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授课计划 审签 编号21 授课时间及单元 授课专业及班级 组织教学:考勤、填写教学日志 基本课题:第三节厌氧性细菌第四节分枝杆菌属第五节其他病原性细菌 教学目标:1.说出破伤风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致病因素 所致疾病、防治原则及有关的生物学特性。(重点、难点) 2.分析结核分枝杆菌致病性与免疫性关系。(难点) 3.阐述卡介苗与结核菌素的应用原理和实际意义。(重点) 4.了解其他细菌。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时间(分) 复习旧课:总结上次实验中存在问题。 第三节厌氧性细菌 、厌氧芽胞梭菌属 重点介绍破伤风杆菌 其余几种厌氧菌自学。 无芽胞厌氧菌 自学。 第四节分枝杆菌属 、结核分枝杆菌 (一)生物学特性 应用挂图演示其形态30 (二)致病性 与致病性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审签 编号 21 授课时间及单元 授课专业及班级 组织教学:考勤、填写教学日志 1 基本课题:第三节厌氧性细菌 第四节分枝杆菌属 第五节其他病原性细菌 教学目标: 1.说出破伤风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致病因素、 所致疾病、防治原则及有关的生物学特性。(重点、难点) 2.分析结核分枝杆菌致病性与免疫性关系。(难点) 3.阐述卡介苗与结核菌素的应用原理和实际意义。(重点) 4.了解其他细菌。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时间(分) 复习旧课:总结上次实验中存在问题。 4 第三节 厌氧性细菌 一、厌氧芽胞梭菌属 30 重点介绍破伤风杆菌, 其余几种厌氧菌自学。 二、 无芽胞厌氧菌 自学。 第四节 分枝杆菌属 一、结核分枝杆菌 (一)生物学特性 应用挂图演示其形态 30 (二)致病性 与致病性
(三)免疫性与超敏反应 应用临床实例分析结核20 杆菌感染、免疫与致病性之 间的关系 (四)微生物学检查及防 治原则 由其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10 引出微生物检查与防治原则。 二、麻风分枝杆菌 自学。 第五节其他病原性细菌 自学。 小结:1.描绘破伤风杆菌及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 4 2.说出破伤风杆菌的致病特点及预防。 布置作业与预习 作业:说出结核杆菌感染、免疫、变态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 预习:第十三章病毒第一节病毒概述一、病毒的基本性状 课后分析
(三)免疫性与超敏反应 应用临床实例分析结核 20 杆菌感染、免疫与致病性之 间的关系。 (四)微生物学检查及防 治原则 由其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 10 引出微生物检查与防治原则。 二、麻风分枝杆菌 自学。 第五节 其他病原性细菌 自学。 小结: 1.描绘破伤风杆菌及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 4 2.说出破伤风杆菌的致病特点及预防。 布置作业与预习 1 作业:说出结核杆菌感染、免疫、变态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 预习:第十三章 病毒 第一节 病毒概述 一、病毒的基本性状 课后分析
第三节厌氧性细菌 指在厌氧条件下才能生长的菌群。分为芽胞厌氧菌与无芽胞厌氧菌两大 类。其中厌氧菌梭菌与医学关系最为密切。 、厌氧芽胞梭菌 共同特点: 1.革兰氏阳性大杆菌。 2.能形成芽胞,芽胞多大于菌体宽度,使菌体膨胀呈梭形 3.厌氧。 (一)破伤风梭菌 1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形体细长,有周鞭毛,无荚膜,芽胞呈圆形,比菌 体粗,位于菌体顶端,呈鼓槌状。革兰氏阳性 (2)培养特性:专性厌氧菌,最适温度为37℃,pH为74。营养要求 不高,菌落呈“棉籽状”。在肉渣培养基中培养稍久可消化部分肉渣,微变黑, 有腐败臭为味。 (3)抗原构造与分类:有O抗原、H抗原、外毒素抗原 (4)抵抗力:芽胞抵抗力强,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 2致病性 (1)致病条件:伤口窄而深,混有泥土和异物,或坏死组织、凝集块
第三节 厌氧性细菌 指在厌氧条件下才能生长的菌群。分为芽胞厌氧菌与无芽胞厌氧菌两大 类。其中厌氧菌梭菌与医学关系最为密切。 一、厌氧芽胞梭菌 共同特点: 1.革兰氏阳性大杆菌。 2.能形成芽胞,芽胞多大于菌体宽度,使菌体膨胀呈梭形。 3.厌氧。 (一)破伤风梭菌 1.生物学性状 (1) 形态与染色:形体细长,有周鞭毛,无荚膜,芽胞呈圆形,比菌 体粗,位于菌体顶端,呈鼓槌状。革兰氏阳性。 (2) 培养特性:专性厌氧菌,最适温度为 37℃,pH 为 7.4。营养要求 不高,菌落呈“棉籽状”。在肉渣培养基中培养稍久可消化部分肉渣,微变黑, 有腐败臭为味。 (3) 抗原构造与分类:有 O 抗原、H 抗原、外毒素抗原。 (4) 抵抗力:芽胞抵抗力强,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 2.致病性 (1) 致病条件:伤口窄而深,混有泥土和异物,或坏死组织、凝集块
