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 题 、语盲文字运用(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干瘪(bid)悲怆( chuang)旖旎(q1)恪尽职守(ge) B.商榷(que)纤巧(qian) 甄别(zhen)面面相觑(xu) C.骸骨(hai)犄角(j) 饿殍(piao)安土重迁( chong) D.戕害( qIang)静谧(mi) 蛮横(heng)铩羽而归(sh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天籁嗥叫惊世骇俗莫名其妙 B.妥贴泥淖怨天忧人百无聊赖 C.蜇居迷惘瞠目结舌汗流夹背 D.磕拌涮羊肉毛骨悚然直接了当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方兴未艾的音乐治疗学前景令人振奋,它以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音乐治疗理论和中医 思想为指导,广泛应用于保健、临床、康复等医学领域,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 B.我们姐妹自出嫁后已有十多年不相见了,没想到今天会在他乡萍水相逢,真让人又惊 又喜,百感交集 C.我的外婆含辛茹苦养活了众多儿女,在“大跃进”时期,家里鸡刚刚下了蛋,她就把 带着母鸡体温的蛋下锅给孩子们做蛋粥,而自己只喝粥水。 D.海南18年前的一起杀人案终于水落石出,凶手的哥哥因自己不能生育,又是独身, 便代替弟弟“投案自首”,甘当“替死鬼”,致使真凶逍遥法外多年。 4.下列各组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方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D.侣鱼虾而友麋鹿 6.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人非生而知之者/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吾尝豉而望矣/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7.下列各句中与例句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淮安中学 2012-201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21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干瘪.(biě) 悲怆.(chuàng) 旖.旎(qí) 恪.尽职守(gè) B.商榷.(què) 纤.巧(qiān) 甄.别(zhēn) 面面相觑.(xū) C.骸.骨(hái) 犄.角(jǐ) 饿殍.(piǎo) 安土重.迁(chóng) D.戕.害(qiāng) 静谧.(mì) 蛮横.(hèng) 铩.羽而归(shā)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 A.天籁 嗥叫 惊世骇俗 莫名其妙 B.妥贴 泥淖 怨天忧人 百无聊赖 C.蜇居 迷惘 瞠目结舌 汗流夹背 D.磕拌 涮羊肉 毛骨悚然 直接了当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方兴未艾 ....的音乐治疗学前景令人振奋,它以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音乐治疗理论和中医 思想为指导,广泛应用于保健、临床、康复等医学领域,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 B.我们姐妹自出嫁后已有十多年不相见了,没想到今天会在他乡萍水相逢 ....,真让人又惊 又喜,百感交集。 C.我的外婆含辛茹苦 ....养活了众多儿女,在“大跃进”时期,家里鸡刚刚下了蛋,她就把 带着母鸡体温的蛋下锅给孩子们做蛋粥,而自己只喝粥水。 D.海南 18 年前的一起杀人案终于水落石出 ....,凶手的哥哥因自己不能生育,又是独身, 便代替弟弟“投案自首”,甘当“替死鬼”,致使真凶逍遥法外多年。 4.下列各组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 分)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方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 分) 例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D.侣.鱼虾而友.麋鹿 6.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人非生而知之.者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吾尝跂而.望矣/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7.下列各句中与例句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 分)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客有吹洞箫者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此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二、文盲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也。