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教学协作体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4.4 时间:150分钟 总分:160分 语文I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启碇(ding) 逡(qun)巡 钳制 礼上往来 B.湮没(yan)通衢(qu) 罡风 茕茕孑立 C.伛偻(16u) 毗连(bi) 攻讦 昙花一现 D.瞋目(chen) 缱绻(quan) 赊账 汪洋兴叹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除中国“海巡01”轮发现的可疑脉冲信号外,澳大利亚方面也发现了另一个 可疑信号,为多国进一步搜救失联飞机行动带来了新的希望 B.在乌克兰政府继续作出亲欧举动后,俄罗斯使出杀手锏,不再向乌克兰免费 提供天然气,警告乌克兰要么偿还债务并支付现期供应费用,要么面对“断气”。 C.从学运领袖盲目的诉求,到学生们现场玩自拍、吃零食、谈恋爱的媒体影像 来看,围绕以“反服贸”“反黑箱操作”为主题的这场台湾学运就像场自娱自乐 的政治嘉年华。 D.虽然二战烟云沉消快七十年周年了,但是法西斯并没有死亡,谁又能否认日 本法西斯的幽灵不会卷土重来呢? 3.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提取关于“诗歌意象”的四个关键词,每点不超过6 个字。(4分 诗歌创作总是从捕捉“意象”入手,围绕意象的安排和经营完成创作全过程的 在选取外在种种物象的时候,总是会联想自己人生经历、体验,自然、自主地把 自己的主观情感赋在这些对象上,使之成为有机的、相互融合的整体。它既是现 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歌的感染力正在 于情感与物象的完美结合。而诗歌意象的生成,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源于两 点,一是传统意象的继承,一是现代意象的独创 ① ③ 4.阅读下面的图表,按要求作答,每条横线不超过4个字。(5分) 中西餐饮差异菜单品种消费价格 设施 服务 中式餐馆繁多悬殊设雅座、包间很大差别 麦当劳 有限价廉无大差别统一标准无大差别 上表反映了东西方在餐饮习俗上的差别,但背后隐藏着不同文化上的表达,体 现了中国人的 的心理和西方人崇 的观念。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为 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 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 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
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教学协作体 2013-2014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4.4 时间:150 分钟 总分:160 分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A. 启碇(dìnɡ) 逡(qūn)巡 钳制 礼上往来 B. 湮没 (yān ) 通衢( qú ) 罡风 茕茕孑立 C. 伛偻(lóu ) 毗连( bǐ ) 攻讦 昙花一现 D. 瞋目(chēn) 缱绻(quǎn) 赊账 汪洋兴叹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除中国“海巡 01”轮发现的可疑脉冲信号外,澳大利亚方面也发现了另一个 可疑信号,为多国进一步搜救失联飞机行动带来了新的希望。 B.在乌克兰政府继续作出亲欧举动后,俄罗斯使出杀手锏,不再向乌克兰免费 提供天然气,警告乌克兰要么偿还债务并支付现期供应费用,要么面对“断气”。 C. 从学运领袖盲目的诉求,到学生们现场玩自拍、吃零食、谈恋爱的媒体影像 来看,围绕以“反服贸”“反黑箱操作”为主题的这场台湾学运就像场自娱自乐 的政治嘉年华。 D. 虽然二战烟云沉消快七十年周年了,但是法西斯并没有死亡,谁又能否认日 本法西斯的幽灵不会卷土重来呢? 3.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提 取关于“诗歌意象 ”的四个关键词,每点不超过 6 个字。(4 分) 诗歌创作总是从捕捉“意象”入手,围绕意象的安排和经营完成创作全过程的。 在选取外在种种物象的时候,总是会联想自己人生经历、体验,自然、自主地把 自己的主观情感赋在这些对象上,使之成为有机的、相互融合的整体。它既是现 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歌的感染力正在 于情感与物象的完美结合。而诗歌意象的生成,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源于两 点,一是传统意象的继承,一是现代意象的独创。 ① ② ③ ④ 4.阅读下面的图表,按要求作答,每条横线不超过 4 个字。(5 分) 中西餐饮差异 菜单品种 消费价格 设施 服务 中式餐馆 繁多 悬殊 设雅座、包间 很大差别 麦当劳 有限 价廉 无大差别 统一标准 无大差别 上表反映了东西方在餐饮习俗上的差别,但背后隐藏着不同文化上的表 达,体 现了中国人的 、 、 的心理和西方人崇 尚 、 的观念。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为 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 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 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
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节选)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 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 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节选)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 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 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 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 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夲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司马迁《鸿门宴》节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雪九庙之耻 雪:洗雪 B.