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授课计划 审签 编号19 授课时间及单元 授课专业及班级 组织教学:考勤、填写教学日志 基本课题:第二节肠道杆菌及弧菌属 教学目标:1.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致病因素、所致 疾病、传染方式及与微生物学诊断和特异防治有关的生 物学特征。(重点) 2.分析伤寒杆菌致病性与免疫性的关系。(难点) 3.概述肠杆菌科细菌学检查的标本采集。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时间(分) 复习旧课:病原性球菌有哪些? 第二节肠道杆菌及弧菌属 、肠杆菌科 (一)埃希菌属 利用板图描述其形态。 (二)志贺菌属 1.结合板图讲解其形态。 2.利用挂图讲解其致病性。 (三)沙门菌属 1.生物学特性 1.利用板图及挂图描述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审签 编号 19 授课时间及单元 授课专业及班级 组织教学:考勤、填写教学日志 1 基本课题:第二节 肠道杆菌及弧菌属 教学目标: 1.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致病因素、所致 疾病、传染方式及与微生物学诊断和特异防治有关的生 物学特征。(重点) 2.分析伤寒杆菌致病性与免疫性的关系。(难点) 3.概述肠杆菌科细菌学检查的标本采集。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时间(分) 复习旧课:病原性球菌有哪些? 4 第二节 肠道杆菌及弧菌属 一、肠杆菌科 (一)埃希菌属 10 利用板图描述其形态。 (二)志贺菌属 30 1.结合板图讲解其形态。 2.利用挂图讲解其致病性。 (三)沙门菌属 30 1.生物学特性 1. 利用板图及挂图描述
2.致病性 2.与志贺菌属对比讲解。 (四)其他肠道杆菌 自学。 (五)微生物学检查 重点讲标本采集 (六)防治原则 简单介绍。 二、弧菌属 (一)霍乱弧菌 10 1.生物学性状 板图描绘。 2.致病性 挂图描述。 (二)副溶血性细菌 自学 小结:怎样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 4 布置作业与预习 作业:怎样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 预习:实验六细菌各论实验(一) 课后分析
2.致病性 2. 与志贺菌属对比讲解。 (四)其他肠道杆菌 自学。 (五)微生物学检查 重点讲标本采集 10 (六)防治原则 简单介绍。 二、弧菌属 (一)霍乱弧菌 10 1.生物学性状 板图描绘。 2.致病性 挂图描述。 (二)副溶血性细菌 自学。 小结 :怎样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 4 布置作业与预习 1 作业:怎样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 预习:实验六 细菌各论实验(一) 课后分析
第二节肠杆菌科与弧菌属 概念:是一群寄居在人或动物肠道、生物学形状近似的革兰阴性短小杆 菌 共同特性: 1.形态结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多数有周鞭毛,少数有荚膜或包 膜,致病菌多有菌毛。 2.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需氧或兼性厌氧,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生 化反应活泼,常用于鉴别细菌。在SS培养基上,大肠杆菌等非致病菌因分解 乳糖产酸菌落带色,致病菌不分解乳糖故菌落无色。 3.抵抗力:一般不强。 4.抗原构造:抗原构造复杂 (1)O抗原 化学成分:脂多糖(O特异性多糖、核心多糖及类脂A) 性质:耐热 (2)H抗原 化学成分:蛋白质 性质:不耐热,60℃30分钟即被破坏。 (3)K抗原 化学成分:多糖类
第二节 肠杆菌科与弧菌属 概念:是一群寄居在人或动物肠道、生物学形状近似的革兰阴性短小杆 菌。 共同特性: 1.形态结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多数有周鞭毛,少数有荚膜或包 膜,致病菌多有菌毛。 2.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需氧或兼性厌氧,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生 化反应活泼,常用于鉴别细菌。在 SS 培养基上,大肠杆菌等非致病菌因分解 乳糖产酸菌落带色,致病菌不分解乳糖故菌落无色。 3.抵抗力:一般不强。 4.抗原构造:抗原构造复杂。 (1)O 抗原: 化学成分:脂多糖(O 特异性多糖、核心多糖及类脂 A) 性质:耐热。 (2)H 抗原 化学成分:蛋白质 性质:不耐热,60℃30 分钟即被破坏。 (3)K 抗原 化学成分:多糖类
