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56003 课程名称:公共部门经济 英文名称:Public Economics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48 学 分:3 适用对象: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微积分等课程 二、课程简介 公共经济学是利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广义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一门新颖学 科,借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公共部门的职能,职能 范围,公共部门职能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现代公共经济学在传统的主要分析政府的公 共收支问题的基础上,引入了公共选择,政府寻租,政府采购等内容,使公共经济学 分析研究的范围有了进一步的拓展,进一步充实了公共经济学的内容。 The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is to use the methods of economic analysis.analysing economic behavior of generalized public sector,with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arx's Political Economics and western economics.The modern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based on public expenditure,mainly analyzes public choice,government rent-seeking,government procurement and other contents,the scope of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analysis has been further expanded,further enrich the content of public economic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为必修课程。学习本门课程目的是 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一些最为流行与先进的经济学原理、理论范畴。认识和掌握市经 济条件下政府各种经济活动的必要性与边界。既懂得如何做好政府经济工作,又能监 督政府的职能,为经济民主与政治民主作出贡献。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1 《公共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56003 课程名称:公共部门经济 英文名称:Public Economics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 时:48 学 分:3 适用对象: 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微积分等课程 二、课程简介 公共经济学是利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广义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一门新颖学 科,借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公共部门的职能,职能 范围,公共部门职能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现代公共经济学在传统的主要分析政府的公 共收支问题的基础上,引入了公共选择,政府寻租,政府采购等内容,使公共经济学 分析研究的范围有了进一步的拓展,进一步充实了公共经济学的内容。 The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is to use the methods of economic analysis, analysing economic behavior of generalized public sector,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arx's Political Economics and western economics. The modern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based on public expenditure, mainly analyzes public choice, government rent-seeking,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nd other contents, the scope of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analysis has been further expanded, further enrich the content of public economic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为必修课程。学习本门课程目的是 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一些最为流行与先进的经济学原理、理论范畴。认识和掌握市经 济条件下政府各种经济活动的必要性与边界。既懂得如何做好政府经济工作,又能监 督政府的职能,为经济民主与政治民主作出贡献。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标准,能够分析市场机制的缺陷以及由此给出的公共需 要,从而了解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必要性。以此为基础,了解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范 围和公共财政的职能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资源配置效率:含义与条件 1效率的含义:帕累托效率 2.效率实现的条件:MSB=MSC 第二节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思政元素: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1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 2.市场机制的失灵:公共物品或服务 3市场机制的失灵:收入分配不公 4.市场机制的失灵:经济稳定发展 第三节公共财政的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2.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3.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 三、教学重点 公共部门存在的必要性及公共部门的职能 四、教学难点 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及实现的条件 五、思考与实践 1、公共部门存在的必要性。 2、政府经济活动范围是如何界定的?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多媒体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本章要求学 习进行习题解答、讨论以及案例分析。 第二章外部效应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2 第一章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标准,能够分析市场机制的缺陷以及由此给出的公共需 要,从而了解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必要性。以此为基础,了解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范 围和公共财政的职能。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资源配置效率:含义与条件 1.效率的含义:帕累托效率 2.效率实现的条件:MSB=MSC 第二节 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思政元素: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1.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 2.市场机制的失灵:公共物品或服务 3.市场机制的失灵:收入分配不公 4.市场机制的失灵:经济稳定发展 第三节 公共财政的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2.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3.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 三、教学重点 公共部门存在的必要性及公共部门的职能 四、教学难点 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及实现的条件 五、思考与实践 1、公共部门存在的必要性。 2、政府经济活动范围是如何界定的?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多媒体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本章要求学 习进行习题解答、讨论以及案例分析。 第二章 外部效应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外部效应:分类和事例(思政元素: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节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第三节外部效应的内在化:政府的矫正措施 三、教学重点 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效率失效的分析及外部效应的纠正 四、教学难点 科斯定理在纠正外部效应中的应用 五、思考与实践 1.举例说明负的外部效应与正的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2.对外部效应纠正的政府及非政府措施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多媒体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本章要求学 习进行习题解答、讨论以及案例分析。 第三章公共物品或服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公共产品理论是公共部门经济学的核心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了解公共产品, 混合产品的定义,与私人产品的区别。认识公共产品的特性,类别,需求及有效供给 条件和方式,公共产品所产生的外部性及其纠正,以及为什么在公共产品的配置上市 场机制会发生失灵。全章内容都很重要。 二、教学内容 3.1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思政元素:公共服务均等化) 3.2纯粹的公共物品与纯粹的私人物品:需求分析 3.3纯粹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 3.4林达尔均衡和免费搭车者 3.5混合物品或服务 三、教学重点 1.公共产品配置效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2.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 四、教学难点 混合产品的提供
