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教案课程名称:作物高产生理任课班级:农03民班任课教师:张旺锋等农学院农学系,作物栽培教研室二00六年二00七年第二学期
石河子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 作物高产生理 任课班级: 农 03 民班 任课教师: 张旺锋等 农 学院 农学 系 作物栽培 教研室 二 00 六年~二 00 七年第二学期
教授姓名张旺锋职称总学时30使用教材自编讲义本课程系农学专业本科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植物生理学》、专业核心课《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的基础上,围绕作物高产生理学研究进展及其前沿动态(理论一一方法一思想),侧重于讨论高产、稳产、优质、低消课耗的生理基础,从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去研究有关的生理问题,从生理观点去程分析、解决与作物栽培、作物育种有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对作物生产中教存在的关键问题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学力。通过本课程的课堂讲授、讨论、自学等,加强学生对以往所学专业基础课目知识的综合运用,将知识融会贯通,为其解决问题所用,提高本科生的专业理的论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作物高产生理学》讲授纲要(分章内容概要)章名学时章节2第一章作物生理学及其历史发展第二章8作物光合生理与产量形成6第三章成熟生理与衰老生理第四章6作物水分生理与合理灌溉学第五章4植物抗性生理时2第六章作物光合产物运输及其调控分配1-
—1— 姓 名 张旺锋 职 称 教 授 总 学 时 30 使 用 教 材 自编讲义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本课程系农学专业本科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植物生理学》、专业核心 课《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的基础上,围绕作物高产生理学研究进展及 其前沿动态(理论——方法——思想),侧重于讨论高产、稳产、优质、低消 耗的生理基础,从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去研究有关的生理问题,从生理观点去 分析、解决与作物栽培、作物育种有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对作物生产中 存在的关键问题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通过本课程的课堂讲授、讨论、自学等,加强学生对以往所学专业基础课 知识的综合运用,将知识融会贯通,为其解决问题所用,提高本科生的专业理 论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作物高产生理学》讲授纲要(分章内容概要) 学 时 分 配 章 节 章 名 学时 第一章 作物生理学及其历史发展 2 第二章 作物光合生理与产量形成 8 第三章 成熟生理与衰老生理 6 第四章 作物水分生理与合理灌溉 6 第五章 植物抗性生理 4 第六章 作物光合产物运输及其调控 2
2007年3月6日通过对作物生理学性质和任务、20世纪作物产量生理学研究回顾等,了教学解作物生理学及其历史发展,加强对该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掌握课程学习的目的基本思路及方法。1.作物生理学的性质与任务,与植物生理学的区别;教2.20世纪国际作物产量生理学研究的回顾,不同国家作物科学家对作物学生理学发展的贡献;了解作物生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研究热点;内3:我国作物生理学研究概况及其主要成果,对作物生理学发展的贡献。容教学重点:作物生理学科的形成及其历史发展国际主要作物生理学家对学科发展的教学重贡献,多种学术观点的形成及其发展。点、难教学难点:点及教如何用科学方法认识作物生理学的发展国际主要作物生理学研究在不同学方法时期研究热点的形成。作业、思考题阅读作物栽培学教材中有关作物生理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包括器官同伸(讨论关系,群体与个体关系、地上部与地下部关系。题)、阅读材料课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2-
