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授课计划 审签 编号05 授课时间及单元 授课专业及班级 组织教学:考勤、填写教学日志 基本课题: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人体的微生态第四节消毒与灭菌 教学目标:1.简述细菌在自然界及正常人体的分布 2.说出正常菌群、菌群失调及菌群失调症的概念。(重点) 3.复述消毒、灭菌、防腐、无菌及无菌操作的概念。(重点) 4!.列出热力消毒灭菌法,并说明适用范围。(重点) 5.简述化学消毒剂的应用浓度、原理及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时间(分) 复习旧课:人工培养细菌的实际意义有哪些? 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人体的微生态 、细菌的分布 (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学生自学,教师总结。 (二)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1.人体正常菌群 列举临床实例讲解有关重要概念 2.菌群失调及菌群失调症 、人体的微生态 简介。 10 第四节消毒与灭菌 、概念与意义 学生预习后,教师提问。15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审签 编号 05 授课时间及单元 授课专业及班级 组织教学:考勤、填写教学日志 1 基本课题:第三节 细菌的分布与人体的微生态 第四节 消毒与灭菌 教学目标:1. 简述细菌在自然界及正常人体的分布。 2. 说出正常菌群、菌群失调及菌群失调症的概念。(重点) 3. 复述消毒、灭菌、防腐、无菌及无菌操作的概念。(重点) 4. 列出热力消毒灭菌法,并说明适用范围。(重点) 5. 简述化学消毒剂的应用浓度、原理及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时间(分) 复习旧课:人工培养细菌的实际意义有哪些? 4 第三节 细菌的分布与人体的微生态 一、细菌的分布 30 (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学生自学,教师总结。 (二)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1.人体正常菌群 列举临床实例讲解有关重要概念。 2.菌群失调及菌群失调症 二、人体的微生态 简介。 10 第四节 消毒与灭菌 一、概念与意义 学生预习后,教师提问。 15
、物理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一)热力灭菌法 20 1.列表讲解,便于学生记忆。 2.重点介绍高压灭菌器。 (二)电磁波辐射杀菌法强调紫外线的作用。 (三)滤过除菌法 三、化学因素对细菌的影响1.列举实例简介。 2.主要强调消毒剂。 小结 4 手术器械、手术衣、培养基、饮用水、体温计、接种环如何 进行消毒灭菌? 布置作业与预习 作业:列表比较几种热力灭菌方法的特点、用途。 预习:实验二细菌总论实验(二) 课后分析
二、物理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一)热力灭菌法 20 1. 列表讲解,便于学生记忆。 2. 重点介绍高压灭菌器。 (二)电磁波辐射杀菌法 强调紫外线的作用。 10 (三)滤过除菌法 三、化学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1. 列举实例简介。 5 2. 主要强调消毒剂。 小结 4 手术器械、手术衣、培养基、饮用水、体温计、接种环如何 进行消毒灭菌? 布置作业与预习 1 作业:列表比较几种热力灭菌方法的特点、用途。 预习:实验二 细菌总论实验(二) 课后分析
第三节细菌的分布和人体的微生态 、细菌的分布 (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土壤(最多) (1)分布:距地面10~20cm的土壤中最多 (2)与人类的关系 1)多数有益: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 2)少数有害:主要来源于病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以及死于传染病的人畜尸 体。主要与创伤感染有关。 2.水 (1)来源:土壤、尘埃、垃圾、人畜排泄物等。 (2)与人类的关系:与消化道传染病有关,因此应加强水和粪便的管理。 空气 (1)来源:土壤、尘埃、飞沫等。 (2)与人类的关系:与呼吸道感染有关,非病原菌与生物制品、培养基 的污染有关。 (二)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分布概况 人体的体表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咽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
第三节 细菌的分布和人体的微生态 一、细菌的分布 (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1.土壤(最多) (1)分布:距地面 10~20cm 的土壤中最多。 (2)与人类的关系 1)多数有益: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 2)少数有害:主要来源于病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以及死于传染病的人畜尸 体。主要与创伤感染有关。 2.水 (1)来源:土壤、尘埃、垃圾、人畜排泄物等。 (2)与人类的关系:与消化道传染病有关,因此应加强水和粪便的管理。 3.空气 (1)来源:土壤、尘埃、飞沫等。 (2)与人类的关系:与呼吸道感染有关,非病原菌与生物制品、培养基 的污染有关。 (二)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一)分布概况 人体的体表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咽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
腔道中都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 皮肤:细菌的种类和数目因个人卫生状况及环境情况有关。 口腔:数目和种类都很多,与龋齿的发生有关 胃:一般无菌。 肠道:小肠很少,大肠很多,但9699%为厌氧菌 呼吸道:正常支气管、肺部无菌。 泌尿生殖道:仅在泌尿生殖道外部有微生物存在 (二)正常菌群概念:正常人体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的腔道粘膜上, 存在着不同种类和一定数量细菌,这些细菌通常对人体是无害的,称为正常 菌群。 (三)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 1)生物拮抗作用2)营养作用3)免疫作用 、人体的微生态 1.微生态失调 (1)菌群失调:正常菌群中各种细菌的数量与比例发生大幅度改变,生 态系中出现了不平衡状态。 (2)菌群失调症:严重的菌群失调使机体表现出临床症状者 (3)原因:长期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 2微生态失调的防治
腔道中都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 皮肤:细菌的种类和数目因个人卫生状况及环境情况有关。 口腔:数目和种类都很多,与龋齿的发生有关。 胃:一般无菌。 肠道:小肠很少,大肠很多,但 96~99%为厌氧菌。 呼吸道:正常支气管、肺部无菌。 泌尿生殖道:仅在泌尿生殖道外部有微生物存在。 (二)正常菌群概念:正常人体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的腔道粘膜上, 存在着不同种类和一定数量细菌,这些细菌通常对人体是无害的,称为正常 菌群。 (三)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 1)生物拮抗作用 2)营养作用 3)免疫作用 二、人体的微生态 1.微生态失调 (1)菌群失调:正常菌群中各种细菌的数量与比例发生大幅度改变,生 态系中出现了不平衡状态。 (2)菌群失调症:严重的菌群失调使机体表现出临床症状者。 (3)原因:长期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 2.微生态失调的防治
(1)矫正微生态失调 (2)增加机体免疫力 (3)合理应用抗生素 (4)及时应用微生态制剂 第四节消毒与灭菌 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的一切方法。 无菌:物品中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 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方法。 防腐:是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物理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热力灭菌法 1.湿热灭菌法 (1)高压蒸汽灭菌法 方法:压力1.05kg/cm3、温度121.3℃、时间15~30′ 用途:耐髙温髙压又不怕潮湿的物品,如手术衣、一般培养基等 (2)煮沸法 方法:100℃5′可杀死繁殖体,100℃1~2小时可杀死芽孢
(1) 矫正微生态失调 (2) 增加机体免疫力 (3) 合理应用抗生素 (4) 及时应用微生态制剂 第四节 消毒与灭菌 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的一切方法。 无菌:物品中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 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方法。 防腐:是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一、物理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一)热力灭菌法 1.湿热灭菌法 (1)高压蒸汽灭菌法 方法:压力 1.05kg/cm3、温度 121.3℃、时间 15~30′。 用途:耐高温高压又不怕潮湿的物品,如手术衣、一般培养基等。 (2)煮沸法 方法:100℃5′可杀死繁殖体,100℃1~2 小时可杀死芽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