较多,或同时伴有兼性厌氧菌感染。 (2)致病因素:痉挛毒素(外毒素),为嗜神经毒素,作用部位为脑干 神经、脊髓前角神经细胞,结果引起骨骼肌痉挛强直。 (3)所致疾病:破伤风(临床症状为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角弓反张 严重者因呼吸肌痉挛引起窒息死亡)。 (二)产气荚膜杆菌 1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芽胞呈卵圆形,位于菌体中 央或次极端,不比菌体粗。有荚膜,无鞭毛 (2)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血平板上可见双层溶血环。疱肉培养基中 迅速生长,不消化肉渣(呈粉红色),并产生大量气体。在牛乳培养基上使酪 蛋白凝固并产生大量气体冲击凝固的酪蛋白呈蜂窝状,可见“汹涌发酵”。 2致病性 (1)致病物质:外毒素和多种侵袭性酶,①卵磷脂酶:能分解细胞膜 的磷脂,引起溶血、组织坏死与血管内皮损伤,导致组织水肿。②胶原酶: 能分解肌肉及皮下组织的胶原蛋白,使局部崩解。③透明质酸:使组织疏松, 有利于细菌扩散。④β毒素引起人类坏死性胸膜炎。⑤有些菌株产生肠毒素 可引起食物中毒 (2)所致疾病:
较多,或同时伴有兼性厌氧菌感染。 (2) 致病因素:痉挛毒素(外毒素),为嗜神经毒素,作用部位为脑干 神经、脊髓前角神经细胞,结果引起骨骼肌痉挛强直。 (3) 所致疾病:破伤风(临床症状为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角弓反张 严重者因呼吸肌痉挛引起窒息死亡)。 (二)产气荚膜杆菌 1.生物学性状 (1) 形态与染色: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芽胞呈卵圆形,位于菌体中 央或次极端,不比菌体粗。有荚膜,无鞭毛。 (2) 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血平板上可见双层溶血环。疱肉培养基中 迅速生长,不消化肉渣(呈粉红色),并产生大量气体。在牛乳培养基上使酪 蛋白凝固并产生大量气体冲击凝固的酪蛋白呈蜂窝状,可见“汹涌发酵”。 2.致病性 (1) 致病物质:外毒素和多种侵袭性酶,①卵磷脂酶:能分解细胞膜 的磷脂,引起溶血、组织坏死与血管内皮损伤,导致组织水肿。②胶原酶: 能分解肌肉及皮下组织的胶原蛋白,使局部崩解。③透明质酸:使组织疏松, 有利于细菌扩散。④β毒素引起人类坏死性胸膜炎。⑤有些菌株产生肠毒素 可引起食物中毒。 (2)所致疾病:
1)气性坏疽:是严重的创伤感染性疾病,以局部组织坏死、气肿、水肿、 恶臭、剧痛及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要特征 2)食物中毒:A型可产生肠毒素,引起机体以吐泻为特征细菌性食物中 3)坏死性肠炎:C型产生β毒素引发坏死性肠炎 (三)肉毒梭菌 1生物学形状 (1).形态与染色:G杆菌,无荚膜,有周鞭毛,芽孢呈椭圆形,比菌 体宽,位于近极端,使细菌呈网球拍状。 (2)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肉渣培养基中肉渣被消化变黑并产生腐败 性恶臭。 (3)抵抗力:强。 2致病性 致病物质:肉毒毒素为嗜神经毒素,经肠道吸收后,经血液和淋巴扩散 作用于脑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末梢突触,阻碍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影响神经传递,导致肌肉麻痹。 所致疾病:食物中毒。 (四)艰难梭菌 只有在严格厌氧条件下才能被分离,该菌是肠道正常菌群,可引起抗生
1)气性坏疽:是严重的创伤感染性疾病,以局部组织坏死、气肿、水肿、 恶臭、剧痛及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要特征。 2)食物中毒:A 型可产生肠毒素,引起机体以吐泻为特征细菌性食物中 毒。 3)坏死性肠炎:C 型产生β毒素引发坏死性肠炎。 (三)肉毒梭菌 1.生物学形状 (1). 形态与染色:G+杆菌,无荚膜,有周鞭毛,芽孢呈椭圆形,比菌 体宽,位于近极端,使细菌呈网球拍状。 (2) 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肉渣培养基中肉渣被消化变黑并产生腐败 性恶臭。 (3)抵抗力:强。 2.致病性 致病物质:肉毒毒素为嗜神经毒素,经肠道吸收后,经血液和淋巴扩散 作用于脑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末梢突触,阻碍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影响神经传递,导致肌肉麻痹。 所致疾病:食物中毒。 (四)艰难梭菌 只有在严格厌氧条件下才能被分离,该菌是肠道正常菌群,可引起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