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度报告 取得先机。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情况的说明 适用√不适用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口不适用 (一)深厚的技术储备与卓越的研发实力,引领战略转型 工业富联高度重视对新技术的开发,围绕市场需求,提升工艺技术,在生产实践中总结经验,进一步开发核 心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公司通过多年的积累,拥有一支经验丰富、行动高效的研发设计团队,目前 工业富联研发、技术人员已超过40,000人。深厚的技术储备与领先的研发实力保证现有客户资源及长期稳定的战 略合作关系。同时在稳定的生产过程中,不断提高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提供有优势的成本竞争力。随着研发投 入的持续增加以及研发经验的不断累积,工业富联现已建立起完整的核心技术体系,成为公司核心竞争优势之- 2018年工业富联累计研发投入8999亿元,同比增长13.43%,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了公司推出创新产品的 速度,提高产品效能,加速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工业富联不仅注重技术研发,更注重技术专利的申请与保护。截至2018年12月31日,工业富联共拥有有效专 利3,736项,其中报告期内公司累计新增专利1,406项,主要集中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和科技服务领域,包括智能 移动终端高精密机构件的制程及开发技术、应用于云计算服务器的一体机、云计算存储器的数据系统、无线智能 定位、SMI物联网运用、数据智能中心、智能制造中心、高精度高效率加工的刀具技术、运用在模具及治具上的 高新技术等方向,大部分已处于量产阶段并己进入市场。此外,工业富联还在工业互联网的关键驱动技术领域 业5G化及智能化取得一系列突破,具体包括5G通讯网关、边缘计算服务器、高性能计算和智能数据中心、传 感器、智能控制器等 工业富联力求给予客户优质的产品开发服务,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拓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 (二)完善的全球化策略布局,支排客户需求 依托富士康集团在发展历程中逐步确立的“扎根中国,运筹全球”的发展战略,迄今工业富联己在中国大陆 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捷克、匈牙利、墨西哥、越南、印度等多个国家及地区开展经营业务,其中涉及生 产制造环节的国家及地区包括中国大陆、新加坡、匈牙利、捷克、越南、墨西哥及美国等。 工业富联通过“两地研发、三区设计制造、全球组装交货”策略,凭借覆盖全球的供应链体系及制造工厂, 工业富联可在全世界范围内统筹及协同生产规划,使得工业富联得以通过最有效的生产方式,满足客户在全球不 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交货需求,并有效抵御局部宏观经济风险的冲击。 (三)领先的垂直薹合商业模式,完普供应链管理 当前全球网络通信制造服务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以EMS、ODM等为主的电子工程背景模式:另一种是以模具 零组件为主的机械工程背景模式。公司独创了“电子化、零组件、模块机光电垂直整合服务商业模式”(简称eCMs) 即机光电垂直整合的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能够为客户提供机光电一次购足整体解决方案和全球组装交货,以及 共同设计、共同开发、全球运筹及售后服务等。 公司拥有优异的研发设计、精密工具开发/设计、新产品开发、小量试产、大量量产、全球运筹及工程服务等 能力,通过在此基础上强化全球布局,垂直整合设计制造与经营模式,公司形成了全球3C电子行业最短的供应链。 在该商业模式的运作下,公司得以实现快速量产和更为高效的供应链管理。 (四)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推进智能制造转型 为确保生产运营的稳定、高效,工业富联高度重视智能工厂建设,不断提高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公司各生 产基地均设有自动化研发团队,负责自动化设备的开发设计和产线自动化改造。 经过多年研发积累,公司拥有深厚的自动化技术储备与领先的研发实力,为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 16/194