3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外部效应:分类和事例(思政元素: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节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第三节 外部效应的内在化:政府的矫正措施 三、教学重点 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效率失效的分析及外部效应的纠正 四、教学难点 科斯定理在纠正外部效应中的应用 五、思考与实践 1.举例说明负的外部效应与正的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2.对外部效应纠正的政府及非政府措施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多媒体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本章要求学 习进行习题解答、讨论以及案例分析。 第三章 公共物品或服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公共产品理论是公共部门经济学的核心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了解公共产品, 混合产品的定义,与私人产品的区别。认识公共产品的特性,类别,需求及有效供给 条件和方式,公共产品所产生的外部性及其纠正,以及为什么在公共产品的配置上市 场机制会发生失灵。全章内容都很重要。 二、教学内容 3.1 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思政元素:公共服务均等化) 3.2 纯粹的公共物品与纯粹的私人物品:需求分析 3.3 纯粹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 3.4 林达尔均衡和免费搭车者 3.5 混合物品或服务 三、教学重点 1.公共产品配置效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2.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 四、教学难点 混合产品的提供
五、思考与实践 1.相对于私人物品或服务来说,公共物品或服务具有哪些特性? 2.如何实现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配置效率? 3.什么是混合物品或服务?混合产品是怎样供给的? 4.什么叫免费搭乘者?如何解决免费搭乘者问题?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多媒体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本章要求学 习进行习题解答、讨论以及案例分析。 第四章公共选择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公共选择理论作为政府行为研究的较为流行的工具,开创了政治经济研究的新视 角。其内容很多。主要应该掌握:公共选择和私人选择的区别: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 前提:掌握公共选择行为在民主社会中的运行机制一一投票规则,及政党行为,投票 人行为,利益集团对公共选择结果的影响。了解官僚理论中的寻租行为。 二、教学内容 4.1多数规则下的公共物品的供给(思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4.2投票结果的唯一性和循环性 4.3投票交易 4,4政治行为的分析 三、教学重点 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投票悖论 四、教学难点 投票交易及效率 五、思考与实践 1.如何理解中间投票者定理? 2.举例说明投票决策中的单峰偏好、多峰偏好对配对投票结果的影响。思考题 何谓投票交易和隐含投票交易?投票交易对投票结果的影响。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多媒体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本章要求学 习进行习题解答、讨论以及案例分析。 第五章公共支出 4
4 五、思考与实践 1.相对于私人物品或服务来说,公共物品或服务具有哪些特性? 2.如何实现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配置效率? 3.什么是混合物品或服务?混合产品是怎样供给的? 4.什么叫免费搭乘者?如何解决免费搭乘者问题?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多媒体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本章要求学 习进行习题解答、讨论以及案例分析。 第四章 公共选择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公共选择理论作为政府行为研究的较为流行的工具,开创了政治经济研究的新视 角。其内容很多。主要应该掌握:公共选择和私人选择的区别;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 前提;掌握公共选择行为在民主社会中的运行机制——投票规则,及政党行为,投票 人行为,利益集团对公共选择结果的影响。了解官僚理论中的寻租行为。 二、教学内容 4.1 多数规则下的公共物品的供给(思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4.2 投票结果的唯一性和循环性 4.3 投票交易 4.4 政治行为的分析 三、教学重点 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投票悖论 四、教学难点 投票交易及效率 五、思考与实践 1.如何理解中间投票者定理? 2.举例说明投票决策中的单峰偏好、多峰偏好对配对投票结果的影响。 思考题: 何谓投票交易和隐含投票交易?投票交易对投票结果的影响。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多媒体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本章要求学 习进行习题解答、讨论以及案例分析。 第五章 公共支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公共支出作为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因素,其结构规 模往往体现一定时期内政府的经济政策取向。在本章,主要应该掌握:公共支出的概 念,原则,特征,供给范围和方式。公共支出的整体性规律,公共支出的归宿效应和 激励分析。了解常用的分析方法,尤其是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掌握公共支出的内涵。 二、教学内容 5.1公共支出的结构(思政元素:有效发挥政府作用) 5.2公共支出的经济影响:消耗性支出 5.3公共支出的经济影响:转移性支出 5.4公共支出模型:关于公共支出增长现象的解释 三、教学重点 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及其解释模型 四、教学难点 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 五、思考与实贱 1简要解释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现象 2.消耗性支出对流通、生产和分配领域的影响是怎样的? 3.转移性支出对流通、生产和分配领域的影响是怎样的?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多媒体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本章要求学 习进行习题解答、讨论以及案例分析。 第六章公共预算:决策及其经济分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公共预算在公共部门经济学中居于地位。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公共预算的概 念,决策程序;明确公共预算的经济分析,发挥预算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6.1几个相关概念 6.2公共预算决策程序(思政元素:程序正义) 6.3公共预算决策的经济分析:机会成本分析 6.4公共预算决策的经济分析:成本效益分析 5
5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公共支出作为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因素,其结构规 模往往体现一定时期内政府的经济政策取向。在本章,主要应该掌握:公共支出的概 念,原则,特征,供给范围和方式。公共支出的整体性规律,公共支出的归宿效应和 激励分析。了解常用的分析方法,尤其是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掌握公共支出的内涵。 二、教学内容 5.1 公共支出的结构(思政元素:有效发挥政府作用) 5.2 公共支出的经济影响:消耗性支出 5.3 公共支出的经济影响:转移性支出 5.4 公共支出模型:关于公共支出增长现象的解释 三、教学重点 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及其解释模型 四、教学难点 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 五、思考与实践 1.简要解释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现象。 2.消耗性支出对流通、生产和分配领域的影响是怎样的? 3.转移性支出对流通、生产和分配领域的影响是怎样的?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多媒体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本章要求学 习进行习题解答、讨论以及案例分析。 第六章 公共预算:决策及其经济分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公共预算在公共部门经济学中居于地位。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公共预算的概 念,决策程序;明确公共预算的经济分析,发挥预算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6.1 几个相关概念 6.2 公共预算决策程序(思政元素:程序正义) 6.3 公共预算决策的经济分析:机会成本分析 6.4 公共预算决策的经济分析:成本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