 1.海因里希方法 2.美国西蒙兹计算法 3.日本野口三郎计算方法 4.现场跟踪基础上的放大样法 四、国内事故损失计算方法 一般计算方法 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见图6-1 (1)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 1)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 (2)丧葬及抚恤费用 (3)补助及救济费用 歇工工资 直接 (1)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 经济 (2)现场抢救费用 损失2)善后处理费用1(3)清理现场费用 (4)事故罚款及赔偿费用 3)财产损失价值∫(1)固定资产损失价值 12)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1)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间接(2)工作损失价值 经济〈(3)资源损失价值 损失|(4)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 (5)其他损失费用 图6-1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统计范围 理论计算方法
接定价的损失 包括事故间接经济损失和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 二 事故损失分类 按损失与事故事件的关系 按损失的经济特征分 按损失与事故的关系和经济的特征进行综合分类 按损失的承担者划分 按损失的时间特性划分 三 国外事故损失计算方法 1.海因里希方法 美国西蒙兹计算法 日本野口三郎计算方法 4. 现场跟踪基础上的放大样法 四 国内事故损失计算方法 一般计算方法 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见图 6-1 图 6-1 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统计范围 理论计算方法 1 医疗费用 含护理费用 2 丧葬及抚恤费用 3 补助及救济费用 4 歇工工资 直接 经济 损失 1 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 2 善后处理费用 1 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 2 现场抢救费用 3 清理现场费用 4 事故罚款及赔偿费用 3 财产损失价值 1 固定资产损失价值 2 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间接 经济 损失 1 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2 工作损失价值 3 资源损失价值 4 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 5 其他损失费用
事故总损失厶=经济损失+非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A+间接经济 损失B直接非经济损失C+间接非经济损失D (6-1) 3.宋大成法(以真实事故数据为基础的分类估算法) 我国学者宋大成采用以真实事故数据为基础的分类估算法。 第二节伤亡事故经济损失估算方法 、估算的基本理论 事故经济损失=∑ (6-2) 事故非经济损失=比例系数×事故经济损失 事故总损失=事故经济损失+事故非经济损失 式中L1-/类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 L2i类事故的间接经济损失 、事故损失估算的技术基础 1.伤害分级比例系数法 分两步完成。第一步,首先把人员伤亡分级,并研究分析其严 重度关系,从而确定各级伤害程度的比重关系系数。通过比例系数 的确定按非线性关系处理,可得表6-1的系数表 表6-1 各类伤亡情况直接经济损失系数 级别 101112113 /500550040003002001500100060040020010050<50 系数 10.90750.550.400250.150.10008005003002001 第二步,实际损失的估算。有了表6-1的比例系数,估算一起 事故由于人员伤亡造成的损失则可用下式进行 伤亡损失=V∑KN,(万元) (6-3) 式中K—第级伤亡类型的系数 M—第级伤亡类型的人数 v—死亡伤害的基本经济消费,即人生命的经济价值 [例]某企业在过去的一年里发生伤亡事故12起,共造成1人 死亡,1人重伤致残(休工估计7800日),3人重伤(估计休工日分
事故总损失 L=经济损失+非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 A+间接经济 损失 B+直接非经济损失 C+间接非经济损失 D (6-1) 3.宋大成法 以真实事故数据为基础的分类估算法 我国学者宋大成采用以真实事故数据为基础的分类估算法 第二节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估算方法 一 估算的基本理论 事故经济损失 = L1i+ L2i 6-2 事故非经济损失=比例系数 事故经济损失 事故总损失=事故经济损失+事故非经济损失 式中 L1i—i 类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 L2i—i 类事故的间接经济损失 二 事故损失估算的技术基础 1 伤害分级比例系数法 分两步完成 第一步 首先把人员伤亡分级 并研究分析其严 重度关系 从而确定各级伤害程度的比重关系系数 通过比例系数 的确定按非线性关系处理 可得表 6-1 的系数表 表 6-1 各类伤亡情况直接经济损失系数 级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休工日 死 亡 7500 5500 4000 3000 2200 1500 1000 600 400 200 100 50 50 系数 1 1 0.9 0.75 0.55 0.40 0.25 0.15 0.10 0.08 0.05 0.03 0.02 0.01 第二步 实际损失的估算 有了表 6-1 的比例系数 估算一起 事故由于人员伤亡造成的损失则可用下式进行 伤亡损失=VM∑ i=1 KiNi 万元 6-3 式中 Ki—第 i 级伤亡类型的系数 Ni—第 i 级伤亡类型的人数 VM—死亡伤害的基本经济消费 即人生命的经济价值 [例] 某企业在过去的一年里发生伤亡事故 12 起 共造成 1 人 死亡 1 人重伤致残 休工估计 7800 日 3 人重伤 估计休工日分
