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湛江市2014年普通高考模拟测试 语文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跌宕/档案 狭隘/溢出 供需平衡/供认不讳 B.缜密/逞强 惊骇/骸骨 削减开支/削足适履 C.混淆/徭役 针灸/炙烤 纵横交错/飞来横财 D.地窖/发酵 羸弱/赢余 落落大方/丢三落四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人人都在扬鞭疾驰。然而,细心留意,你会发 现,诸如“慢读”“慢游”等生活方式,正真切地出现在我们身边。或许,我们 也可以选择“慢”方式,让生活工作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安之若素地过好每 天,尽情享受慢生活带来的从容和美好。 A.瞬息万变 B.张弛有度 C.安之若素 享受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虽然许多城市出台了地方调控收紧政策,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房价加速上涨, 但从成交量看,整体市场依然非常火热 B.近日,广东省数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专家提醒,预防禽流感要注 意个人卫生,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随时洗手 C.湖南省某市政府证实,网上举报反映的几个县领导子女在本地和异地调动 中存在违规行为的问题属实,决定予以清退。 D.为了保护被生物学家称为“活化石”的巨滑舌鱼,巴西环境保护部门规定 渔民捕杀的巨滑舌鱼的身长至少要达到1.5米。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如今浅阅读盛行的时代, 就阅读是一种学习、一种对自我的提升而言 。如何 在物质欲求膨胀的时代静静地阅读,让读者安下心来与经典对话,这是一个亟待 解决的问题。 ①浅阅读并不是真正的阅读 ②一边是快餐式、碎片式阅读的轻松 ③经典自然免不了有点曲高和寡的味道 ④长久沉浸在浅阅读的习惯之中 ⑤一边是慢读、细读的沉重 ⑥只会让人离那些最好的书籍愈来愈远 A.①④⑥②⑤③ B.①④⑥⑤②③ C.②⑤③①④⑥D ②⑤①④③⑥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裴耀卿,赠户部尚书守真子也。少聪敏,数岁解属文,弱冠拜秘书正字,俄补相 王府典签。开元初,累迁长安令。长安旧有配户和市之法,百姓苦之。耀卿到官 一切令出储蓄之家,预给其直,遂无奸僦之弊。十三年,为济州刺史,车驾东巡, 耀卿躬自条理,科配得所。又历宣、冀二州刺史,皆有善政。 二十年,礼部尚书、信安王祎受诏讨契丹,诏以耀卿为副。俄又令耀卿赍绢二十 万匹分赐立功奚官。耀卿谓人曰:“夷虏贪残,今赍持财帛,深入寇境,不可不
广东湛江市 2014 年普通高考模拟测试(一) 语文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跌宕/档案 狭隘/溢出 供需平衡/供认不讳 B.缜密/逞强 惊骇/骸骨 削减开支/削足适履 C.混淆/徭役 针灸/炙烤 纵横交错/飞来横财 D.地窖/发酵 羸弱/赢余 落落大方/丢三落四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人人都在扬鞭疾驰。然而,细心留意,你会发 现,诸如“慢读”“慢游”等生活方式,正真切地出现在我们身边。或许,我们 也可以选择“慢”方式,让生活工作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安之若素地过好每一 天,尽情享受慢生活带来的从容和美好。 A.瞬息万变 B.张弛有度 C.安之若素 D.享受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虽然许多城市出台了地方调控收紧政策,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房价加速上涨, 但从成交量看,整体市场依然非常火热。 B.近日,广东省数例人感染 H7N9 禽流感病例,专家提醒,预防禽流感要注 意个人卫生,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随时洗手。 C.湖南省某市政府证实,网上举报反映的几个县领导子女在本地和异地调动 中存在违规行为的问题属实,决定予以清退。 