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经大学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92702 课程名称:消费心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学学 时; 分:2 适合对象: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占50%,平时作业占40%,平时课堂参与和考勤占10% 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二、课程简介: 《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 为规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该学科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科学理论在实证研究中,不断 向消费研究领域渗透,而与消费有关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又反作用于应用心理学所致。消费 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 特征。消费心理是指人作为消费者时的所思所想。理解和学习消费心理,对于消费者,可提 高消费效益:对于经营者,可提高经营效益。任何一种消费活动,都是既包含了消费者的心 理活动又包含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外在表现,准确把握消费者的心 理活动,是准确理解消费行为的前提。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消费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必须课,本课程主要从消费行为研究和市场调查入手, 目的是帮助同学理解消费者一般心理活动规律,把握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学习分析影 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体因素、营销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等。把握消费者行为发展规律。 并且能够运用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等课程的知识开展消费者行为方面的研究、设计 市场调查方案。课程内容包括:营销消费者行为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消费行为的决策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与设计。课程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了解消费者行为 规律,运用所学开展消费者行为调查和研究。拓展他们在公司的市场营销部门、营销咨询公 司、科研机构、公共服务部门等就业的渠道。同时,该课程将带领学生反思消费主义和物 质主义的价值观,反思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同时思考过度消费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 来的代价,以期特树立学生正确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价值观
广东财经大学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92702 课程名称:消费心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学 时: 32 学 分: 2 适合对象: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占 50%,平时作业占 40%,平时课堂参与和考勤占 10% 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二、课程简介: 《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 为规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该学科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科学理论在实证研究中,不断 向消费研究领域渗透,而与消费有关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又反作用于应用心理学所致。消费 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 特征。消费心理是指人作为消费者时的所思所想。理解和学习消费心理,对于消费者,可提 高消费效益;对于经营者,可提高经营效益。任何一种消费活动,都是既包含了消费者的心 理活动又包含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外在表现,准确把握消费者的心 理活动,是准确理解消费行为的前提。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消费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必须课,本课程主要从消费行为研究和市场调查入手, 目的是帮助同学理解消费者一般心理活动规律,把握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学习分析影 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体因素、营销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等。把握消费者行为发展规律。 并且能够运用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等课程的知识开展消费者行为方面的研究、设计 市场调查方案。课程内容包括:营销消费者行为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消费行为的决策、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与设计。课程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了解消费者行为 规律,运用所学开展消费者行为调查和研究。拓展他们在公司的市场营销部门、营销咨询公 司、科研机构、公共服务部门等就业的渠道。同时,该课程将带领学生反思消费主义和物 质主义的价值观,反思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同时思考过度消费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 来的代价,以期待树立学生正确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及其要求 第一章消费者行为学导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2、了解本课程的结构 3、重点了解消费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以及发展历史 4、了解我国消费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内容,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意义与目标,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支撑学科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消费者,消费者行为,营销战略与消费者的关系,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消费者行为总体解 释模型,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消费者行为学涉及的学科,消费者行为学的历史发展 (三)讲授方法 课党以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数学。 第二章感觉与知觉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消费者的感觉和知觉是如何影响决策的 2、了解如何在营销中运用感知觉规律 3、了解知觉的选择性和知觉理解性如何影响消费者决策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感觉的种类,感觉绝对阀限,感觉差别阙限,知觉的理解性、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错 2、基本枢念与知识点: 感觉在消费行为中的重要性,体验式消费,阙下知觉在广告中的应用,差别阀限在消费心理 中的应用,感觉对比在消费心理中的应用,知觉的特征在消费心理中的应用 (三)讲授方法 课堂以讲授为主,先回顾普通心理学的知识,与当前的营销现象进行连接,讨论有哪些现 实的应用。以多媒体教学。 第三章记忆与学习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消费者是如何记住品牌并且保持忠诚的 2、了解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影响消费者 3、掌握条件反射中的泛化运用 4、了解消费者记忆信息的测雪
