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雅鲁藏布大峡谷清冽的空气中,时不时回荡起黑颈鹤 gaok ang的鸣叫。黑颈鹤纤尘不染 的翎羽划过苍穹时,冰川幽蓝的镜面中竟有它们 manman的投影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汪曾祺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以其空灵、含蓄、淡远的美文跨越几个时代 B.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C.晚上,屋里静悄悄的,只听见父子俩的翻书声和窗外三、四只蟋蟀的鸣叫声。 D.山中人少树多,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 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一开盘,这只股票就一路狂跌,势如破竹,使已经遭受股市重击的股民又雪上加霜 B.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鲁迅雕像,是由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 C.2015“感动泰州”十大人物评选活动,集中展示了我市全民素质提升工程建设 D.中国梦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 前景。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一④每题1分,⑤⑥两题每题2分) ①愚者暗于成事, 阴阳割昏晓 ③晓镜但愁云鬓改, ④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⑤古往今来,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能够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范仲淹在《岳阳 楼记》中所写的“ ”的良好心态 ⑥孔子所说的“ ”体现了推己及人、为人着想的道德情怀,因 而被镌刻于联合国总部,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黄金法则 5.名著阅读。(6分)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回答问题 ①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岀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 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九年级语文试题 (总分:150 分 时间:150 分钟)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 30 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雅鲁藏布大峡谷清冽的空气中,时不时回荡起黑颈鹤ɡāokànɡ的鸣叫。黑颈鹤纤尘不染 的翎羽划过苍穹时,冰川幽蓝的镜面中竟有它们 mànmiào 的投影。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 ...的一项是(2 分) ( ▲ ) A.汪曾祺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以其空灵、含蓄、淡远的美文跨越几个时代。 B.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C.晚上,屋里静悄悄的,只听见父子俩的翻书声和窗外三、四只蟋蟀的鸣叫声。 D.山中人少树多,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 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 ....、句意明确 ....的一项是(2 分) ( ▲ ) A.一开盘,这只股票就一路狂跌,势如破竹,使已经遭受股市重击的股民又雪上加霜。 B.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鲁迅雕像,是由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 C.2015“感动泰州”十大人物评选活动,集中展示了我市全民素质提升工程建设。 D.中国梦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 前景。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①—④每题 1 分,⑤⑥两题每题 2 分) ①愚者暗于成事, ▲ 。 ② ▲ ,阴阳割昏晓。 ③晓镜但愁云鬓改, ▲ 。 ④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 ▲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⑤古往今来,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能够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范仲淹在《岳阳 楼记》中所写的“ ▲ , ▲ ”的良好心态。 ⑥孔子所说的“ ▲ , ▲ ”体现了推己及人、为人着想的道德情怀,因 而被镌刻于联合国总部,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黄金法则。 5.名著阅读。(6 分)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回答问题。 ①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 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②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 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③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 》这一段,却还分 明如昨日事。 (1)在选文第③段横线上填上文中的“我”所背诵的书名。(1分) (2)这几段文字所在的文章是《五猖会》,作者是_▲。这篇文章被收入了散文集 》(2分) (3)文章前面写到:“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我笑着跳 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可这几段文字中却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到了东关五猖 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荷,清纯自然,宁静雅致。古往今来,绘画、摄影、诗词文章等随处可见荷的身影。请 回忆“荷”专题学习过程中你所参与的活动 (1)为了营造活动氛围,班里准备张贴一副对联,请以“秋竹劲节风霜难侵”为上联,要 求用括号内的字(泥、沾、虚、荷、夏、心、污、不)对出下联。(2分) 上联:秋竹劲节风霜难侵,下联: (2)仿照下面的示例,以“荷”为对象写一段话,要求引用两处古诗文。(3分) 示例:梅,有人赞其香气: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有人赞其品格:不要人 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荷 (3)班级举办了“我眼中的荷”图片展,某同学搜集到一幅图片,拟题为“清风荷影”。你 觉得他拟的题目好吗?说说你的看法。(3分)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阅读于谦的《观书》,完成第7题。(6分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干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7.(1)诗中“活水源流随处满”一句化用了朱熹《观书有感》中的“▲
②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 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③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 ▲ 》这一段,却还分 明如昨日事。 (1)在选文第③段横线上填上文中的“我”所背诵的书名。(1 分) (2)这几段文字所在的文章是《五猖会》,作者是 ▲ 。这篇文章被收入了散文集 《 ▲ 》(2 分) (3)文章前面写到:“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我笑着跳 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可这几段文字中却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到了东关五猖 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 分) ▲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 分) 荷,清纯自然,宁静雅致。古往今来,绘画、摄影、诗词文章等随处可见荷的身影。请 回忆“荷”专题学习过程中你所参与的活动—— (1)为了营造活动氛围,班里准备张贴一副对联,请以“秋竹劲节风霜难侵”为上联,要 求用括号内的字(泥、沾、虚、荷、夏、心、污、不)对出下联。(2 分) 上联:秋竹劲节风霜难侵,下联: ▲ 。 (2)仿照下面的示例,以“荷”为对象写一段话,要求引用两处古诗文。(3 分) 示例:梅,有人赞其香气: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有人赞其品格:不要人 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荷, ▲ (3)班级举办了“我眼中的荷”图片展,某同学搜集到一幅图片,拟题为“清风荷影”。你 觉得他拟的题目好吗?说说你的看法。(3 分) ▲ ▲ ▲ ▲ ▲ 二、阅读理解(共 60 分) (一)阅读于谦的《观书》,完成第 7 题。(6 分)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7.(1)诗中“活水源流随处满”一句化用了朱熹《观书有感》中的“ ▲