D.为了保护被生物学家称为“活化石”的巨滑舌鱼,巴西环境保护部门规定 渔民捕杀的巨滑舌鱼的身长至少要达到 1.5 米。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如今浅阅读盛行的时代, , , 。 就阅读是一种学习、一种对自我的提升而言, , 。如何 在物质欲求膨胀的时代静静地阅读,让读者安下心来与经典对话,这是一个亟待 解决的问题。 ①浅阅读并不是真正的阅读 ②一边是快餐式、碎片式阅读的轻松 ③经典自然免不了有点曲高和寡的味道 ④长久沉浸在浅阅读的习惯之中 ⑤一边是慢读、细读的沉重 ⑥只会让人离那些最好的书籍愈来愈远 A.①④⑥②⑤③ B.①④⑥⑤②③ C.②⑤③①④⑥ D. ②⑤①④③⑥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裴耀卿,赠户部尚书守真子也。少聪敏,数岁解属文,弱冠拜秘书正字,俄补相 王府典签。开元初,累迁长安令。长安旧有配户和市之法,百姓苦之。耀卿到官, 一切令出储蓄之家,预给其直,遂无奸僦之弊。十三年,为济州刺史,车驾东巡, 耀卿躬自条理,科配得所。又历宣、冀二州刺史,皆有善政。 二十年,礼部尚书、信安王祎受诏讨契丹,诏以耀卿为副。俄又令耀卿赍绢二十 万匹分赐立功奚官。耀卿谓人曰:“夷虏贪残,今赍持财帛,深入寇境,不可不
为备也。”乃令先期而往,分道互进,一朝而给付并毕。时突厥及室韦果勒兵袭 之,比至而耀卿已还。 迁京兆尹。明年秋,霖雨害稼,京城谷贵。上将幸东都,独召耀卿问救人之术, 耀卿奏请唐玄宗通漕运,调运江淮粮赋进京。上深然其言。寻拜黄门侍郎,充转 运使,凡三年,运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或说耀卿请进所省脚钱,以明功 利。耀卿曰:“是谓以国财求宪,其可乎?” 二十四年,拜尚书左丞相。时夷州刺史杨浚犯赃处死,诏令杖六十,配流古州。 耀卿上疏谏曰:“臣以为刺史、县令,与诸吏稍别。刺史,人之父母,风化所瞻, 解体受笞,事颇为辱。又暑热不耐,因杖或死,又恐非圣明宽宥之意。伏望凡刺 史、县令于本部决杖及夏暑生长之时,所定杖刑,并乞停减。”帝许之 俄而,特进盖嘉运破突骑施立功还诏加河西陇右两节度使仍令经略吐蕃嘉运既承 恩宠日夕酣宴不时赴军。耀卿密上疏曰:“伏见盖嘉运立功破贼,诚精劲勇烈, 然其近日言气矜夸,臣窃忧之。若不可回换,即望速遣进途,仍乞圣恩,勖以严 命。”疏奏,上乃促嘉运赴军。 天宝元年,改为尚书右仆射。一岁薨,年六十三,赠太子太傅,谥曰文献。 (选自《旧唐书·裴耀卿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岁解属文属:写作 B.耀卿躬自条理躬:亲自 C.上将幸东都 幸:宠幸D.上深然其言 然:认为……是 对的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一切令出储蓄之家独召耀卿问救人之术 B.科配得 所 所定杖刑 诏以耀卿为副 以明功利 D.乃令先期而往 比至而耀 卿已还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特进盖嘉运/破突骑施立功还/诏加河西/陇右两节度使仍令经略/吐蕃 嘉运既承恩宠/日夕酣宴/不时赴军 B.特进盖嘉运/破突骑施立功/还诏加河西陇右两节度使/仍令经略吐蕃 嘉运既承恩宠/日夕酣宴/不时赴军 C.特进盖嘉运破突骑施立功还/诏加河西/陇右两节度使/仍令经略吐蕃/ 嘉运既承恩宠/日夕酣宴/不时赴军 D.特进盖嘉运破突骑施立功/还诏加河西/陇右两节度使/仍令经略/吐蕃嘉 运既承恩宠/日夕酣宴/不时赴军。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裴耀卿出身于官宦之家,小时候聪明会写文章,青年时代在相王府中 任典签。 B.裴耀卿担任京兆尹的第二年,建议通漕运,调江淮粮赋进京,唐玄宗 采纳了他的意见。 C.唐玄宗采纳裴耀卿的建议,给贪赃犯死罪的夷州剌史杨浚免死流放, 停减杖刑。 D.裴耀卿历任济州刺史、京兆尹、尚书左丞相等职,不谋私利,颇有政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为备也。”乃令先期而往,分道互进,一朝而给付并毕。时突厥及室韦果勒兵袭 之,比至而耀卿已还。 迁京兆尹。明年秋,霖雨害稼,京城谷贵。上将幸东都,独召耀卿问救人之术, 耀卿奏请唐玄宗通漕运,调运江淮粮赋进京。上深然其言。寻拜黄门侍郎,充转 运使,凡三年,运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或说耀卿请进所省脚钱,以明功 利。