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了解应对“两抢”勒索案的措施,了解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学习目标:帮助学生预防和应对人身安全侵害。授课建议:理论联系实际,积极采用案例教学。(学时:4任务三:财产安全和交通安全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1、2、3)知识要点:了解校内盗窃案高发地点和时间,了解校内外防盗攻略,了解高校诈骗案的特点、类型和手段,了解防骗攻略和被骗后应对策略,了解公共交通常识,了解大学生易发生的交通事故,了解交通意外应急处理措施。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提高财产安全意识,维护财产安全。注意交通安全,如遇紧急情况能够从容应对。授课建议:理论联系实际,积极采用案例教学。(学时:4)任务四:消防安全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1、2、3)知识要点:了解日常防火要略,了解扑救初起火灾的原则和方法,了解火灾中的逃生与自救原则,了解各类消防灭火类器材的使用方法。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提高防火意识,掌握逃生和自救的方法。授课建议:理论联系实际,积极采用案例教学。(学时:4)任务五:心理健康安全和生理健康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1、2、3)知识要点:了解如何化解矛盾,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了解如何“安全”地分手,了解赌博成瘾的原因,了解毒品的危害,了解大学生保证身心健康需要注意的问题,了解常用的急救知识,了解艾滋病、肺结核的预防措施。学习目标:帮助学生重视和正视心理健康,保持身心健康。授课建议:理论联系实际,积极采用案例教学。(学时:4)任务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1、2、3)知识要点: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措施,了解高校疫情防控工作体系。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提高新冠防控意识,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法规。授课建议:理论联系实际,积极采用案例教学。(学时:4)任务七:网络安全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1、2、3)知识要点:了解网上不良信息的侵害及预防,了解预防网络成瘾的措施,了解预防网络违法犯罪的措施,了解预防校园贷的措施。学习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和鉴别网络不良信息,预防网瘾、网络犯罪和网贷。授课建议:理论联系实际,积极采用案例教学。(学时:4)任务八:突发事件的应对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1、2、3)知识要点:了解如何应对踩踏,了解地震求生措施,了解洪水到来时的应对措施,了解如何避免泥石流和山体滑坡,了解其他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提高常见突发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能力。授课建议:理论联系实际,积极采用案例教学。(学时:4)1.具备较高的师德水准,具有教育类、安全类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2.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3.熟悉安全知识相关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并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4.熟悉高等学校安全知识教学的方法与手段,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师资标准行教学:5.具备课程开发和专业研究能力,能遵循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课程:6.兼职教师应来自教学一线的骨干或熟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熟悉安全知识或28
28 施,了解应对“两抢”勒索案的措施,了解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学习目标:帮助学生预防和应对人身安全侵害。 授课建议:理论联系实际,积极采用案例教学。(学时:4) 任务三:财产安全和交通安全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 1、2、3) 知识要点:了解校内盗窃案高发地点和时间,了解校内外防盗攻略,了解高校 诈骗案的特点、类型和手段,了解防骗攻略和被骗后应对策略,了解公共交通常识, 了解大学生易发生的交通事故,了解交通意外应急处理措施。 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提高财产安全意识,维护财产安全。注意交通安全,如遇 紧急情况能够从容应对。 授课建议:理论联系实际,积极采用案例教学。(学时:4) 任务四:消防安全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 1、2、3) 知识要点:了解日常防火要略,了解扑救初起火灾的原则和方法,了解火灾中 的逃生与自救原则,了解各类消防灭火类器材的使用方法。 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提高防火意识,掌握逃生和自救的方法。 授课建议:理论联系实际,积极采用案例教学。(学时:4) 任务五:心理健康安全和生理健康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 1、2、3) 知识要点:了解如何化解矛盾,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了解如何“安全”地分手, 了解赌博成瘾的原因,了解毒品的危害,了解大学生保证身心健康需要注意的问题, 了解常用的急救知识,了解艾滋病、肺结核的预防措施。 学习目标:帮助学生重视和正视心理健康,保持身心健康。 授课建议:理论联系实际,积极采用案例教学。(学时:4) 任务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 1、2、3) 知识要点: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措施,了 解高校疫情防控工作体系。 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提高新冠防控意识,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法规。 授课建议:理论联系实际,积极采用案例教学。(学时:4) 任务七:网络安全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 1、2、3) 知识要点:了解网上不良信息的侵害及预防,了解预防网络成瘾的措施,了解 预防网络违法犯罪的措施,了解预防校园贷的措施。 学习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和鉴别网络不良信息,预防网瘾、网络犯罪和网贷。 授课建议:理论联系实际,积极采用案例教学。(学时:4) 任务八:突发事件的应对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 1、2、3) 知识要点:了解如何应对踩踏,了解地震求生措施,了解洪水到来时的应对措 施,了解如何避免泥石流和山体滑坡,了解其他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提高常见突发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能力。 授课建议:理论联系实际,积极采用案例教学。(学时:4) 师资标准 1.具备较高的师德水准,具有教育类、安全类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3.熟悉安全知识相关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并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 4.熟悉高等学校安全知识教学的方法与手段,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 行教学; 5.具备课程开发和专业研究能力,能遵循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 计、实施及评价课程; 6.兼职教师应来自教学一线的骨干或熟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熟悉安全知识或
对某个领域有较深研究,具有执教能力。1.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学校组织编写了《大学生安全教育》教材。2.本教材以实际案例、知识拓展等多种手段,使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有深入了教材选用解,并树立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质。标准3.教材突出大学生安全教育新理念。教材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程评价与考核标准采用平时过程考核和期末测试结合的方式,考核形式、成绩构成项目和权重如表所示:考核项目考核方式评价与课堂考勤(50%)实际出勤情况考核标准平时考核(30%)课堂听讲认真程度、回答问题的积课堂表现(50%)极性、分组讨论时的表现等期末测试(70%)试卷试卷批阅撰写人:系(教研室)主任:杨海学院(部)负责人:张广渊时间:2025年5月26日29