”(1分) (2)颔联中的“直”和“全”这两个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选择其中一个进行赏析。(3分) (3)这首诗写诗人自己的读书之趣,尾联为什么写到了富家子弟?(2分) (二)阅读徐客《游黄山后记》选段,完成811题。(14分) 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 石门,越天都之胁①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②。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 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 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③,烂若图 绣。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 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 登者。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揽。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 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 【注】①胁,旁边,侧面。②秀岀天半,神奇地挺立于半空中。③纷披,缤纷辉映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向时云里诸峰( )②悬者植梯接之( ③既登峰头(▲) ④非再至(▲)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焉”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焉知其奇若此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B.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C.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八则》)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时夫仆俱阻险行后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烂若图绣。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1.请用你自己的语言说说作者为什么会产生“兹游快且愧矣”的感受。(2分) (三)阅读《小心!二維码暗藏“杀机”》一文,完成12-14题。(10分) ①不知不觉中,你可能已经习惯用智能手机拍下身边各种各样的二维码,享受轻松在线
▲ 。”(1 分) (2)颔联中的“直”和“全”这两个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选择其中一个进行赏析。(3 分) ▲ (3)这首诗写诗人自己的读书之趣,尾联为什么写到了富家子弟?(2 分) ▲ (二)阅读徐霞客《游黄山后记》选段,完成 8—11 题。(14 分) 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 石门,越天都之胁①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②。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 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 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③,烂若图 绣。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 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 登者。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揽。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 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 【注】①胁,旁边,侧面。②秀出天半,神奇地挺立于半空中。③纷披,缤纷辉映。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向.时云里诸峰 ( ▲ ) ②悬者植.梯接之 ( ▲ ) ③既.登峰头 ( ▲ ) ④非再.至 (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焉”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 例句:焉知其奇若此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B.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C.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八则》)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时 夫 仆 俱 阻 险 行 后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烂若图绣。 ▲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 11.请用你自己的语言说说作者为什么会产生“兹游快且愧矣”的感受。(2 分) ▲ (三)阅读《小心!二维码暗藏“杀机”》一文,完成 12—14 题。(10 分) ①不知不觉中,你可能已经习惯用智能手机拍下身边各种各样的二维码,享受轻松在线