2018 年年度报告 16 / 194 取得先机。 二、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情况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一)深厚的技术储备与卓越的研发实力,引领战略转型 工业富联高度重视对新技术的开发,围绕市场需求,提升工艺技术,在生产实践中总结经验,进一步开发核 心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公司通过多年的积累,拥有一支经验丰富、行动高效的研发设计团队,目前 工业富联研发、技术人员已超过40,000人。深厚的技术储备与领先的研发实力保证现有客户资源及长期稳定的战 略合作关系。同时在稳定的生产过程中,不断提高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提供有优势的成本竞争力。随着研发投 入的持续增加以及研发经验的不断累积,工业富联现已建立起完整的核心技术体系,成为公司核心竞争优势之一。 2018年工业富联累计研发投入89.99亿元,同比增长13.43%,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了公司推出创新产品的 速度,提高产品效能,加速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工业富联不仅注重技术研发,更注重技术专利的申请与保护。截至2018年12月31日,工业富联共拥有有效专 利3,736项,其中报告期内公司累计新增专利1,406项,主要集中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和科技服务领域,包括智能 移动终端高精密机构件的制程及开发技术、应用于云计算服务器的一体机、云计算存储器的数据系统、无线智能 定位、SMT物联网运用、数据智能中心、智能制造中心、高精度高效率加工的刀具技术、运用在模具及治具上的 高新技术等方向,大部分已处于量产阶段并已进入市场。此外,工业富联还在工业互联网的关键驱动技术领域— —产业5G化及智能化取得一系列突破,具体包括5G通讯网关、边缘计算服务器、高性能计算和智能数据中心、传 感器、智能控制器等。 工业富联力求给予客户优质的产品开发服务,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拓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 (二)完善的全球化策略布局,支撑客户需求 依托富士康集团在发展历程中逐步确立的“扎根中国,运筹全球”的发展战略,迄今工业富联已在中国大陆、 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捷克、匈牙利、墨西哥、越南、印度等多个国家及地区开展经营业务,其中涉及生 产制造环节的国家及地区包括中国大陆、新加坡、匈牙利、捷克、越南、墨西哥及美国等。 工业富联通过“两地研发、三区设计制造、全球组装交货”策略,凭借覆盖全球的供应链体系及制造工厂, 工业富联可在全世界范围内统筹及协同生产规划,使得工业富联得以通过最有效的生产方式,满足客户在全球不 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交货需求,并有效抵御局部宏观经济风险的冲击。 (三)领先的垂直整合商业模式,完善供应链管理 当前全球网络通信制造服务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以EMS、ODM等为主的电子工程背景模式;另一种是以模具、 零组件为主的机械工程背景模式。公司独创了“电子化、零组件、模块机光电垂直整合服务商业模式”(简称eCMMs) 即机光电垂直整合的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能够为客户提供机光电一次购足整体解决方案和全球组装交货,以及 共同设计、共同开发、全球运筹及售后服务等。 公司拥有优异的研发设计、精密工具开发/设计、新产品开发、小量试产、大量量产、全球运筹及工程服务等 能力,通过在此基础上强化全球布局,垂直整合设计制造与经营模式,公司形成了全球3C电子行业最短的供应链。 在该商业模式的运作下,公司得以实现快速量产和更为高效的供应链管理。 (四)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推进智能制造转型 为确保生产运营的稳定、高效,工业富联高度重视智能工厂建设,不断提高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公司各生 产基地均设有自动化研发团队,负责自动化设备的开发设计和产线自动化改造。 经过多年研发积累,公司拥有深厚的自动化技术储备与领先的研发实力,为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
2018年年度报告 供有力保障。目前工业富联已具备自动化生产设备的软件开发、整机设计及自主生产能力,自主研发并生产了自 动化设备,主要包括金属专用数控加工类设备、视觉识别类、激光类自动化检测设备、自动化激光焊接设备、自 动化抛光打磨设备、工业机器人等,拥有多个熄灯作业工厂,实现了组装、检测、激光焊接、抛光等主要工艺流 程的全自动化生产。 依托技术基础和研发优势,公司能够更好地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将业务领域扩展延伸至工业互联网生态圈中 的云网层和应用层,为实现向工业互联网以及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创新开发“雾小脑”,打造边缘计算核心优势 边缘计算作为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应用特征,在未来智能决策核心网下沉的发展大趋势下将获得长足发展。不 同于消费领域的云计算,制造业的每一个细微环节每秒钟都会产生极其巨大的数据流量。