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微:没有 C.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D.道芷阳间行 间:间隙 6.下列各组加点词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1)予之生也幸 (2)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 B.(1)而幸生也何所为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 鱼肉,何辞为 C.(1)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2)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吾其还也 (2)会其怒,不敢献 7.阅读下面对话,按要求回答。(3分)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 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1)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烛之武)话里的言外之意(1分): (2)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郑伯说动烛之武出使的两点理由:(2分)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3分)
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节选)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 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 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节选)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 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 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 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 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司马迁《鸿门宴》节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雪九庙之耻 雪:洗雪 B.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微:没有 C.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D.道芷阳间行 间:间隙 6.下列各组加点词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1)予之生也幸 (2)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 B.(1)而幸生也何所为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 鱼肉,何辞为 C.(1)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2)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D.(1)吾其还也。 (2)会其怒,不敢献 7.阅读下面对话,按要求回答。(3 分)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 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1)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烛之武)话里的言外之意(1 分): (2)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郑伯说动烛之武出使的两点理由:(2 分) ① ②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3 分)
(2)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4分) (3)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恋滩① 苏轼 七千里外二毛②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④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⑤?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赴惠州途中所作。②斑白的头发。常用以指老年人。 ③喜欢:地名,在大散关上。这里代指故乡山水。④石鳞:水在石上流,其波如 鱼鳞。⑤典出《论语》,孔子曾问路于隐士长沮、桀溺,二人因不同意孔子的救 世主张,故意不做正面回答,只说:“你是知道渡口的,何必问我们呢? (1)颔联中的“惶恐”让我们想起了文天祥的诗《 》,此诗中包含 地名“惶恐”的一联是 (2)首联对比极富特色,请赏析。(4分) (3)诗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概括。(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大阉之乱 ,四海之大,有几人 欤? (2)亦以明死生之大, 。(张溥《五 人墓碑记》) ,夕揽洲之宿莽。 (4)乘骐骥以驰骋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离骚》) ,能克终者盖寡