耀卿曰:“是谓以国财求宪,其可乎?” 二十四年,拜尚书左丞相。时夷州刺史杨浚犯赃处死,诏令杖六十,配流古州。 耀卿上疏谏曰:“臣以为刺史、县令,与诸吏稍别。刺史,人之父母,风化所瞻, 解体受笞,事颇为辱。又暑热不耐,因杖或死,又恐非圣明宽宥之意。伏望凡刺 史、县令于本部决杖及夏暑生长之时,所定杖刑,并乞停减。”帝许之。 俄而,特进盖嘉运破突骑施立功还诏加河西陇右两节度使仍令经略吐蕃嘉运既承 恩宠日夕酣宴不时赴军。耀卿密上疏曰:“伏见盖嘉运立功破贼,诚精劲勇烈, 然其近日言气矜夸,臣窃忧之。若不可回换,即望速遣进途,仍乞圣恩,勖以严 命。”疏奏,上乃促嘉运赴军。 天宝元年,改为尚书右仆射。一岁薨,年六十三,赠太子太傅,谥曰文献。 (选自《旧唐书·裴耀卿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数岁解属文 属:写作 B.耀卿躬自条理 躬:亲自 C.上将幸东都 幸:宠幸 D.上深然其言 然:认为……是 对的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一切令出储蓄之家 独召耀卿问救人之术 B.科配得 所 所定杖刑 C.诏以耀卿为副 以明功利 D.乃令先期而往 比至而耀 卿已还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特进盖嘉运/破突骑施立功还/诏加河西/陇右两节度使仍令经略/吐蕃 嘉运既承恩宠/日夕酣宴/不时赴军。 B.特进盖嘉运/破突骑施立功/还诏加河西陇右两节度使/仍令经略吐蕃/ 嘉运既承恩宠/日夕酣宴/不时赴军。 C.特进盖嘉运破突骑施立功还/诏加河西/陇右两节度使/仍令经略吐蕃/ 嘉运既承恩宠/日夕酣宴/不时赴军。 D.特进盖嘉运破突骑施立功/还诏加河西/陇右两节度使/仍令经略/吐蕃嘉 运既承恩宠/日夕酣宴/不时赴军。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裴耀卿出身于官宦之家,小时候聪明会写文章,青年时代在相王府中 任典签。 B.裴耀卿担任京兆尹的第二年,建议通漕运,调江淮粮赋进京,唐玄宗 采纳了他的意见。 C.唐玄宗采纳裴耀卿的建议,给贪赃犯死罪的夷州剌史杨浚免死流放, 停减杖刑。 D.裴耀卿历任济州刺史、京兆尹、尚书左丞相等职,不谋私利,颇有政 绩。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是谓以国财求宠,其可乎?(3分) ②刺史,人之父母,风化所瞻,解体受笞,事颇为辱。(4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裴耀卿“有善政”的两个具体事例。(可自己 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春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注】①马邑龙堆,泛指边境征戍之地。②窦车骑:即窦宪,车骑将军,大 破匈奴,登燕然刻石而还。 (1)诗歌首句“莺啼燕语报新年”主要有哪些作用?(3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 分) (1)子曰:“夫仁者 。”(《论语》) (2)又有清流激湍, ,列坐其次。(王羲之《兰 亭集序》) (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诗经·卫风·氓》) (4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 天姥吟留别》) 、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包容是文化对话的前提 当今世界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在单一语境中自给自足,不同文明的交 流是当代世界文明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对话中,中国 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包容”精神是当时期,中国古代的先哲就已经认识到“和 实生物,同则不继”的道理,将“和”作为最理想的社会政治状态。在中国古代 先哲看来,过分狭隘的视野与心胸,无助于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发展。在治国上 要做到海涵大量,虚怀若谷,宽容包纳,不以一人之智为智,而以众人之智为智。 