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 预期学习成果 重点 (讲授、实验 支撑课程目标 难点 时 上机、讨论) 第7专题:海 了解和章握渔业工程 渔业生 想慧树网衣 业工程与生态修复 思政融入点: 发展历程回顾:近海渔业生 工程的相关概 线课程提前预 1,2,3.4 参工程案例:渔业生态工程 海权思想,爱国情 色及未来发展 习:ppT课间计 怀:科学精神: 未来趋势 趋劳 授:课程讨论 了解和掌操渔业遥感 第8专题:渔 的 想黄树网在 业谣感与GT 渔业摇感 基本概念和知识,渔业 线课程提前预 思政融入点 的行业重大需 品成的行业重大需求及科 2 习:PprT课间讲 1,2,3,4 海权思想:爱回 技作用和渔业遥感的产 求及科技作用 授:课程讨论 怀:工匠精神 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展望 第9专题:渔 了解和章握物联网技 智慧树网在 业竹群网T积 GIS空间数 术及应用.GI5空间据 线课程提前预 用政融入点 新及海洋应用,S0A构架 据分析及海弹 2 1,23,4 科学精神 应用,云计算技术及应用 授:课程讨论 想:爱国情怀: 第10专限:渔 了解和堂混经济学、渔 帮慧树网在 多这学 渔业经济 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稀缺 线课程提前预 用政融入点 学的基本概念 2 1,2,3,4 传承精神 性的概念、经济学解决的 习:PpT课间议 个基本问避和经济学应用 及应用 授:课程讨论 路建设 了解和童握渝业资源 第11专厦.油 与环境经济学中的基本概 业生态与环墙经济 渔业资 想慧树网在 今和知识,海业资源与环墙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科 与环境经济学 2 线课程提前预 思政融入点 基本概念及应 习:PPr课间讲 1,23,4 展历史,渔业经济学产业发 民族自豪感:一带 用 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 授:课程讨论 一路:蓝色粮仓 热 第12,近 了解和操海洋的概 流业管理及海 海洋对人类的意文, 国际海 智慧树网 示海洋法和国际海洋法 洋法和国际满 线课程提前预 思政融入点 与渔业的关系,近海渔业制 洋法与渔业的 1,2,3,4 习:PPT课间忧 爱情情怀民族自豪 度,专属经济风内生物落题 关系等 授:课程讨论 一带一路:酸 的养护,和中国用边海域浙 色粮仓 洋法问恩 第13专愿:公 了解和握掌捏公 智慧树网 每渔业管理 鱼业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 公海渔出 线课程提前预 思政融入点: 了解未来发展挎势。公海捕 管理的基本法 1,2,3,4 习:ppT课间进 海权思相:爱因情 捞自由:生物资源养护与利 律制度 怀:海弹命运共同 用:区域渔业管理组织 公 授:课程讨论 11
11 教学内容 预期学习成果 重点难点 学时 教学方式 (讲授、实验、 上机、讨论) 支撑课程目标 第 7 专题:渔 业工程与生态修复 思政融入点: 海权思想;爱国情 怀;科学精神; 了解和掌握渔业工程 发展历程回顾;近海渔业生 态工程案例;渔业生态工程 未来趋势 渔业生态 工程的相关概 念及未来发展 趋势 2 智慧树网在 线课程提前预 习;PPT 课间讲 授;课程讨论 1,2,3,4 第 8 专题:渔 业遥感与 GIS 思政融入点: 海权思想;爱国情 怀;工匠精神 了解和掌握渔业遥感 的 基本概念和知识,渔业 遥感的行业重大需求及科 技作用和渔业遥感的产业 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展望 渔业遥感 的行业重大需 求及科技作用 2 智慧树网在 线课程提前预 习;PPT 课间讲 授;课程讨论 1,2,3,4 第 9 专题:渔 业物联网工程 思政融入点: 科学精神;海权思 想;爱国情怀; 了解和掌握物联网技 术及应用,GIS 空间数据分 析及海洋应用,SOA 构架及 应用,云计算技术及应用 GIS 空间数 据分析及海洋 应用 2 智慧树网在 线课程提前预 习;PPT 课间讲 授;课程讨论 1,2,3,4 第 10 专题:渔 业经济学 思政融入点: 传承精神;一带一 路建设 了解和掌握经济学、渔 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稀缺 性的概念、经济学解决的 4 个基本问题和经济学应用 渔业经济 学的基本概念 及应用 2 智慧树网在 线课程提前预 习;PPT 课间讲 