29 对某个领域有较深研究,具有执教能力。 教材选用 标准 1.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学校组织编写了《大学生安全教育》教材。 2.本教材以实际案例、知识拓展等多种手段,使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有深入了 解,并树立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质。 3.教材突出大学生安全教育新理念。教材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 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评价与 考核标准 课程评价与考核标准采用平时过程考核和期末测试结合的方式,考核形式、成 绩构成项目和权重如表所示: 考核项目 考核方式 平时考核(30%) 课堂考勤(50%) 实际出勤情况 课堂表现(50%) 课堂听讲认真程度、回答问题的积 极性、分组讨论时的表现等 期末测试(70%) 试卷 试卷批阅 撰写人: 系(教研室)主任:杨海 学院(部)负责人:张广渊 时间:2025 年 5 月 26 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英文名称MentalHealthEducationforCollegeStudents190205课程编号开课学期、二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课程属性必修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2课程学分适用专业术课程学时总学时:32:其中理论学时:16实验实践学时:16开课单位党委学生工作部课程名称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先修课程后续课程毕业要求课程目标A81.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意义,了解心理健康的各影响因素,了课程目标及0.20.2解各种心理障碍表现,掌握情绪、人格、应对方式等含义与毕业要求2.能够觉察自己的思想及情绪,合适表达自己情感情绪思想,能的对应关系0.30.3够倾听别人的交流,并进行有效沟通及合作3.具有健全的体魄人格,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有成长0.50.5力,不断规划发展自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针对所有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本课程是结合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际需要,按照国家教课程概述育部和省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而开设的,是一门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应用型课程。任务一:适应大学生活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1)知识要点:了解并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积极规划学业与职业目标,尽快完成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与转变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4学时)课程应知应任务二: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1)会具体内容知识要点:自我意识:自信和自卑: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要求学习目标:1.了解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及发展特点,理解自我意识的内容2.学习在实际生活中推动自己走向成熟,了解自信和自卑的心理机制,区分自卑和自卑情结,学习悦纳自己3.掌握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4学时)任务三:大学生的情绪管理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1)30
3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课程名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英文名称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课程编号 190205 开课学期 一、二 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课 课程属性 必修课 课程学分 2 适用专业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 术 课程学时 总学时:32; 其中理论学时:16 实验实践学时:16 开课单位 党委学生工作部 先修课程 课程名称 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 后续课程 课程目标及 与毕业要求 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7 8 1.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意义,了解心理健康的各影响因素,了 解各种心理障碍表现,掌握情绪、人格、应对方式等含义 0.2 0.2 2.能够觉察自己的思想及情绪,合适表达自己情感情绪思想,能 够倾听别人的交流,并进行有效沟通及合作 0.3 0.3 3.具有健全的体魄人格,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有成长 力,不断规划发展自我 0.5 0.5 课程概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针对所有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开设的公 共必修课,本课程是结合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际需要,按照国家教 育部和省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而开设的,是一门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应 用型课程。 课程应知应 会具体内容 要求 任务一:适应大学生活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 1) 知识要点:了解并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人 生态度,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积极规划学业与职业目标,尽快完成中学到大学的 过渡与转变 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4 学时) 任务二: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应知应会 (支撑课程目标 1) 知识要点:自我意识;自信和自卑;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 学习目标:1. 了解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及发展特点,理解自我意识的内容 2. 学习在实际生活中推动自己走向成熟;了解自信和自卑的心理 机制,区分自卑和自卑情结,学习悦纳自己 3. 掌握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 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4 学时) 任务三:大学生的情绪管理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 1)
知识要点:认识情绪:管理情绪;调节情绪学习目标:1.了解和认识情绪2.学会管理调节情绪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4学时)任务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2)知识要点: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人际交往理论:沟通技巧和方法学习自标:1.认识到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2.熟悉人际交往的理论,掌握人际交往与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4学时任务五:大学生学习心理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1)知识要点:管理时间:学习方法学习目标:1.学会有效地管理时间2.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3.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4学时)任务六:大学生恋爱心理应知应会(支撑课程自标2)知识要点:爱情内涵;爱的责任;健康的性心理学习目标:1.知道爱情的内涵2.了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的特点,理解爱情的真谛3.端正恋爱动机,提升爱的能力,培养爱的责任4.