(2)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4 分) (3)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 分)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① 苏轼 七千里外二毛②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④。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⑤?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赴惠州途中所作。②斑白的头发。常用以指老年人。 ③喜欢:地名,在大散关上。这里代指故乡山水。④石鳞:水在石上流,其波如 鱼鳞。⑤典出《论语》,孔子曾问路于隐士长沮、桀溺,二人因不同意孔子的救 世主张,故意不做正面回答,只说:“你是知道渡口的,何必问我们呢?” (1)颔联中的“惶恐”让我们想起了文天祥的诗《 》,此诗中包含 地名“惶恐”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首联对比极富特色,请赏析。(4 分) (3)诗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概括。(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大阉之乱, ,四海之大,有几人 欤? ⑵亦以明死生之大, 。(张溥《五 人墓碑记》) ⑶ ,夕揽洲之宿莽。 ⑷乘骐骥以驰骋兮, 。 ⑸ ,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离骚》) ⑹ ,能克终者盖寡
()简能而任之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8)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怀念金铮 贾平凹 (1)金铮有个习惯,常常会半夜三更给你打电话,这曾经令我很恼火,我在电 话里说他:你又在喝酒了?但金铮去世后,我总觉得他没有死,说不定哪个半夜 就会打来电话的。然而,我们再也收不到这样的电话了,甚至生活中也难见到那 么可爱的喝酒,那样让你又恨又爱的朋友了 (2)我认识金铮的时候,是一次会上,那天我和路遥在一起,我穿了一件大红 T恤衫,路遥穿了一件深黑的T恤衫,金铮则一头如雪的白发,我们三人都跑到 会场外吸烟,金铮就左右搂了我们说:颜色多好!要摄影师拍照。现在,这张照 片我保留着,每每看到三人者两人已逝,不禁有免死狐悲之感。那次会后,我们 没有在会上用餐,金铮一定要请我和路遥喝酒,我因病只是象征性碰杯,路遥也 喝得少,他却是一杯接一杯,很快就有些醉了。他不喝酒的时候样子很威风, 醉就十分可爱,说某某的是,也说某某的非,爱憎分明,毫不忌讳,又直恨我心 善,太软弱,接着拍着腔子说要保护我。但那晚他没有保护我,倒是我和路遥得 搀扶他,劝他以后少喝些,他却说:“喝酒有喝酒的好处。”我说:“什么好处?” 他说:“但得酒中趣,勿与醒者传。你回去就给我写这样一幅对联吧!” (3)我没有给他写。因为后来我觉得我是醒者,醒着却卑微,窝囊,我有病不 能得酒中趣,写那对联就更无趣。 (4)我的一位同乡从小县到西安谋生,人是极聪明的,却生活无着,十分狼狈。 他寻到我帮忙,我无力帮他,就给金铮写了一封信,没想金铮就收留他在《喜剧 世界》杂志社打工。几年过去,在金铮的关怀下,他进步极大,后来独立为一家 杂志的主编,也写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这位同乡现在很风光,一提起金铮就说: 没有老金就不会有我今天!金铮当年搞创作,是写过许多优秀剧的,后来编刊物, 自己不写了,却十分爱才,只要有才,别人不敢用的他用,别人不敢发的作品他 发,为了人才,别人不敢说的话他说。仅我知道,在陕西,就有三四个在他的关 心培养下都成了气候的。 (5)许多人也是怕金铮的,因为金铮见不得伪人和小人,他会当众刺你,使你下不 了台。他的一位朋友告诉说,因有一件事金铮以为他做得不当,其实金铮是误解 了,金铮指着他鼻子大骂,他搭坐了金铮的车,金铮竟能把他推出车门。那一年, 我因写了一本书,遭到一些人以想当然的理由诽谤,谣言四起,我又无法诉说 尤其有人先是盜印我的书赚钱,再是写骂我的书又赚钱,金铮非常气愤,时不时 打来电话问我的近况。 6)金铮要离开西安的时候,给我说过他的去向,我不主张他走,他说:树挪 步死,人挪一步活嘛。但没想到他是树命,再大的树也是不能挪的。他走时我 不在西安,一天接到他的电话,我问你在哪儿?他说在北京,我才知道他已经走 了。他在电话里还在问我的病情,叮咛我要注意身体,但如今常年有病的我还不 自在地活着,他却截截快快就死了!他是大刚的人,又是工作狂,又喜欢喝酒放 浪形骸,这个世界岂能过久的容纳他呢?
⑺简能而任之,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⑻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怀念金铮 贾平凹 ⑴金铮有个习惯,常常会半夜三更给你打电话,这曾经令我很恼火,我在电 话里说他:你又在喝酒了?但金铮去世后,我总觉得他没有死,说不定哪个半夜 就会打来电话的。然而,我们再也收不到这样的电话了,甚至生活中也难见到那 么可爱的喝酒,那样让你又恨又爱的朋友了。 ⑵我认识金铮的时候,是一次会上,那天我和路遥在一起,我穿了一件大红 T 恤衫,路遥穿了一件深黑的 T 恤衫,金铮则一头如雪的白发,我们三人都跑到 会场外吸烟,金铮就左右搂了我们说:颜色多好!要摄影师拍照。现在,这张照 片我保留着,每每看到三人者两人已逝,不禁有免死狐悲之感。那次会后,我们 没有在会上用餐,金铮一定要请我和路遥喝酒,我因病只是象征性碰杯,路遥也 喝得少,他却是一杯接一杯,很快就有些醉了。他不喝酒的时候样子很威风,一 醉就十分可爱,说某某的是,也说某某的非,爱憎分明,毫不忌讳,又直恨我心 善,太软弱,接着拍着腔子说要保护我。但那晚他没有保护我,倒是我和路遥得 搀扶他,劝他以后少喝些,他却说:“喝酒有喝酒的好处。”我说:“什么好处?” 他说:“但得酒中趣,勿与醒者传。你回去就给我写这样一幅对联吧!” ⑶我没有给他写。因为后来我觉得我是醒者,醒着却卑微,窝囊,我有病不 能得酒中趣,写那对联就更无趣。 ⑷我的一位同乡从小县到西安谋生,人是极聪明的,却生活无着,十分狼狈。 他寻到我帮忙,我无力帮他,就给金铮写了一封信,没想金铮就收留他在《喜剧 世界》杂志社打工。几年过去,在金铮的关怀下,他进步极大,后来独立为一家 杂志的主编,也写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这位同乡现在很风光,一提起金铮就说: 没有老金就不会有我今天!金铮当年搞创作,是写过许多优秀剧的,后来编刊物, 自己不写了,却十分爱才,只要有才,别人不敢用的他用,别人不敢发的作品他 发,为了人才,别人不敢说的话他说。仅我知道,在陕西,就有三四个在他的关 心培养下都成了气候的。 ⑸许多人也是怕金铮的,因为金铮见不得伪人和小人,他会当众刺你,使你下不 了台。他的一位朋友告诉说,因有一件事金铮以为他做得不当,其实金铮是误解 了,金铮指着他鼻子大骂,他搭坐了金铮的车,金铮竟能把他推出车门。那一年, 我因写了一本书,遭到一些人以想当然的理由诽谤,谣言四起,我又无法诉说, 尤其有人先是盗印我的书赚钱,再是写骂我的书又赚钱,金铮非常气愤,时不时 打来电话问我的近况。 ⑹金铮要离开西安的时候,给我说过他的去向,我不主张他走,他说:树挪 一步死,人挪一步活嘛。但没想到他是树命,再大的树也是不能挪的。他走时我 不在西安,一天接到他的电话,我问你在哪儿?他说在北京,我才知道他已经走 了。他在电话里还在问我的病情,叮咛我要注意身体,但如今常年有病的我还不 自在地活着,他却截截快快就死了!他是大刚的人,又是工作狂,又喜欢喝酒放 浪形骸,这个世界岂能过久的容纳他呢?
