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昌区 201l届高三11月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词语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绮丽/倚仗下载/装载笨坯/玉醅 B.口讷/蚊蚋渐染/间距绯闻/菲薄 C.框架/眼眶缄默/箴言剽悍/剽窃 D.褊小/干煸轴承/压轴剔除/警惕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瞭望/缭乱囤积居奇/集思广益平添烦恼/平心而论 B.怂恿/纵容无济于事/和衷共济味同嚼蜡/脸色腊黄 C.报复/抱负清风夜唳/暴戾恣睢久富盛名/名副其实 D.燥热/急躁貌和神离/计日程功普度众生/渡过难关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上中学时,老师在一次谈话中鼓励丁学良有机会要去哈佛读几年书,没想到一语成 谶,后来丁学良就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个去哈佛读社会学的博士 B.山西疫苗事件发生后,曾有7位家长到法院门口击鼓升堂,要求起诉山西省疾控中 心和北京华卫时代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C.在小王、小张的搀扶下,离别母校三十多年的老教师刘明沿着校园的小径踽踽而行 他仔细地看着这花、这草、这石 D.《孔子》的主题歌《幽兰操》首唱后,激起千层浪。网友们壁垒分明,一部分人对 诗词的改变和韵律大大不满,对天后的唱功也发出“王菲老矣”的感叹;另外一部 分人却大赞“很王菲”。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人民银行针对当前通货膨胀压力的情况,已制定决定自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 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的具体方案 B.在新课改形势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经常看书、读报,不断地参加培训学习, 否则就会对许多新事物感到陌生,说话做事也就难免贻笑大方 C.来参加会议的人很多,进来的人手里都拿着一本打印很精美的簿子,只见他空着两 手没精打采地站在主席台旁,不很讲话,虽然讲话也没有什么生气。 D.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生产经济,这无疑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 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石墨烯一一这种二维的碳到底会给人类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即使是刚刚戴上诺 贝尔奖桂冠的研究者们,也无法预知 B.我国“十一五”期末,全国人口总量(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控制 在13.6亿人以内;到2020年,人口总量控制在14.5亿人左右
湖北省武昌区 2011 届高三 11 月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题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词语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绮.丽/倚.仗 下载./装载. 笨坯./玉醅. B.口讷./蚊蚋. 渐.染/间.距 绯.闻/菲.薄 C.框.架/眼眶. 缄.默/箴.言 剽.悍/剽.窃 D.褊.小/干煸. 轴.承/压轴. 剔.除/警惕.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瞭望/缭乱 囤积居奇/集思广益 平添烦恼/平心而论 B.怂恿/纵容 无济于事/和衷共济 味同嚼蜡/脸色腊黄 C.报复/抱负 清风夜唳/暴戾恣睢 久富盛名/名副其实 D.燥热/急躁 貌和神离/计日程功 普度众生/渡过难关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上中学时,老师在一次谈话中鼓励丁学良有机会要去哈佛读几年书,没想到一语成 ... 谶.,后来丁学良就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个去哈佛读社会学的博士。 B.山西疫苗事件发生后,曾有 7 位家长到法院门口击鼓升堂 ....,要求起诉山西省疾控中 心和北京华卫时代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C.在小王、小张的搀扶下,离别母校三十多年的老教师刘明沿着校园的小径踽踽而行 ...., 他仔细地看着这花、这草、这石…… D.《孔子》的主题歌《幽兰操》首唱后,激起千层浪。网友们壁垒分明 ....,一部分人对 诗词的改变和韵律大大不满,对天后的唱功也发出“王菲老矣”的感叹;另外一部 分人却大赞“很王菲”。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国人民银行针对当前通货膨胀压力的情况,已制定决定自 10 月 20 日起上调金融 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0.25 个百分点的具体方案。 B.在新课改形势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经常看书、读报,不断地参加培训学习, 否则就会对许多新事物感到陌生,说话做事也就难免贻笑大方。 C.来参加会议的人很多,进来的人手里都拿着—本打印很精美的簿子,只见他空着两 手没精打采地站在主席台旁,不很讲话,虽然讲话也没有什么生气。 D.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生产经济,这无疑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 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石墨烯——这种二维的碳到底会给人类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即使是刚刚戴上诺 贝尔奖桂冠的研究者们,也无法预知。 B.我国“十一五”期末,全国人口总量(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控制 在 13.6 亿人以内;到 2020 年,人口总量控制在 14.5 亿人左右