豪杰并起,仁亦阴结少年,得干余人,周旋淮、泗之间,遂 从太祖为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仁数有功,拜广阳太守。太祖器其勇略,不使之郡,以议 郎督骑。 太祖与袁绍久相持于官渡,绍遺刘备徇隐强诸县,多举众应之。自许以南,吏民不安 太祖以为忧。仁曰:“南方以大军方有目前急,其势不能相救,刘备以强兵临之,其背叛固 宜也。备新将绍兵,未能得其用,击之可破也。”太祖善其言,遂使将骑击备,破走之。绍 遣别将韩荀抄断西道,仁击荀于鸡洛山,大破之。复与史涣等抄绍运车,烧其粮谷. 河北既定,从围壶关。太祖令曰:“城拔,皆坑之。”连月不下。仁言于太祖曰:“围城 必示之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今公告之必死,将人自为守。且城固而粮多,攻之则士卒伤, 守之则引日久。今顿兵坚城之下,以攻必死之虏,非良计也。”太祖从之,城降。于是录仁 前后功,封都亭侯 从平荆州,以仁行征南将军,留屯江赜,拒吴将周瑜。瑜将万众来攻,前锋数千人始至,仁登城望 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将牛金遜与挑战。賊多,金众少,遂为所围。长史胨矫俱在堿上,望见金等垂 左右皆失色。仁意气奋怒甚,谓左右:“取马来!”矫等共援持之。谓仁曰:“赋众盛,不可当也。假使弃 数百人何苦,而将军以身赴之!”仁不应,遂被甲上马,将其麾下壮士数十骑出城。去贼百余步,迫沟 矫等以为仁当住沟上,为金形势也,仁径渡沟直前,冲入賊围,金等乃得解。余众未尽出,仁复直还突之, 拔出金兵,亡其數人,賊众乃退。矫等初见仁出,皆惧。及见仁还,乃叹曰:“将军真天人也!”三军服其 勇。太祖益壮之,转封安平亭侯 仁少时不修行检,及长为将,严整奉法令,常置科于左右,案以从事。鄢陵侯彰北征乌丸,文帝在东 宫,为书戒彰曰:“为将奉法,不当如征南邪!”及即王位,拜仁车骑将军。孙权遣将胨郤据襄阳,诏仁讨 之。仁与徐晃攻破邵,遂入襄阳,文帝遣使即拜仁大将军。黄初四年薨,谥曰忠侯 (选自《三国志·曹仁传》,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器其勇略 器:器重 B.城拔,皆坑之 坑:活埋 C.太祖从之,城降 从:跟从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客有吹洞箫者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此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 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也。豪杰并起,仁亦阴结少年,得千余人,周旋淮、泗之间,遂 从太祖为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仁数有功,拜广阳太守。太祖器.其勇略,不使之郡,以议 郎督骑。 太祖与袁绍久相持于官渡,绍遣刘备徇隐强诸县,多举众应之。自许以南,吏民不安, 太祖以为忧。仁曰:“南方以大军方有目前急,其势不能相救,刘备以强兵临之,其背叛固 宜也。备新将绍兵,未能得其用,击之可破也。”太祖善其言,遂使将骑击备,破走之。绍 遣别将韩荀抄断西道,仁击荀于鸡洛山,大破之。复与史涣等抄绍运车,烧其粮谷。 河北既定,从围壶关。太祖令曰:“城拔,皆坑.之。”连月不下。仁言于太祖曰:“围城 必示之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今公告之必死,将人自为守。且城固而粮多,攻之则士卒伤, 守之则引日久。今顿兵坚城之下,以攻必死之虏,非良计也。”太祖从.之,城降。于是录仁 前后功,封都亭侯。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太祖器.其勇略 器:器重 B.城拔,皆坑.之 坑:活埋 C.太祖从.之,城降 从:跟从
D.遂被甲上马 被:同“披” 9.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曹仁“勇略”的一组是(3分) ①阴结少年,得千余人,周旋淮、泗之间②围城必示之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 ③望见金等垂没,左右皆失色 ④仁径渡沟直前,冲入贼围 ⑤常置科于左右,案以从事 ⑥孙权遣将陈邵据襄阳,诏仁讨之 A.①②④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官渡之战的相持阶段,曹仁为曹操献计献策,并多次带兵出击取胜,解除了曹操的 忧虑 B.曹仁任征南将军时,驻守江陵,抵挡吴将周瑜,有一次魏军将士被围,曹仁两进两出 救出被围的将士。 C.曹仁年轻的时候任性而为,行为不检,等到后来成为将军后,严格按法令办事,成为 守法的榜样 D.曹仁自年轻时代起就跟随曹操征战,屡立战功,忠心耿耿,所以死后被曹操赠谥号“忠 侯”。 11.翻译。(选自课本及本文画线句)(10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2分)(选自《劝学》) (2)李氏子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3分)(选自《师说》) (3)太祖善其言,遂使将骑击备,破走之。(3分) (4)贼多,金众少,遂为所围。(2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可题。 九日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注:①竹叶:竹叶青酒 (1)杜甫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因此他被后人尊 他的诗被称为“ 。(2分) (2)结合前两联,简要说明诗人当时的处境。(2分) (3)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补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恰同学少年 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春·长 沙》)