授;课程讨论 1,2,3,4 第 11 专题:渔 业生态与环境经济 学 思政融入点: 民族自豪感;一带 一路;蓝色粮仓 了解和掌握渔业资源 与环境经济学中的基本概 念和知识,渔业资源与环境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发 展历史,渔业经济学产业发 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 势 渔业资源 与环境经济学 基本概念及应 用 2 智慧树网在 线课程提前预 习;PPT 课间讲 授;课程讨论 1,2,3,4 第 12 专题:近 海渔业管理及海洋 法 思政融入点: 爱情情怀民族自豪 感;一带一路;蓝 色粮仓 了解和掌握海洋的概 念,海洋对人类的意义,国 际 海 洋 法和国际海洋法 与渔业的关系,近海渔业制 度,专属经济区内生物资源 的养护,和中国周边海域海 洋法问题 国 际 海 洋 法和国际海 洋法与渔业的 关系等 2 智慧树网在 线课程提前预 习;PPT 课间讲 授;课程讨论 1,2,3,4 第 13 专题:公 海渔业管理 思政融入点: 海权思想;爱国情 怀;海洋命运共同 了解和掌握掌握公海 渔业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 了解未来发展趋势,公海捕 捞自由;生物资源养护与利 用;区域渔业管理组织;公 公海渔业 管理的基本法 律制度 2 智慧树网在 线课程提前预 习;PPT 课间讲 授;课程讨论 1,2,3,4
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 预期学习成果 重点 (讲授、实验 难点 时 支撑课程目标 上机、讨论) 体 海船旗国管辖:沿海国管 辖:港口闲管烤:隆买泡 生态系统:渐危物种, 捕捞:海洋生物多样性 第14专腿: 了解和握渔文化 中国鱼文 智慧树网 业文化 鱼文化的概念基本概念,中 线课程提前预 思政融入点: 化内涵和发展 1,2,3,4 国鱼文化发展历史,鱼的主 习:ppT课间讲 爱国情怀:中国历 历史 要文化意象 投:课程讨论 史 智慧树网在 第15专愿:答 知识点回顺:重要知道 线课程提前预 疑 1,2,3 点梳理:思政复习与讨论 习,ppT课间推 授:课程讨论 第16专愿:考 线上考试 试 线上考试 ,2,3 四、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考核以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为 重要内容。 (一)考核方式 若核方式计算机上机考」 考试课程成绩一般由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 (二)课程成绩 期末考试占比60%,平时成绩占比40%,主要包括:平时作业(10%)+学习态度(10% +课堂讨论(20%)。 1.考核环节及说明 成锁 考核说明
12 教学内容 预期学习成果 重点 难点 学 时 教学方式 (讲授、实验、 上机、讨论) 支撑课程目标 体 海船旗国管辖;沿海国管 辖;港口国管辖;脆弱海洋 生态系统;濒危物种;IUU 捕捞;海洋生物多样性 第 14 专题:渔 业文化 思政融入点: 爱国情怀;中国历 史 了解和掌握渔文化与 鱼文化的概念基本概念,中 国鱼文化发展历史,鱼的主 要文化意象 中国鱼文 化内涵和发展 历史 2 智慧树网在 线课程提前预 习;PPT 课间讲 授;课程讨论 1,2,3,4 第 15 专题:答 疑 知识点回顾;重要知道 点梳理;思政复习与讨论 2 智慧树网在 线课程提前预 习;PPT 课间讲 授;课程讨论 1,2,3, 第 16 专题:考 试 线上考试 2 线上考试 1,2,3, 四、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考核以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为 重要内容。 (一)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计算机上机考。 考试课程成绩一般由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 (二)课程成绩 期末考试占比 60%,平时成绩占比 40%,主要包括:平时作业(10%)+学习态度(10%) +课堂讨论(20%)。 1.考核环节及说明 成绩 考核说明