—2— 2007 年 3 月 6 日 教 学 目 的 通过对作物生理学性质和任务、20 世纪作物产量生理学研究回顾等,了 解作物生理学及其历史发展,加强对该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掌握课程学习的 基本思路及方法。 教 学 内 容 1.作物生理学的性质与任务,与植物生理学的区别; 2.20 世纪国际作物产量生理学研究的回顾,不同国家作物科学家对作物 生理学发展的贡献;了解作物生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研究热点; 3.我国作物生理学研究概况及其主要成果,对作物生理学发展的贡献。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 作物生理学科的形成及其历史发展,国际主要作物生理学家对学科发展的 贡献,多种学术观点的形成及其发展。 教学难点: 如何用科学方法认识作物生理学的发展,国际主要作物生理学研究在不同 时期研究热点的形成。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阅读作物栽培学教材中有关作物生理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包括器官同伸 关系,群体与个体关系、地上部与地下部关系。 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07年3月7日通过对作物光合性能理论的讲授,让学生了解作物光能的利用与作物产教学量提高的关系、作物光合性能及其改良调控途径。掌握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目的与光合作用改善的关系。1.作物的光能利用率与产量关系教作物光能利用率的概念,理论作物光能利用率的计算2.作物光合性能理论。学光合面积的组成、大小、分布、动态。内群体叶面积:群体叶面积与产量的关系,最适叶面积与临界叶面积;有效叶面积与高效叶面积:群体叶面积动态要求及与株型理论容教学重点:群体叶面积与产量的关系,最适叶面积、高效叶面积;作物产量提高对群教学重体叶面积动态的要求,株型理论的发展及其作物育种的贡献。点、难教学难点:点及教群体叶面积动态要求及与株型理论为什么株型的改善能够提高作物光能学方法利用率,如何改善光能利用率。作业、思考题根据学生选作内容,部分学生课后准备课堂讨论内容:作物光合生理与超(讨论题)、阅高产,研究与应用。读材料课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3-
—3— 2007 年 3 月 7 日 教 学 目 的 通过对作物光合性能理论的讲授,让学生了解作物光能的利用与作物产 量提高的关系、作物光合性能及其改良调控途径。掌握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 与光合作用改善的关系。 教 学 内 容 1.作物的光能利用率与产量关系 作物光能利用率的概念,理论作物光能利用率的计算 2.作物光合性能理论。 光合面积的组成、大小、分布、动态。 群体叶面积:群体叶面积与产量的关系,最适叶面积与临界叶面积;有效 叶面积与高效叶面积;群体叶面积动态要求及与株型理论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 群体叶面积与产量的关系,最适叶面积、高效叶面积;作物产量提高对群 体叶面积动态的要求,株型理论的发展及其作物育种的贡献。 教学难点: 群体叶面积动态要求及与株型理论,为什么株型的改善能够提高作物光能 利用率,如何改善光能利用率。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根据学生选作内容,部分学生课后准备课堂讨论内容:作物光合生理与超 高产,研究与应用。 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07年3月8日通过对作物光合性能理论的讲授,让学生了解作物光能的利用与作物产教学量提高的关系、作物光合性能及其改良调控途径。掌握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目的与光合作用改善的关系,作物的光合能力及其调节教1.光合作用过程2.作物光合速率与产量的关系学1)群体光合速率与产量的关系内2)单叶光合速率与产量的关系3: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容教学重点:群体光合速率、单叶光合速率与产量的关系及其复杂性,教学重教学难点:点、难单叶光合速率与产量的关系国际上作物生理学长期研究所形成的多种观点及教点分歧的原因形成及其分析。学方法作业、阅读作物学报发表的有关光合性能研究的论文,阅读娄成后,王学臣主编思考题(讨论作物产量形成的生理学基础,科学出版社,2001题)、阅部分学生课后准备课堂讨论内容:作物光合生理与超高产,研究与应用。读材料课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4-
—4— 2007 年 3 月 8 日 教 学 目 的 通过对作物光合性能理论的讲授,让学生了解作物光能的利用与作物产 量提高的关系、作物光合性能及其改良调控途径。掌握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 与光合作用改善的关系。 教 学 内 容 作物的光合能力及其调节 1.光合作用过程 2.作物光合速率与产量的关系 1)群体光合速率与产量的关系 2)单叶光合速率与产量的关系 3.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 群体光合速率、单叶光合速率与产量的关系及其复杂性。 教学难点: 单叶光合速率与产量的关系,国际上作物生理学长期研究所形成的多种观 点分歧的原因形成及其分析。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阅读作物学报发表的有关光合性能研究的论文,阅读娄成后,王学臣主编. 作物产量形成的生理学基础,科学出版社,2001 部分学生课后准备课堂讨论内容:作物光合生理与超高产,研究与应用。 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