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栽培现状 ◆ 我国苹果生产近20年发展特别迅速。 ◆ 我国是世界苹果第一生产大国,占世 界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的40%和33%。 ◆ 近10年我国苹果的增长对世界的贡献 率高达84%,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举足 轻重的地位
(三)栽培现状 ◆ 我国苹果生产近20年发展特别迅速。 ◆ 我国是世界苹果第一生产大国,占世 界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的40%和33%。 ◆ 近10年我国苹果的增长对世界的贡献 率高达84%,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举足 轻重的地位
◆ 2004年我国苹果年产值约占全国水果总产值的43.3%。 ◆ 苹果出口量近年来也是呈持续增长趋势,鲜果、加工制 品的出口量、产值均居各水果品种之首。 ◆ 2004年出口鲜果130万t,占总产量的6.4%,主要出 口到俄罗斯和东南亚地区; ◆ 2004年,浓缩苹果汁出口增至22.8万t,约占世界出口 贸易的35%,成为世界浓缩苹果汁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 ◆ 无论从国际市场还是国内需求看,苹果生产蕴藏着巨大 的潜力
◆ 2004年我国苹果年产值约占全国水果总产值的43.3%。 ◆ 苹果出口量近年来也是呈持续增长趋势,鲜果、加工制 品的出口量、产值均居各水果品种之首。 ◆ 2004年出口鲜果130万t,占总产量的6.4%,主要出 口到俄罗斯和东南亚地区; ◆ 2004年,浓缩苹果汁出口增至22.8万t,约占世界出口 贸易的35%,成为世界浓缩苹果汁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 ◆ 无论从国际市场还是国内需求看,苹果生产蕴藏着巨大 的潜力
◆ 渤海湾地区的辽宁、河北、山东、黄河故道地 区的河南、苏北、皖北以及秦岭北麓、新疆伊 犁地区,现在已成为我国苹果主要产区。 ◆ 西南的云、贵、川暖地高山地带的都已成为新 苹果产区。 ◆ 特别是西北黄土高原,包括山西、陕西、甘肃、 宁夏等冷凉干旱地区,已成为我国名优苹果新 产区,2003年被农业部列为国家优势农产品 (苹果)生产地区
◆ 渤海湾地区的辽宁、河北、山东、黄河故道地 区的河南、苏北、皖北以及秦岭北麓、新疆伊 犁地区,现在已成为我国苹果主要产区。 ◆ 西南的云、贵、川暖地高山地带的都已成为新 苹果产区。 ◆ 特别是西北黄土高原,包括山西、陕西、甘肃、 宁夏等冷凉干旱地区,已成为我国名优苹果新 产区,2003年被农业部列为国家优势农产品 (苹果)生产地区
◆ 我国苹果品种结构调整幅度较大,苹果品种结构 不断改善。 ◆ 红富士、元帅系、金冠、乔纳金、嘎拉和其他优 良品种的栽培面积比例分别达到了49.6%、 9.7%、6.2%、3.0%、2.8%、1.9%,国光 和其他老品种的栽培面积比例仅为14%和 11.5%。 ◆ 但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品种的基础研究不够,还要注意品种组成的多样 性
◆ 我国苹果品种结构调整幅度较大,苹果品种结构 不断改善。 ◆ 红富士、元帅系、金冠、乔纳金、嘎拉和其他优 良品种的栽培面积比例分别达到了49.6%、 9.7%、6.2%、3.0%、2.8%、1.9%,国光 和其他老品种的栽培面积比例仅为14%和 11.5%。 ◆ 但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品种的基础研究不够,还要注意品种组成的多样 性
◆ 我国苹果单产近年来持续增长,但与世界先进 水平差距仍较大,且区域发展不平衡。采后处 理和加工仍较落后,优质果率仅达30%。 ◆ 目前已有分级包装生产线近40条,但采后处理 能力只有1%;贮藏能力已达400万t左右,占 苹果总产量的20%,其中气调冷藏占5%。 ◆ 苹果加工量近200万t,占苹果总产10%,主 要是加工浓缩苹果汁
◆ 我国苹果单产近年来持续增长,但与世界先进 水平差距仍较大,且区域发展不平衡。采后处 理和加工仍较落后,优质果率仅达30%。 ◆ 目前已有分级包装生产线近40条,但采后处理 能力只有1%;贮藏能力已达400万t左右,占 苹果总产量的20%,其中气调冷藏占5%。 ◆ 苹果加工量近200万t,占苹果总产10%,主 要是加工浓缩苹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