正确看待性,培养健康的性心理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4学时)任务七:大学生的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1)知识要点:压力与挫折概念:科学应对压力学习目标:1.了解压力与挫折的概念2.学会应对压力,科学管理压力,提升抗逆力和耐挫力3.理性应对挫折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2学时)任务八: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2)知识要点:心理危机的产生原因和应对方法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心理危机2.了解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应对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2学时)任务九: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3)知识要点:生命的意义;幸福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学习目标:1了解生命的意义2.探究什么是幸福感,明确幸福目标3.实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2学时)任务十: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发展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3)知识要点:了解和制定自己的生涯规划学习目标:1.了解生涯规划的意义2.探究自己的生涯规划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2学时)31
31 知识要点:认识情绪;管理情绪;调节情绪 学习目标:1. 了解和认识情绪 2. 学会管理调节情绪 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4 学时) 任务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 2) 知识要点: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人际交往理论;沟通技巧和方法 学习目标:1. 认识到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 2. 熟悉人际交往的理论,掌握人际交往与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4 学时) 任务五:大学生学习心理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 1) 知识要点:管理时间;学习方法 学习目标:1. 学会有效地管理时间 2. 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 3. 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 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4 学时) 任务六:大学生恋爱心理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 2) 知识要点:爱情内涵;爱的责任;健康的性心理 学习目标:1.知道爱情的内涵 2.了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的特点,理解爱情的真谛 3. 端正恋爱动机,提升爱的能力,培养爱的责任 4. 正确看待性,培养健康的性心理 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4 学时) 任务七:大学生的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 1) 知识要点:压力与挫折概念;科学应对压力 学习目标:1. 了解压力与挫折的概念 2. 学会应对压力,科学管理压力,提升抗逆力和耐挫力 3. 理性应对挫折 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2 学时) 任务八: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 2) 知识要点:心理危机的产生原因和应对方法 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心理危机 2.了解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应对 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 2 学时) 任务九: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 3) 知识要点:生命的意义;幸福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 学习目标:1. 了解生命的意义 2. 探究什么是幸福感,明确幸福目标 3. 实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 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 2 学时) 任务十: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发展应知应会(支撑课程目标 3) 知识要点:了解和制定自己的生涯规划 学习目标:1. 了解生涯规划的意义 2. 探究自己的生涯规划 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 2 学时)
专职教师要求:1.具有心理学、教育类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2.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3.熟悉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并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4.熟悉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师资标准5.具备课程开发和专业研究能力,能遵循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课程;兼职教师要求:兼职教师应是来自学生工作一线的骨干教师,熟悉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熟悉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具有执教能力。1.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我校心理健康教研室组织编写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2.本教材以实际案例、知识拓展等多种手段,使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有深入教材选用标了解,并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准3.教材以学生为本,以案例分析为主,内容贴近学生需要,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程评价与考核标准采用平时过程考核和期末测试结合的方式,考核形式、成绩构成项目和权重如表所示:考核项目考核方式评价与出勤情况(40%)通过考勤评分考核标准课堂表现(30%)课堂听讲认真程度、回平时考核(40%)答问题的积极性、分组讨论时的表现等试卷评分期末测试(60%)期末考试成绩撰写人:系(教研室)主任:杨海学院(部)负责人:张广渊时间:2025年5月26日32
32 师资标准 专职教师要求: 1.具有心理学、教育类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3.熟悉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并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 4.熟悉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5.具备课程开发和专业研究能力,能遵循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 计、实施及评价课程; 兼职教师要求: 兼职教师应是来自学生工作一线的骨干教师,熟悉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熟悉大 学生心理健康理论,具有执教能力。 教材选用标 准 1.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我校心理健康教研室组织编写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教材。 2.本教材以实际案例、知识拓展等多种手段,使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有深入 了解,并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3.教材以学生为本,以案例分析为主,内容贴近学生需要,重在提高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评价与 考核标准 课程评价与考核标准采用平时过程考核和期末测试结合的方式,考核形式、 成绩构成项目和权重如表所示: 考核项目 考核方式 平时考核(40%) 出勤情况(40%) 通过考勤评分 课堂表现(30%) 课堂听讲认真程度、回 答问题的积极性、分组 讨论时的表现等 期末测试(60%) 期末考试成绩 试卷评分 撰写人: 系(教研室)主任:杨海 学院(部)负责人:张广渊 时间:2025 年 5 月 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