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导线观测 导线转折角(右角)经纬仪或全站仪用测回法 观测,精度要求: 仪器测回数两半测回角值较差的限差 J21 15 J61 30″ 导线的边长:可用全站仪、光电测距仪测量
导线转折角(右角)经纬仪或全站仪用测回法 观测,精度要求: 仪器 测回数 两半测回角值较差的限差 J2 1 15″ J6 1 30″ 导线的边长:可用全站仪、光电测距仪测量。 2.导线观测
光电测距: 相邻导线点间的距离和竖直角应往返观测各一 测回,导线点到加桩的距离,可只进行往测 但要在相邻导线点上进行检核,两段平距之和 与对应导线边长之差不应大于40mm。距离测 量一测回应读数两次,两次读数间较差的限差 符合表4-1的规定时取平均值,平均值应加入 气象改正。导线边长应采用往测平距,返测平 距仅用于检核
光电测距: 相邻导线点间的距离和竖直角应往返观测各一 测回,导线点到加桩的距离,可只进行往测, 但要在相邻导线点上进行检核,两段平距之和 与对应导线边长之差不应大于40mm。距离测 量一测回应读数两次,两次读数间较差的限差 符合表4–1的规定时取平均值,平均值应加入 气象改正。导线边长应采用往测平距,返测平 距仅用于检核
表4-1光电测距的限差(mm) 仪器精度测距同一测回测回间往返测 等级 中误差各次读数读数平距 互差较差较差 <5 5 5~10 10 15 11~20 20 30 注:m为仪器的标称精度,N为单向测回数
N mD 2 2 仪器精度 等级 测距 中误差 同一测回 各次读数 互差 测回间 读数 较差 往返测 平距 较差 Ⅰ <5 5 7 Ⅱ 5~10 10 15 Ⅲ 11~20 20 30 注:mD为仪器的标称精度,N为单向测回数。 表4–1 光电测距的限差(mm)
3、联系测量 导线的起点和终点处以及每延伸不远于30km处, 应与国家平面控制点或其它不低于四等的大地点 GPS点进行联系测量,以检核导线测量的精度。 导线法 联测方法交会法 真北视测(联测困难或缺少方位角条件) (确定导线上一条边的真方位角,以便进 行角度测量成果的检核。)
导线的起点和终点处以及每延伸不远于30km处, 应与国家平面控制点或其它不低于四等的大地点、 GPS点进行联系测量,以检核导线测量的精度。 导线法 联测方法:交会法 真北观测(联测困难或缺少方位角条件) (确定导线上一条边的真方位角,以便进 行角度测量成果的检核。) 3、联系测量
初测导线的成果检核 铁路和公路的初测导线,必须与国家的 测量控制点或其它单位的高级控制点进行 联测,以构成附合导线检查测量精度。 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中,铁路工 程与一般公路工程对初测导线的限差要求 基本相同。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以后简称《 测规》),对初测导线的各项限差规定如 表42
铁路和公路的初测导线,必须与国家的 测量控制点或其它单位的高级控制点进行 联测,以构成附合导线检查测量精度。 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中, 铁路工 程与一般公路工程对初测导线的限差要求 基本相同。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以后简称《 测规》),对初测导线的各项限差规定如 表4–2。 二、初测导线的成果检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