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03503 课程名称:文化学导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culture 课程类别:基础课 学时:48 学分:3 适用对象: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 二、课程简介 文化学导论是高等院校对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是文化产业管 理专业的专业课。它是研究文化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涉及文化的本质、功能、 结构、类型、传播、变迁及文化的发展规律等内容。掌握文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 本观 建设社会 义先进 化学的发展:文化学流派:文化传播、文化变迁与文化冲突理论:文化模式、文 化危机与文化转型理论等基本的文化理论。 isthe basicpart of the impl students i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is aspecialized course for the students of the manage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It is a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the basic laws of culture and involves the essence.function.structure.type.communication.change and th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Grasping the basic theory and basic viewpoint of cultural studies and n of human cultural develo carrying forward the nced s This cours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culture and the object of study of culture;the origin of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the genre of culture:the theory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cultural change and cultural conflict the basic culture of cultural mode,cultural crisis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theory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 《文化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03503 课程名称:文化学导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culture 课程类别:基础课 学 时:48 学 分:3 适用对象: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 二、课程简介 文化学导论是高等院校对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是文化产业管 理专业的专业课。它是研究文化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涉及文化的本质、功能、 结构、类型、传播、变迁及文化的发展规律等内容。掌握文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 本观点,正确认识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对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有重要意义。本课程介绍了文化的界定和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文化的起源与文 化学的发展;文化学流派;文化传播、文化变迁与文化冲突理论;文化模式、文 化危机与文化转型理论等基本的文化理论。 Introduction to Culture is the basic par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for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s a specialized course for the students of the manage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It is a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the basic laws of culture and involves the essence, function, structure, type, communication, change and th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Grasping the basic theory and basic viewpoint of cultural studies and correctly understanding the direction of human cultural development are very important to carrying forward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building an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 This course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culture and the object of study of culture; the origin of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the genre of culture; the theory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cultural change and cultural conflict; the basic culture of cultural mode, cultural crisis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theory .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 生比较系统地了解文化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中西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各种不 同文化之间的关系, 确认识人类文化。培 新的文化观念,提高认识文化现象 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正确认识各种类型的文化促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文化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继承优秀文化,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 传统,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理想、追求、价值 取向、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他们成 为全面发展的人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介绍本课程的研究对象、范围和发展概况。尤其 是文化的复杂樱 2.要求学生 理解“文化”的内涵,掌握文化学的发展历程,清楚学习文化 学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文化的界定 1.主要内 复杂的 文化”内涵:文化界定的困难:四种有代表性的文化观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文化”的各种不同内函 “文化”概念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化”的概念 西方文化中“文化”的含义 文化学研究对象的文化的含义 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3.问题与应用: 不同领域中的 不同概念 掌握文化学 文化”的含义 了解现阶段中国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文化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目的 1.主要内容: 文化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目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文化学的研究范围:文化学的研究目的 3.问题与应用: 明确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研究范围 (三)思考与实践 1、阅读近几年关于“文化”概念的有关文章
2 本课程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 生比较系统地了解文化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中西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各种不 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人类文化。培养新的文化观念,提高认识文化现象、 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正确认识各种类型的文化。促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文化,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继承优秀文化,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 传统,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理想、追求、价值 取向、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他们成 为全面发展的人。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介绍本课程的研究对象、范围和发展概况。尤其 是文化的复杂概念 2.要求学生理解“文化”的内涵,掌握文化学的发展历程,清楚学习文化 学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化的界定 1. 主要内容: 复杂的“文化”内涵;文化界定的困难;四种有代表性的文化观念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文化”的各种不同内涵 “文化”概念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化”的概念 西方文化中“文化”的含义 文化学研究对象的文化的含义 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3. 问题与应用: 能够分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文化”的含义 掌握文化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中的不同概念 掌握文化学研究领域中的“文化”的含义 了解“文化”概念的发展历程 了解现阶段中国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文化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目的 1. 主要内容: 文化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目的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文化学的研究范围;文化学的研究目的 3. 问题与应用: 明确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研究范围 (三)思考与实践 1、阅读近几年关于“文化”概念的有关文章
