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成型方法对干燥收缩的影响 成型中:受力不均,密度、水分不均匀,定向排列等都会 造成干燥过程中制品的不均匀收缩。 1、可塑成型: )旋坯干燥变型可能性>滚压成型 2)挤制成型:存在颗粒定向排列,泥段轴向、径 向干燥收缩不同。距中心轴不同位置,收缩不一致, 愈远密度越高,收缩下降。 2、注浆成型: 颗粒定向排列 靠近吸浆面(石膏模工作面)致密度提高,水分下降 远离吸浆面(石膏模工作面) 致密度下降,水分提高 粘结各部件时留下的应力
成型中:受力不均,密度、水分不均匀,定向排列等都会 造成干燥过程中制品的不均匀收缩。 1、可塑成型: 1) 旋坯干燥变型可能性 > 滚压成型 2) 挤制成型:存在颗粒定向排列,泥段轴向、径 向干燥收缩不同。距中心轴不同位置,收缩不一致, 愈远 密度越高,收缩下降。 2、注浆成型: 颗粒定向排列 靠近吸浆面(石膏模工作面) 致密度提高,水分下降 远离吸浆面(石膏模工作面) 致密度下降, 水分提高 粘结各部件时留下的应力 11.1.2 成型方法对干燥收缩的影响
11.1.2成型方法对干燥收缩的影响 3、压制成型:粉料水分、堆积、受力不均匀 等静压成型:含水率低,密度大且均匀,几乎无 收缩变形
3、压制成型:粉料水分、 堆积、受力不均匀 等静压成型: 含水率低, 密度大且均匀, 几乎无 收缩变形。 11.1.2 成型方法对干燥收缩的影响
11.1.3干燥开裂的类型和产生条件 1、整体开裂:沿整个体积,产生不均匀收缩,如超过 坯体的临界应力,则导致完全破裂。 多见于干燥开始阶段,坯体厚,水分高的坯体开裂几 率高。 2、边缘开裂:壁薄,扁平的制品多见,边缘干燥速度 >中心部位。 多见于坯体表面,边缘张应力>压应力 3、中心开裂:边缘干燥速度>中心部位,周边收缩结 束,内部仍在收缩,周边限制中心部位收缩,使瞬间边 缘受压应力,中心部位受张应力
1、整体开裂:沿整个体积,产生不均匀收缩,如超过 坯体的临界应力,则导致完全破裂。 多见于干燥开始阶段,坯体厚,水分高的坯体开裂几 率高。 2、边缘开裂:壁薄,扁平的制品多见,边缘干燥速度 > 中心部位。 多见于坯体表面,边缘张应力 > 压应力 3、中心开裂:边缘干燥速度 > 中心部位,周边收缩结 束,内部仍在收缩,周边限制中心部位收缩,使瞬间边 缘受压应力,中心部位受张应力。 ▪ 11.1.3干燥开裂的类型和产生条件
11.1.3干燥开裂的类型和产生条件 4、表面开裂:内部与表面温度、水分梯度相差过大, 产生表面龟裂,坯体吸湿膨胀而 釉不膨胀,使釉由压应力转变为张应力。 5、结构裂纹:常见于挤制成型:泥团组成、水分不均 多见于压制成型:粉料内空气未排除,造成坯体的 不连续结构
4、表面开裂:内部与表面温度、水分梯度相差过大, 产生表面龟裂,坯体吸湿膨胀而 釉不膨胀, 使釉由压应力转变为张应力。 5、结构裂纹:常见于挤制成型:泥团组成、水分不均 多见于压制成型:粉料内空气未排除,造成坯体的 不连续结构。 11.1.3干燥开裂的类型和产生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