同时精密制造行业对于 精度的要求极高,毫秒级的数据处理传输延误都会对整个生产线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工业富联创新开发拥有本 地部署、高效、快速反应、高可靠性等特性的“雾小脑”,通过在边缘侧汇集计算、网络、存储、应用服务和AI 等能力,构成物理设备的智慧担当“ Fog Al”,就近为生产线提供边缘智能服务,与云计算形成有效补充 雾小脑⑧实时赋能工业安全 10016005M9产线 >1,000,000个摄像监控 个>80005机人:17000模具加工设备:100供应商 >100个全球500强企业客户 >100000个传感器 边缘计算及雾小脑③ 富士康工业云平台⑧ 工业富联 Micro Cloud③应用程序 @人流 数据存储 物流 聊主(@3 e过程流 金流 【数分听 目信息流 技术流 雾小脑技术中枢是一个智慧控制体系,以传感器为测量基础,以参数为测量依据,通过建立模型将生产现场 工程师多年的经验技术转换成具有自我学习功能的人工智能算法,实现智能化实时控制与无忧生产。“雾小脑 更贴近终端设备,能更快速、更安全、更智能地处理数据,有效解决信息延迟问题,同时在边缘产生重要的数据 模型进而形成决策机制。这在消防安全等场景解决方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物理设备的智慧担当,“雾小脑”拥有极高的技术壁垒,橫跨0T、IT、CT多个领域,涉及网络连接数据 聚合,芯片、传感,行业应用等多个方面,并通过多维度学习,形成快速性、系统性及可传承性等特性,对技术 开发能力及资源整合能力提出极高等级的要求 于多年工业沉淀数据、数万级传感器及工业机械设备,工业富联通过多模态融合的工业大数据分析,在边 缘层产生重要的数据模型与决策机制,高度契合作业过程中即时响应、准确度极高、高等级安全等一系列要求, 可应用于交通、能源、生产装备等超精密产业领域 (六)海量的工业数据资源、完蓉的工业数据存储与分析体系和丰富的工业应用场域,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 建设 不同于消费领域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的建设除需要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支持之外,还需要基于 丰厚工业知识及专业经验形成的数据模型的多场域运用,并对最终实现效益。工业富联凭借在制造业积累的自动 化技术和智能设备制造经验,在上述领域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17/194
2018 年年度报告 17 / 194 供有力保障。目前工业富联已具备自动化生产设备的软件开发、整机设计及自主生产能力,自主研发并生产了自 动化设备,主要包括金属专用数控加工类设备、视觉识别类、激光类自动化检测设备、自动化激光焊接设备、自 动化抛光打磨设备、工业机器人等,拥有多个熄灯作业工厂,实现了组装、检测、激光焊接、抛光等主要工艺流 程的全自动化生产。 依托技术基础和研发优势,公司能够更好地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将业务领域扩展延伸至工业互联网生态圈中 的云网层和应用层,为实现向工业互联网以及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创新开发“雾小脑”,打造边缘计算核心优势 边缘计算作为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应用特征,在未来智能决策核心网下沉的发展大趋势下将获得长足发展。不 同于消费领域的云计算,制造业的每一个细微环节每秒钟都会产生极其巨大的数据流量。同时精密制造行业对于 精度的要求极高,毫秒级的数据处理传输延误都会对整个生产线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工业富联创新开发拥有本 地部署、高效、快速反应、高可靠性等特性的“雾小脑”,通过在边缘侧汇集计算、网络、存储、应用服务和AI 等能力,构成物理设备的智慧担当“Fog AI”,就近为生产线提供边缘智能服务,与云计算形成有效补充。 雾小脑技术中枢是一个智慧控制体系,以传感器为测量基础,以参数为测量依据,通过建立模型将生产现场 工程师多年的经验技术转换成具有自我学习功能的人工智能算法,实现智能化实时控制与无忧生产。“雾小脑” 更贴近终端设备,能更快速、更安全、更智能地处理数据,有效解决信息延迟问题,同时在边缘产生重要的数据 模型进而形成决策机制。这在消防安全等场景解决方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物理设备的智慧担当,“雾小脑”拥有极高的技术壁垒,横跨OT、IT、CT多个领域,涉及网络连接数据 聚合,芯片、传感,行业应用等多个方面,并通过多维度学习,形成快速性、系统性及可传承性等特性,对技术 开发能力及资源整合能力提出极高等级的要求。 基于多年工业沉淀数据、数万级传感器及工业机械设备,工业富联通过多模态融合的工业大数据分析,在边 缘层产生重要的数据模型与决策机制,高度契合作业过程中即时响应、准确度极高、高等级安全等一系列要求, 可应用于交通、能源、生产装备等超精密产业领域。 (六)海量的工业数据资源、完善的工业数据存储与分析体系和丰富的工业应用场域,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 建设 不同于消费领域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的建设除需要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支持之外,还需要基于 丰厚工业知识及专业经验形成的数据模型的多场域运用,并对最终实现效益。