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原理与方法》实习指导 实习1航空像片比例尺测定 实习2立体观察练习 实习3利用反光镜测定像点高程差 实习4遥感图像的光学合成原理 实习5认识遥感图象处理软件( ERDAS IMAGINE8.31)及数据输入输出 实习6遥感图像增强处理(2)辐射增强处理 实习7地质地貌实习 实习8植被判读实习 实习9扫描图像判读 实习10热红外像片判读
《遥感原理与方法》实习指导 实习 1 航空像片比例尺测定 实习 2 立体观察练习 实习 3 利用反光镜测定像点高程差 实习 4 遥感图像的光学合成原理 实习 5 认识遥感图象处理软件( ERDAS IMAGINE8.31 )及数据输入输出 实习 6 遥感图像增强处理( 2 )辐射增强处理 实习 7 地质地貌实习 实习 8 植被判读实习 实习 9 扫描图像判读 实习 10 热红外像片判读
实习11航空像片的判读 实习12遥感图象分类(1)非监督分类与监督分类 实习13遥感图象分类(2)监督分类 实习1航空像片比例尺测定 目的: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航空像片比例尺的意义。在野外判读时能将实地距离换算为 像片上的距离,或将像片上的距离换算为实地的相应距离 二、要求 1.每个同学测定一张航空像片比例尺。 2.测定的两组比例尺分母(即M1、M2)之差,不得大于较大一个分母的1/180。 例如M1=26000,M 2=25700,26000×1/180=325,而M1-M2=300<325 即认为合格,取其平均数作为该张像片平均比例尺的分母,即M=1/2(M1+M2)。上 例中其像片比例尺分母M=1/2(26000+25700) 25850
实习 11 航空像片的判读 实习 12 遥感图象分类( 1 )非监督分类与监督分类 实习 13 遥感图象分类( 2 )监督分类 实习 1 航空像片比例尺 测定 一、目的: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航空像片比例尺的意义。在野外判读时能将实地距离换算为 像片上的距离,或将像片上的距离换算为实地的相应距离。 二、要求: 1.每个同学测定一张 航空像片比例尺。 2 .测定的两组比例尺分母(即 M 1 、 M 2 )之差,不得大于较大一个分母的 1/180 。 例如 M 1 =26000 , M 2 =25700 , 26000 × 1/180=325 ,而 M 1 - M 2 =300<325 即认为合格,取其平均数作为该张像片平均比例尺的分母,即 M=1/2 ( M 1 +M 2 )。上 例中其像片比例尺分母 M=1/2 ( 26000+25700 ) =25850
、步骤 1.在像片四角附近各选择一个明显地物点(这些点在地图上必须能够找到其相应位置), 其对角线的交点大致通过像主点附近,并量测对角线的长度 d1,d2 2.在地形图上量取像片上相应于对角线的长度d1′、d2'。 3.将d1d2’乘地形图比例尺分母M',得到实地距离D1、D2。 4.按下式计算像片比例尺分母: M=1/2(M1+M2)=1/2(D1(d1+D2/d2) M1、M2:像片上两组比例尺分母 M:像片平均比例尺分母 d1、d2:像片上两点间的距离 D1、D2:对应于像片上两点间的实地距离
三、步骤 1 .在像片四角附近各选择一个明显地物点(这些点在地图上必须能够找到其相应位置), 其对角线的交点大致通过像主点附近,并量测对角线的长度 d 1, d 2 。 2 . 在地形图上量取像片上相应于对角线的长度 d 1 ' 、 d 2 ' 。 3 .将 d 1 'd 2 ' 乘地形图比例尺分母 M ' ,得到实地距离 D 1 、 D 2 。 4 .按下式计算像片比例尺分母: M=1/2(M 1 +M 2 )=1/2(D 1 /d 1 +D 2 /d 2 ) M 1 、M 2 :像片上两组 比例尺分母 M: 像片平均比例尺分母 d 1 、 d 2 : 像片上两点间的距离 D 1 、 D 2 :对应于像片上两点间的实地距离
注:(1)此法仅适用于平坦地区求像片比例尺,其精度比较低,如要精度高,则需要野 外实测出对应点间的距离 丘陵地区像片因受投影差和倾向误差的影响,不能用一个比例尺来代替整张像片不同高度 地区的比例尺,因此必须按各不同高度地区分别求像片比例尺。 实习2立体观察练习 目的:立体观察是地理工作者一项基本功,特别是在山区,立体观察能提高判读效果, 因此必须学会立体观察 二、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学会立体观察 三、立体观察 (一)几何图形的立体观察
注:( 1 )此法仅适用于平坦地区求像片比例尺,其精度比较低,如要精度高,则需要野 外实测出对应点间的距离。 ( 2 )丘陵地区像片因受投影差和倾向误差的影响,不能用一个比例尺来代替整张像片不同高度 地区的比例尺,因此必须按各不同高度地区分别求像片比例尺。 实习 2 立体观察练习 一、目的:立体观察是地理工作者一项基本功,特别是在山区,立体观察能提高判读效果, 因此必须学会立体观察。 二、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学会立体观察。 三、立体观察 (一)几何图形的立体观察
用桥式立体镜观察附图,并指出观察到的是什么图形? 2.不用立体镜观察此图,可用一张硬纸片(大约12×18cm)垂直放在左图和右图之间,使 左眼只看左图,右眼只看右图。初看时有两个图形渐渐靠拢成为一个立体模型,这时将中间 硬纸片抽掉,仍然有立体模型存在(此时左眼仍保持看左图,右眼仍保持看右图)。试练习 是否能看到立体模型,它与桥式立体镜所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如形状、大小、难易程度等 (二)像对立体观察 1.在立体镜下安置像片时,应使两张像片的基线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将立体镜基线距离调 整到与两眼距离(即眼基线)大致相等,并使立体镜基线方向与像片基线平行。 2.观察时,眼睛接近立体镜,若同一地物影像出现双影,是由于两张像片相隔太远或太近 (即两张像片的相应点距离大于或小于眼基线),或是两张像片的基线未在一直线上等原因 所造成的,这时应慢慢移动像片,使两张像片的基线在一直线上,并使两张像片的间隔适当 直至影像重合。重合后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出现立体 3.在立体观察时,像片的阴影部尽量对着自己,这样对立体观察有很大帮助,可以提高立 体观察效果。因为人的生理比较适应光线从人的对方照射过来
1.用桥式立体镜观察附图,并指出观察到的是什么图形? 2.不用立体镜观察此图,可用一张硬纸片(大约 12×18cm)垂直放在左图和右图之间,使 左眼只看左图,右眼只看右图。初看时有两个图形渐渐靠拢成为一个立体模型,这时将中间 硬纸片抽掉,仍然有立体模型存在(此时左眼仍保持看左图,右眼仍保持看右图)。试练习 是否能看到立体模型,它与桥式立体镜所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如形状、大小、难易程度等。 (二)像对立体观察 1.在立体镜下安置像片时,应使两张像片的基线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将立体镜基线距离调 整到与两眼距离(即眼基线)大致相等,并使立体镜基线方向与像片基线平行。 2.观察时,眼睛接近立体镜,若同一地物影像出现双影,是由于两张像片相隔太远或太近 (即两张像片的相应点距离大于或小于眼基线),或是两张像片的基线未在一直线上等原因 所造成的,这时应慢慢移动像片,使两张像片的基线在一直线上,并使两张像片的间隔适当, 直至影像重合。重合后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出现立体。 3.在立体观察时,像片的阴影部尽量对着自己,这样对立体观察有很大帮助,可以提高立 体观察效果。因为人的生理比较适应光线从人的对方照射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