2、思考现实生活中所用“文化”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程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第二章文化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文化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各流派的形 受戏样生理解起源与发展历程,各学派的代表人物主来和 展历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文化学发展简史 1.主要内容: 文化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人类学的概念:人类学的兴起及其标志:体质人类学、考古人类学应用 人类学的概念。 3.问题与应用: 能够了解文化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第 士 文化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目的 主要内容: 文化学各流派的观点、方法、代表人物、著作及评价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文化学各流派:进化学派、传播学派、历史学派、法国社会学派、功能 学派、文化心理学派、新进化学派、结构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著作、主要观点 和评价。 3.问题与应用: 明确文化学各流派发展、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及主要观点 (三)思考与实践 、阅读近几年关于文化起源与发展的有关文章。 2、思考各流派对现代文化学的影响及启示。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讲授:分组讨论 第三章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文化的基本特征 2.了解文化的功能 4.掌握文化基本特征和功能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文化的基本特征 1主要内容 (1)文化的自然性和超自然性的统一
3 2、思考现实生活中所用“文化”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程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第二章 文化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文化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各流派的形 成、特点和发展历程。 2.要求学生理解起源与发展历程,各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和代表著作。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化学发展简史 1. 主要内容: 文化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人类学的概念;人类学的兴起及其标志;体质人类学、考古人类学应用 人类学的概念。 3. 问题与应用: 能够了解文化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第二节 文化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目的 1.主要内容: 文化学各流派的观点、方法、代表人物、著作及评价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文化学各流派:进化学派、传播学派、历史学派、法国社会学派、功能 学派、文化心理学派、新进化学派、结构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著作、主要观点 和评价。 3.问题与应用: 明确文化学各流派发展、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及主要观点 (三)思考与实践 1、阅读近几年关于文化起源与发展的有关文章。 2、思考各流派对现代文化学的影响及启示。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讲授;分组讨论 第三章 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文化的基本特征 2.了解文化的功能 4.掌握文化基本特征和功能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化的基本特征 1 主要内容 (1)文化的自然性和超自然性的统一
(2)文化的个性化与超个性的统 (3)文化的普遍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4)文化的 价级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文化的基本特征 3问题与应用:文化基本特征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文化的功能 1主要内容 (1)满足需要的功能 (2)认知的功能 (3)规范的功能 (4)凝聚的功能 (5)调控的功能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文化的功能的起源及其内容(2)文化功能的两面性 3.问题与应用 ,(1)文化功能调控的两面性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文化功 能的基本内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讲授 第四章文化学的研究方法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介绍各种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其中重点介绍调查 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法三种,使学生在熟练掌握这三种方法的基础上, 能够在实际研究中应用。 2.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三种基本的文化研究方法并亲身实 践。特别是实际田野调查,掌握调查中存在的难点、各项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调查法 1.主要内容: 调查法的操作要点:调查法的要求;调查法的类型:调查法的一般步 骤;调查法的理论基础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田野调查的若干注意事项:调查法的操作要点:调查法的一般步骤 3.问题与应用: 能够运用调查法进行实际文化研究。 第二节文献法 1.主要内容: 文献法的作用:文献法的实施步骤:文献法的缺陷:文献法的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文献法实施步骤与特点及优缺点 3.问题与应用: 能够运用文献法进行文化研究。 第三节比较法 1.主要内容:
4 (2)文化的个性化与超个性的统一 (3)文化的普遍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4)文化的阶级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文化的基本特征 3.问题与应用:文化基本特征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文化的功能 1 主要内容 (1)满足需要的功能 (2)认知的功能 (3)规范的功能 (4)凝聚的功能 (5)调控的功能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文化的功能的起源及其内容(2)文化功能的两面性 3.问题与应用:(1)文化功能调控的两面性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文化功 能的基本内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讲授 第四章 文化学的研究方法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介绍各种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其中重点介绍调查 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法三种,使学生在熟练掌握这三种方法的基础上, 能够在实际研究中应用。 2.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三种基本的文化研究方法并亲身实 践。特别是实际田野调查,掌握调查中存在的难点、各项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调查法 1. 主要内容: 调查法的操作要点;调查法的要求;调查法的类型;调查法的一般步 骤;调查法的理论基础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田野调查的若干注意事项;调查法的操作要点;调查法的一般步骤 3. 问题与应用: 能够运用调查法进行实际文化研究。 第二节 文献法 1. 主要内容: 文献法的作用;文献法的实施步骤;文献法的缺陷;文献法的特点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文献法实施步骤与特点及优缺点 3. 问题与应用: 能够运用文献法进行文化研究。 第三节 比较法 1. 主要内容:
比较法的运用:使用比较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2.基本概令和知识占! 运用比较法存在的困难与注意事项 3.问题与应用 能够运用比较法进行文化研究 (三)思考与实践 、做一次自己家乡的文化风俗田里群周杳报告,颗目白拟 2、运用文献法做一次研究报告,题目自拟。 3、用比较法做一次研究报告,题目自拟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讲授:调查研究:社会实践。 第五章具体文化现象的分析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介绍八种具体文化现象与文化体系之间的关系, 分别是文化与语言、文化与经济、文化与宗教、文化与政治、文化与个 人、文化与补会 文化与民俗之间的关系,并指出指出不同文化体系对 各种 会文化现象的影响作用 2.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从文化的角度对具体文化现象做出 分析,掌握这八种具体文化现象的内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文化与语言 1.主要内容 人类语言的文化含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语言结构:寓言普同现象:语言学习:语言沟通 3.问题与应用: 理解文化中的语言现象 第二节文化与经 1.主要内容: 通过讨论不同文化中的经济现象,探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生产分工:产品交换:财产分配 3. 问题与应用: 掌握不同文化体系中不同的经济现象,并明确其经济行为的文化含义, 能够用文化理论来探讨经济现象 第三节文化与宗教 1.主要内容: 通过分析不同文化中的宗教形式与观念,探讨宗教与文化间的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宗教仪式:宗教起源:巫术、神话 3.问题与应用:
5 比较法的运用;使用比较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运用比较法存在的困难与注意事项 3. 问题与应用: 能够运用比较法进行文化研究 (三)思考与实践 1、做一次自己家乡的文化风俗田野调查报告,题目自拟。 2、运用文献法做一次研究报告,题目自拟。 3、用比较法做一次研究报告,题目自拟。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讲授;调查研究;社会实践。 第五章 具体文化现象的分析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介绍八种具体文化现象与文化体系之间的关系, 分别是文化与语言、文化与经济、文化与宗教、文化与政治、文化与个 人、文化与社会、文化与民俗之间的关系,并指出指出不同文化体系对 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的影响作用。 2.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从文化的角度对具体文化现象做出 分析,掌握这八种具体文化现象的内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化与语言 1. 主要内容: 人类语言的文化含义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语言结构;寓言普同现象;语言学习;语言沟通 3. 问题与应用: 理解文化中的语言现象 第二节 文化与经济 1. 主要内容: 通过讨论不同文化中的经济现象,探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生产分工;产品交换;财产分配 3. 问题与应用: 掌握不同文化体系中不同的经济现象,并明确其经济行为的文化含义, 能够用文化理论来探讨经济现象 第三节 文化与宗教 1. 主要内容: 通过分析不同文化中的宗教形式与观念,探讨宗教与文化间的关系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宗教仪式;宗教起源;巫术、神话 3. 问题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