具体到文化选择上,便是在坚持思想主体性的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充分汲取其 他学派理论中的合理因素,为思想的整合、文化的构建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保 持更为积极的活力 从世界历史的经验来看,凡是提倡包容、立足和谐的时代,多是世界处 于相对和平,社会经济走向繁荣,国际关系相对缓和,民众生活安宁平静的时代, 多是充满生命力、创造力的时代。历史上也不时出现过以自我为天下中心,企图 垄断真理、垄断思想、垄断言论、垄断利益的现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拒绝包容,拒绝交流,这样的立场、态度、做法,曾使民族陷于巨大的灾难,导 致各种矛盾愈演愈烈,争斗纷至沓来,后果极其严重,教训至为深刻。 可惜,直到今日,那种排他性的文化追求、同一性的文明取舍,依然还 有市场。在一些人那里,文化自大症,文明优越感,并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所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 分) ①是谓以国财求宠,其可乎?(3 分) ②刺史,人之父母,风化所瞻,解体受笞,事颇为辱。(4 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裴耀卿“有善政”的两个具体事例。(可自己 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 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春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注】①马邑龙堆,泛指边境征戍之地。②窦车骑:即窦宪,车骑将军,大 破匈奴,登燕然刻石而还。 (1)诗歌首句“莺啼燕语报新年”主要有哪些作用?(3 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子曰:“夫仁者, 。”(《论语》) (2)又有清流激湍, , ,列坐其次。(王羲之《兰 亭集序》) (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 。(《诗经·卫风·氓》) (4) ,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 天姥吟留别》)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包容是文化对话的前提 当今世界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在单一语境中自给自足,不同文明的交 流是当代世界文明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对话中,中国 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包容”精神是当时期,中国古代的先哲就已经认识到“和 实生物,同则不继”的道理,将“和”作为最理想的社会政治状态。在中国古代 先哲看来,过分狭隘的视野与心胸,无助于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发展。在治国上, 要做到海涵大量,虚怀若谷,宽容包纳,不以一人之智为智,而以众人之智为智。 具体到文化选择上,便是在坚持思想主体性的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充分汲取其 他学派理论中的合理因素,为思想的整合、文化的构建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保 持更为积极的活力。 从世界历史的经验来看,凡是提倡包容、立足和谐的时代,多是世界处 于相对和平,社会经济走向繁荣,国际关系相对缓和,民众生活安宁平静的时代, 多是充满生命力、创造力的时代。历史上也不时出现过以自我为天下中心,企图 垄断真理、垄断思想、垄断言论、垄断利益的现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拒绝包容,拒绝交流,这样的立场、态度、做法,曾使民族陷于巨大的灾难,导 致各种矛盾愈演愈烈,争斗纷至沓来,后果极其严重,教训至为深刻。 可惜,直到今日,那种排他性的文化追求、同一性的文明取舍,依然还 有市场。在一些人那里,文化自大症,文明优越感,并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所