工业富联凭借在制造业积累的自动 化技术和智能设备制造经验,在上述领域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2018年年度报告 公司将着力人工智能研究院(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工业大数据( Big data Technology)、富士康工业云基 地( Cloud Technology)、工业机理与专业知识( Domain Knowhow)以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 Evidence),最终 实现“A+B+C+D+E=I(工业互联网生态圈)”的融合,以此实现减费、减工、无忧生产的工业互联网生态构建, 打造工业富联的独特竞争力 FiiCloud(标准丶复用共享) 工业安全 富上康业 o 工业APP 企业赋能 应同苗链同能运高分析数描可视化智替款陷恰到 工业应用支撑服 业数据分析与建模 开发 富士康 G 工业云平台 王管理 知谈 专业云 混合云 工业 算力 网络 康 雾小脑 的议解析 数据接人 规则引攣 核心计原 云基地 助力平台 场景 目前公司及富士康其他下属企业共拥有超过8万台的机器人,超过1,600条的SMT线,超过17万台的模具加工 设备,超过5000种的测试设备,第三方开发者超过3000多位,拥有1,000个以上的APP。作为拥有丰富场域的中 国制造领先企业,工业富联积累了海量的工业数据。 工业富联将在此基础上,凭借“云计算、移动终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高速网络+机器人及精密工 具的核心科技,串联“人流、过程流、物流、讯流、技术流、金流”的海量信息,建立起以数据驱动的应用平台, 透过工业人工智能建立减少浪费、降低工时、全程无忧的工厂环境,应用于工厂、设施、开放场域等应用场景, 最终改变产业生产模式,赋能全球。 (七)丰富的客户资源及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工业富联的核心客户囊括全球知名品牌,包括(按字母顺序排列) Amazon、 Apple、 ARRIS、爱奇艺、 Cisco、 Dell, Ericsson、HPE、华为、联想、 NetApp、 Nokia、 nVIDIA、 Oracle、小米等,该类客户在遴选合格供应商的 认证程序上严谨有效,工业富联通过多年积累,已成功进入众多国际领先品牌客户及互联网增值服务提供商的合 格供应商体系 工业富联通过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深度探索新产品的硏发、组装工艺,协助客户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同时凭 借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满足客户不同产品种类、数量的需要,赢得了客户的长期信任,形成了 深入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八)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助力公司持续发展 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核心管理团队成员随公司一同成长,行业积累丰富、忠诚度高,对公司 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经验丰富、视野广阔的管理团队使公司得以在全球经济运行周期 及电子智能制造行业整体发展趋势方面有敏锐的认知。 公司上市后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公司长效激励与约束机制,为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高级管理 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骨干人员的积极性,为公司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时,人才的培养是工业富联为打造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时代的三大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于2018年开始筹 划设立“灯塔学院”并于2019年1月份正式开放。灯塔学院着眼于年轻化、本土化、专业化、国际化的人才战略 并且以国际合作创新驱动的方式培养高端技能型、高端研发型、高端经营型人才,真正适应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 需求,解决工业互联网发展缺乏人才的核心痛点 18/194
