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今年的“胡瑗读书节”活动以“阅读让城市更文明”为主题,zhi在展示我市“书 香泰州”建设取得的成果,培养市民 chong尚阅读的良好习惯,让市民投入到大 阅读的环境中,去吸取知识和思想文化的 qiongjiang,从而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 文明整体水平。 【答案】旨崇琼浆 【解析】这四个字都不难。第一个字是常用字;第二个字容易与“祟”混淆, “崇”与“祟”的区别在《蓝皮书》第11页《本命年的回想》一课中重点讲到 第三个字“琼”,九年级上《画山绣水》中的生字,名句默写“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中也有“琼”字;“浆”与“桨”有区别,书写时要避免字迹不清, 名句默写“童稚携壶浆”中也有“浆 特别提示,书写要做到:准确,即不要写错别字;规范,即笔划要清楚;端正, 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洁, 即不要涂改。 2.(泰州201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首届“泰州名匠”推选活动,目的是把“工匠精神”融入到我市发展的 各个环节。 B.徐先生创作的荷风千里这幅画,将古雅的气韵、明快的时代感融合在 起,受到大家的好评。 市交警大队制定多项制度,解决事故处理如何更高效的问题 D 真了不起,这些见义勇为的英雄!”看了电视报道后,小刚赞叹道 【答案】B 【解析】“荷风千里”是画幅的名称,应该加上书名号。标点符号的使用是中考 常设考点之一,只要平时多积累,熟记标点符号的用法,日常学习中规范使用 并且学会总结考试命题中常设的错误类型,才能在做题时准确找出错误所在 3.(2016泰州)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泰州市政府别出心裁设立“蜗牛奖”,可谓单位考核机制上的一大创举。 B.“和谐号”动车驶进泰州站,对我市场融入沪宁都市圈,融入长江经济带的 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C.“我马上要讲讲这次参与旅游节活动的感想,请大家洗耳恭听。”马大姐说道 D.我们漫步在静谧的古银杏森林公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答案】C 【解析】“洗耳恭听”形容恭敬地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不好说 请别人恭敬地听自己讲话,否则不谦虚,不得体。(《蓝皮书》第72页第27个成 语。)“别出心裁”见《蓝皮书》第29页第173个成语。“不言而喻”来自《事物 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见《蓝皮书》第28页第137个成语)。油然而生,来自 《往事依依》(见《蓝皮书》第26页第10个成语) 解答好此类试题,关键在于要了解初中语文课本内出现的成语意思(《蓝皮书》 有相关讲义),另外,要熟悉成语错误类型,还要勤翻词典,掌握常用成语含义。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 ①盛名之下,其实难副。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泰州市 2016 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今年的“胡瑗读书节”活动以“阅读让城市更文明”为主题,zhǐ在展示我市“书 香泰州”建设取得的成果,培养市民 chóng 尚阅读的良好习惯,让市民投入到大 阅读的环境中,去吸取知识和思想文化的 qióngjiāng,从而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 文明整体水平。 【答案】旨 崇 琼浆 【解析】 这四个字都不难。第一个字是常用字;第二个字容易与“祟”混淆, “崇”与“祟”的区别在《蓝皮书》第 11 页《本命年的回想》一课中重点讲到; 第三个字“琼”,九年级上《画山绣水》中的生字,名句默写“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中也有“琼”字;“浆”与“桨”有区别,书写时要避免字迹不清, 名句默写“童稚携壶浆”中也有“浆”字。 特别提示,书写要做到:准确,即不要写错别字;规范,即笔划要清楚;端正, 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洁, 即不要涂改。 2.(泰州 201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 首届“泰州名匠”推选活动,目的是把“工匠精神”融入到我市发展的 各个环节。 B. 徐先生创作的荷风千里这幅画,将古雅的气韵、明快的时代感融合在一 起,受到大家的好评。 C. 市交警大队制定多项制度,解决事故处理如何更高效的问题。 D. “真了不起,这些见义勇为的英雄!”看了电视报道后,小刚赞叹道。 