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3日通过对作物光合性能理论的讲授,让学生了解作物光能的利用与作物产教学量提高的关系、作物光合性能及其改良调控途径。掌握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目的与光合作用改善的关系。光合时间的变化及其调节1.光合时间与内外条件有关2,光合作用的日变化,大致可以分为4教种类型学光合产物的呼吸消耗内1.光呼吸2.暗呼吸3.影响呼吸速率的因素收获指数容1.收获指数概念的演变2.收获指数的变化3.收获指数增加的原因教学重点:教学重光合作用的日变化与产量的关系,呼吸速率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收获指数增加的原因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点、难教学难点:点及教呼吸速率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的复杂性。收获指数提高对产量的贡献及学方法其发展潜力。作业、思考题(讨论督促学生准备课堂讨论内容:作物光合生理与超高产,研究与应用。题)、阅读材料课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5-
—5— 2007 年 3 月 13 日 教 学 目 的 通过对作物光合性能理论的讲授,让学生了解作物光能的利用与作物产 量提高的关系、作物光合性能及其改良调控途径。掌握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 与光合作用改善的关系。 教 学 内 容 光合时间的变化及其调节 1.光合时间与内外条件有关 2.光合作用的日变化,大致可以分为 4 种类型 光合产物的呼吸消耗 1.光呼吸 2.暗呼吸 3.影响呼吸速率的因素 收获指数 1.收获指数概念的演变 2.收获指数的变化 3.收获指数增加的原因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 光合作用的日变化与产量的关系,呼吸速率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收获 指数增加的原因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 呼吸速率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的复杂性。收获指数提高对产量的贡献及 其发展潜力。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督促学生准备课堂讨论内容:作物光合生理与超高产,研究与应用。 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07年3月14日教学通过对源库概念、源库理论发展的介绍,分析作物产量形成过程中源库目的的作用及其意义。1.源、库概念;教从功能与结构上的区别展开分析2.源端光合产物代谢的调节学源细胞中被固定碳的三种去向代谢的分室(Copartmentation)理论内控制点(Controlpoints)理论3.库强度与库活力容教学重点:源、库概念以及源和库功能与结构上的区别,作物产量形成过程中源库的教学重作用。点、难教学难点:点及教源端光合产物代谢的调节;源细胞中被固定碳的三种去向:蔗糖水平的关键控制点等。学方法作业、联系生产实际,分析源库关系的意义对作物产量形成的作用思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课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6—
—6— 2007 年 3 月 14 日 教 学 目 的 通过对源库概念、源库理论发展的介绍,分析作物产量形成过程中源库 的作用及其意义。 教 学 内 容 1.源、库概念; 从功能与结构上的区别展开分析 2.源端光合产物代谢的调节 源细胞中被固定碳的三种去向 代谢的分室(Copartmentation)理论 控制点(Control points)理论 3.库强度与库活力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 源、库概念以及源和库功能与结构上的区别,作物产量形成过程中源库的 作用。 教学难点: 源端光合产物代谢的调节;源细胞中被固定碳的三种去向;蔗糖水平的关 键控制点等。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联系生产实际,分析源库关系的意义对作物产量形成的作用。 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