2018 年年度报告 18 / 194 公司将着力人工智能研究院(Artificial Intelligence)、工业大数据(Big Data Technology)、富士康工业云基 地(Cloud Technology)、工业机理与专业知识(Domain Knowhow)以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Evidence),最终 实现“A+B+C+D+E=FII(工业互联网生态圈)”的融合,以此实现减费、减工、无忧生产的工业互联网生态构建, 打造工业富联的独特竞争力。 目前公司及富士康其他下属企业共拥有超过8万台的机器人,超过1,600条的SMT线,超过17万台的模具加工 设备,超过5,000种的测试设备,第三方开发者超过3,000多位,拥有1,000个以上的APP。作为拥有丰富场域的中 国制造领先企业,工业富联积累了海量的工业数据。 工业富联将在此基础上,凭借 “云计算、移动终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高速网络+机器人及精密工 具”的核心科技,串联“人流、过程流、物流、讯流、技术流、金流”的海量信息,建立起以数据驱动的应用平台, 透过工业人工智能建立减少浪费、降低工时、全程无忧的工厂环境,应用于工厂、设施、开放场域等应用场景, 最终改变产业生产模式,赋能全球。 (七)丰富的客户资源及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工业富联的核心客户囊括全球知名品牌,包括(按字母顺序排列)Amazon、Apple、ARRIS、爱奇艺、Cisco、 Dell、Ericsson、HPE、华为、联想、NetApp、Nokia、nVIDIA、Oracle、小米等,该类客户在遴选合格供应商的 认证程序上严谨有效,工业富联通过多年积累,已成功进入众多国际领先品牌客户及互联网增值服务提供商的合 格供应商体系。 工业富联通过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深度探索新产品的研发、组装工艺,协助客户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同时凭 借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满足客户不同产品种类、数量的需要,赢得了客户的长期信任,形成了 深入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八)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助力公司持续发展 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核心管理团队成员随公司一同成长,行业积累丰富、忠诚度高,对公司 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经验丰富、视野广阔的管理团队使公司得以在全球经济运行周期 及电子智能制造行业整体发展趋势方面有敏锐的认知。 公司上市后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公司长效激励与约束机制,为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高级管理 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骨干人员的积极性,为公司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人才的培养是工业富联为打造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时代的三大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于2018年开始筹 划设立“灯塔学院”并于2019年1月份正式开放。灯塔学院着眼于年轻化、本土化、专业化、国际化的人才战略, 并且以国际合作创新驱动的方式培养高端技能型、高端研发型、高端经营型人才,真正适应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 需求,解决工业互联网发展缺乏人才的核心痛点
2018年年度报告 第四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是富士康进入大陆三十周年。在这一年里,全球宏观经济及政治环境愈 发复杂多变,中国在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阔步向前。在新形势下,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工业 富联继续坚持以工业互联网赋能及智能制造战略推进为中心,以“大数据+平台”创新为驱动,积极应对宏观不确 定因素。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153.78亿元,同比增长17.1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69.02亿元,同 比增长6.52% 报告期内,工业富联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注重培育智能制造的供给能力,实现关键技术装备、工业软件和系 统解决方案的创新突破。此外,基于自主研发的“雾小脑”、富士康工业云平台( Fii cloud),工业富联构建了 Micro cloud(专业云)体系。通过工业智能应用的开发,实现了以智能工厂为载体,关键制造为核心,端到端数 据流为基础,万物互联互通为支撑的工业互联网内部赋能体制。我们将继续推进工业富联内部“实体经济+数字经 济ˆ的深度融合,实现内部生产管理的“提质、增效、降本、减存”,以推动公司实现战略转型,逐步发展成为全 球领先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方面,在内部赋能的同时,工业富联也开始以案例合作的形式,为其他制造企业布局智能制造、强化创 新驱动、提供平台服务及数据服务,解决其他企业实现系统上云、上平台可能出现的业务困难及技术瓶颈,同时 汇聚工业互联网服务商,打造基于平台的产业生态。