C.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嫦娥二号”生产的多个品种、多个规格的铝合 金锻件、板材,无论在强度、塑性、耐腐蚀性还是在抗疲劳度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 先进水平。 D.明年,武汉将与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同一首歌·走进首义之都”主题晚会,晚会 的名称暂定为《首义光芒耀华夏》。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译书与中国近代化 陈志勇 早在汉唐时期,我国就发生过大规模的佛经翻译活动,由此涌现出的-大批译著多以佛 教为主,兼有其他各教。其社会意义主要是宗教的传入,宗教的传播又往往同时伴随着文化 的流通,文化交流愈广泛,宗教发展也愈益充分,日益广泛的文化交流推动了社会的繁荣。 明末清初年间,西方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土的译著在中国岀现。在耶稣会传教土中,利玛 窦堪称杰出的代表。他入乡随俗,将基督教与儒教相联系,;求说明基督教与儒教的-致 性;他还“以学术为媒“,努力用知识与文化去争取中国的士大夫,向他们展示西方日益发 展的科学技术,借以抬高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地位。欧洲传教土远航东来,其社会意义已远不 止于宗教,而是带来了有关西方世界的新信息,西学东渐由此拉开帷幕。 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对中国的扩张,西方传教士再次来华,除了翻译《圣经》以 外,他们还编译各国史地和制度方面的书。传教士们继续沿用传播科学的方法,以作为他们 在中国活动的媒介。主要是在沿海地区少数教民及上层官僚土大夫中间流传,内容逐步推广 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其影响也日益扩大。 自洋务运动到戊戌维新时期的译书活动则由传教土逐渐转为以官方为主。尽管近代中国 官方译书从林则徐便已开始,但是严格地说,由朝廷岀面设置机构、组织人员,长时间比较 系统地翻译西书,还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这时朝廷从事翻译工作的主要机构是同文馆 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前者译书內容以世界知识,包括各国历史、国际法和有关史论为主 后者的译书以应用科学为主。1901年,刘坤一、张之洞奏请在南京设立江楚编译局。这样
C.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嫦娥二号”生产的多个品种、多个规格的铝合 金锻件、板材,无论在强度、塑性、耐腐蚀性还是在抗疲劳度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 先进水平。 D.明年,武汉将与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同一首歌·走进首义之都”主题晚会,晚会 的名称暂定为《首义光芒耀华夏》。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译书与中国近代化 陈志勇 早在汉唐时期,我国就发生过大规模的佛经翻译活动,由此涌现出的一大批译著多以佛 教为主,兼有其他各教。其社会意义主要是宗教的传入,宗教的传播又往往同时伴随着文化 的流通,文化交流愈广泛,宗教发展也愈益充分,日益广泛的文化交流推动了社会的繁荣。 明末清初年间,西方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的译著在中国出现。在耶稣会传教士中,利玛 窦堪称杰出的代表。他入乡随俗,将基督教与儒教相联系, ;求说明基督教与儒教的一致 性;他还“以学术为媒“,努力用知识与文化去争取中国的士大夫,向他们展示西方日益发 展的科学技术,借以抬高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地位。欧洲传教士远航东来,其社会意义已远不 止于宗教,而是带来了有关西方世界的新信息,西学东渐由此拉开帷幕。 19 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对中国的扩张,西方传教士再次来华,除了翻译《圣经》以 外,他们还编译各国史地和制度方面的书。传教士们继续沿用传播科学的方法,以作为他们 在中国活动的媒介。主要是在沿海地区少数教民及上层官僚士大夫中间流传,内容逐步推广 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其影响也日益扩大。 自洋务运动到戊戌维新时期的译书活动则由传教士逐渐转为以官方为主。尽管近代中国 官方译书从林则徐便已开始,但是严格地说,由朝廷出面设置机构、组织人员,长时间比较 系统地翻译西书,还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这时朝廷从事翻译工作的主要机构是同文馆 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前者译书内容以世界知识,包括各国历史、国际法和有关史论为主; 后者的译书以应用科学为主。1901 年,刘坤一、张之洞奏请在南京设立江楚编译局。这样
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地形成了一个官方译书系统。官方译书主要还是以应用科学为主, 重点是在兵学知识、工艺制造和自然科学理论,特别是数学、物理和化学方面,这和当时的 国内需求和朝廷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由于甲午战败,国运艰辛,救国之士从日本的崛起中,感到了西洋丈明的力量,更欲从 译书中寻求救国之道,到处兴起的译书社团,表明译书已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译书内容由 自然科学扩展到社会科学。私家译书最著名的要数严复和林纾二人。严复的译书在思想界所 起的作用最为深刻,他的《天演论》为当时的思想界敲响了救亡图存的警钟。林纾是第-位 用古文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的人,共译作品184种,包括许多国家的文学名著。“严林”的译 著在近代西学东渐史上有着特殊的价值和重要的地位 民国以后的译书种类、数量愈来愈多。在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以鲁迅、周作人、陈独秀等 人为代表一个译书群,陈望道《共产党宣言》的翻译,给中国思想界带来新的生机。 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虽然路经多歧,干回百折,但总 的方向是与世界日益接轨,向着近代化的目标艰难而又不可阻挡地前进,这其中,译书所起 到的作用不可忽视 (选自《国学》总第39期,有删改) 6.下列是有关译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一些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唐时期的一系列佛教译著其主要作用是在于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B.译书所带来的西学的传播与扩展,成为中国社会开始向近代化转型的动因 C.鸦片战争后,官方及私人的大量译作不断涌现,促成了西学东渐,促进了知识分子 思想的变迁 D.从一开始,西方传教士的大量译著就以传播科学知识为核心,不容置疑地起到开启 民智的作用。 7.下列对“西学东渐”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的文化思想最早通过汉唐时期大规模的佛经翻译活动传人我国,对当时社会的 繁荣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B.从整体上讲,西学东渐应该值得肯定,因为它打破了封建士大夫的愚昧和麻木,使 中国逐步迈向了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C.严林”译著所彰显出的价值和地位说明,西学东渐很成功的一点是引进了西方先进 的社会科学思想,进而更新了民族的社会心理机制。 D.欧洲传教士远航东来,不仅向中国传人宗教文化,还带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等信息 这标志着西学东渐的开始