(7)一个朋友死去了,但朋友常常让我们想到他的好处,可以说这个朋友并没有真 正死去。 1997年11月21日夜(有删节) 11.请简要概括金铮的人物性格。(4分) 12.第三段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卑微、窝囊”?(4分) 13.作者在文中写到自己的一位同乡,有何用意?(6分) 14.文章结尾一段饱含作者丰富的情感,请联系全文予以探究。(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论睁了眼看 鲁迅 (1)虚生先生所做的时事短评中,曾有一个这样的题目:“我们应该有正眼看各方 面的勇气”(《猛进》十九期)。诚然,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 敢作,敢当。倘使并正视而不敢,此外还能成什么气候。然而,不幸这一种勇气, 是我们中国人最所缺乏的。 (2)但现在我所想到的是别一方面 (3)中国的文人,对于人生,一一至少是对于社会现象,向来就多没有正视的勇气。 我们的圣贤,本来早已教人 勿视”的了:而这“礼”又非常之严,不但“正 视”,连“平礻 斗视”也不许。现在青年的精神未可知,在体质,却大半还 是弯腰曲背,低眉顺眼,表示着老牌的老成的子弟,驯良的百姓,一至于说对 外却有大力量,乃是近一月来的新说,还不知道究竟是如何。 (4)再回到“正视”问题去:先既不敢,后便不能,再后,就自然不视,不见了 辆汽车坏了,停在马路上,一群人围着呆看,所得的结果是一团乌油油的东西 然而由本身的矛盾或社会的缺陷所生的苦痛,虽不正视,却要身受的。文人究竟 是敏感人物,从他们的作品上看来,有些人确也早已感到不满,可是一到快要显 露缺陷的危机一发之际,他们总即刻连说“并无其事”,同时便闭上了眼睛。这 闭着的眼睛便看见一切圆满,当前的苦痛不过是“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为。”于是无问题,无缺 陷,无不平,也就无解决,无改革,无反抗。因为凡事总要“团圆”,正无须我 们焦躁;放心喝茶,睡觉大吉。再说费话,就有“不合时宜”之咎,免不了要受 大学教授的纠正了
⑺一个朋友死去了,但朋友常常让我们想到他的好处,可以说这个朋友并没有真 正死去。 1997 年 11 月 21 日夜(有删节) 11.请简要概括金铮的人物性格。(4 分) 12.第三段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卑微、窝囊”?(4 分) 13. 作者在文中写到自己的一位同乡,有何用意?(6 分) 14. 文章结尾一段饱含作者丰富的情感,请联系全文予以探究。(6 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 题。 论睁了眼看 鲁迅 ⑴虚生先生所做的时事短评中,曾有一个这样的题目:“我们应该有正眼看各方 面的勇气”(《猛进》十九期)。诚然,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 敢作,敢当。倘使并正视而不敢,此外还能成什么气候。然而,不幸这一种勇气, 是我们中国人最所缺乏的。 ⑵但现在我所想到的是别一方面—— ⑶中国的文人,对于人生,——至少是对于社会现象,向来就多没有正视的勇气。 我们的圣贤,本来早已教人“非礼勿视”的了;而这“礼”又非常之严,不但“正 视”,连“平视”“斜视”也不许。现在青年的精神未可知,在体质,却大半还 是弯腰曲背,低眉顺眼,表示着老牌的老成的子弟,驯良的百姓,——至于说对 外却有大力量,乃是近一月来的新说,还不知道究竟是如何。 ⑷再回到“正视”问题去:先既不敢,后便不能,再后,就自然不视,不见了。 一辆汽车坏了,停在马路上,一群人围着呆看,所得的结果是一团乌油油的东西。 然而由本身的矛盾或社会的缺陷所生的苦痛,虽不正视,却要身受的。文人究竟 是敏感人物,从他们的作品上看来,有些人确也早已感到不满,可是一到快要显 露缺陷的危机一发之际,他们总即刻连说“并无其事”,同时便闭上了眼睛。这 闭着的眼睛便看见一切圆满,当前的苦痛不过是“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为。”于是无问题,无缺 陷,无不平,也就无解决,无改革,无反抗。因为凡事总要“团圆”,正无须我 们焦躁;放心喝茶,睡觉大吉。再说费话,就有“不合时宜”之咎,免不了要受 大学教授的纠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