未来,工业富联的目标是汇聚合作企业、产品、用户的资源 建立和运营开放的生态系统平台,实现工业互联网平台化运营服务的新业态。 2018年以来,工业富联主要着力于下述工作的推进 (一)持续加码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优化业务发展情况 1、通信网络设备 在通信网络设备领域,工业富联通过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深入探索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领域,协助客户缩短 产品开发周期,进一步发展高精密智能制造新技术。得益于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连网设备的增加,提升了网络 频宽需求,同时4G、5G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升级,也带动了通信网络设备高精密机构件的发展,以及通过智能 制造技术推动生产效率,工业富联2018年通信网络设备销售收入为2,59154亿元,同比增长2082%,占公司主营 业务收入比例从2017年的60.75%上升至6276%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引入关键技术人才,建立具有战略价值的人才梯队,持续投入下世代网络技术,如SDN NN、5G等技术开发,A、1o队已有超过100研发人员,5G及云、网相关团队也有超过200名研发人员 在核心技术团队的带领下,报告期内工业富联取得通信网络领域多项技术的突破,其中已完成5 G small cell UE (User- quipment)、MIMO天线等5G发展初期关键技术的开发,有利于工业富联在进入5G世代在核心层与网络 层的布建与数据传输领域抢占先机 2、云服务设备 公司2018年云服务设备销售收入为1,53224亿元,增长2727%,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从2017年的3410% 上升至37.11%。该业务主要面向云服务器及相关解决方案品牌服务商、云服务提供商,终端应用客户主要包括企 业及政府单位、互联网服务商、电信运营商、有线电视运营商等。 告期内该业务收入增长态势良好,客户范围由网络通信领域拓展至电信运营商,同时新客户的增加有利于 2019年云服务设备市场提前布局,工业富联将继续以数据中心市场发展趋势为导向,积极发展高效能运算平台 运算虚拟化技术、超融合存储等新产品及技术。 精密工具及工业机器人 报告期内,工业富联精密工具及工业机器人业务继续以满足内部生产使用为主。精密工具业务作为业内首个 智能制造工厂形成了智能工厂建设及改造的整体解决方案,实现设备、产线、生产和运营系统的互联互通,以采 19/194
2018 年年度报告 19 / 194 第四节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是富士康进入大陆三十周年。在这一年里,全球宏观经济及政治环境愈 发复杂多变,中国在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阔步向前。在新形势下,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工业 富联继续坚持以工业互联网赋能及智能制造战略推进为中心,以“大数据+平台”创新为驱动,积极应对宏观不确 定因素。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153.78亿元,同比增长17.1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69.02亿元,同 比增长6.52%。 报告期内,工业富联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注重培育智能制造的供给能力,实现关键技术装备、工业软件和系 统解决方案的创新突破。此外,基于自主研发的“雾小脑”、富士康工业云平台(Fii Cloud),工业富联构建了 Micro Cloud(专业云)体系。通过工业智能应用的开发,实现了以智能工厂为载体,关键制造为核心,端到端数 据流为基础,万物互联互通为支撑的工业互联网内部赋能体制。我们将继续推进工业富联内部“实体经济+数字经 济”的深度融合,实现内部生产管理的“提质、增效、降本、减存”,以推动公司实现战略转型,逐步发展成为全 球领先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另一方面,在内部赋能的同时,工业富联也开始以案例合作的形式,为其他制造企业布局智能制造、强化创 新驱动、提供平台服务及数据服务,解决其他企业实现系统上云、上平台可能出现的业务困难及技术瓶颈,同时 汇聚工业互联网服务商,打造基于平台的产业生态。未来,工业富联的目标是汇聚合作企业、产品、用户的资源, 建立和运营开放的生态系统平台,实现工业互联网平台化运营服务的新业态。 2018年以来,工业富联主要着力于下述工作的推进: (一) 持续加码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优化业务发展情况 1、通信网络设备 在通信网络设备领域,工业富联通过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深入探索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领域,协助客户缩短 产品开发周期,进一步发展高精密智能制造新技术。