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美国人民的历史 他们的文化的腐蚀,常常转而去对付其他的牺牲品。 政府力图通过政治、文化手段把人民笼络在它所称的 具有共同利益的国家这张大网之中。在理解了这些复杂性 之后,木书仍将对政府的这种企图持怀疑态度。我将尽力 不夫描述,当他们被这一制度的闷罐车关压挤塞在一起时, 这些牺牲品互相之间的倾轧有多么残酷。我也不想把他们 的悲惨遭遇浪漫化。我记得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意 是:穷人的哭诉并不一定总是正确的,但要是听不到他们的 哭诉,你就永远不知道公平是什么。 我的初衷并不是要为人民的斗争臆想出一个胜利的结 局,但是考虑到如果历史的记述一味地简单定位于陈述失 败,揭历史的短处,那么,历史学家们将会深陷失败论的怪 圈而不能自拔。历史上,人民曾充分展示过他们的能力,曾 奋起抵抗过,也曾团结斗争过,偶尔也曾获得过胜利。但这 些历史片断,有的哪怕只是短暂的一瞬,却都被掩盖起来 了。我认为,一部历史,如果它既不愿否认过去,又想创造 性地预期一个可能的将来,那它就不仅要再现这些历史片 断,而且要着重揭示各种新的可能性。我相信,也许只是一 种希望:我们宁愿在这些过去偶现的片刻同情和怜悯中,而 不是多少个世纪绵延不断的战火中,去寻找我们的未来。 以上就是我对美国历史的一点拙见。读者也许希望继 续以上的叙述,以求充分地了解: 哥伦布对巴哈马岛上的阿拉瓦克人干了行么?科蒂斯 对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干了些什么?皮萨罗对秘鲁的印加 人于了些什么?弗吉尼亚和马萨诸塞的英国殖民者对被瓦 坦人和佩科特人干了些什么? 早期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对黄金、奴隶以及农产品的
第-章哥伦布、印第安人和人类的进步15 需求达到了一种近似疯狂的程度:偿还为进行探险而发行 的股票和偾券要用它;支付西欧君主专制的庞大官僚机构 的开销需要它;脱胎于封建制度的新型货币经济的增长需 要它;进行卡尔·马克思后来所称的“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也需要它。而这正是此后500年来一个涵盖技术、商业、政 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复杂巨大而又长盛不衰的世界体系的 开端,这个开端充满了野蛮和暴力 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敦,是英国人在美国建立的第一个 永久性定居点,它的位置恰好处于一个名叫波瓦坦的酋长 所属的印第安人部落的领地内。波瓦坦人对英国人在此定 居表现得很平静,没有采取攻击行动。1610年冬,英国人 经历了他有的“饥荒时代”,为了有口饭吃,许多人逃亡到了 印第安人部落。第二年厦天,殖民政府的统治者传话给印 第安人,要求他们归还那些逃跑者。据英国人的说法,波瓦 坦人“以傲慢不屑的话”作了答复。英国人派兵前往“报 复”,他们袭击了一个印第安人的定居点,杀死十五六名印 第安人,放火烧掉了他们的房子,割光了村庄周围的谷物, 并把部落中的女王和她的几个孩子强掳上船。在船上,这 些孩子们被扔来扔去,“脑浆进流到海水中”,女王也在饱受 凌辱后被刺死。 12年后,印第安人看到英国定居者的人数越来越多, 已对他们构成了威胁,所以决定把这些英国入彻底消灭干 净。他们四处出击,大肆屠杀,347名英国人死于非命。至 此以后,双方的战争全面化、公开化了。 既不能用做奴隶,又不想与他们在一块土地上平等共 存,子是英国人便决定灭绝印第安人。按照历史学家埃德 蒙·摩根的说法:“在大屠杀发生后的两三年内,英国人为当