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地形成了一个官方译书系统。官方译书主要还是以应用科学为主, 重点是在兵学知识、工艺制造和自然科学理论,特别是数学、物理和化学方面,这和当时的 国内需求和朝廷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由于甲午战败,国运艰辛,救国之士从日本的崛起中,感到了西洋丈明的力量,更欲从 译书中寻求救国之道,到处兴起的译书社团,表明译书已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译书内容由 自然科学扩展到社会科学。私家译书最著名的要数严复和林纾二人。严复的译书在思想界所 起的作用最为深刻,他的《天演论》为当时的思想界敲响了救亡图存的警钟。林纾是第一位 用古文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的人,共译作品 184 种,包括许多国家的文学名著。“严林”的译 著在近代西学东渐史上有着特殊的价值和重要的地位。 民国以后的译书种类、数量愈来愈多。在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以鲁迅、周作人、陈独秀等 人为代表一个译书群,陈望道《共产党宣言》的翻译,给中国思想界带来新的生机。 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虽然路经多歧,千回百折,但总 的方向是与世界日益接轨,向着近代化的目标艰难而又不可阻挡地前进,这其中,译书所起 到的作用不可忽视。 (选自《国学》总第 39 期,有删改) 6.下列是有关译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一些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唐时期的一系列佛教译著其主要作用是在于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B.译书所带来的西学的传播与扩展,成为中国社会开始向近代化转型的动因。 C.鸦片战争后,官方及私人的大量译作不断涌现,促成了西学东渐,促进了知识分子 思想的变迁。 D.从一开始,西方传教士的大量译著就以传播科学知识为核心,不容置疑地起到开启 民智的作用。 7.下列对“西学东渐”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西方的文化思想最早通过汉唐时期大规模的佛经翻译活动传人我国,对当时社会的 繁荣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B.从整体上讲,西学东渐应该值得肯定,因为它打破了封建士大夫的愚昧和麻木,使 中国逐步迈向了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C.严林”译著所彰显出的价值和地位说明,西学东渐很成功的一点是引进了西方先进 的社会科学思想,进而更新了民族的社会心理机制。 D.欧洲传教士远航东来,不仅向中国传人宗教文化,还带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等信息, 这标志着西学东渐的开始
8.下列说法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译书的最早活动,始自介绍外来宗教,时界分明,先是佛教,然后是基督教 B.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由于国内的需求和朝廷的政策,官方开始比较系统地翻译西书 C.在西方文化的启迪和催化下,中国知识分子开始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选择、编译 D.作者认为社会科学方面的译著在促进中国社会变革方面起到的作用显然要大于自然 科学译著。 9.简要概括近代中国译书活动中先后出现的三支主要力量以及各自译书内容的特点。(3分)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童心说 李赞(明)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 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其长也,有道理从闫见而入,而皆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 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 理而来也。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 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 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①,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非内合于章美 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 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 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 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言 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无所不假, 则无所不喜。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②。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
