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水准点高程测量(基平):即于初测导线 两侧,在未来施工范围以外,每隔2公里左右 埋设水准基点,利用水准测量测算其高程,作 为全线高程控制。 4、导线中桩高程测量(中平):以基平水准 基点为依据,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算出所有初 测导线点上的高程,作为施测带状地形图的高 程控制
3、水准点高程测量(基平):即于初测导线 两侧,在未来施工范围以外,每隔2公里左右 埋设水准基点,利用水准测量测算其高程,作 为全线高程控制。 4、导线中桩高程测量(中平):以基平水准 基点为依据,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算出所有初 测导线点上的高程,作为施测带状地形图的高 程控制
5、地形测量:以初测导线点为控制, 测绘一定宽度的带状地形图,作为纸上定 线的依据。 R-30094-7900 72828K-453 LoGo
5、地形测量:以初测导线点为控制, 测绘一定宽度的带状地形图,作为纸上定 线的依据
、初测导线的外业工作 1.踏勘选点 根据拟定线路方案,在中小比例尺地 形图上选择导线点的大致位置,通过 现场踏勘,决定导线点的具体位置, 并插上红白旗进行标志
1.踏勘选点 根据拟定线路方案,在中小比例尺地 形图上选择导线点的大致位置,通过 现场踏勘,决定导线点的具体位置, 并插上红白旗进行标志。 一、初测导线的外业工作
选择点位时注意 尽可能接近线路中线 视野开阔便于观测 土质稳定便于保存 相邻点位间以50~400米为宜 (采用全站仪或光电测距仪观测导线边长 时,导线点的间距可增加到1000米,但 应在500米处钉设加桩) ·根据测绘和专业调查的需要在相邻导线 点间钉设加桩
选择点位时注意 • 尽可能接近线路中线 • 视野开阔便于观测 • 土质稳定便于保存 • 相邻点位间以50~400米为宜 (采用全站仪或光电测距仪观测导线边长 时,导线点的间距可增加到1000米,但 应在500米处钉设加桩) • 根据测绘和专业调查的需要在相邻导线 点间钉设加桩
导线点选定后,应钉设方桩,桩顶与地面 齐平,其上用小钉表示导线点位。以线路前 进方向为准,于方桩左侧30-50厘米处设标 志桩(板桩),写明该方桩的初测里程如: CK15+17542,且面向该方桩。 导线上的加桩应钉设板桩,板桩上写明该 点的里程,字面朝向线路起点方向 长边上的加点也应钉设方桩和标志桩
导线点选定后,应钉设方桩,桩顶与地面 齐平,其上用小钉表示导线点位。以线路前 进方向为准,于方桩左侧30-50 厘米处设标 志桩(板桩),写明该方桩的初测里程如: CK15+175.42,且面向该方桩。 导线上的加桩应钉设板桩,板桩上写明该 点的里程,字面朝向线路起点方向。 长边上的加点也应钉设方桩和标志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