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一章质点运动学1x=2t21+0.75121-14一石子从空中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石子并非作自由落体运动,现测得其加速度a=A-Bv,式中A、B为正恒量,求石子下落的速度和运动方程分析本题亦属于运动学第二类问题,与上题不同之处在于加速度是速度du的函数,因此,需将式du=a(u)d分离变量为=dt后再两边积分a(v)解选取石子下落方向为轴正向,下落起点为坐标原点,do=A-Bu(1)由题意知(1)adt用分离变量法把式(1)改写为de= dt(2)A-Bu将式(2)两边积分并考虑初始条件,有dedJ.A-BuA得石子速度.B合为一常量,通常称为极限速度或收尾速度,由此可知当,一→时,D_dy.A(2)再由:(1-e-")并考虑初始条件有dtR-e-B)d得石子运动方程A.+A(e*-1)BB?1-15一质点具有恒定加速度a=6i+4j,式中α的单位为m·s2.在t=0时,其速度为零,位置矢量r。=10mi.求:(1)在1 y/m任意时刻的速度和位置失量;(2)质点在0xy平面上的轨迹方程,并画出轨迹的示意图20m分析与上两题不同处在于质点作平面曲=2x线运动,根据叠加原理,求解时需根据加速度的sy两个分量a,和a,分别积分,从面得到运动方程r人x/m的两个分量式x(t)和(t).由于本题中质点加速10题1-15图
16第一篇力学at和度为恒矢量,故两次积分后所得运动方程为固定形式,即x=。+71a,t,两个分运动均为匀变速直线运动.读者不妨自己验证一下y=y, +vo,t.解由加速度定义式,根据初始条件=0时。=0,积分可得du=ad(6i +4j)dm=6+4j崇及初始条件t=0时,,。=(10 m),积分可得又由dtdr =wdt =(6ri +4t)dtr =(10 +3t)i +27j由上述结果可得质点运动方程的分量式,即x=10+32y=2?消去参数,可得运动的轨迹方程3y=2x-20m这是一-个直线方程.直线斜率=,2,α=33°41轨迹如图所示=tana3dx1-16质点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以恒定的速率运动,质点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OA和OB所对的圆心角为A6.(1)试证位置A和B之间的平均加速度为=/2(1-c0s△0)/(RA0):(2)当A分别等于9030°10°和1°时,平均加速度各为多少?并对结果加以讨论分析瞬时加速度和平均加速度的物理含义不间,它们分别表示为α=张dt2和=,在匀速率圆周运动中,它们的大小分别为 4。=号,_,式中nAtAt1Al可由图(b)中的几何关系得到,而A可由转过的角度A求出由计算结果能清楚地看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即瞬时加速度是平均加速度在At-0时的极限值.解(1)由图(b)可看到△=-,,故IAl =of +-2uuzcos A8
17第一章质点运动学=0 2(1 - cOS 4)而4IAs_RAO6UA所以a_lml=V2(1-cOS40)RAAAt(2)将A=90°30°10°,1°分别代人上式,102得82, ~0. 9003 "(a)az0.9886RR'2, ~0.9987 岁a1.000R:RAA以上结果表明,当△6-0时,匀速率圆周运动的平均加速度趋近于一极限值,该值即为法向加理度示An1-17质点在0xy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b)为r=2.0+(19.0-2.0)j,式中r的单位为m,题1-16图的单位为s.求:(1)质点的轨迹方程;(2)在,=1.0s到,=2.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3)t,=1.0s时的速度及切向和法向加速度:(4)t=1.0s时质点所在处轨道的曲率半径p分析根据运动方程可直真接写出其分量式x=x()和y=y(t),从中消去参数t,即得质点的轨迹方程.平均速度是反映质点在一段时间内位置的变化率,即=Ar/△,它与时间间隔A的大小有关,当A-0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即瞬时速dr度=切向和法向加速度是指在自然坐标下的分矢量a,和。,前者只反映dtdye,后者只反映质点速度方向的变质点在切线方向速度大小的变化率,即a,=dt化,它可由总加速度a和a,得到.在求得t时刻质点的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大02小后,可由公式。=一求pp解(1)由参数方程x=2.0t,y=19.0-2.02消去,得质点的轨迹方程:y=19.0 -0.50x2
18第一篇力学(2)在t,=1.00s到t=2.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 01 -6. 0jAt"t-t(3)质点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e+j=2.0元-4.0%w(n) =vi+ujdttddx+dj=-4.0m.sja(t):dtdt则t,=1.00s时的速度v(t)l,-1.=2.0i-4.0j切向和法向加速度分别为ddα. ...-%e-( o++)e =3. 58 · .a.=ya-ae.=1.79m-s-2e(4)t=1.0s质点的速度大小为w=/u+w=4.47m·9-1=11.17m则p=a.1-18飞机以100m:s的速度沿水平直线飞行,在离地面高为100m时,驾驶员要把物品空投到前方某一地面目标处,问:(1)此时目标在飞机正下方位置的前面多远?(2)投放物品时,驾驶员看目标的视线和水平线成何角度?(3)物品投出2.0s后,它的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各为多少?分析物品空投后作平抛运动.忽略空气阻力的条件下,由运动独立性原理知,物品在空中沿水平方向作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作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目标时,两方向上运动时间是相同的.因此,分别列出其运动方程,运用时间相等的条件,即可求解,此外,平抛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只存在x竖直向下的重力加速度,为求特定时刻t时物体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只需求出该时刻它们与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夹角α或β.由图可知,在特定时刻,物体的切向加速度和水平线之间的夹角α,可由此时刻的两速度分量求出,这样,也7771777777777717777777777就可将重力加速度的切向和法向分量题1-18图求得
19第一章质点运动学解(1)取如图所示的坐标,物品下落时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运动方程分别为1x=w, y=2gt飞机水平飞行速度v=100m·s-,飞机离地面的高度y=100m,由上述两式可得目标在飞机正下方前的距离2y=452 mX二#Ng(2)视线和水乎线的夹角为= arctan =12.5°x(3)在任意时刻物品的速度与水平轴的夹角为" = arctan &tα=arctanU0取自然坐标,物品在抛出28时,重力加速度的切向分量与法向分量分别为a, = gsin α= gsin( arctan ) =1. 88 m s*2?a, =gcos Q= gcos( arctan ) =9. 62 m · s-21-19如图(a)所示,一小型迫击炮架设在一斜坡的底端0处,已知斜坡倾角为α,炮身与斜坡的夹角为β,炮弹的出口速度为",忽略空气阻力.求:(1)炮弹落地点P与点0的距离0P;(2)欲使炮弹能垂直击中坡面.证明α和β必须满足tanβ=一并与%无关,2tanα分析这是一个斜上抛运动,看似简单,但针对题目所间,如不能灵活运用叠加原理,建立一个恰当的坐标系,将运动分解的话,求解起来并不容易,现建立如图(a)所示坐标系,则炮弹在和两个方向的分运动均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初速度分别为cosβ和uasinβ其加速度分别为gsinα和gcosα.在此坐标系中炮弹落地时,应有y=0,则=OP.如欲使炮弹垂直击中坡面,则应满足,0,直接列出有关运动方程和速度方程,即可求解。由于本题中加速度g为恒1矢量.故第一间也可由运动方程的矢量式计算,即=%。8,做出炮弹落地时的矢量图【如图(b所示】,由图中所示几何关系也可求得のP(即图中的r失量)(1)解1由分析知,炮弹在图(a)所示坐标系中两个分运动方程为12et'sin ax=v.fcos 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