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哲学趣话
懒惰哲学趣话
伯尔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小说家。1917年12月21日生于 科隆一雕刻匠家庭。1937年中学毕业后,曾在书店当 学徒。1939年进入科隆大学学习日耳曼语文学。不久 被征人伍,先后随军到过法国、波兰、罗马尼亚、匈牙 利等国。1942年与安奈玛莉采希结婚,她后来成为伯 尔文学创作的得力助手。1945年4月被俘,同年12月获 释,返回科隆。战后在科隆大学继续学习日耳曼语文学 并在他哥哥的木匠铺作工,在科隆市统计局任助理员 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同年应邀参加文学社团 “四七社”活动。1951年夏开始成为专业作家。他的 小说创作在50年代便引起世界文坛注目。197年获诺 贝尔文学奖金。1970至1974年先后任西德笔会和国际 笔会主席。1979年宣布退出天主教会
伯尔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小说家。1917年12月21日生于 科隆一雕刻匠家庭。1937年中学毕业后,曾在书店当 学徒。1939年进入科隆大学学习日耳曼语文学。不久 被征人伍,先后随军到过法国、波兰、罗马尼亚、匈牙 利等国。1942年与安奈玛莉·采希结婚,她后来成为伯 尔文学创作的得力助手。1945年4月被俘,同年12月获 释,返回科隆。战后在科隆大学继续学习日耳曼语文学, 并在他哥哥的木匠铺作工,在科隆市统计局任助理员。 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同年应邀参加文学社团 “四七社”活动。1951年夏开始成为专业作家。他的 小说创作在50年代便引起世界文坛注目。1972年获诺 贝尔文学奖金。1970至1974年先后任西德笔会和国际 笔会主席。1979年宣布退出天主教会
1971年出版的《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 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都达到了他的创作 的高峰。小说描写一个善良、正直的劳动妇 女,由于不愿意按照资本主义社会的处世哲 学生活而接连遭到迫害。作品中描绘了193 至1966年德国社会的风俗画面,塑造了各种 典型人物,从经济、政治、道德观念等方面 对西德社会现状进行了全面批判。这部小说 物众多,情节纷繁,时空概念大幅度颠倒 跳跃,小说的语言随着人物所属的阶层和身 份、职务不同而变化。这部作品被誉为伯尔 “小说创作的皇冠
◼1971年出版的《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 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都达到了他的创作 的高峰。小说描写一个善良、正直的劳动妇 女,由于不愿意按照资本主义社会的处世哲 学生活而接连遭到迫害。作品中描绘了1936 至1966年德国社会的风俗画面,塑造了各种 典型人物,从经济、政治、道德观念等方面 对西德社会现状进行了全面批判。这部小说 人物众多,情节纷繁,时空概念大幅度颠倒 跳跃,小说的语言随着人物所属的阶层和身 份、职务不同而变化。这部作品被誉为伯尔 “小说创作的皇冠
整体把握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要点(内容提要) 课文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一位 旅游者和一位渔夫在海边展开了 关于人生态度和人生奋斗目标的 对话
一、整体把握 1 、 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要点(内容提要) ◼ 课文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一位 旅游者和一位渔夫在海边展开了 关于人生态度和人生奋斗目标的 对话
2、分析文中旅游者与渔夫的形象形成了 鲜明的对照。试分析作者从那几个方面 进行对照? 第一,文章中的渔夫和旅游者,他们之间 的贫困与富有一目了然。旅游者是富有的 渔夫是贫穷的。旅游者身着时靠的衣服 手拿相机,来到渔夫所在的海边寻找田园 景观,我们可以从文章中品读出他无所不 在的优越感。与此相对,渔夫的衣着是寒 伧的,家境显然也并不宽裕。正是这种贫 高的芙的籍排在器蒉B潺者建而
2、分析文中旅游者与渔夫的形象形成了 鲜明的对照。试分析作者从那几个方面 进行对照? 第一,文章中的渔夫和旅游者,他们之间 的贫困与富有一目了然。旅游者是富有的, 渔夫是贫穷的。旅游者身着时髦的衣服, 手拿相机,来到渔夫所在的海边寻找田园 景观,我们可以从文章中品读出他无所不 在的优越感。与此相对,渔夫的衣着是寒 伧的,家境显然也并不宽裕。正是这种贫 富的对比,衬托了两者之间的另一种不平 衡:渔夫的精神生活质量比旅游者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