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用于要求快速夹紧的夹具或锁紧装置中。 13.影响爆旋传动精度的主要因素主要有那些?如何提高传动精度? 螺纹参数误差螺纹的各项参数误差中,影响传动精度的主要是螺距误差、中径误差以及牙 型半角误差。螺杆轴向窜动误差偏斜误差温度误差 为了提高传动精度,应尽可能减小或消除这些误差。可以通过提高螺旋副零件的制造精度 来达到,但单纯提高制造精度会使成本提高。因此,对于传动精度要求较高的精密螺旋传动,除 了根据有关标准或具体情祝规定合理的制造精度以外,可采取某些结构措施提高其传动精度。 由于螺杆的螺距误差是造成螺旋传动误差的最主要因素,因此采用螺距误差校正装置是提 高螺旋传动精度的有效措施之一】 14螺旋机构工作时存在空回现象,请解什么是空回现象?它有什么样的危害?如何消除空回 现象? 当螺旋机构中存在间隙,若螺杆的转动方向改变,螺母不能立即产生反向运动,只有螺杆转 动某一角度后才能使螺母开始反向运动,这种现象称为空回。对于在正反向传动下工作的精密螺 旋传动,空回将直接引起传动误差,必须设法予以消除。消除空回的方法就是在保证螺旋副相对 运动要求的前提下消除螺杆与螺母之间的间隙。利用单向作用利用调整螺母轴向调整法 利用塑料螺母消除空回 15如何消除滚珠螺旋传动中轴向间隙? 在螺杆上装配两个螺母1和2,调整两个螺母的轴向位置,使两个螺母中的滚珠在承受载荷 之前就以一定的压力分别压向螺杆螺纹滚道相反的侧面,使其产生一定的变形(图325),从而 消除了轴向间隙,也提高了轴向刚度。(1)垫片调隙式(2) 螺纹调隙式(3)齿差调隙式 16滑动摩擦中采用导轨有什么作用,对导轨有什么具体要求? 滑动摩擦导轨的运动件与承导件直接接触。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接触刚度大:缺点是摩擦 阻力大、磨损快、低速运动时易产生爬行现象。()导向精度高 导向精度是指运动件按给定方 向作直线运动的准确程度,它主要取决于导轨本身的几何精度及导轨配合间隙。(2)运动轻便、 平稳、低速时无爬行现象。导轨运动的不平稳性主要表现在低速运动时导轨速度的不均匀,使坛 动件出现时快时慢、时动时停的爬行现象。(③)耐磨性好。导轨的初始精度由制造保证,而导 在使用过程中的结度保特性则与导轨面的时磨性密切相关。导轨的耐磨性主要取决于导轨的类型 材料?导轨表面的粗度及硬度、润滑状况和导轨表面压强的大小。(④)对温度变化的不敏感性。 即导轨在温度变化的情祝下仍能正常工作。(⑤5、足够的刚度。在载荷的作用下,导轨的变形不 应超过允许值。刚度不足不仅会降低导向精度,还会加快导轨面的磨损。刚度主要与导轨的类型、 尺寸以及导轨材料等有关。6、结构工艺性好。导轨的结构应力求简单、便于制造、检验和调整, 从而降低成本 17.如何调整或消除滑动摩擦导物的间隙? 按导轨承导面的截面形状,滑动导轨可分为圆柱面导轨和棱柱面导轨(图3.31)。其中凸形 导轨不易积存切屑、脏物,但也不易保存润滑油,故宜作低速导轨,例如车床的床身导轨。凹形 导轨则相反,可作高速导轨,如磨床的床身导轨,但需有良好的保护装置,以防切屑、脏物掉入 1.采用磨、刮相应的结合面或加垫片的方法,以获得合适的间隙。 2。采用平镶条调整间隙 3.采用斜镶条调整间隙 18驱动力和温度对导轨间隙有什么彩响? 设计导轨时,必须合理确定驱动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使导轨的倾复力矩尽可能小。否则,将
11 装置用于要求快速夹紧的夹具或锁紧装置中。 13. 影响螺旋传动精度的主要因素主要有那些?如何提高传动精度? 螺纹参数误差 螺纹的各项参数误差中,影响传动精度的主要是螺距误差、中径误差以及牙 型半角误差。 螺杆轴向窜动误差 偏斜误差 温度误差 为了提高传动精度,应尽可能减小或消除这些误差。可以通过提高螺旋副零件的制造精度 来达到,但单纯提高制造精度会使成本提高。因此,对于传动精度要求较高的精密螺旋传动,除 了根据有关标准或具体情况规定合理的制造精度以外,可采取某些结构措施提高其传动精度。 由于螺杆的螺距误差是造成螺旋传动误差的最主要因素,因此采用螺距误差校正装置是提 高螺旋传动精度的有效措施之一。 14. 螺旋机构工作时存在空回现象,请解释什么是空回现象?它有什么样的危害?如何消除空回 现象? 当螺旋机构中存在间隙,若螺杆的转动方向改变,螺母不能立即产生反向运动,只有螺杆转 动某一角度后才能使螺母开始反向运动,这种现象称为空回。对于在正反向传动下工作的精密螺 旋传动,空回将直接引起传动误差,必须设法予以消除。消除空回的方法就是在保证螺旋副相对 运动要求的前提下消除螺杆与螺母之间的间隙。利用单向作用 利用调整螺母 轴向调整法 利用塑料螺母消除空回 15. 如何消除滚珠螺旋传动中轴向间隙? 在螺杆上装配两个螺母 1 和 2,调整两个螺母的轴向位置,使两个螺母中的滚珠在承受载荷 之前就以一定的压力分别压向螺杆螺纹滚道相反的侧面,使其产生一定的变形(图 3-25),从而 消除了轴向间隙,也提高了轴向刚度。