改变,他们总以为真理在握,总是热衷于扮演“教师爷”的角色,总是喜欢占据 着道德与政治的制高点对其他国家与其他民族指手画脚。这样一来,导致正常的 文化对话与交流变得非常困难。因为,对弱势一方来说,他们主张对话,却无法 赞成居高临下式的不平等对话:他们希望交流,却难以认同只有被动妥协式的单 向型接受。所以,这种罔顾历史教训与文明发展规律的做法,不仅无益于世界文 明的对话与交流,而且也会阻碍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目前,在对中国发展道路怀有疑虑、对中国现实政治抱有抵触、对中国 文化传统展示存有偏见的人之中,真正持敌视的立场与态度、总在“妖魔化”中 国的只是极少敷。而这“极少数”之所以会如此,恐怕很大程度上与缺乏包容的 思想有关。因为没有包容之心,就很难以平等的态度尊重他人的意愿,很难去理 解并接受异质的文化,就一定会常常处在隔膜与误解之中,也就很难以积极的态 度去认同并开展正常的对话。 在这种情况下,认知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立足于“和而不同”基础上 的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了。老子有云:“大邦者下流”,“大者宜为下 王弼释云:“江海居大而处下,则百川流之;大国居大而处下,别天下流之”, 其中所揭示的包容之核心价值观,可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完全值得令人 思考与借鉴。 关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社会学家费孝通曾经说过:“各美其美,美 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很赞同这个观点。但我们也要明白:“各美 其美”与“美人之美”是一个事物的两面,缺一不可。如果只是“各美其美”而 不能“美人之美”,甚至还竭力丑化他人,那这个世界是不可能“美美与共”的 我们更要警惕:不能在包容中迷失自我,“包容”不能成为迷失自我的迷魂汤 包容与坚守应该是一对孪生兄弟。 衷心期待,“包容”能成为人类不同文明之间良性互动、共谋发展的 项价值层面上的指导原则。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10月24日24版,作者纪宝成)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 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共存世界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精神得到了更 多的重视。 B.在治国上的包容,就是要海涵大量,虚怀若谷,不以一人之智为智,而以 众人之智为智。 C.从世界历史的经验来看,各种矛盾争斗的产生,往往与拒绝包容不无关系。 D.一些拥有“西方文明优越感”的民族,总是喜欢占据道德与政治的制高点 对其他民族指手画脚,总以为自己掌握着真理 E.今天,“包容”已成为人类不同文明之间良性互动、共谋发展的一项价值 层面上的指导原则。 13.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不懂得包容,会影响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发展,会阻碍文化的繁荣 B.在以开放的心态汲取其他文化中的合理因素的同时,亦要坚持自己思想的主 C.排他性的文化追求、同一性的文明取舍,被证明是不合时宜的,已被东 西方国家抛弃
改变,他们总以为真理在握,总是热衷于扮演“教师爷”的角色,总是喜欢占据 着道德与政治的制高点对其他国家与其他民族指手画脚。这样一来,导致正常的 文化对话与交流变得非常困难。因为,对弱势一方来说,他们主张对话,却无法 赞成居高临下式的不平等对话;他们希望交流,却难以认同只有被动妥协式的单 向型接受。所以,这种罔顾历史教训与文明发展规律的做法,不仅无益于世界文 明的对话与交流,而且也会阻碍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目前,在对中国发展道路怀有疑虑、对中国现实政治抱有抵触、对中国 文化传统展示存有偏见的人之中,真正持敌视的立场与态度、总在“妖魔化”中 国的只是极少敷。而这“极少数”之所以会如此,恐怕很大程度上与缺乏包容的 思想有关。