得益于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连网设备的增加,提升了网络 频宽需求,同时4G、5G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升级,也带动了通信网络设备高精密机构件的发展,以及通过智能 制造技术推动生产效率,工业富联2018年通信网络设备销售收入为2,591.54亿元,同比增长20.82%,占公司主营 业务收入比例从2017年的60.75%上升至62.76%。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引入关键技术人才,建立具有战略价值的人才梯队,持续投入下世代网络技术,如SDN、 NFV、5G等技术开发。AI、IIot团队已有超过1000名研发人员,5G及云、网相关团队也有超过1200名研发人员。 在核心技术团队的带领下,报告期内工业富联取得通信网络领域多项技术的突破,其中已完成5G small cell、UE (User Equipment)、MIMO天线等5G发展初期关键技术的开发,有利于工业富联在进入5G世代在核心层与网络 层的布建与数据传输领域抢占先机。 2、云服务设备 公司2018年云服务设备销售收入为1,532.24亿元,增长27.27%,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从2017年的34.10% 上升至37.11%。该业务主要面向云服务器及相关解决方案品牌服务商、云服务提供商,终端应用客户主要包括企 业及政府单位、互联网服务商、电信运营商、有线电视运营商等。 报告期内该业务收入增长态势良好,客户范围由网络通信领域拓展至电信运营商,同时新客户的增加有利于 2019年云服务设备市场提前布局,工业富联将继续以数据中心市场发展趋势为导向,积极发展高效能运算平台、 运算虚拟化技术、超融合存储等新产品及技术。 3、精密工具及工业机器人 报告期内,工业富联精密工具及工业机器人业务继续以满足内部生产使用为主。精密工具业务作为业内首个 智能制造工厂形成了智能工厂建设及改造的整体解决方案,实现设备、产线、生产和运营系统的互联互通,以采
2018年年度报告 集关键、有效、微观、纳米级的生产数据,达成提质增效和决策优化(详见“<二〉工业互联网赋能战略初见成效 为智能制造构筑基石”部分案例)。精密工具“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获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2018 精密工具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人工智能应用试点示范”,“第一批广东省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 “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等称号 公司精密工具业务后续将进一步完善和改造己有的信息系统,完成智能工厂建设,搭建精密工具行业工业互 联网平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精密工具还将持续加强轨道交通、航空、汽车、医疗 等领域精密工具的研发投入,同时加大对工具工业互联网平台及智能制造研发投入,进一步巩固在精密工具智能 制造领域行业的领袖地位 2018年工业富联着力于提升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生产及智能化生产水平。在自动化生产领域,多条生产线导 入自动化分离式机械手生产线,机器人自动化焊接线等自动化设备,实现了生产效能的大幅提升。在智能化生产 领域,依托于富士康工业云平台( Fii cloud),基于机器人+传感器的生产模式,开发出机器人AI的自感知、自 诊断、自修复、自优化、自适应功能,实现了提高产品良率,降低成本浪费的阶段目标 (二)依托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内部赋能初见成效 工业富联在践行“以工业互联网驱动的智能制造赋能”战略时,当中必不可缺的环节即为工业大数据以及工 业人工智能的建立 2018年,工业富联着手对内部的生产制造场域进行工业互联网改造,通过外接传感器、软件数据提取、安装 转接口等方式使设备上网上云,实时监控各类设备运行状态从而实现车间可视化。同时采集、记录、储存设备全 过程运行数据,通过清洗、整理、分析数据,将这些信息抽象化建模后转化成知识,再利用上述知识去认识、解 决并避免制造系统中可见或不可见的问题,实现智能制造无忧生产 通过工业大数据以及工业人工智能的应用,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精密工具智能制造在提升效益上,取得了立竿 见影的效果,自动化效率提升15%,智能调机换线时间减少10%,实现加工生产过程中85%的智能补正。精密工具熄 灯工厂,成为全球首个工具行业离散制造、无忧生产的智能工厂,形成了智能工厂建设及改造的整体解决方案, 具有较强的可复制、可应用、可推广示范效应。 1、内部贼能实现产品质量提升 (1)实现产品良率的提升 报告期内,云网设备生产制造业务,通过内部工业互联网改造,前五大客户产品良率由区间93.425%°99.5% 提升至94.925%99.8%,最高提升比例1.5%。通信设备高精密机构件产品良率提升2.75%。 (2)实现产品寿命的延 在精密工具智能切削加工业务中,首先使用传感器收集加工状态信息,实时上传至雾小脑。雾小脑通过调用 人工智能模型,实时预测工具寿命,智能控制加工过程,并有效地提高产品品质。