获取信息的便捷了。但你了解二维码吗?有没有意识到,二维码也可能暗藏“杀机”? ②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扩展出来的,它使用黑白矩形图案表示二进制数据,被 设备扫描后,可获取其中所包含的信息。以前常用的—维条码只有宽度记载着数据,而二维 条码的长度、宽度均记载着数据。因此,相比前者,二维码的信息容量更大,是普通条码的 几十倍。而且,除文字数字外,它还能存储图片、声音、指纹等信息。二维码还有一维条码 没有的“容错机制 即使二维码被穿孔或是污损,甚至损毁面积高达50%,仍可恢复 信息。另外,二维码有三个定位点,这三个定位点提供读码机辨识。正是有了这些定位点 不管是从何种方向读取,它都可以被辨识。 ③鉴于二维码的诸多好处,加之智能手机的普及,二维码很快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 面。商家在广告中加入二维码,引导消费者在线了解更多产品和服务信息;物流仓储中心靠 扫描二维码,掌控货品去向和信息;护照、身份证、会员证印有二维码,可以帮人们快速输 入核对个人信息;社交网站生成的个人二维码,让我们“互粉”变得轻而易举;二维码还是 防伪的好帮手. ④咔嚓一拍,信息自来。一个个小小的黑白方块就像一把把钥匙,带我们走进不同的1 界。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习惯这种轻松获取资讯的方式了。但你有没有想过,手中轻易得 的“钥匙”究竟是“金钥匙”,还是“黑钥匙”? ⑤如今我们常见QR条形码是二维码家族中的一员,可被智能手机扫描,便于用户直接 访问某个网站而无需键入网址。这就给黑客和骗子以可乘之机。他们只需付出很少的成本 利用网上随处都能下载到的二维码生成软件,就能印制岀大量二维码贴纸,把它们贴在各地 的公共广告上,覆盖原本由企业提供的二维码,给人造成误导。而这些假二维码所含的网址, 最终将受害者引向恶意网站。由于二维码是由抽象的矩阵图形组成的,人们无法一眼辨认出 它的真伪,再加之其过于便捷,使人放松警惕,因此骗子更容易得手。 ⑥除了二维码骗局,很多人也为隐私担心。去年上半年,就有国内媒体报道称,由于实 行实名制,火车票票面上印有记录乘客信息的二维码,而随手丢弃车票,很容易造成个人信 息泄露——只要用手机上网下载二维码扫描软件,就可以轻易读出火车票上的二维码信息。 鉴于此,铁路部门建议乘客撕毁票面的二维码部分 ⑦所以,对让我们又爱又恨的二维码,大家还是多留个心眼儿的好 (摘自《青年参考》电子版有删节) 12.“二维码也可能暗藏杀机”一句中“可能”一词能删去吗?为什么?(2分) 1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说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3分) 14.为什么二维码让我们又爱又恨?根据文意,分点简要回答。(5分)
获取信息的便捷了。但你了解二维码吗?有没有意识到,二维码也可能..暗藏“杀机”? ②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扩展出来的,它使用黑白矩形图案表示二进制数据,被 设备扫描后,可获取其中所包含的信息。以前常用的一维条码只有宽度记载着数据,而二维 条码的长度、宽度均记载着数据。因此,相比前者,二维码的信息容量更大,是普通条码的 几十倍。而且,除文字数字外,它还能存储图片、声音、指纹等信息。二维码还有一维条码 没有的“容错机制”——即使二维码被穿孔或是污损,甚至损毁面积高达 50%,仍可恢复 信息。另外,二维码有三个定位点,这三个定位点提供读码机辨识。正是有了这些定位点, 不管是从何种方向读取,它都可以被辨识。 ③鉴于二维码的诸多好处,加之智能手机的普及,二维码很快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 面。商家在广告中加入二维码,引导消费者在线了解更多产品和服务信息;物流仓储中心靠 扫描二维码,掌控货品去向和信息;护照、身份证、会员证印有二维码,可以帮人们快速输 入核对个人信息;社交网站生成的个人二维码,让我们“互粉”变得轻而易举;二维码还是 防伪的好帮手…… ④咔嚓一拍,信息自来。一个个小小的黑白方块就像一把把钥匙,带我们走进不同的世 界。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习惯这种轻松获取资讯的方式了。但你有没有想过,手中轻易得 来的“钥匙”究竟是“金钥匙”,还是“黑钥匙”? ⑤如今我们常见 QR 条形码是二维码家族中的一员,可被智能手机扫描,便于用户直接 访问某个网站而无需键入网址。这就给黑客和骗子以可乘之机。他们只需付出很少的成本, 利用网上随处都能下载到的二维码生成软件,就能印制出大量二维码贴纸,把它们贴在各地 的公共广告上,覆盖原本由企业提供的二维码,给人造成误导。而这些假二维码所含的网址, 最终将受害者引向恶意网站。由于二维码是由抽象的矩阵图形组成的,人们无法一眼辨认出 它的真伪,再加之其过于便捷,使人放松警惕,因此骗子更容易得手。 ⑥除了二维码骗局,很多人也为隐私担心。去年上半年,就有国内媒体报道称,由于实 行实名制,火车票票面上印有记录乘客信息的二维码,而随手丢弃车票,很容易造成个人信 息泄露——只要用手机上网下载二维码扫描软件,就可以轻易读出火车票上的二维码信息。 鉴于此,铁路部门建议乘客撕毁票面的二维码部分。 ⑦所以,对让我们又爱又恨的二维码,大家还是多留个心眼儿的好。 (摘自《青年参考》电子版 有删节) 12.“二维码也可能..暗藏杀机”一句中“可能”一词能删去吗?为什么?(2 分) ▲ 1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说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3 分) ▲ 14.为什么二维码让我们又爱又恨?根据文意,分点简要回答。(5 分) ▲