【答案】B 【解析】“荷风千里”是画幅的名称,应该加上书名号。标点符号的使用是中考 常设考点之一,只要平时多积累,熟记标点符号的用法,日常学习中规范使用, 并且学会总结考试命题中常设的错误类型,才能在做题时准确找出错误所在。 3.(2016 泰州)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泰州市政府别出心裁设立“蜗牛奖”,可谓单位考核机制上的一大创举。 B.“和谐号”动车驶进泰州站,对我市场融入沪宁都市圈,融入长江经济带的 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C.“我马上要讲讲这次参与旅游节活动的感想,请大家洗耳恭听。”马大姐说道。 D.我们漫步在静谧的古银杏森林公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答案】C 【解析】“洗耳恭听”形容恭敬地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不好说 请别人恭敬地听自己讲话,否则不谦虚,不得体。(《蓝皮书》第 72 页第 27 个成 语。)“别出心裁”见《蓝皮书》第 29 页第 173 个成语。“不言而喻”来自《事物 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见《蓝皮书》第 28 页第 137 个成语)。油然而生,来自 《往事依依》(见《蓝皮书》第 26 页第 10 个成语)。 解答好此类试题,关键在于要了解初中语文课本内出现的成语意思(《蓝皮书》 有相关讲义),另外,要熟悉成语错误类型,还要勤翻词典,掌握常用成语含义。 4.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①~④每题 1 分,第⑤题 4 分) ①盛名之下,其实难副。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③“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⑤边塞风光常常在诗人笔下显得千姿百态,气象壮阔,王维在《使至塞上》“大 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中描绘了塞外平旷、壮观的独特风光;岑参在《白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句中,用新颖传 神的比喻描写塞外雪景,颇有浪漫色彩 【解析】(1)一(4)题注意不要错、漏、增字。(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抓住“大漠”“长河”,写得开阔壮观。(《蓝皮书》第44页“将塞外景象写得开 阔鲜明、气势雄浑,被人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意思一样。)和“忽 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蓝皮书》第 46页。) 5名著阅读。(6分) 名著《西游记》中唐僧在松涧火云洞落难,徒弟(填人物)最 终请来观音菩萨降伏了红孩儿。取得真经返归途中,老鼋作梗让师徒又经受了 次磨难,他作梗的原因是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两项是(3分,选 对一项得1分,选对两项得3分,多于两项得0分。)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参加艰苦的筑路时得了伤寒,这次病愈后, 保尔在烈士公墓前悼念革命战友、思考生命的意义。 B.“可是他的手颤抖的厉害,地图画得一塌糊涂,屋子里掀起一片嗤笑声… 他头顶上有个小孔通往顶楼,这时一只猫儿突然从这个孔里掉下来。”这段话出 自《汤姆索亚历险记》,它描写了阿尔弗雷德同学被汤姆捉弄的情景。 C.《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小人国经历了观看绳上跳舞,用手帕 缚成平台表演军事演习的游戏,在集市做各种姿势赚钱以及参观首都密尔敦多等 事情 D.鲁迅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回忆了儿时的许多生活片段,如何长买《山 海经》,长妈妈讲美女蛇故事,闰土父亲传授雪中捕鸟的方法等。 E.《水浒传》中金氏父女被渭州状元桥下绰号“镇关西”的郑屠夫欺压,幸 得当地人称“花和尚”的鲁智深仗义相救。 【答案】(1)悟空因为唐僧忘记了帮它问如来它什么时候能够脱壳(转 世),彻底修成人身的问题。(意思对即可)(2)AD 【解析】第(1)题的第一个空处,相关的故事是“收服红孩儿”,情节是这样的: 悟空请四海龙王降雨浇灭三味真火,但雨助火势反而更大。悟空与徒弟商量决 定请观音菩萨来帮忙,八戒自告奋勇,不料被假观音带往火云洞吊了起来。悟空 变成假牛魔王被请到火云洞,红孩儿用生辰八字难倒假父王,悟空败走,前往南 海请观音菩萨,观音菩萨用五彩宝莲台和金箍收服红孩儿。”(见《蓝皮书》相关 内容)是“悟空“最终请来了观音菩萨降服了红孩儿。[来源:学科.网ZⅩK] 第(1)题第二个空处,《蓝皮书》第67页第45题有“在通天河又被老鼋把四人 翻落河中,湿了经卷,至今《佛本行经》不全。最后一难的原因是唐僧没有践诺, 向佛祖询问老鼋寿命,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做人要诚实守信,履行诺言。” 第(2)题A是对的。“其中一次写他伤寒病愈后,来到埋葬瓦丽亚等烈士的公 墓前悼念战友,在沉思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蓝皮书》第52页)B中汤姆捉 弄的是主日学校的老师多宾斯。C中《蓝皮书》在概述大人国的情节时,有这样 的表述“有人提议可以利用格列佛去赚钱。于是,主人便把他装在一个箱子里