构成 平时 (1)平时成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40% 成绩 2)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平时作业10%)+学习态度(10%)+课堂讨论(20%)。 (1)考试方式及占比:采用机考方式考核,考试成锁100分,占课程考核成锁的60院 考试 (2)评定依据:考试成绩的评定根据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进行。 (3)考试题型:包含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 (4)考试内容:针对期末考试对应的课程目标。 2.考核与评价方式 成绩比例(平时成绩40%+期末成领60%) 课程目标 平时成绩(40%) 期末成绩 合计 平时作业 课堂讨论 课堂表现 (60%) 2% 2% 12% 20% 2 哆 6% 18% 30% 2% 6% 25% 16% 25% 合计(成绩构 10% 10% 成) 20% 60% 100% 五、教学方法 《渔业导论》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课程由绪论、世界和国内渔业现状、捕捞 学与科技进步和渔业资源学与科技进步等14个专题组成,并以专题形式合并成“渔业的基 本概念与内涵,渔业与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在渔业中的应用,渔业经济、文化与管理”共4 个模块。每个专题由上海海洋大学行业领域内优秀的专家讲授,每个专题配以不同的课程教 学知识点和思政融入点,借以现在信息技术为辅助手段,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方式。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参考资料)、课件(包括主讲 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电子教学幻灯片,电子参考资料)。 章节名称 知识点 学时 备注 流业《水业)的定义利内函】 第一桓块渔业 杏阅和洗择成 的基本概念与内 油业产业结构:渔业资源、渔业 业和治业科技特点:可持续发 2 趣的专, 集和阅读资料 展和生态系统为指导的理念等, 第二模块渔业科技对传统渔业产业发展的影 10 收集阅读渔业 13
13 构成 平时 成绩 (1)平时成绩满分为 100 分,占总成绩的 40% (2)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平时作业(10%)+学习态度(10%)+课堂讨论(20%)。 期末 考试 (1)考试方式及占比:采用机考方式考核,考试成绩 100 分,占课程考核成绩的 60%。 (2)评定依据:考试成绩的评定根据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进行。 (3)考试题型:包含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 (4)考试内容:针对期末考试对应的课程目标。 2.考核与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 成绩比例(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平时成绩(40%) 期末成绩 合计 平时作业 课堂讨论 课堂表现 (60%) 1 2% 2% 4% 12% 20% 2 3% 3% 6% 18% 30% 3 2% 3% 6% 14% 25% 4 3% 2% 4% 16% 25% 合计(成绩构 成) 10% 10% 20% 60% 100% 五、教学方法 《渔业导论》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课程由绪论、世界和国内渔业现状、捕捞 学与科技进步和渔业资源学与科技进步等 14 个专题组成,并以专题形式合并成“渔业的基 本概念与内涵,渔业与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在渔业中的应用,渔业经济、文化与管理”共 4 个模块。每个专题由上海海洋大学行业领域内优秀的专家讲授,每个专题配以不同的课程教 学知识点和思政融入点,借以现在信息技术为辅助手段,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方式。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参考资料)、课件(包括主讲 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电子教学幻灯片,电子参考资料)。 章节名称 知识点 学时 备注 第一模块 渔业 的基本概念与内 涵 渔业(水产业)的定义和内涵; 渔业产业结构;渔业资源、渔业 产业和渔业科技特点;可持续发 展和生态系统为指导的理念等。 2 查阅和选择感 兴趣的专题,收 集和阅读资料 第二模块 渔业 科技对传统渔业产业发展的影 10 收集阅读渔业