(四)阅读冯小燕的《人生的不足和知足》一文,完成1517题。(10分) ①不管多么优秀的人,总有所不足,有所不能,有所不及。一个政治家不可能处理好改 革中的每一个细节,一个科学家不可能精通科学的每一个领域,一个企业家不可能占领每一 个市场,一个文学家也不可能写好所有种类的作品,一个旅行家不可能走遍世界的每一个乡 村……这就是任何一个人的不足 ②懂得自己的不足,就会懂得贪图无所不能,只能一无所能;试图无所不知,只能无 所知;企图无所不有,只能-无所有。懂得自己的不足,就会懂得专心致志地学好做好自己 该做的事情,而不是见异思迁、三心二意。懂得自己的不足,就会懂得以“吾日三省吾身′ 的精神和自觉,常常以人为镜“照差距"”,以事为例看不足,以己为训査过错,不断完善自 我,修正自我,使自己逐渐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少犯错误的人,一个 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懂得自己的不足,就会懂得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借助他人的 力量和智慧来延伸你的能力,而不是孤芳自赏、自以为是,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 ③不管多么富有的人,他所享用的物质资源总是有限的。殷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但他自己也只有一个普通的胃。【A】多么好吃的饕餮之徒,他大享朵颐之快也必须有间隙, 否则就会消化不良。毎一种生理享受都会餍足并严格遵守着过犹不及的法则。这说明个人 必须知足 ④知足既是一种清醒,更是一种心态。一个人一生的确无需享用过多的东西,明白了这 点就可以善待自己,不必活得那么紧张焦虑。【B】在功名利禄面前,坦然面对各种诱惑 在物欲横流之中保持平常之心、知足之心。这样才会使内心和谐快乐,“看庭前花开花落, 任天外云卷云舒”。也正是因为明白了这一点,才可以不抱野心,不怀不切实际的幻想,才 能心无旁骛地扛起肩上的职责,尽到自己应尽的本分,踏踏实实地去做成几件事。知道自己 需要什么,说明自己在成长;知道自己不需要什么,说明自己在成熟。成功不只是要善于抓 机遇,而是要善于放弃诱惑。有所放弃,才能有所收获。每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毅然 地放弃一切诱惑和不适合自己的目标、计划和行动。 ⑤天地悠悠,人生有限。人不可能同时走上两条不同方向的道路,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 和秋月,不可能同时拥有明星的鲜花掌声和隐者的清逸自在……总之,不可能把所有好处都 占完。知足,就是知生命的缺陷,知人生的“不足”;知“不足”,就是“知足"。 (选自2013年3月16日《渤海早报》,有删改) 15.作者最后为什么说“知‘不足’,就是‘知足”?(3分) 16.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 17.下面这则材料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你认为放在【A】【B】中的哪一处合适,请说明理 由。(4分)
(四)阅读冯小燕的《人生的不足和知足》一文,完成 15—17 题。(10 分) ①不管多么优秀的人,总有所不足,有所不能,有所不及。一个政治家不可能处理好改 革中的每一个细节,一个科学家不可能精通科学的每一个领域,一个企业家不可能占领每一 个市场,一个文学家也不可能写好所有种类的作品,一个旅行家不可能走遍世界的每一个乡 村……这就是任何一个人的不足。 ②懂得自己的不足,就会懂得贪图无所不能,只能一无所能;试图无所不知,只能一无 所知;企图无所不有,只能一无所有。懂得自己的不足,就会懂得专心致志地学好做好自己 该做的事情,而不是见异思迁、三心二意。懂得自己的不足,就会懂得以“吾日三省吾身” 的精神和自觉,常常以人为镜“照差距”,以事为例看不足,以己为训查过错,不断完善自 我,修正自我,使自己逐渐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少犯错误的人,一个 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懂得自己的不足,就会懂得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借助他人的 力量和智慧来延伸你的能力,而不是孤芳自赏、自以为是,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 ③不管多么富有的人,他所享用的物质资源总是有限的。殷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但他自己也只有一个普通的胃。【A】多么好吃的饕餮之徒,他大享朵颐之快也必须有间隙, 否则就会消化不良。每一种生理享受都会餍足并严格遵守着过犹不及的法则。这说明一个人 必须知足。 ④知足既是一种清醒,更是一种心态。一个人一生的确无需享用过多的东西,明白了这 一点就可以善待自己,不必活得那么紧张焦虑。【B】在功名利禄面前,坦然面对各种诱惑; 在物欲横流之中保持平常之心、知足之心。这样才会使内心和谐快乐,“看庭前花开花落, 任天外云卷云舒”。也正是因为明白了这一点,才可以不抱野心,不怀不切实际的幻想,才 能心无旁骛地扛起肩上的职责,尽到自己应尽的本分,踏踏实实地去做成几件事。知道自己 需要什么,说明自己在成长;知道自己不需要什么,说明自己在成熟。成功不只是要善于抓 机遇,而是要善于放弃诱惑。有所放弃,才能有所收获。每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毅然 地放弃一切诱惑和不适合自己的目标、计划和行动。 ⑤天地悠悠,人生有限。人不可能同时走上两条不同方向的道路,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 和秋月,不可能同时拥有明星的鲜花掌声和隐者的清逸自在……总之,不可能把所有好处都 占完。知足,就是知生命的缺陷,知人生的“不足”;知“不足”,就是“知足”。 (选自 2013 年 3 月 16 日《渤海早报》,有删改) 15.作者最后为什么说“知‘不足’,就是‘知足’”?(3 分) ▲ 16.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3 分) ▲ 17.下面这则材料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你认为放在【A】【B】中的哪一处合适,请说明理 由。(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