③“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⑤边塞风光常常在诗人笔下显得千姿百态,气象壮阔,王维在《使至塞上》“大 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中描绘了塞外平旷、壮观的独特风光;岑参在《白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句中,用新颖传 神的比喻描写塞外雪景,颇有浪漫色彩。 【解析】(1)—(4)题注意不要错、漏、增字。(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抓住“大漠”“长河”,写得开阔壮观。(《蓝皮书》第 44 页“将塞外景象写得开 阔鲜明、气势雄浑,被人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意思一样。)和“忽 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蓝皮书》第 46 页。) 5.名著阅读。(6 分) (1) 名著《西游记》中唐僧在松涧火云洞落难,徒弟 (填人物)最 终请来观音菩萨降伏了红孩儿。取得真经返归途中,老鼋作梗让师徒又经受了一 次磨难,他作梗的原因是 。 (2)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两项是(3 分,选 对一项得 1 分,选对两项得 3 分,多于两项得 0 分。)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参加艰苦的筑路时得了伤寒,这次病愈后, 保尔在烈士公墓前悼念革命战友、思考生命的意义。 B. “可是他的手颤抖的厉害,地图画得一塌糊涂,屋子里掀起一片嗤笑声…… 他头顶上有个小孔通往顶楼,这时一只猫儿突然从这个孔里掉下来。”这段话出 自《汤姆索亚历险记》,它描写了阿尔弗雷德同学被汤姆捉弄的情景。 C.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小人国经历了观看绳上跳舞,用手帕 缚成平台表演军事演习的游戏,在集市做各种姿势赚钱以及参观首都密尔敦多等 事情。 D. 鲁迅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回忆了儿时的许多生活片段,如何长买《山 海经》,长妈妈讲美女蛇故事,闰土父亲传授雪中捕鸟的方法等。 E. 《水浒传》中金氏父女被渭州状元桥下绰号“镇关西”的郑屠夫欺压,幸 得当地人称“花和尚”的鲁智深仗义相救。 【答案】(1)悟空 因为唐僧忘记了 帮它问如来它什么时候能够脱壳(转 世),彻底修成人身的问题。(意思对即可)(2)A D 【解析】第(1)题的第一个空处,相关的故事是“收服红孩儿”,情节是这样的: “悟空请四海龙王降雨浇灭三味真火,但雨助火势反而更大。悟空与徒弟商量决 定请观音菩萨来帮忙,八戒自告奋勇,不料被假观音带往火云洞吊了起来。悟空 变成假牛魔王被请到火云洞,红孩儿用生辰八字难倒假父王,悟空败走,前往南 海请观音菩萨,观音菩萨用五彩宝莲台和金箍收服红孩儿。”(见《蓝皮书》相关 内容)是“悟空“最终请来了观音菩萨降服了红孩儿。[来源:学.科.网 Z.X.X.K] 第(1)题第二个空处,《蓝皮书》第 67 页第 45 题有“在通天河又被老鼋把四人 翻落河中,湿了经卷,至今《佛本行经》不全。最后一难的原因是唐僧没有践诺, 向佛祖询问老鼋寿命,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做人要诚实守信,履行诺言。” 第(2)题 A 是对的。“其中一次写他伤寒病愈后,来到埋葬瓦丽亚等烈士的公 墓前悼念战友,在沉思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蓝皮书》第 52 页)B 中汤姆捉 弄的是主日学校的老师多宾斯。C 中《蓝皮书》在概述大人国的情节时,有这样 的表述“有人提议可以利用格列佛去赚钱。于是,主人便把他装在一个箱子里