与科学技术 鸭:现代科技在水产养殖、捕捞、 科学和科技应 加工、渔业信息、渔业工程等中 用的进展 应用。 第三模块信息 海洋遥感、G15技术、物联网等 收集阅读渔业 技术在渔业中的 信息技术在渔业中的应用,以及 科学和科技应 应用 对渔业的推动作用。 用的进展 第四模块渔 渔业经济学、业生态环境经济 学、近海渔业管理及海洋法、公 收集并读相 经济、文化与管 海渔业管理,以及渔业文化等社 关文献 会科学方面的内容 讨论与考可 知识综合和讨论 2 六、参考材料 线上:智慧树网在线课程平台 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1000013094/129284 /18#teachTeame 阅读书目: [1]陈新军、周应祺等,《渔业导论》,普通高等教有“十三五”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 2018年10月.第3版。 [2]Chen Xinjun,Zhou Yingqi.(Brief Introduction to Fisheries).Springer Nature, 2020年10月,第1版. [3】陈新军、李纲、陆化杰等,《渔业资源经济学》,普通高等教有“十三五”规划教材, 中国农业出版,2020年10月,第1版。 主撰人:陆化杰、陈新军 审核人:初文华 英文校对:初文华 教学副院长:胡松 日期:2022年8月29日 14
14 与科学技术 响;现代科技在水产养殖、捕捞、 加工、渔业信息、渔业工程等中 应用。 科学和科技应 用的进展 第三模块 信息 技术在渔业中的 应用 海洋遥感、GIS 技术、物联网等 信息技术在渔业中的应用,以及 对渔业的推动作用。 8 收集阅读渔业 科学和科技应 用的进展 第四模块 渔业 经济、文化与管 理 渔业经济学、渔业生态环境经济 学、近海渔业管理及海洋法、公 海渔业管理,以及渔业文化等社 会科学方面的内容 10 收集并阅读相 关文献 讨论与考试 知识综合和讨论 2 六、参考材料 线上:智慧树网在线课程平台 网址: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1000013094/129284 /18#teachTeam。 阅读书目: [1] 陈新军、周应祺等,《渔业导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 2018 年 10 月,第 3 版。 [2] Chen Xinjun,Zhou Yingqi.《Brief Introduction to Fisheries》. Springer Nature, 2020 年 10 月,第 1 版. [3] 陈新军、李纲、陆化杰等,《渔业资源经济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中国农业出版,2020 年 10 月,第 1 版。 主撰人:陆化杰、陈新军 审核人:初文华 英文校对:初文华 教学副院长:胡松 日 期:2022 年 8 月 29 日
附件:各类考核与评价标准表 1平时作业评分标准 成續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分数≥90 78≤ 《68≤分 (60≤ ((60分 课程目 分) 数<90分) 数<78分) 数<68分)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基础知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考 握一般, 掌握较少,榴 掌拼全而,概 掌据较全而, 岸全面,概今正 念基本正确 念基本正确、 课程目标 今正确、解颗 概令正确、解 油,耀瓶用路法 耀师对程其木 解题过程不完 1 过程比较常 题过程比较完 整、答正 (2%) 正砺。 答案个别 ,答案基本 部分正确 率低于60% 有错误。 书写纪 规范、清晰: 正确。 写基本规范 存在抄袭现 规范、清晰, 规范、清晰, 清晰。