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遥感原理与方法 英文名称: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Remote Sensing 学分:5学分(地理科学专业5学分(GS专业) 学时:5学时周,共计100学时 课号:13A004050(地理科学专业)13C003050G1S专业) 所属院系: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专业/GIS专业 指定日期/修订日起:20009/2002.11 教学对象 本课程为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与GS专业本科学生开设。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RS的发展概况和趋势,掌握RS的基本原理和有关基础理论,熟悉RS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应用,并初步具备解决RS技术实际应用基本问题的能力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遥感原理与方法 英文名称: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Remote Sensing 学分: 5 学分(地理科学专业)/5 学分(GIS 专业) 学时: 5 学时/周,共计 100 学时 课号: 13A004050(地理科学专业)/13C003050(GIS 专业) 所属院系: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 / GIS 专业 指定日期 /修订日起: 2000.9/2002.11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为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与 GIS 专业本科学生开设。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 RS 的发展概况和趋势,掌握 RS 的基本原理和有关基础理论,熟悉 RS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应用,并初步具备解决 RS 技术实际应用基本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1章遥感概述 §11遥感的基本概念 1.1.1遥感概念 1.1.2遥感的特性 1.1.3遥感的类型 1.1.4遥感研究的基本内容 §1.2遥感技术系统 12.1遥感信息获取 12.2遥感信息传输与记录 1.2.3遥感信息处理 124遥感信息应用 §13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3.1遥感技术发展简史 13.2遥感技术的应用 13.3遥感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1.4RS、GIs、GPS的集成 141GIS简介 142GPS简介 14.3RS、GIS、GPS的集成方式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 1 章 遥感概述 §1.1 遥感的基本概念 1.1.1 遥感概念 1.1.2 遥感的特性 1.1.3 遥感的类型 1.1. 4 遥感研究的基本内容 §1.2 遥感技术系统 1.2.1 遥感信息获取 1.2.2 遥感信息传输与记录 1.2.3 遥感信息处理 1.2.4 遥感信息应用 §1.3 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3.1 遥感技术发展简史 1.3.2 遥感技术的应用 1.3.3 遥感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 1.4 RS 、 GIS 、 GPS 的集成 1.4.1 GIS 简介 1.4.2 GPS 简介 1.4.3 RS、GIS、GPS 的集成方式
144RS、GIS、GPS的集成应用(车载GPS系统、精准农业) 第2章遥感的物理基础 §21电磁波及其与地物的相互作用 2.1.1电磁波谱 2.1.2电磁波在大气传输中的影响 21.3电磁波与地物的相互作用 214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 2.1.5地物反射光谱的测量 §22黑体辐射与实际物体辐射 2.2.1黑体辐射 2.22太阳辐射 223实际物体的辐射 224地物的辐射光谱特性 §23光色原理 2.3.1光和颜色 232颜色的度量 23.3色彩合成 §24黑白影象和彩色影象记录的原理 24.1黑白影象成像的原理 2.42彩色胶片成像原理
1.4.4 RS、GIS、GPS 的集成应用(车载 GPS 系统、精准农业) 第 2 章 遥感的物理基础 § 2.1 电磁波及其与地物的相互作用 2.1.1 电磁波谱 2.1.2 电磁波在大气传输中的影响 2.1.3 电磁波与地物的相互作用 2.1.4 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 2.1.5 地物反射光谱的测量 § 2.2 黑体辐射与实际物体辐射 2.2.1 黑体辐射 2.2.2 太阳辐射 2.2.3 实际物体的辐射 2.2.4 地物的辐射光谱特性 § 2.3 光色原理 2.3.1 光和颜色 2.3.2 颜色的度量 2.3.3 色彩合成 § 2.4 黑白影象和彩色影象记录的原理 2.4.1 黑白影象成像的原理 2.4.2 彩色胶片成像原理
243红外彩色像片的感色关系 第3章遥感图象获取原理 §31遥感平台 3.1.1遥感平台的种类 3.1.2遥感卫星及其轨道特征 3.1.3几种遥感卫星简介 §32传感器及其成像原理 3.2.1传感器的类型 3.2.2传感器的性能 3.2.3扫描成像类型传感器 3.24微波成像类型传感器 3.2.5成像光谱仪 3.26摄影类型的传感器 §3.3遥感数据的传输与处理 3.3.1中继卫星 3.32地面卫星接受站 3.33数据处理与图象数据格式 第4章航空遥感和航空像片 §41航空遥感 4.1.1航空遥感平台
2.4.3 红外彩色像片的感色关系 第 3 章 遥感图象获取原理 § 3.1 遥感平台 3.1.1 遥感平台的种类 3.1.2 遥感卫星及其轨道特征 3.1.3 几种遥感卫星简介 § 3.2 传感器及其成像原理 3.2.1 传感器的类型 3.2.2 传感器的性能 3.2.3 扫描成像类型传感器 3.2.4 微波成像类型传感器 3.2.5 成像光谱仪 3.2.6 摄影类型的传感器 § 3.3 遥感数据的传输与处理 3.3.1 中继卫星 3.3.2 地面卫星接受站 3.3.3 数据处理与图象数据格式 第 4 章 航空遥感和航空像片 § 4.1 航空遥感 4.1.1 航空遥感平台
41.2航空摄影方式 41.3航空遥感特点 §42航空像片的几何特征 42.1航空像片的投影原理 42.2航空像片的比例尺 42.3航空像片上的主要点线 42.3像点位移 §43航空像片的立体观测 4.3.1立体观察 43.2立体测量 第5章航天遥感和卫星图像 s51 landsat系列 52.1概述 522运行特征 523 landsat系列卫星的传感器 524 landsat系列卫星的影像特征 5241陆地卫星的物理特征 5242陆地卫星的几何特征 524.3陆地卫星图像的符号及注记 §52Spot系列
4.1.2 航空摄影方式 4.1.3 航空遥感特点 § 4.2 航空像片的几何特征 4.2.1 航空像片的投影原理 4.2.2 航空像片的比例尺 4.2.3 航空像片上的主要点线 4.2.3 像点位移 § 4.3 航空像片的立体观测 4.3.1 立体观察 4.3.2 立体测量 第 5 章 航天遥感和卫星图像 § 5.1 landsat 系列 5.2.1 概述 5.2.2 运行特征 5.2.3 landsat 系列卫星的 传感器 5.2.4 landsat 系列卫星的 影像特征 5.2.4.1 陆地卫星的物理特征 5.2.4.2 陆地卫星的几何特征 5.2.4.3 陆地卫星图像的符号及注记 § 5.2 Spot 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