因为没有包容之心,就很难以平等的态度尊重他人的意愿,很难去理 解并接受异质的文化,就一定会常常处在隔膜与误解之中,也就很难以积极的态 度去认同并开展正常的对话。 在这种情况下,认知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立足于“和而不同”基础上 的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了。老子有云:“大邦者下流”,“大者宜为下”, 王弼释云:“江海居大而处下,则百川流之;大国居大而处下,别天下流之”, 其中所揭示的包容之核心价值观,可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完全值得令人 思考与借鉴。 关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社会学家费孝通曾经说过:“各美其美,美 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很赞同这个观点。但我们也要明白:“各美 其美”与“美人之美”是一个事物的两面,缺一不可。如果只是“各美其美”而 不能“美人之美”,甚至还竭力丑化他人,那这个世界是不可能“美美与共”的。 我们更要警惕:不能在包容中迷失自我,“包容”不能成为迷失自我的迷魂汤, 包容与坚守应该是一对孪生兄弟。 衷心期待,“包容”能成为人类不同文明之间良性互动、共谋发展的一 项价值层面上的指导原则。 (选自《人民日报》2013 年 10 月 24 日 24 版,作者纪宝成)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两 项给 5 分,选对一项给 2 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 分) A.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共存世界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精神得到了更 多的重视。 B.在治国上的包容,就是要海涵大量,虚怀若谷,不以一人之智为智,而以 众人之智为智。 C.从世界历史的经验来看,各种矛盾争斗的产生,往往与拒绝包容不无关系。 D.一些拥有“西方文明优越感”的民族,总是喜欢占据道德与政治的制高点 对其他民族指手画脚,总以为自己掌握着真理。 E.今天,“包容”已成为人类不同文明之间良性互动、共谋发展的一项价值 层面上的指导原则。 13.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不懂得包容,会影响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发展,会阻碍文化的繁荣。 B.在以开放的心态汲取其他文化中的合理因素的同时,亦要坚持自己思想的主 体性。 C.排他性的文化追求、同一性的文明取舍,被证明是不合时宜的,已被东 西方国家抛弃
D.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包容的核心价值观,也适用于当今世界 14.为什么说“包容是文化对话的前提”,请结合文意概括。(4分) 15.“1656年,俄国特使巴依科夫受沙皇委托准备向中国皇上提交国书,因拒 绝行跪拜礼而始终未获准觐见皇帝。时值东正教斋期,作为虔诚信徒的巴依科夫 严守教规拒绝饮朝廷赐给的奶茶,进一步激怒了朝廷。”这一著名的外交事件以 失败告终的内在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中的观点分析。(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 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 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方月亮 周海亮 束月光透过狭小的窗户射到男人的近旁。但屋子依然是漆黑的。那是 煤的黑,焦炭的黑,矿工脸庞的黑。 男人躺在床上,他不敢睡。对他来说,仲秋夜和平日里没什么不同。依 然得下矿,依然得在井下念着他的女人,念着他的大狗和二狗。想起自己的女人, 男人在黑暗中笑了。那个瞎一只眼的女人,却在男人眼里,简直就是月里的嫦娥 男人伸出手,摸到一包拆开包装的月饼。那是他在仲秋节分得的福利。 男人盘算着,女人一块,大狗、二狗各一块,自己一块。于是他咬一口其中之 却又忽想起大狗明年使要高考丁。他想,还是大狗多吃一些好东西吧!他把咬了 口的月饼重又放回去,小心包好。