D.遂被.甲上马 被:同“披” 9.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曹仁“勇略”的一组是( 3 分) ①阴结少年,得千余人,周旋淮、泗之间 ②围城必示之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 ③望见金等垂没,左右皆失色 ④仁径渡沟直前,冲入贼围 ⑤常置科于左右,案以从事 ⑥孙权遣将陈邵据襄阳,诏仁讨之 A.①②④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在官渡之战的相持阶段,曹仁为曹操献计献策,并多次带兵出击取胜,解除了曹操的 忧虑。 B.曹仁任征南将军时,驻守江陵,抵挡吴将周瑜,有一次魏军将士被围,曹仁两进两出, 救出被围的将士。 C.曹仁年轻的时候任性而为,行为不检,等到后来成为将军后,严格按法令办事,成为 守法的榜样。 D.曹仁自年轻时代起就跟随曹操征战,屡立战功,忠心耿耿,所以死后被曹操赠谥号“忠 侯”。 11.翻译。(选自课本及本文画线句)( 10 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2 分)(选自《劝学》) (2)李氏子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3 分)(选自《师说》) (3)太祖善其言,遂使将骑击备,破走之。 (3 分) (4)贼多,金众少,遂为所围。(2 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注:①竹叶:竹叶青酒。 (1)杜甫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因此他被后人尊 为“ ”,他的诗被称为“ ”。(2 分) (2)结合前两联,简要说明诗人当时的处境。(2 分) (3)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6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3.补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恰同学少年, ; ,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春·长 沙》)
(2)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4)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5)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 老妪 梁晓声 (1)那个老妪是一个卖茶蛋的老妪。在12月的一个冷天,在北京龙庆峡附近。儿子 须作一篇“游记”,我带他到那儿“体验生活 (2)卖茶蛋的皆乡村女孩儿和年轻妇女。就那么一个老妪,跻身她们中间,并不起劲 儿地招徕。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是沙哑的,所以她的生意就冷清。茶蛋都是蛋煮的,老妪 锅里的蛋未见得比别人锅里的小。我不太能明白男人们为什么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 (3)老妪似乎自甘冷清,低着头,拨弄煮锅里的蛋。时时抬头,目光睃向眼前行人 仿佛也只因为不能总低着头,目光里无半点儿乞意。 (4)我出于时的不平,一时的体恤,一时的怜悯,向她买了几个茶蛋。活在好人边 上的人,大抵内心会发生这种时的小善良,并且总克制不了这一种自我表现的冲动。表现 了,自信自己仍立足在好人边上,便获得一种自慰 5)老妪应找我两毛钱。我则扯着儿子转身便走,佯装没有算清小帐。 (6)儿子边走边说:“爸,她少找咱们两毛钱。” (7)我说:“知道。但是咱们不要了。大冷的天她卖一只茶蛋挣不了几个钱,怪不易 的. (8)于是我向儿子讲,什么叫同情心,人为什么应有同情心,以及同情心是怎样一种 美德等等…… (9)两个多小时后,我和儿子从公园出来,被人叫住——竟是那老妪。袖着手,缩着