带他到各城镇去展览。主人还让格列佛表演刀棒技艺,一时轰动了全国。”C中 说“小人国”“在集市做各种姿势赚钱”,错。D是对的。E中所述故事是“鲁提 辖拳打镇关西”,当时鲁提辖还没有做和尚,当地人称他为“提辖”。 特别提示:阅读名著时一定要理解内容,要读原著,不能将名著内容混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新华中学开设语文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了“微”系列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 任务。 (1)【“微”讲堂】“五四”青年节前夕,初三(1)班学生开展了一次时事讲堂 活动。活动主题是“责任·担当”。整个过程以研讨为主,开展社会责任大家谈。 活动中,40多名同学踊跃发言,讨论“子女、学生和公民应尽的责任是什么”“应 该怎样担当起对社会的责任”等热点问题。 请将此活动写成一句话新闻。(30字左右)(2分) 【答案】(1)“五四”前,初三(1)开展了以“责任·担当”为主题的讲堂活动。 【解析】一句话新闻,要说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几个要素。(见“应 试对策”“信息提取题”相关讲解。) (2)【“微”公益】3月5日,学校组织团员志愿者到敬老院慰问,陪老人聊天, 帮老人打扫卫生,为他们表演节目。小华参加活动后写下了自己的感言:“这次 微’公益活动既给老人带去了温暖,又弘扬了志愿者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日益具体化。”王老师觉得,小华的感言前后分句有递进关系,关联词用的 不妥,于是针对修改方法向他解说: (3分) 【答案】小华,【称呼】给老人带去温暖是志愿者精神的具体表现,‘弘扬了志 愿者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具体化’更进了一层,是‘给老人送温暖 的提升。‘既……又……’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我觉得用在这里不妥,【理由】 应该改为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仅……而且……”,【要求】你认为呢? 【解析】此题是本质是“要求型”说话题。答题格式为“称呼+(‘自我介绍’有 时要加,比如打电话时、采访时)+理由(‘理由’最好不少于2个,情感品质方 面及事理方面或知识能力方面等)+要求+好吗(你认为呢)?”另外,复句的 关联词相关知识,见《蓝皮书》知识清单二十七 (3)【“微”视听】围绕德育主题,初二年级经常组织学生观看影视短片,开展 有意义的视听活动。以下是观看的部分短片截图,请从备选项中为每幅图选出最 贴切的一个主题。(填序号)(3分) 图1央视报道《南京大屠杀纪实》图2社会道德伦理公益微电影《孝道》图 3清明节专题片《溱潼会船》 备选项:A传统·美德 B友善·和谐 节日·文 化 D爱国·铭记 E意志·毅力 F敬业·责任 图一选 图二选() 图三选( 【答案】DAC
带他到各城镇去展览。主人还让格列佛表演刀棒技艺,一时轰动了全国。”C 中 说“小人国”“在集市做各种姿势赚钱”,错。D 是对的。E 中所述故事是“鲁提 辖拳打镇关西”, 当时鲁提辖还没有做和尚,当地人称他为“提辖”。 特别提示:阅读名著时一定要理解内容,要读原著,不能将名著内容混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 分) 新华中学开设语文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了“微”系列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 任务。 (1)【“微”讲堂】“五四”青年节前夕,初三(1)班学生开展了一次时事讲堂 活动。活动主题是“责任·担当”。 整个过程以研讨为主,开展社会责任大家谈。 活动中,40 多名同学踊跃发言,讨论“子女、学生和公民应尽的责任是什么”“应 该怎样担当起对社会的责任” 等热点问题。 请将此活动写成一句话新闻。(30 字左右)(2 分) 【答案】(1)“五四”前,初三(1)开展了以“责任·担当”为主题的讲堂活动。 【解析】一句话新闻,要说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几个要素。(见“应 试对策”“信息提取题”相关讲解。) (2)【“微”公益】3 月 5 日,学校组织团员志愿者到敬老院慰问,陪老人聊天, 帮老人打扫卫生,为他们表演节目。小华参加活动后写下了自己的感言:“这次 ‘微’公益活动既给老人带去了温暖,又弘扬了志愿者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日益具体化。”王老师觉得,小华的感言前后分句有递进关系,关联词用的 不 妥 , 于 是 针 对 修 改 方 法 向 他 解 说 : “ ”(3 分) 【答案】小华,【称呼】 给 老人带去温暖是志愿者精神的具体表现,‘弘扬了志 愿者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具体化’更进了一层,是‘给老人送温暖’ 的提升。‘既……又……’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我觉得用在这里不妥,【理由】 应该改为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仅……而且……”,【要求】你认为呢? 【解析】此题是本质是“要求型”说话题。答题格式为“称呼+(‘自我介绍’有 时要加,比如打电话时、采访时)+理由(‘理由’最好不少于 2 个,情感品质方 面及事理方面或知识能力方面等)+要求+好吗(你认为呢)?”另外,复句的 关联词相关知识,见《蓝皮书》知识清单二十七。 (3)【“微”视听】围绕德育主题,初二年级经常组织学生观看影视短片,开展 有意义的视听活动。以下是观看的部分短片截图,请从备选项中为每幅图选出最 贴切的一个主题。(填序号)(3 分) 图 1 央视报道《南京大屠杀纪实》 图 2 社会道德伦理公益微电影《孝道》图 3 清明节专题片《溱潼会船》 备选项:A.传统 ·美德 B.友善·和谐 C.节日·文 化 D.爱国·铭记 E.意志·毅力 F.敬业·责任 图一选( ) 图二选( ) 图三选( ) 【答案】D A C