别为4500日、3000日、3000日),8人轻伤住院(休工日200日2 人、150日4人、50日2人),15人轻伤未住院(休工日均在10日 左右),试估算12起事故造成的损失 伤害分类比例系数法 需经过两步来完成: 第一步,根据表6-2比例系数,用下式计算伤亡的直接损失 伤亡直接损失=V>KN(万元) (6-4) 式中K第/级伤亡类型的系数值 M第级伤亡类型的人数; V—伤而未住院的伤害的基本经济消费 各类伤亡情况损失比例系数表 伤害类型 重伤已残 重伤未残轻伤住院 轻伤未住院 0~25 第二步,根据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的比例系数求出间接损失, 即根据表6-3比例数,按下式求伤亡间接损失: 伤亡间接损失=M∑nKN,(万元) 5) 式中刀—第i类伤亡类型的直间比例系数 其余符号意义同上 各类伤害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比例系数表 伤害类型 重伤已残 重伤未残轻伤住院 轻伤未住院 10 1:8 16 1:4 3.公式法 1970年由 Stumpf g提出、1975年由 SHuba修正的如下公式受 到较广泛的肯定, Andreon认为是向“简单可行的公式”这个目标 迈进的第一步。 C=Cp+Cy=a t bNo 其中 C:职业伤害的全部年费用 Cp:职业伤害的固定年费用;
别为 4500 日 3000 日 3000 日 8 人轻伤住院 休工日 200 日 2 人 150 日 4 人 50 日 2 人 15 人轻伤未住院 休工日均在 10 日 左右 试估算 12 起事故造成的损失 伤害分类比例系数法 需经过两步来完成 第一步 根据表 6-2 比例系数 用下式计算伤亡的直接损失 伤亡直接损失=VL∑ i=1 KiNi 万元 6-4 式中 Ki—第 i 级伤亡类型的系数值 Ni—第 i 级伤亡类型的人数 VL—伤而未住院的伤害的基本经济消费 表 6-2 各类伤亡情况损失比例系数表 12345 伤害类型 死亡 重伤已残 重伤未残 轻伤住院 轻伤未住院 系 数 40 50 20 25 10 15 3 5 1 第二步 根据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的比例系数求出间接损失 即根据表 6-3 比例数 按下式求伤亡间接损失 伤亡间接损失=VL∑= 5 i 1 niKiNi 万元 6- 5 式中 ni—第 i 类伤亡类型的直间比例系数 其余符号意义同上 表 6-3 各类伤害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比例系数表 12345 伤害类型 死亡 重伤已残 重伤未残 轻伤住院 轻伤未住院 系 数 1:10 1:8 1:6 1:4 1:2 3.公式法 1970 年由 Stumpfig 提出 1975 年由 Sluba 修正的如下公式受 到较广泛的肯定 Andreoni 认为是向 简单可行的公式 这个目标 迈进的第一步 C=CP+CV=a 十 bNds 6-6 其中 C 职业伤害的全部年费用 CP 职业伤害的固定年费用
C:职业伤害的变动年费用; a:可变系数,>1 Da:花在职业伤害保险上的年费用; b:可变系数,>1; N:保险予以补偿的年度职业伤害案例数 d:以日计的平均不能工作时间(一般等于15日); s:日平均工资(全额工资,包括正常的补贴和奖金)。 、非经济损失的价值估算 对于潜在的、物质的非经济的损失,即上述定义的事故直接非 经济损失和事故间接非经济损伯,也可以采用“直间比系数法”来 进行估算。为此,首先需掌握各种事故的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的比 例关系,然后按上述的“伤害分类比例系数法”的程序进行事故总 损失的估算 第三节事故非价值对象损失的价值化方法 事故及灾害导致的损失后果因素,根据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特 征,可分为两类:一是可用货币直接测算的事物,另一类是不能直 接用货币来衡量的事物 人的生命价值的估算 (一)国外的理论 1)美国经济学家泰勒和罗森 (2)英国学者 Smadel,研究了三种不同工业部门为防止工伤 事故而花费的费用,用防止一个人员死亡所花费的代价(见表6-4) 推断人的生命价值。 英国三种行业的安全代价及生命估算 年平均风险/000工人 年均支出 生命估值 行业 重伤 死亡 镑/每人 万镑 农业 257 钢铁业 992 0216 50(1969) 制药业 0.4 0.020 210(1968) 1050 (3)美国经济学家克尼斯 (4)美国环境专家托兰诺
Cv 职业伤害的变动年费用 a 可变系数 >1 Da 花在职业伤害保险上的年费用 b 可变系数 >1 N 保险予以补偿的年度职业伤害案例数 d 以日计的平均不能工作时间(一般等于 15 日) s 日平均工资(全额工资 包括正常的补贴和奖金) 三 非经济损失的价值估算 对于潜在的 物质的非经济的损失 即上述定义的事故直接非 经济损失和事故间接非经济损伯 也可以采用 直间比系数法 来 进行估算 为此 首先需掌握各种事故的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的比 例关系 然后按上述的 伤害分类比例系数法 的程序进行事故总 损失的估算 第三节 事故非价值对象损失的价值化方法 事故及灾害导致的损失后果因素 根据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特 征 可分为两类 一是可用货币直接测算的事物 另一类是不能直 接用货币来衡量的事物 一 人的生命价值的估算 一 国外的理论 1 美国经济学家泰勒和罗森 2 英国学者 Smadel 研究了三种不同工业部门为防止工伤 事故而花费的费用 用防止一个人员死亡所花费的代价 见表 6-4 推断人的生命价值 表 6-4 英国三种行业的安全代价及生命估算 年平均风险/1000 工人 行业 轻伤 重伤 死亡 年均支出 镑/每人 生命估值 万镑 农业 25.7 4.44 0.197 3 1966—1968 1.5 钢铁业 72.7 9.92 0.216 50 1969 23 制药业 25.0 0.42 0.020 210 1968 1050 3 美国经济学家克尼斯 4 美国环境专家托兰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