他恨不得把嘴里的那半口也吐出来。 有人在外面敲门,男人要开工了。走出屋子的男人回头看一眼他的床 他发现,床上正铺着一抹方的月影。然后他推开门,夜间的矿山,便一片雪亮了。 男人走向矿井时,吹一支曲子,曲子上挂着三块半月饼,给了他货真价 实的快乐。然后,过了三天,他又从矿里出来,只不过,是被人抬出来的。他的 脑袋,被压成一块粉碎的炭 月亮最圆的那个夜晚,煤矿塌方了。除了他,所有人都逃了出来。据说, 他倒下的地方,有一大片煤,被染成了紫色。 没有人替男人转交他的三块半月饼。他的月饼,最终成了老鼠们的美食 事故处理得飞快,最终是煤矿主和男人,责任各半,瞎了一只眼的女人 为此得到一笔钱。领钱时,女人竟怯怯怕怕的,不敢伸手去接。煤矿主说,拿着 吧,应该是你的。你男人死了,你赚大了。女人便接了。她听到旁边有几位黑脸 矿工发出了“啧啧”的羡慕声,那样子,恨不得死去的是他们自己。 后来有人说,矿主曾拿出一笔钱,分成平均的两价。一份用来请调查组 吃饭,另一份,便是女人的所得。饭吃完,事故就处理完了。女人听了,盯着那 摞钱看,然后她点一根火柴,钱燃起来,她去扑;扑灭,再点另一根火柴,再 把钱燃起来,再去扑。一小摞钱,她烧了整整一夜,终于燃尽。 那只瞎了的眼,不会有泪。一整夜,所有的眼泪都从另一只眼睛里流出, 于是,那只眼,便也瞎了。女人的世界,从此变成矿洞一样的黑。 瞎了眼的女人对大狗说,我的儿,今生别去挖煤!我的儿,饿死也不要 去挖煤 大狗坚决地点着头,胸前肋骨起伏难平
D.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包容的核心价值观,也适用于当今世界。 14.为什么说“包容是文化对话的前提”,请结合文意概括。(4 分) 15.“1656 年,俄国特使巴依科夫受沙皇委托准备向中国皇上提交国书,因拒 绝行跪拜礼而始终未获准觐见皇帝。时值东正教斋期,作为虔诚信徒的巴依科夫 严守教规拒绝饮朝廷赐给的奶茶,进一步激怒了朝廷。”这一著名的外交事件以 失败告终的内在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中的观点分析。(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 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 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小题。 方月亮 周海亮 一束月光透过狭小的窗户射到男人的近旁。但屋子依然是漆黑的。那是 煤的黑,焦炭的黑,矿工脸庞的黑。 男人躺在床上,他不敢睡。对他来说,仲秋夜和平日里没什么不同。依 然得下矿,依然得在井下念着他的女人,念着他的大狗和二狗。想起自己的女人, 男人在黑暗中笑了。那个瞎一只眼的女人,却在男人眼里,简直就是月里的嫦娥。 男人伸出手,摸到一包拆开包装的月饼。那是他在仲秋节分得的福利。 男人盘算着,女人一块,大狗、二狗各一块,自己一块。于是他咬一口其中之一, 却又忽想起大狗明年使要高考丁。他想,还是大狗多吃一些好东西吧!他把咬了 一口的月饼重又放回去,小心包好。他恨不得把嘴里的那半口也吐出来。 有人在外面敲门,男人要开工了。走出屋子的男人回头看一眼他的床, 他发现,床上正铺着一抹方的月影。然后他推开门,夜间的矿山,便一片雪亮了。 男人走向矿井时,吹一支曲子,曲子上挂着三块半月饼,给了他货真价 实的快乐。然后,过了三天,他又从矿里出来,只不过,是被人抬出来的。他的 脑袋,被压成一块粉碎的炭。 月亮最圆的那个夜晚,煤矿塌方了。除了他,所有人都逃了出来。据说, 他倒下的地方,有一大片煤,被染成了紫色。 没有人替男人转交他的三块半月饼。他的月饼,最终成了老鼠们的美食。 事故处理得飞快,最终是煤矿主和男人,责任各半,瞎了一只眼的女人 为此得到一笔钱。领钱时,女人竟怯怯怕怕的,不敢伸手去接。煤矿主说,拿着 吧,应该是你的。你男人死了,你赚大了。女人便接了。她听到旁边有几位黑脸 矿工发出了“啧啧”的羡慕声,那样子,恨不得死去的是他们自己。 后来有人说,矿主曾拿出一笔钱,分成平均的两价。一份用来请调查组 吃饭,另一份,便是女人的所得。饭吃完,事故就处理完了。女人听了,盯着那 一摞钱看,然后她点一根火柴,钱燃起来,她去扑;扑灭,再点另一根火柴,再 把钱燃起来,再去扑。一小摞钱,她烧了整整一夜,终于燃尽。 那只瞎了的眼,不会有泪。一整夜,所有的眼泪都从另一只眼睛里流出, 于是,那只眼,便也瞎了。女人的世界,从此变成矿洞一样的黑。 瞎了眼的女人对大狗说,我的儿,今生别去挖煤!我的儿,饿死也不要 去挖煤! 大狗坚决地点着头,胸前肋骨起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