【解析】这一题相当于漫画题中的“说漫画的主题”(方法技巧见《蓝皮书》相 关表述)。此题相对简单,考生可直接作出选择。图1告诉我们要爱国,要铭记 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应选D。图2告诉我们要发扬传统美德,孝敬父母长辈,应 该选A。图3展示的是清明这一节日相关的文化活动“溱潼会船”,应选C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第7题。(6分 山中(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登楼(韦应物①) 兹楼日登眺,流岁暗蹉跎。坐厌淮南守②,秋山红树③多。 【注】①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身居官场,常怀归隐之心。②守,担七任太守。③ 红树,只是满树红叶。 7.(1)“坐厌淮南守”一句直接抒情,表达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山中》一诗中 也属于直接抒情的一句是“ ”。(1分 (2)结合全诗说说,你对“流岁暗蹉跎”的理解,并分析其作用。(3分) (3)下列诗句,借叶所表达的情绪与“秋山红树多”表达的情绪不相近的一项 是()(2分) A.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宣宗宫人《题红叶》) B.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C.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答案】(1)万里念将归(2)“流岁暗蹉跎”指时光白白流逝,诗人登楼远眺, 感慨时光虚度,为下文抒发厌弃官场,向往自然的情怀作铺垫。(3)B 【解析】第(1)题属“鉴赏技巧”题,考査古诗的抒情方式。抒情方式有两种, 是直接抒情,一是间接抒情。(《蓝皮书》第179,377页都提到)直接抒情就 是作者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 第(2)题“分析作用”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内容方面,从词句的意 思入手,思考诗句表现的情境、情感等。结构方面,主要思考与前或后句的关系 第(3)题本质是“透视情感”题。“秋山红树”表现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向往。A中 借“红叶”表现宫女对自由、对幸福的向往(《蓝皮书》229页)。B“况属高风 晚,山山黄叶飞”一句通过黄叶的翻飞飘零,慨叹自己的羁旅之情与思乡之愁(《蓝 皮书》197页和229页都有涉及)。C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叶,实则为了衬出 人之美,表现的江南水乡的人情风俗的喜爱和向往。(《蓝皮书》221页)D借写 枫叶,表现对红叶的喜爱和赞美。B不同于其它,所以应选B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1题。(14分) 鹤色洁形清,能鸣善舞,卫懿公好之。所畜之鹤,皆有品位俸禄。厚敛于民,以 充鹤粮。民有饥冻,全不抚恤。大夫石祁子,贤臣也。进谏屡次,俱不听 时卫懿公欲载鹤出游,谍报:“狄人入寇。”懿公大惊,即时敛兵授甲,为战 守计。百姓皆逃避村野,不肯即戎①。石祁子亲往街市,述卫侯悔过之意,百姓 始稍稍复集。大夫渠孔为将,命鼓行而进。狄人诈败,引入伏中,将卫兵截做三 处,你我不能相顾。卫兵原无心交战,见敌势凶猛,尽弃车仗而逃。懿公被狄兵 围之数重。须臾,懿公与渠孔先后被害,全军俱没。 (选自《东周列国志》,有删节) 【注】①即戎,指参军