16美画人民的历史 年的死难者多次对印地安人进行报复。” 在白人来到弗吉尼亚的第一年,即1607年,波瓦坦曾 给一个据说是位先知的约翰·史密斯①发出一封申诉信。 此事是否属实,尚存怀疑。但是,就算不存在这样一封发出 第一声申诉的信件,印第安人的呼声也确实很多,其精神也 确是如此: 我曾亲眼目睹了两代人的死亡…比起我们部落 中的任何一个人来,我对于和平与战争有着更深刻的 理解。为什么通过友善的方式就能得到的东西,你们 却要诉诸武力?我们为你们提供了食品,你们为什么 却要置我们于死地而后快呢?战争使你们得到了什 么?你们为什么要嫉妒我们?我们手无寸铁,妇果你 们能以诚相待,我们必然也会有求必应,我们并不是头 脑简单到不懂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我们也愿意美美地 吃肉,舒舒服服地睡觉,与妻儿平平安安地生活,笑迎 我们的英国客人,也愿意用自已的东西与他们交换铜 器、斧头。我们谁也不愿这逃亡的生活,住在阴冷的树 林里、吃的是橡子、树根之类难以下咽的东西。整日衣 食无着,内心惶惶。 当清教徒们到达新英格兰的时候,他们踏上的也不是 什么处女地,而同样是属于印第安部落的领地。 佩科特族印即第安人当时生活在现在称之为康涅狄格的 南部地区以及罗得岛。清教徒们想把印第安人从那里赶 走,并霸占那里的土地。因此一场战争在所难免。双方之 ①约翰·史出斯(1580一1631).英国殖芪片,著有《弗占尼亚,新英格兰的萨 摩群岛通史)
第一章哥伦布、印第安入利和人类的进步 17 间互相展开大屠杀。在战争中,英国人采取了当年艾尔南· 科蒂斯及其后继者使用过的战争策略(该策路在20世纪的 今天变得更加系统化了),即故意向对方的非战斗人贞发起 攻击,以达到震慑敌人的目的。 于是,英国人放火烧毁了印第安人的村庄。威廉·布拉 德福德在他当时写就的《普利茅斯种植园史》一书中,描述 了约翰·梅森对佩科特人的村庄所进行的破坏活动: 印第安人利从熊熊烈火中递出来,就被刀剑杀死 了,有的甚至被剁成了碎片,凭借手中的利剑侥幸活下 来并且得以逃生的人屈指可数。据说,他们在这次浩 劫中大约有400人丧生。在大火中活活被烧死的景象 更是惨不忍睹。 弗吉尔·沃格尔在其1972年所著的《这是我们的国家 一书的脚注中写道:“根据官方的统计数字,目前生活在康 涅狄格的佩科特族印第安人仅有21人。” 一段时期里英国人曾试图缓和这种战争手段,但最终 还是采取了灭绝人性的暴力。在哥伦布到达北美的时候, 居住在墨西哥北部的印第安人有1000万之多,可是战争的 结果,却使得这一数字目前已不足100万了。还有许多印 第安人死于欧洲人带来的疾病。 在英国人入侵北美的背后、在他们对印第安人进行大 屠杀的背后,深藏的是他们的虚伪和狡诈,而这种虚伪和狡 诈正是建立在财产私有制基础上的文明所产生出的特别强 大的动力。这是一种道德上模棱两可的动力。空间、土地, 确实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一旦条件有限,满足不了他们 的欲望,处在那样一个充满了弱肉强食竞争和冲突的历史 年代中,这种正常的渴求和欲望就会转变成为-一场对整个
18 美国人民的历史 人类的大屠杀。 从哥伦布到科蒂斯,到皮萨罗①和清教徒,难道人类 必须付出流血的代价,必须通过欺诈的手段,才能换取人类 社会从蛮荒走向文明吗? 如果人类为了进步而确实需要作出一定的牺牲,那就 应该让那些被牺牲的人自己作出他们的选择,难道坚持这 样的一个原则也是不必要的吗?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决定放 弃一些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但是为了一个完全还不清楚 的或是还没有显现出来的进步,就像一个小孩,当我们还不 知道他是有病还是健康的,是活的还是已经死了,不能因为 他是别人的孩子,就把他扔进火海;即使是我们自己的孩 子,我们也没有权利这样做。 除了以上这些理由,我们还不能肯定的是,我们怎么知 道这些遭受毁灭的就一定是低级的、落后的呢?当哥伦布 的船队靠岸的时候,是谁跑过去,纵身跃人大海去迎接他 们?又是谁从森林中钴了出来,盯着这些第一批来到弗吉 尼亚和马萨诸塞的科蒂斯和皮萨罗,并且目送他们穿过村 庄? 哥伦布把他们称之为印第安人,是因为他误算了地球 的大小。而在这里,在这本书中,我们也称其为印第安人, 实在是有一些不情愿,因为它太容易让人想到罪恶的侵略 者所强加到他们头上的枷锁。 在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的时侯,这里广表的土地上生 息繁衍着7500万各族人民,其中在北美大约有2500万。 由于士壤和气候各异,形成了千差万别的部落文化,当时他 ①皮萨罗(1502?一1548),丙班牙在南美殖民地的征服者和探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