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其地知记 其魂知g 基础知识 握全面, 握一般,标 课程目标 全而 概念小 正确 解 概念正确 解 念基本正确 念基本正确 确、解题思路剂 过程比较 题过程比较完 解题过程基本 解题过程不 2 所、过程完整 整、答案个 整、答案基本 完整、答案大 整、答案正确 (3%) 签案正确。书写 有错误。书写 正确。书写较 部分正确。书 率低干6序.胡 规范、清断 规范、清晰。 范、清晰 写基本规范 花在抄袭现 清晰 象 基础知识 基瑞知识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攀 掌握全面,概 掌据较全面, 掌握一般,概 掌握较少,概 握全面,概今正 今正确、解题 辱念正确、解 今基本正确」 念基木正确 课程目标 确、解题思路洁 过程比较完 题过程比较完 解期过积其木 解题过程不完 (2%) 、过程完 整、答案基 完整、答案大 整、答案正确 答案正确 书 有错误 正确 书写艺 部分正确 率低于60%,或 规范、清晰 规范、清晰 规范、清晰。 写基本规范 存在抄袭现 清晰。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掌 握全面 掌提较全而 一般 掌较少, 课程目标 握全面,概含 正确、解是 概念正确、解 念基本正确 确、解题思路清 过程比 题过程比较完 解题过程基本 解题过程不元 所、讨程完整 整、答案个 整,答案基本 完整、答案大 整、答案正确 答客正确。书写右错误。书写 正确,书写较 部分正确。书 家年干0离成 清 规范、 清 规范、清晰 写基本规范 存在抄袭现 2.课程表现评分标准 成绩 中等 及格 分数≥90 (68 不及格 78 课程标 (<60分) 数<90分) 数<78分) 数<68分) 15
15 附件:各类考核与评价标准表 1.平时作业评分标准 成绩 课程目标 优秀 (分数≥90 分) 良好 (78≤分 数<90 分) 中等 (68≤分 数<78 分) 及格 (60≤分 数<68 分) 不及格 (<60 分) 课程目标 1 (2%) 基础知识掌 握全面,概念正 确、解题思路清 晰、过程完整、 答案正确。书写 规范、清晰。 基础知识 掌握全面,概 念正确、解题 过 程 比 较 完 整、答案个别 有错误。书写 规范、清晰。 基础知识 掌握较全面, 概念正确、解 题过程比较完 整、答案基本 正确。书写较 规范、清晰。 基础知识 掌握一般,概 念基本正确、 解题过程基本 完整、答案大 部分正确。书 写基本规范、 清晰。 基础知识 掌握较少,概 念基本正确、 解题过程不完 整、答案正确 率低于 60%,或 存 在 抄 袭 现 象。 课程目标 2 (3%) 基础知识掌 握全面,概念正 确、解题思路清 晰、过程完整、 答案正确。书写 规范、清晰。 基础知识 掌握全面,概 念正确、解题 过 程 比 较 完 整、答案个别 有错误。书写 规范、清晰。 基础知识 掌握较全面, 概念正确、解 题过程比较完 整、答案基本 正确。书写较 规范、清晰。 基础知识 掌握一般,概 念基本正确、 解题过程基本 完整、答案大 部分正确。书 写基本规范、 清晰。 基础知识 掌握较少,概 念基本正确、 解题过程不完 整、答案正确 率低于 60%,或 存 在 抄 袭 现 象。 课程目标 3 (2%) 基础知识掌 握全面,概念正 确、解题思路清 晰、过程完整、 答案正确。书写 规范、清晰。 基础知识 掌握全面,概 念正确、解题 过 程 比 较 完 整、答案个别 有错误。书写 规范、清晰。 基础知识 掌握较全面, 概念正确、解 题过程比较完 整、答案基本 正确。书写较 规范、清晰。 基础知识 掌握一般,概 念基本正确、 解题过程基本 完整、答案大 部分正确。书 写基本规范、 清晰。 基础知识 掌握较少,概 念基本正确、 解题过程不完 整、答案正确 率低于 60%,或 存 在 抄 袭 现 象。 课程目标 3 (3%) 基础知识掌 握全面,概念正 确、解题思路清 晰、过程完整、 答案正确。书写 规范、清晰。 基础知识 掌握全面,概 念正确、解题 过 程 比 较 完 整、答案个别 有错误。书写 规范、清晰。 基础知识 掌握较全面, 概念正确、解 题过程比较完 整、答案基本 正确。书写较 规范、清晰。 基础知识 掌握一般,概 念基本正确、 解题过程基本 完整、答案大 部分正确。书 写基本规范、 清晰。 基础知识 掌握较少,概 念基本正确、 解题过程不完 整、答案正确 率低于 60%,或 存 在 抄 袭 现 象。 2.课程表现评分标准 成绩 课程目标 优秀 (分数≥90 分) 良好 (78≤分 数<90 分) 中等 (68≤分 数<78 分) 及格 (60≤分 数<68 分) 不及格 (<6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