8.下列说法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译书的最早活动,始自介绍外来宗教,时界分明,先是佛教,然后是基督教。 B.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由于国内的需求和朝廷的政策,官方开始比较系统地翻译西书。 C.在西方文化的启迪和催化下,中国知识分子开始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选择、编译。 D.作者认为社会科学方面的译著在促进中国社会变革方面起到的作用显然要大于自然 科学译著。 9.简要概括近代中国译书活动中先后出现的三支主要力量以及各自译书内容的特点。(3 分)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童心说 李赞(明)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 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皆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 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 理而来也。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 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 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①,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非内合于章美 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 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 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 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言 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无所不假, 则无所不喜。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②。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
世者,又岂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 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诗何必古《选》③,文何必 先秦。 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 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后学不察, 便谓出自圣人之口也,目之为经矣,孰知其大半非圣人之言平?纵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 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阔门徒云耳。医药假病,方难定执,是 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断断乎 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明矣。呜呼吾又安得真正大圣人童心未曾失者而与之一言文哉! 注释⑩①见∶通“现。②矮人何辩:这里以演戏为喻,矮人根本看不到,就无法分辨 了。③《选》:指萧统编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 (选自《明清文选》,有删改)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辞不能达 达:畅达 B.诗何必古《选》 古:古老 C.目之为经矣 目:称 D.因病发药 因:根据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丧失童心后造成的恶果的一项是 ①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 ②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 ③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 ④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 ⑤道理不行,闻见不立 ⑥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在当时不扫除‘道理闻见”的污染,恢复人的本性,就不可能有任何真正 的文艺创作
世者,又岂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 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诗何必古《选》③,文何必 先秦。 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 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后学不察, 便谓出自圣人之口也,目之为经矣,孰知其大半非圣人之言平?纵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 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阔门徒云耳。医药假病,方难定执,是 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断断乎 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明矣。呜呼!吾又安得真正大圣人童心未曾失者而与之一言文哉! [注释]①见:通“现”。②矮人何辩:这里以演戏为喻,矮人根本看不到,就无法分辨 了。③《选》:指萧统编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 (选自《明清文选》,有删改)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辞不能达. 达:畅达 B.诗何必古.《选》 古:古老 C.目.之为经矣 目:称 D.因.病发药 因:根据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丧失童心后造成的恶果的—项是 ( ) ①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 ②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 ③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 ④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 ⑤道理不行,闻见不立 ⑥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在当时不扫除‘道理闻见”的污染,恢复人的本性,就不可能有任何真正 的文艺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