(1)垫片调隙式 (2)螺纹调隙式 (3)齿差调隙式 16. 滑动摩擦中采用导轨有什么作用,对导轨有什么具体要求? 滑动摩擦导轨的运动件与承导件直接接触。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接触刚度大;缺点是摩擦 阻力大、磨损快、低速运动时易产生爬行现象。(1) 导向精度高。导向精度是指运动件按给定方 向作直线运动的准确程度,它主要取决于导轨本身的几何精度及导轨配合间隙。(2) 运动轻便、 平稳、低速时无爬行现象。导轨运动的不平稳性主要表现在低速运动时导轨速度的不均匀,使运 动件出现时快时慢、时动时停的爬行现象。(3) 耐磨性好。导轨的初始精度由制造保证,而导轨 在使用过程中的精度保持性则与导轨面的耐磨性密切相关。导轨的耐磨性主要取决于导轨的类型、 材料?导轨表面的粗糙度及硬度、润滑状况和导轨表面压强的大小。(4) 对温度变化的不敏感性。 即导轨在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5) 5、足够的刚度。在载荷的作用下,导轨的变形不 应超过允许值。刚度不足不仅会降低导向精度,还会加快导轨面的磨损。刚度主要与导轨的类型、 尺寸以及导轨材料等有关。6、结构工艺性好。导轨的结构应力求简单、便于制造、检验和调整, 从而降低成本。 17. 如何调整或消除滑动摩擦导轨的间隙? 按导轨承导面的截面形状,滑动导轨可分为圆柱面导轨和棱柱面导轨(图 3-31)。其中凸形 导轨不易积存切屑、脏物,但也不易保存润滑油,故宜作低速导轨,例如车床的床身导轨。凹形 导轨则相反,可作高速导轨,如磨床的床身导轨,但需有良好的保护装置,以防切屑、脏物掉入。 1.采用磨、刮相应的结合面或加垫片的方法,以获得合适的间隙。 2.采用平镶条调整间隙 3.采用斜镶条调整间隙。 18. 驱动力和温度对导轨间隙有什么影响? 设计导轨时,必须合理确定驱动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使导轨的倾复力矩尽可能小。否则,将
使导轨中的摩擦力增大,磨损加剧,从而降低导轨运动灵便性和导向精度,严重时以至使导轨卡 住而不能正常工作滑动摩擦导轨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由于温度的变化,可能使自封式导轨卡住 或造成不能允许的过大隙 19.滑动康擦导轨在工作时由于摩擦等原因要产生磨损,进而影响加工精度。试述提高导轨耐磨 性的常用方法? 1.合理选择导轨的材料及热处理 2.减小导轨面压强 3。保证导轨良好的润 4。提高导轨的精度 20.与滑动摩擦导轨相比,滚动擦导轨有什么样的特点? 哥动摩擦导轨比较,滚动导轨的特点是:①摩擦系数小,并且静、动摩擦系数之差很小,故 运动灵便,不易出现爬行现象:②定位精度高,一般滚动导轨的重复定位误差约为0.1~02 μm,而滑动导轨的定位误差一般为1020μm。因此,当要求运动件产生精确微量的移动时, 通常采用滚动导轨:③磨损较小 寿命长,润滑简便:④结构较为复杂,加工比较困难,成本 高:⑤对物及导轨面的误差比较敏感。 第四部分 1、棋拟式传感器信号处理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对转换后的电信号进行测量,并进行放大、运算、转换、记录、指示、显示等处理 2、试简述光电式转速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光电式转速传感器是一种角位移传感器,由装在被测轴或与被测轴相连接的输入轴)上的 带缝隙圆盘、光源、光电器件和指示缝隙盘组成,如图所示。光源发生的光通过缝隙圆盘和指示 缝隙照射到光电器件上。当缝隙圆盘随被测轴转动时,由于圆盘上的缝隙间距与指示缝隙的间距 相同,因此圆盘每转一周,光电器件输出与圆盘缝隙数相等的电脉冲,根据测量单位时间内的脉 冲数N,则可测出转速 3、试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工作原理都是利用惯性质量受加速度所产生的惯性力而造成的各种物理效应,进一步转化成 电量,间接度量被测加速度。最常用的有应变式、压电式、电磁感应式等。 4、描述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是什么? 传感器变换的被测量的数值外在稳定状态时,传成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称为传感器的静态装 性。描述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是:线性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分辨率和零漂 5、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敏感元件是一种能够将被测量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物理量的预变换装置 传感元件 是将敏感元件输出的非电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如电阻、电感、电容等)形式。 