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授课计划 审签 编号08 授课时间及单元 授课专业及班级 组织教学:考勤、填写教学日志 基本课题:第三章抗原 教学目标:1.叙述免疫的概念及功能。(重点、难点) 2.说出抗原的概念、性能、分类。(重点) 3.说出决定抗原的条件。(重点、难点) 4.简述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因素。(重点) 5列出医学上重要的抗原。(重点)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时间(分) 复习旧课:比较细菌内、外毒素。 基础免疫学概述 20 免疫的概念 由输血反应引出免疫的概念。 、免疫的功能 列表并举例说明免疫的功能 第三章抗原 第一节抗原的概念与分类 20 、抗原的概念 由卡介苗、痢疾杆菌等为例讲 解抗原的概念。 、抗原的特性 举例说明。 第二节抗原的异物性、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20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审签 编号 08 授课时间及单元 授课专业及班级 组织教学:考勤、填写教学日志 1 基本课题:第三章 抗原 教学目标:1. 叙述免疫的概念及功能。(重点、难点) 2.说出抗原的概念、性能、分类。(重点) 3.说出决定抗原的条件。(重点、难点) 4.简述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因素。(重点) 5.列出医学上重要的抗原。(重点)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时间(分) 复习旧课:比较细菌内、外毒素。 4 基础免疫学概述 20 一、免疫的概念 由输血反应引出免疫的概念。 二、免疫的功能 列表并举例说明免疫的功能。 第三章 抗原 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与分类 20 一、抗原的概念 由卡介苗、痢疾杆菌等为例讲 解抗原的概念。 二、抗原的特性 举例说明。 第二节 抗原的异物性、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20
、异物性 举例说明鸡蛋是否为抗原。 、抗原的特异性 举例说明。 15 三、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列举临床实例讲解 第三节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因素 举例说明 第四节常用的抗原分类 举例说明。 15 第五节医学上常见的重要抗原 小结:1.说出抗原的概念、性能、分类。 4 2.说出决定抗原的条件 3.说出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布置作业与预习 作业:说出抗原的概念、性能、分类及决定抗原物质的条件。 预习: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课后分析
一、异物性 举例说明鸡蛋是否为抗原。 二、抗原的特异性 举例说明。 15 三、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列举临床实例讲解。 第三节 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因素 举例说明。 第四节 常用的抗原分类 举例说明。 15 第五节 医学上常见的重要抗原 小结:1. 说出抗原的概念、性能、分类。 4 2. 说出决定抗原的条件。 3. 说出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布置作业与预习 1 作业:说出抗原的概念、性能、分类及决定抗原物质的条件。 预习: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 课后分析
基础免疫学 概述 、免疫的概念 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抗原,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 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 、免疫的功能 免疫防御 正常:抵抗病原生物感染。 异常: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如AIDS)。 2.免疫稳定 正常:清除衰老死亡或受损伤的细胞 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3.免疫监视 正常:清除突变细胞。 异常:发生肿瘤。 第三章抗原 第一节抗原的概念和特性 、抗原的概念 概念;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形成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相应抗体
基础免疫学 概述 一、免疫的概念 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抗原,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 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 二、免疫的功能 1.免疫防御 正常:抵抗病原生物感染。 异常: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如 AIDS)。 2.免疫稳定 正常:清除衰老死亡或受损伤的细胞。 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3.免疫监视 正常:清除突变细胞。 异常:发生肿瘤。 第三章 抗原 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和特性 一、抗原的概念 概念;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形成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相应抗体
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如:(1)麻疹疫苗一一→机体一一→抗体 麻疹病毒 结合 (2)卡介苗 机体一一→致敏淋巴细胞 结核杆菌 、抗原的特性 (1)免疫原性: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形成致敏淋巴细胞的性能 (2)免疫反应性: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引起 免疫反应的性能。 第二节抗原的异物性、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抗原物质是否具有免疫原性,一方面取决于抗原本身的性质,另一方面 取决于机体对抗原刺激的反应性。自然界中物质种类繁多,作为抗原物质必 须具备下列性质。 、异物性 含义:凡是胚胎期未与免疫细胞接触过的物质 一)异种物质 微生物/动物血清→人,为异种物质。 生物间种族亲缘关系越远,免疫原应越强。 (二)同种异体物质:高等动物同种不同个体之间,由于遗传基因不同
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如:(1)麻疹疫苗——→机体——→抗体 麻疹病毒────结合──────┘ (2)卡介苗———→机体——→致敏淋巴细胞 结核杆菌────结合──────┘ 二、抗原的特性 (1)免疫原性: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形成致敏淋巴细胞的性能。 (2)免疫反应性: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引起 免疫反应的性能。 第二节 抗原的异物性、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抗原物质是否具有免疫原性,一方面取决于抗原本身的性质,另一方面 取决于机体对抗原刺激的反应性。自然界中物质种类繁多,作为抗原物质必 须具备下列性质。 一、异物性 含义:凡是胚胎期未与免疫细胞接触过的物质。 (一)异种物质 微生物/动物血清→人,为异种物质。 生物间种族亲缘关系越远,免疫原应越强。 (二)同种异体物质:高等动物同种不同个体之间,由于遗传基因不同
其组织成分的化学结构也有差异。因此,同种异体物质也可以是抗原物质。 如人类血型抗原 (三)自身抗原:在正常情况下,机体自身组织成分无免疫原性,但在 某些情况下,自身成分也可成为抗原物质。如晶状体、精子、脑组织等。 、抗原的特异性 特异性的概念是指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结合,出现特 异的免疫反应。 刺激 只产生 举例:伤寒杆菌(Ag)一—→机体——→抗伤寒杆菌的抗体 伤寒杆菌只能与抗伤寒杆菌的抗体结合发生反应,而不能与痢疾 杆菌的抗体结合 (一)抗原决定簇 1.概念:暴露在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作用:即抗原的两种性能。 化学本质:约为5-7个氨基酸、单糖或核苷酸组成。 2.重要的抗原决定簇 1)T细胞和B细胞决定簇 2)载体决定簇与半抗原决定簇 (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
其组织成分的化学结构也有差异。因此,同种异体物质也可以是抗原物质。 如人类血型抗原。 (三)自身抗原:在正常情况下,机体自身组织成分无免疫原性,但在 某些情况下,自身成分也可成为抗原物质。如晶状体、精子、脑组织等。 二、 抗原的特异性 特异性的概念是指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结合,出现特 异的免疫反应。 举例:伤寒杆菌(Ag)——→机体——→抗伤寒杆菌的抗体 伤寒杆菌只能与抗伤寒杆菌的抗体结合发生反应,而不能与痢疾 杆菌的抗体结合。 (一)抗原决定簇 1.概念:暴露在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作用:即抗原的两种性能。 化学本质:约为 5-7 个氨基酸、单糖或核苷酸组成。 2.重要的抗原决定簇 1)T 细胞和 B 细胞决定簇 2)载体决定簇与半抗原决定簇 (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 刺激 只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