【解析】这一题相当于漫画题中的“说漫画的主题”(方法技巧见《蓝皮书》相 关表述)。此题相对简单,考生可直接作出选择。图 1 告诉我们要爱国,要铭记 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应选 D。图 2 告诉我们要发扬传统美德,孝敬父母长辈,应 该选 A。图 3 展示的是清明这一节日相关的文化活动“溱潼会船”,应选 C。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第 7 题。(6 分) 山中(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登楼(韦应物①) 兹楼日登眺,流岁暗蹉跎。坐厌淮南守②,秋山红树③多。 【注】①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身居官场,常怀归隐之心。②守,担七任太守。③ 红树,只是满树红叶。 7.(1)“坐厌淮南守”一句直接抒情,表达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山中》一诗中 也属于直接抒情的一句是“ ”。(1 分) (2)结合全诗说说,你对“流岁暗蹉跎”的理解,并分析其作用。(3 分) (3)下列诗句,借叶所表达的情绪与“秋山红树多”表达的情绪不相近的一项 是( )(2 分) A.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宣宗宫人《题红叶》) B.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C.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答案】 (1)万里念将归 (2)“流岁暗蹉跎”指时光白白流逝,诗人登楼远眺, 感慨时光虚度,为下文抒发厌弃官场,向往自然的情怀作铺垫。 (3)B 【解析】第(1)题属“鉴赏技巧”题,考查古诗的抒情方式。抒情方式有两种, 一是直接抒情,一是间接抒情。(《蓝皮书》第 179,377 页都提到)直接抒情就 是作者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 第(2)题 “分析作用”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内容方面,从词句的意 思入手,思考诗句表现的情境、情感等。结构方面,主要思考与前或后句的关系。 第(3)题本质是“透视情感”题。“秋山红树”表现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向往。A 中 借“红叶”表现宫女对自由、对幸福的向往(《蓝皮书》229 页)。B“况属高风 晚,山山黄叶飞”一句通过黄叶的翻飞飘零,慨叹自己的羁旅之情与思乡之愁(《蓝 皮书》197 页和 229 页都有涉及)。C 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叶,实则为了衬出 人之美,表现的江南水乡的人情风俗的喜爱和向往。(《蓝皮书》221 页)D 借写 枫叶,表现对红叶的喜爱和赞美。B 不同于其它,所以应选 B。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8-11 题。(14 分) 鹤色洁形清,能鸣善舞,卫懿公好之。所畜之鹤,皆有品位俸禄。厚敛于民,以 充鹤粮。民有饥冻,全不抚恤。大夫石祁子,贤臣也。进谏屡次,俱不听。 时卫懿公欲载鹤出游,谍报:“狄人入寇。”懿公大惊,即时敛兵授甲,为战 守计。百姓皆逃避村野,不肯即戎①。石祁子亲往街市,述卫侯悔过之意,百姓 始稍稍复集。大夫渠孔为将,命鼓行而进。狄人诈败,引入伏中,将卫兵截做三 处,你我不能相顾。卫兵原无心交战,见敌势凶猛,尽弃车仗而逃。懿公被狄兵 围 之 数 重 。 须 臾 , 懿 公 与 渠 孔 先 后 被 害 , 全 军 俱 没 。 (选自《东周列国志》,有删节) 【注】①即戎,指参军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能鸣善舞 ②即时敛兵授甲 ③百姓始稍稍复集: ④命鼓行而进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述卫侯悔过之意 A.何陋之有(《陋室铭》 B.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D.前入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时卫懿公欲载鹤出游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厚敛于民,以充鹤粮。(2分)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2分) 11.《曹刿论战》中鲁国能以弱胜强而文中卫国却全军覆没,其根本原因分别是 什么?(2分) 答案及解析 8.(1)①擅长②盔甲③才④擂鼓、击鼓(2D 解析:(1)这四个字的意思虽然来自课外的材料,但根在课内,如“善” 来自“齐人固善盗乎”(《晏子使楚》)“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甲”来自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出师表》)“始”来自“五代时始印五经”(《活板》)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鼓”来自“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蓝皮书》相关课文讲义及一词多意总结中这些字都有体现。平时要注意积累 (2)例句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与“前人之述”的“之”用 法相同。