2 四、教学内容及其要求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学导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2、了解本课程的结构 3、重点了解消费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以及发展历史 4、了解我国消费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内容,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意义与目标,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支撑学科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消费者,消费者行为,营销战略与消费者的关系,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消费者行为总体解 释模型, 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消费者行为学涉及的学科,消费者行为学的历史发展 (三)讲授方法 课堂以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 感觉与知觉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消费者的感觉和知觉是如何影响决策的 2、了解如何在营销中运用感知觉规律 3、了解知觉的选择性和知觉理解性如何影响消费者决策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感觉的种类,感觉绝对阈限,感觉差别阈限,知觉的理解性、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错 觉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感觉在消费行为中的重要性,体验式消费,阈下知觉在广告中的应用,差别阈限在消费心理 中的应用,感觉对比在消费心理中的应用,知觉的特征在消费心理中的应用 (三)讲授方法 课堂以讲授为主,先回顾普通心理学的知识,与当前的营销现象进行连接,讨论有哪些现 实的应用。辅以多媒体教学。 第三章 记忆与学习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消费者是如何记住品牌并且保持忠诚的 2、了解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影响消费者 3、掌握条件反射中的泛化运用 4、了解消费者记忆信息的测量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认知学习,社会学习,记忆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学习,经典条件反射的应用,刺激泛化和辨认的运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应用,四种强化的 方法(正向强化,负向强化,惩罚,行为代价),认知学习,广告效果紫积的二因素说,观 察学习,记忆在消费心理中的运用,间隔效应,测试效应,如何增加对品牌和广告的记忆 (三)讲授方法 课堂以讲授为主,先回顾普通心理学的知识,与当前的营销现象进行连接,讨论有哪些现 实的应用。辅以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动机与价值观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动机与价值观在消费行为中的作用 2、了解价值观和动机如何在营销中运用 3、掌握价值观,跨文化价值观与消费主义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动机过程与强度,需要与欲望,消费者介入,价值观与消费行为,良知消费主义与物质消费 主义,骑文化价值和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动机,需要与欲望,价值观,消费者介入,消费者介入的理论,价值观与消费行为,良知消 费主义,物质消费主义,不同的清费者风格 (三)课程思政专题内容 综合讨论: 1、物质主义的消费观背后的心理动机分析。为什么物质主义消费观是有害的? 2、分析生 件日嵩的普通商品(例如洗衣液 衣服)所关联的人和事物,并说明 生产和消费这件商品对这些人和事物会产生哪些好的或者坏的彩响。 (四)讲授方法 课微以讲授为主,结合学生报告和过论,铺以多媒体教学 第五音白我上与消费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自我,自我的概念 2、理解自我概念是如何体现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中的 、了解自我概念与自我认同、自我同一性等概念的关联 了解自我概念在营销 4、 略中的体现 (二)教学内容
3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认知学习,社会学习,记忆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学习,经典条件反射的应用,刺激泛化和辨认的运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应用,四种强化的 方法(正向强化,负向强化,惩罚,行为代价),认知学习,广告效果累积的二因素说,观 察学习,记忆在消费心理中的运用,间隔效应,测试效应,如何增加对品牌和广告的记忆 (三)讲授方法 课堂以讲授为主,先回顾普通心理学的知识,与当前的营销现象进行连接,讨论有哪些现 实的应用。辅以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 动机与价值观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动机与价值观在消费行为中的作用 2、了解价值观和动机如何在营销中运用 3、掌握价值观,跨文化价值观与消费主义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动机过程与强度,需要与欲望,消费者介入,价值观与消费行为,良知消费主义与物质消费 主义,跨文化价值观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动机,需要与欲望,价值观,消费者介入,消费者介入的理论,价值观与消费行为,良知消 费主义,物质消费主义,不同的消费者风格 (三)课程思政专题内容 综合讨论: 1、 物质主义的消费观背后的心理动机分析。为什么物质主义消费观是有害的? 2、 分析生产和消费一件日常的普通商品(例如洗衣液、衣服)所关联的人和事物,并说明 生产和消费这件商品对这些人和事物会产生哪些好的或者坏的影响。 (四)讲授方法 课堂以讲授为主,结合学生报告和讨论,辅以多媒体教学。 