基本转换电路将电信号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电量,如电压、电流、频率等。 6、热电偶回路中的热电势的组成。 两种不同村料组成的热电偶,其接点温度为T1和2,两者之间的热电势E(1,2)等于热 电偶在连接点温度为T1和T3的电势与3和2的电势之和。即E(1,2)=E1,3)忧3,2) 7、热电偶冷端的温度补偿方法? 热电偶参比端(冷端)处理。实际使用中给出的分度表里,热电势和温度的对应值是以冷站
12 使导轨中的摩擦力增大,磨损加剧,从而降低导轨运动灵便性和导向精度,严重时以至使导轨卡 住而不能正常工作滑动摩擦导轨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由于温度的变化,可能使自封式导轨卡住 或造成不能允许的过大间隙 19. 滑动摩擦导轨在工作时由于摩擦等原因要产生磨损,进而影响加工精度。试述提高导轨耐磨 性的常用方法? 1.合理选择导轨的材料及热处理 2.减小导轨面压强 3.保证导轨良好的润滑 4.提高导轨的精度 20. 与滑动摩擦导轨相比,滚动摩擦导轨有什么样的特点? 与滑动摩擦导轨比较,滚动导轨的特点是:①摩擦系数小,并且静、动摩擦系数之差很小,故 运动灵便,不易出现爬行现象;②定位精度高,一般滚动导轨的重复定位误差约为 0.1~0.2 μm,而滑动导轨的定位误差一般为 10~20μm。因此,当要求运动件产生精确微量的移动时, 通常采用滚动导轨;③磨损较小,寿命长,润滑简便;④结构较为复杂,加工比较困难,成本较 高;⑤对脏物及导轨面的误差比较敏感。 第四部分 1、模拟式传感器信号处理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对转换后的电信号进行测量,并进行放大、运算、转换、记录、指示、显示等处理 2、试简述光电式转速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光电式转速传感器是一种角位移传感器,由装在被测轴(或与被测轴相连接的输入轴)上的 带缝隙圆盘、光源、光电器件和指示缝隙盘组成,如图所示。光源发生的光通过缝隙圆盘和指示 缝隙照射到光电器件上。当缝隙圆盘随被测轴转动时,由于圆盘上的缝隙间距与指示缝隙的间距 相同,因此圆盘每转一周,光电器件输出与圆盘缝隙数相等的电脉冲,根据测量单位时间内的脉 冲数 N,则可测出转速。 3、试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工作原理都是利用惯性质量受加速度所产生的惯性力而造成的各种物理效应,进一步转化成 电量,间接度量被测加速度。最常用的有应变式、压电式、电磁感应式等。 4、描述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是什么? 传感器变换的被测量的数值处在稳定状态时,传感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称为传感器的静态特 性。描述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是:线性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分辨率和零漂 5、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敏感元件 是一种能够将被测量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物理量的预变换装置 传感元件 是将敏感元件输出的非电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如电阻、电感、电容等)形式。 基本转换电路 将电信号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电量,如电压、电流、频率等。 6、热电偶回路中的热电势的组成。 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热电偶,其接点温度为 T1 和 T2,两者之间的热电势 E(1,2)等于热 电偶在连接点温度为T1 和T3 的电势与 T3 和 T2 的电势之和。即 E(1,2)=E(1,3)+E(3,2) 7、热电偶冷端的温度补偿方法? 热电偶参比端(冷端)处理。实际使用中给出的分度表里,热电势和温度的对应值是以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