A项中的“之”是宾主前置的标志;B项中的“之”是代词,代“马 C项中的“之”是动词,“去,往"的意思。这四个意项,《知识清单四十四:文 言虚词归纳》有详细的归纳 9.时/卫懿公/欲载鹤出游 解析:掌握句子停顿的规律,并弄清楚句子的成分是做“句子停顿题”的前提。 “时”是句首状语, “卫懿公”主语,“欲载鹤出游”是谓语。体现了停顿的两个规律,句首状语后要 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文言文句子的停顿规律,见后面《知识清单》 10.(1)(他)向老百姓征收重税,来充当鹤的粮食。(2)位高禄厚的人谋划这 些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来源:学#科#网 解析:译准句子中关键词,如第(1)句“厚敛”“于”“以",另外要调整词序,要 补主语。第(2)句的“肉食者”“间”“焉” 11.《曹刿论战》中鲁国能以弱胜强是因为鲁庄公听从了曹刿的建议,做到 了取信于民,把握了进攻和追击的时机:而卫懿公好鹤,“厚敛于民,以充鹤粮 民有饥冻,全不抚恤”,失去了民心,战争时又急躁冒进,中了埋伏。 解析:此题本质是“领悟主旨题”。《曹》文告诉我们要“取信于民”,要把握 进攻和追击的时机。(《蓝皮书》理解性默写讲义有相关的知识点。)而本文,与 《曹刿论战》比,正好相反,一是失民心,二是未能把握进攻时机,急躁冒进。 结合《曹刿论战》与本文的具体情节思考,不难得出以上结论。[来源学科网] 【参考译文】 鹤颜色洁白,形态清雅,能呜叫,善跳舞,卫懿公非常喜欢鹤。所畜养的鹤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能鸣善舞: ②即时敛兵授甲: ③百姓始稍稍复集: ④命鼓行而进: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例句:述卫侯悔过之意 A.何陋之有(《陋室铭》) B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前入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时卫懿公欲载鹤出游 10.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厚敛于民,以充鹤粮。(2 分)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2 分) 11.《曹刿论战》中鲁国能以弱胜强而文中卫国却全军覆没,其根本原因分别是 什么?(2 分) 答案及解析: 8.(1)①擅长 ②盔甲 ③才 ④擂鼓、击鼓 (2)D 解析: ( 1) 这四个字的意思虽然来自课外的材料,但根在课内 , 如“善” 来自“齐人固善盗乎”(《晏子使楚》)“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甲”来自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出师表》)“始”来自“五代时始印五经”(《活板》)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鼓” 来自“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蓝皮书》相关课文讲义及一词多意总结中这些字都有体现。平时要注意积累。 ( 2)例句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与“前人之述”的“之”用 法相同。A 项中的“之”是宾主前置的标志;B 项中的“之”是代词,代“马”; C 项中的“之”是动词,“去,往"的意思。这四个意项,《知识清单四十四:文 言虚词归纳》有详细的归纳。 9. 时/卫懿公/欲载鹤出游 解析:掌握句子停顿的规律, 并弄清楚句子的成分是做“句子停顿题”的前提。 “时”是句首状语, “卫懿公”主语,“欲载鹤出游”是谓语。体现了停顿的两个规律,句首状语后要 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文言文句子的停顿规律,见后面《知识清单》。 10.(1)(他)向老百姓征收重税,来充当鹤的粮食。 (2)位高禄厚的人谋划这 些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来源:学#科#网] 解析:译准句子中关键词,如第(1)句“厚敛”“于”“以",另外要调整词序,要 补主语。第(2)句的“肉食者”“间”“焉”。 11.《曹刿论战》中鲁国能以弱胜强是因为鲁庄公听从了曹刿的建议,做到 了取信于民,把握了进攻和追击的时机;而卫懿公好鹤,“厚敛于民,以充鹤粮。 民有饥冻,全不抚恤”,失去了民心,战争时又急躁冒进,中了埋伏。 解析:此题本质是“领悟主旨题”。《曹》文告诉我们要“取信于民”,要把握 进攻和追击的时机。(《蓝皮书》理解性默写讲义有相关的知识点。)而本文,与 《曹刿论战》比,正好相反,一是失民心,二是未能把握进攻时机,急躁冒进。 结合《曹刿论战》与本文的具体情节思考,不难得出以上结论。[来源:学科网] 【参考译文】 鹤颜色洁白,形态清雅,能呜叫,善跳舞,卫懿公非常喜欢鹤。所畜养的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