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一、字音(红色字) 呵干瘪瘪三稻穗淤滩驳船纤绳纤维勒进 勒索簇新挣脱挣扎胚芽绯红菲薄诽谤斐然 蜚短流长喷薄伤痕累累果实累累牵累我累了迷 惘 二、字形(红色字) 隧洞与深邃疲惫肩膊与胳膊、脉搏蜗行与笑涡 字义 驳船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一、字音(红色字) 呵 干瘪 瘪三 稻穗 淤滩 驳船 纤绳 纤维 勒进 勒索 簇新 挣脱 挣扎 胚芽 绯红 菲薄 诽谤 斐然 蜚短流长 喷薄 伤痕累累 果实累累 牵累 我累了 迷 惘 二、字形(红色字) 隧洞与深邃 疲惫 肩膊与胳膊、脉搏 蜗行与笑涡 三、字义 驳船
舒婷 现代作家,原名龚佩瑜,祖籍福建泉州, 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漳州龙海),生 长在厦门。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 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 顾城齐名,但事实上,她的诗歌更接近上 代载道意味较浓的传统诗人,反抗性淡漠了许多。1969 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 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著有 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 《心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 想”》《舒婷文集》(3卷)等。诗歌《祖国呵,我亲爱的 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双桅船》 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中文文学奖
舒婷 现代作家,原名龚佩瑜,祖籍福建泉州, 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漳州龙海),生 长在厦门。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 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 顾城齐名,但事实上,她的诗歌更接近上一 代载道意味较浓的传统诗人,反抗性淡漠了许多。1969 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 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著有 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 《心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 想”》《舒婷文集》(3卷)等。诗歌《祖国呵,我亲爱的 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双桅船》 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中文文学奖
舒婷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 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 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舒 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 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 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 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 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 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舒婷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 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 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舒 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 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 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 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 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 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祖国土 一、字音(红色字) 砂砾齑粉蹂躏 、字形(红色字) 字义 齑粉 四、阿赫马托娃(1889~1966) 苏联女诗人。生于敖德萨一个海军工程师的 家庭。曾在彼得堡女子大学学习法律,但她酷爱 文学,尤其是诗歌1910年与贵族诗人古米廖夫结 婚游历许多国家。曾加入阿克梅派。1912年出 版诗集《黄昏》。1914年发表诗集《念珠》, 曾引起轰动。20年代初期出版诗集:《车前草》(1921)和 《 Anno dominimcmXX》(拉丁文意为耶稣纪元, 1922)。她的诗多以短小精致的形式,袒露复杂的内心 矛盾。2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普希金的创作技巧
祖国土 一、字音(红色字) 砂砾 齑粉 蹂躏 二、字形(红色字) 三、字义 齑粉 四、阿赫马托娃 (1889~1966) 苏联女诗人。生于敖德萨一个海军工程师的 家庭。曾在彼得堡女子大学学习法律,但她酷爱 文学,尤其是诗歌1910年与贵族诗人古米廖夫结 婚,游历许多国家。曾加入阿克梅派。1912年出 版诗集《黄昏》。1914年发表诗集《念珠》, 曾引起轰动。20年代初期出版诗集:《车前草》(1921)和 《Anno DominiMCMXXI》(拉丁文意为耶稣纪元, 1922)。她的诗多以短小精致的形式,袒露复杂的内心 矛盾。2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普希金的创作技巧
卫国战争时期创作过宣传勇敢精神的爱国主义诗篇,如 《起誓》(1941)、《勇敢》(1942)、《胜利》 1942~1945)等。战后继续写作抒情诗,主要发表在 《星》《列宁格勒》杂志上。1946年受到批判。50年代 后期恢复名誉。晚期的诗歌有《没有主角的长诗》 (1940~1962和《光阴的飞逝》(1909~1965)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把她的百年华诞之年为阿赫马托 娃年,以纪念这位“把人带进一个美好世界”的“诗歌语 言的光辉大师
卫国战争时期创作过宣传勇敢精神的爱国主义诗篇,如 《起誓》(1941)、《勇敢》(1942)、《胜利》 (1942~1945)等。战后继续写作抒情诗,主要发表在 《星》《列宁格勒》杂志上。1946年受到批判。50年代 后期恢复名誉。晚期的诗歌有《没有主角的长诗》 (1940~1962)和《光阴的飞逝》(1909~1965)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把她的百年华诞之年为阿赫马托 娃年,以纪念这位“把人带进一个美好世界”的“诗歌语 言的光辉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