同时配合刀具的刃形结构设计 材料、涂层技术等方面的突破,协助客户实现刀具综合寿命延长约20~30%。 2、内部赋能实现生产效率提升 (1)实现人均效能的提升 报告期内工业富联通过工业大数据分析和工业机器人的运用,实现了部分制程的优化改造及人均效能的大幅 提升,其中人均营收提升25%,人均净利润提升11%。 (2)实现工具效率的提升 在工业富联某电子产品生产中,此前组件表面贴装制程中的吸嘴保养周期为24小时,约使用25万次后需进行 保养。为了延长吸嘴保养周期,首先透过收集吸嘴使用次数、真空值等大数据,对其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模型分 析,延长保养周期至6万次:其次,开发了吸嘴智能清洗检测设备,通过数据采集、云端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的 运用,最终实现吸嘴智能动态保养,平均保养周期达到8万次,提升3.2倍,吸着率提升至9996 20/194
2018 年年度报告 20 / 194 集关键、有效、微观、纳米级的生产数据,达成提质增效和决策优化(详见“<二> 工业互联网赋能战略初见成效, 为智能制造构筑基石”部分案例)。精密工具“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获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2018 精密工具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人工智能应用试点示范”,“第一批广东省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 “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等称号。 公司精密工具业务后续将进一步完善和改造已有的信息系统,完成智能工厂建设,搭建精密工具行业工业互 联网平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精密工具还将持续加强轨道交通、航空、汽车、医疗 等领域精密工具的研发投入,同时加大对工具工业互联网平台及智能制造研发投入,进一步巩固在精密工具智能 制造领域行业的领袖地位。 2018年工业富联着力于提升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生产及智能化生产水平。在自动化生产领域,多条生产线导 入自动化分离式机械手生产线,机器人自动化焊接线等自动化设备,实现了生产效能的大幅提升。在智能化生产 领域,依托于富士康工业云平台(Fii Cloud),基于机器人+传感器的生产模式,开发出机器人AI的自感知、自 诊断、自修复、自优化、自适应功能,实现了提高产品良率,降低成本浪费的阶段目标。 (二) 依托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内部赋能初见成效 工业富联在践行“以工业互联网驱动的智能制造赋能”战略时,当中必不可缺的环节即为工业大数据以及工 业人工智能的建立。 2018年,工业富联着手对内部的生产制造场域进行工业互联网改造,通过外接传感器、软件数据提取、安装 转接口等方式使设备上网上云,实时监控各类设备运行状态从而实现车间可视化。同时采集、记录、储存设备全 过程运行数据,通过清洗、整理、分析数据,将这些信息抽象化建模后转化成知识,再利用上述知识去认识、解 决并避免制造系统中可见或不可见的问题,实现智能制造无忧生产。 通过工业大数据以及工业人工智能的应用,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精密工具智能制造在提升效益上,取得了立竿 见影的效果,自动化效率提升15%,智能调机换线时间减少10%,实现加工生产过程中85%的智能补正。精密工具熄 灯工厂,成为全球首个工具行业离散制造、无忧生产的智能工厂,形成了智能工厂建设及改造的整体解决方案, 具有较强的可复制、可应用、可推广示范效应。 1、内部赋能实现产品质量提升 (1)实现产品良率的提升 报告期内,云网设备生产制造业务,通过内部工业互联网改造,前五大客户产品良率由区间93.425%~99.5% 提升至94.925%~99.8%,最高提升比例1.5%。通信设备高精密机构件产品良率提升2.75%。 (2)实现产品寿命的延长 在精密工具智能切削加工业务中,首先使用传感器收集加工状态信息,实时上传至雾小脑。雾小脑通过调用 人工智能模型,实时预测工具寿命,智能控制加工过程,并有效地提高产品品质。同时配合刀具的刃形结构设计、 材料、涂层技术等方面的突破,协助客户实现刀具综合寿命延长约20~30%。 2、内部赋能实现生产效率提升 (1)实现人均效能的提升 报告期内工业富联通过工业大数据分析和工业机器人的运用,实现了部分制程的优化改造及人均效能的大幅 提升,其中人均营收提升25%,人均净利润提升11%。 (2)实现工具效率的提升 在工业富联某电子产品生产中,此前组件表面贴装制程中的吸嘴保养周期为24小时,约使用2.5万次后需进行 保养。为了延长吸嘴保养周期,首先透过收集吸嘴使用次数、真空值等大数据,对其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模型分 析,延长保养周期至6万次;其次,开发了吸嘴智能清洗检测设备,通过数据采集、云端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的 运用,最终实现吸嘴智能动态保养,平均保养周期达到8万次,提升3.2倍,吸着率提升至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