性质:能阻止O凝集,加热60℃30分钟一般可消除K抗原的阻抑作用。 (4)共同抗原:在细菌鉴定和分类中有一定意义 (一)埃希菌属 1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G杆菌,有鞭毛、菌毛 (2)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生化反应活泼, 能分解多种糖类。在肠道鉴别培养基上生长时,因分解乳糖产酸使菌落带色。 (3)抗原构造:主要有O、H和K三类抗原。O抗原有160种,它是分 群的基础。H抗原有60余种。K抗原有72种。表示大肠杆菌血清型别按O: K:H排列 (4)抵抗力:不强。 2致病性 (1)致病物质 1)定居因子:又称粘附因子,是特殊菌毛 2)肠毒素 不耐热肠毒素:是蛋白质,对热不稳定 耐热肠毒素:对热稳定,抗原性弱。 (2)所致疾病 1)肠外感染:以泌尿道感染最常见,在机体免疫力下降、外伤或侵入肠
性质:能阻止 O 凝集,加热 60℃30 分钟一般可消除 K 抗原的阻抑作用。 (4)共同抗原:在细菌鉴定和分类中有一定意义。 (一)埃希菌属 1.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G-杆菌,有鞭毛、菌毛。 (2)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生化反应活泼, 能分解多种糖类。在肠道鉴别培养基上生长时,因分解乳糖产酸使菌落带色。 (3)抗原构造:主要有 O、H 和 K 三类抗原。O 抗原有 160 种,它是分 群的基础。H 抗原有 60 余种。K 抗原有 72 种。表示大肠杆菌血清型别按 O: K:H 排列。 (4)抵抗力:不强。 2.致病性 (1)致病物质 1)定居因子:又称粘附因子,是特殊菌毛。 2)肠毒素 不耐热肠毒素:是蛋白质,对热不稳定 耐热肠毒素:对热稳定,抗原性弱。 (2)所致疾病 1)肠外感染:以泌尿道感染最常见,在机体免疫力下降、外伤或侵入肠
道外组织时也可引起多种化脓性炎症。 2)肠道感染 ①肠产毒素性大肠杆菌(EIEC):是婴儿和旅游者腹泻最常见的病原菌, 有时会出现霍乱样腹泻 ②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主要引起婴儿腹泻, ③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症状类似于志贺菌感染 ④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GEC):主要引起出血。 ⑤肠粘附性大肠杆菌(EAEC):临床上引起顽固性腹泻和旅游者腹泻。 (二)志贺菌属 1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G-杆菌,无荚膜、芽孢,有些有菌毛。 (2)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较小的半透明 光滑型菌落,在肠道鉴别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无色透明。较其他肠道杆菌为 弱。一般不发酵乳糖。 (3)抗原构造与分类:有O抗原,某些菌株有K抗原和菌毛抗原。O 抗原又分群和型特异性抗原 般先按生化反应初步分类,然后再按O抗原不同进一步分群分型。 志贺菌属可分为四群:志贺痢疾杄菌、福氏痢疾杄菌、鲍氏痢疾杄菌和 宋内痢疾杆菌。我国以福氏痢疾杆菌多见,其次是宋内痢疾杆菌
道外组织时也可引起多种化脓性炎症。 2)肠道感染: ①肠产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是婴儿和旅游者腹泻最常见的病原菌, 有时会出现霍乱样腹泻。 ②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主要引起婴儿腹泻。 ③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症状类似于志贺菌感染。 ④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GEC):主要引起出血。 ⑤肠粘附性大肠杆菌(EAEC):临床上引起顽固性腹泻和旅游者腹泻。 (二)志贺菌属 1.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G-杆菌,无荚膜、芽孢,有些有菌毛。 (2)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较小的半透明 光滑型菌落,在肠道鉴别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无色透明。较其他肠道杆菌为 弱。一般不发酵乳糖。 (3)抗原构造与分类:有 O 抗原,某些菌株有 K 抗原和菌毛抗原。O 抗原又分群和型特异性抗原。 一般先按生化反应初步分类,然后再按 O 抗原不同进一步分群分型。 志贺菌属可分为四群:志贺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鲍氏痢疾杆菌和 宋内痢疾杆菌。我国以福氏痢疾杆菌多见,其次是宋内痢疾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