(2)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4)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5)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4~17 题 老 妪 梁晓声 (1)那个老妪是一个卖茶蛋的老妪。在 12 月的一个冷天,在北京龙庆峡附近。儿子 须作一篇“游记”,我带他到那儿“体验生活”。 (2)卖茶蛋的皆乡村女孩儿和年轻妇女。就那么一个老妪,跻身她们中间,并不起劲 儿地招徕。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是沙哑的,所以她的生意就冷清。茶蛋都是蛋煮的,老妪 锅里的蛋未见得比别人锅里的小。我不太能明白男人们为什么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 (3)老妪似乎自甘冷清,低着头,拨弄煮锅里的蛋。时时抬头,目光睃向眼前行人, 仿佛也只因为不能总低着头,目光里无半点儿乞意。 (4)我出于一时的不平,一时的体恤,一时的怜悯,向她买了几个茶蛋。活在好人边 上的人,大抵内心会发生这种一时的小善良,并且总克制不了这一种自我表现的冲动。表现 了,自信自己仍立足在好人边上,便获得一种自慰。 (5)老妪应找我两毛钱。我则扯着儿子转身便走,佯装没有算清小帐。 (6)儿子边走边说:“爸,她少找咱们两毛钱。” (7)我说:“知道。但是咱们不要了。大冷的天她卖一只茶蛋挣不了几个钱,怪不易 的……” (8)于是我向儿子讲,什么叫同情心,人为什么应有同情心,以及同情心是怎样一种 美德等等…… (9)两个多小时后,我和儿子从公园出来,被人叫住——竟是那老妪。袖着手,缩着
瘦颈。身子冷得佝偻着 (10)“这个人”她说,“你刚才买我的茶蛋,我还没找你钱,一转眼,你不见了 (11)老妪一只手从袖筒里抽出,干枯的一只老手,递给我两毛钱,皱巴巴的两毛钱. (12)儿子仰脸看我。 (13)我不得不接了钱。我不知自己当时对她说了句什么 (14)而公园的守门人对我说:“人家老太太,为了你这两毛钱,站我旁边等了那么半 天! (15)我和儿子又经过卖茶蛋的摊前时,见一老叟,守着她那煮锅。如老妪一样,低 着头,摆弄煮锅里的蛋。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同样是沙哑的。目光偶向眼前行人晙,也不 过是任意的一睃,绝无半点乞意。比别人,生意依旧冷清. (16)人心的尊贵,一旦近乎本能的,我们也就只有为之肃然了。我觉得我的类同施 舍的行径,于那老妪,实在是很猥琐的. 14.文章开头两段交代了怎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何作用?(5分) 15.结合前文,说说文章第15段是怎样写老叟的,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16.文中的老妪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其性格特点。(6分) 17.如何理解文中“我”是“活在好人边上的人”这句话的含义?请分析“我”最可贵 的地方在哪里?(5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失败的英雄 荆轲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行刺当时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嬴政。这件事最终以失败 告终,但是,人们却一直把荆轲看做一个英雄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里描写了5个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和荆轲。比 较一下这5个人的业绩,荆轲是刺杀最没有成效的一个:刺秦完全以失败告终,不但一无
瘦颈。身子冷得佝偻着。 (10)“这个人,”她说,“你刚才买我的茶蛋,我还没找你钱,一转眼,你不见了……” (11)老妪一只手从袖筒里抽出,干枯的一只老手,递给我两毛钱,皱巴巴的两毛钱…… (12)儿子仰脸看我。 (13)我不得不接了钱。我不知自己当时对她说了句什么…… (14)而公园的守门人对我说:“人家老太太,为了你这两毛钱,站我旁边等了那么半 天!” (15)我和儿子又经过卖茶蛋的摊前时,见一老叟,守着她那煮锅。如老妪一样,低 着头,摆弄煮锅里的蛋。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同样是沙哑的。目光偶向眼前行人睃,也不 过是任意的一睃,绝无半点乞意。比别人,生意依旧冷清…… (16)人心的尊贵,一旦近乎本能的,我们也就只有为之肃然了。我觉得我的类同施 舍的行径,于那老妪,实在是很猥琐的…… 14.文章开头两段交代了怎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何作用?(5 分) 15.结合前文,说说文章第 15 段是怎样写老叟的,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 分) 16.文中的老妪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其性格特点。(6 分) 17.如何理解文中“我”是“活在好人边上的人”这句话的含义?请分析“我”最可贵 的地方在哪里?(5 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失败的英雄 荆轲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行刺当时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嬴政。这件事最终以失败 告终,但是,人们却一直把荆轲看做一个英雄。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里描写了 5 个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和荆轲。比 较一下这 5 个人的业绩,荆轲是刺杀最没有成效的一个:刺秦完全以失败告终,不但一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