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教材 财务核算与管理 电子教学资料 韩永刚主编 電子工業出版 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 北京· BEIJING
中等职业学校教材 财务核算与管理 电子教学资料 韩永刚 主编 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 北京 •BEIJING
前言 为了配合《财务核算与管理》课程的教学,体现教材的编写特色,更好地为 读者服务,编写了此教学资料。教学资料内容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教学指南,包括了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内容和要求、教学建 议、教学时间分配。 第二部分是电子教案,采用 Powerpoint课件形式。教师可以根据不冋的教 学要求按需选取和重新组合。 第三部分是习题答案,给出了每道习题的详细解答过程。 限于编著者水平,教学资料中有错误或不妥之处,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 2003年8月
前 言 为了配合《财务核算与管理》课程的教学,体现教材的编写特色,更好地为 读者服务,编写了此教学资料。教学资料内容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教学指南,包括了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内容和要求、教学建 议、教学时间分配。 第二部分是电子教案,采用 PowerPoint 课件形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 学要求按需选取和重新组合。 第三部分是习题答案,给出了每道习题的详细解答过程。 限于编著者水平,教学资料中有错误或不妥之处,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编 者 2003 年 8 月
《财务核算与管理》教学指南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非财会专业学习财务核算与管理的专用教材。本课程注意对学生职 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保证课程内容体系的相对完整和系统的 基础上,按掌握知识的思维规律,对原理性内容的叙述不作烦琐的理论介绍,将 重点放在应用知识的介绍上,教学内容经实践教学的方式引出。在感性认识的基 础上,进行原理的介绍和系统性知识的讲述,注意内容的精选和提炼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及运用。着 重体现会使用会计信息,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分析,以提高经营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二、教学提要、课程内容、教茡要求 第1章总论 本章教学提要 教学重点:会计的概念 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关系 会计的作用; 会计要素的概念 各要素的分类 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会计要素的概念、分类。 本章教学内容 会计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无处不在地发挥着经济管理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 发展,会计的作用日益增大,越来越不可或缺。 1会计的职能和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 的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
《财务核算与管理》教学指南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非财会专业学习财务核算与管理的专用教材。本课程注意对学生职 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保证课程内容体系的相对完整和系统的 基础上,按掌握知识的思维规律,对原理性内容的叙述不作烦琐的理论介绍,将 重点放在应用知识的介绍上,教学内容经实践教学的方式引出。在感性认识的基 础上,进行原理的介绍和系统性知识的讲述,注意内容的精选和提炼,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及运用。着 重体现会使用会计信息,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分析,以提高经营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二、教学提要、课程内容、教学要求 第 1 章 总论 本章教学提要 教学重点:会计的概念; 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关系; 会计的作用; 会计要素的概念; 各要素的分类; 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会计要素的概念、分类。 本章教学内容 会计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无处不在地发挥着经济管理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 发展,会计的作用日益增大,越来越不可或缺。 1.1 会计的职能和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 的。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
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是相辅相成的。核算是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就没有监 督;监督是核算的保证,没有监督就无法保证核算的质量。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越来越重要,其作用也越来越大 1.2会计要素 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将其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 润6个会计要素。 资产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经 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按其流动性分为可以在一年或超过 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即流动资产;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 资,即长期投资;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使用过程中 保持原来实物形态的资产,即固定资产;企业能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即无形资产;除以上各项目外的其他资产。 负债是企业因过去事项交易形成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 债务。按其偿还期限的长短分为在一年内或虽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 债务,即流动负债:偿还期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 即长期负债。若长期负债在一年内到期时,也视作流动负债处理。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净资产表现为全部资产减 去全部负债。所有者权益按其稳定性程度分为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的资金,即投入资本;企业由于投入资本或接受捐赠等而引起的各种增值,即资 本公积;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公积金,即盈余公积;企业当年分配 后留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即未分配利润。 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即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 济利益的总流入。按其经营业务的主次分为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取得的收 入,即主营业务收入;企业销售材料等、让渡资产使用权所取得的收入,即其他 业务收入。 费用是企业为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 出。费用按经济用途可分为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 和其他直接费用、经过分配后转入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即生产成本费用;企业 当期发生的必须从当期收入中得到补偿的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 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为销售商品而发生 的营业费用,即期间费用
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是相辅相成的。核算是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就没有监 督;监督是核算的保证,没有监督就无法保证核算的质量。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越来越重要,其作用也越来越大。 1.2 会计要素 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将其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 润 6 个会计要素。 资产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经 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按其流动性分为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 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即流动资产;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 资,即长期投资;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使用过程中 保持原来实物形态的资产,即固定资产;企业能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即无形资产;除以上各项目外的其他资产。 负债是企业因过去事项交易形成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 债务。按其偿还期限的长短分为在一年内或虽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 债务,即流动负债;偿还期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 即长期负债。若长期负债在一年内到期时,也视作流动负债处理。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净资产表现为全部资产减 去全部负债。所有者权益按其稳定性程度分为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的资金,即投入资本;企业由于投入资本或接受捐赠等而引起的各种增值,即资 本公积;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公积金,即盈余公积;企业当年分配 后留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即未分配利润。 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即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 济利益的总流入。按其经营业务的主次分为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取得的收 入,即主营业务收入;企业销售材料等、让渡资产使用权所取得的收入,即其他 业务收入。 费用是企业为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 出。费用按经济用途可分为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 和其他直接费用、经过分配后转入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即生产成本费用;企业 当期发生的必须从当期收入中得到补偿的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 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为销售商品而发生 的营业费用,即期间费用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按其形成的来源不同分为营业利 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会计要素的恒等关系。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恒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 1.3会计的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的方法一般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 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告等7种方法。 第2章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 本章教学提要 教学重点: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账户的分类和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区别 本章教学内容 2.1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设置会计账户必须根据国家的统一会计制度和要求设置与使用。企业在不影 响会计核算的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的汇总,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前 提下,可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根据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工业企业会计将会计科目分为五类 即资产类会计科目、负债类会计科目、所有者类会计科目、成本类会计科目和损 益类会计科目;商业企业会计将会计科目分为四类:即资产类会计科目、负债类 会计科目、所有者类会计科目和损益类会计科目 根据会计科目的隶属关系和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不同,会计科目又可分为 总分类会计科目、明细分类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名称以财政部于2000年12月29日公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为基 础制定的。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共设置会计科目85个。 2.2会计账户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按其形成的来源不同分为营业利 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会计要素的恒等关系。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恒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 1.3 会计的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的方法一般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 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告等 7 种方法。 第 2 章 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 本章教学提要 教学重点: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账户的分类和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区别。 本章教学内容 2.1 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设置会计账户必须根据国家的统一会计制度和要求设置与使用。企业在不影 响会计核算的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的汇总,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前 提下,可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根据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工业企业会计将会计科目分为五类: 即资产类会计科目、负债类会计科目、所有者类会计科目、成本类会计科目和损 益类会计科目;商业企业会计将会计科目分为四类:即资产类会计科目、负债类 会计科目、所有者类会计科目和损益类会计科目。 根据会计科目的隶属关系和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不同,会计科目又可分为 总分类会计科目、明细分类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名称以财政部于 2000 年 12 月 29 日公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为基 础制定的。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共设置会计科目 85 个。 2.2 会计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