第五章 自我与消费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自我,自我的概念 2、理解自我概念是如何体现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中的 3、了解自我概念与自我认同、自我同一性等概念的关联 4、了解自我概念在营销策略中的体现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与消费行为的关系,性别角色,身体形象,改造身体 2、基本概念与知识 自我概念,自尊,公众自我意识,自我概念与消费行为的关系,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与产品 的关系,多重自我,虚拟身份,延伸自我,性别典型产品,审美观的改变对自我概念的影响 (三)课程思政专顾内容 影片分析: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和《我和我的家乡》 分析在痕苦条件下和物 质富 足的时代, 节位”如何成为 种美德天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说明将自我与樂高 想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州立正确的消费魂 (四)讲授方法 课堂以讲授为主,结合学生报告和讨论,辅以多媒体教学 第六章个性与消费心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消费者的个性与消费行为 2、理解人口统计学之外的消费者细分 3、了解精神分析与消费行为的关联 4、握心理图示细分市场的类型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新弗洛依德理论,人格特质理论,品牌个性,心理图示分析以及心理图示细分市场的类型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新弗洛依德理论,人格特质理论,品牌个性,心理图示,心理图示细分市场的类型 (三)讲授方法 课堂以讲授为主,结合学生报告和讨论,分析好的积极的品牌及其个性,分析杯的带来不 良影响的品牌及其个性。辅以多媒体教学 第七章态度与劝说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态度的性质和影响力 2、理解消费者态度形成的过程以及知道如何影响他们 了解态度的一致性 4、理解广告诉求中态度规律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度的影响力,态度的形成,态度的改变,广告诉求的类型 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2 度,态度的功能,BC态度模型,说服的策略,认知失调理论,自我知觉理论,平衡理论
4 1、主要内容: 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与消费行为的关系,性别角色,身体形象,改造身体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自我概念,自尊,公众自我意识,自我概念与消费行为的关系,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与产品 的关系,多重自我,虚拟身份,延伸自我,性别典型产品,审美观的改变对自我概念的影响 (三)课程思政专题内容 影片分析: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和《我和我的家乡》,分析在艰苦条件下和物质富 足的时代,“节俭”如何成为一种美德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说明将自我与崇高的理 想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四)讲授方法 课堂以讲授为主,结合学生报告和讨论,辅以多媒体教学。 第六章 个性与消费心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消费者的个性与消费行为 2、理解人口统计学之外的消费者细分 3、了解精神分析与消费行为的关联 4、掌握心理图示细分市场的类型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新弗洛依德理论,人格特质理论,品牌个性,心理图示分析以及心理图示细分市场的类型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新弗洛依德理论,人格特质理论,品牌个性,心理图示,心理图示细分市场的类型 (三)讲授方法 课堂以讲授为主,结合学生报告和讨论,分析好的积极的品牌及其个性,分析坏的带来不 良影响的品牌及其个性。辅以多媒体教学。 第七章 态度与劝说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态度的性质和影响力 2、理解消费者态度形成的过程以及知道如何影响他们 3、了解态度的一致性 4、理解广告诉求中态度规律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态度的影响力,态度的形成,态度的改变,广告诉求的类型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态度,态度的功能,ABC 态度模型,说服的策略,认知失调理论,自我知觉理论,平衡理论
社会判断理论,态度的改变,广告诉求的类型 (三)讲授方法 课堂以讲授为主,结合学生报告和讨论,辅以多媒体教学。 第八章个体决策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决策是消费者行为的核心 2、理解决策并不总是理性的 3、了解决策的过程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究: 决策的概念,决策过程,产品选择与决策的过程,决策中的非理性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决策,决策制定的步骤,理性决策观点,消费者决策类型,产品选择与决策的过程,决策中 的非理性,产品分类 女计授为士,结合学报告和生计论,有哪些非理性的决能如何提离理性决 多媒体教学。 第九章购买与处置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购买情境对消费行为的影 2、了解购买后评价对于购买的影响 3、理解购买情境的设置 4、掌握购买后满意度的测量 (二)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 购买情境,购物体验,购买后满意度,产品处置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购买与购买后的问题,购买情境(如物质环境,社会环境,时间因素等),购物体验,店内 决策,冲动购买,销售人员的作用,支付过程,购买后满意度,产品处置 (三)课程思政专题内容 商品处置(垃圾回收)优秀案例分享: 学生查找相应的资料,寻找和了解国内商品处置的优秀案例,可以是在垃圾回收链条上的 高科技技术和公司,可以是非政府组织的项目,或者是优秀的个体,等等。 (四)讲授方法 课堂以讲授为主,结合学生报告和讨论,辅以多媒体教学
5 社会判断理论,态度的改变,广告诉求的类型 (三)讲授方法 课堂以讲授为主,结合学生报告和讨论,辅以多媒体教学。 第八章 个体决策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决策是消费者行为的核心 2、理解决策并不总是理性的 3、了解决策的过程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决策的概念,决策过程,产品选择与决策的过程,决策中的非理性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决策,决策制定的步骤,理性决策观点,消费者决策类型,产品选择与决策的过程,决策中 的非理性,产品分类 (三)讲授方法 课堂以讲授为主,结合学报告和生讨论,有哪些非理性的决策,如何提高理性决策。辅以 多媒体教学。 第九章 购买与处置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购买情境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2、了解购买后评价对于购买的影响 3、理解购买情境的设置 4、掌握购买后满意度的测量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购买情境,购物体验,购买后满意度,产品处置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购买与购买后的问题,购买情境(如物质环境,社会环境,时间因素等),购物体验,店内 决策,冲动购买,销售人员的作用,支付过程,购买后满意度,产品处置 (三)课程思政专题内容 商品处置(垃圾回收)优秀案例分享: 学生查找相应的资料,寻找和了解国内商品处置的优秀案例,可以是在垃圾回收链条上的 高科技技术和公司,可以是非政府组织的项目,或者是优秀的个体,等等。 (四)讲授方法 课堂以讲授为主,结合学生报告和讨论,辅以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