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2014年初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对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hong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推进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013年10月18日,参加总 决赛的15位小选手jng相向观众展示了中华汉字的mei力,最后来自浙江杭州 外国语学校的陆佳蕾成功问ding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雪》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不仅仅写了“朔方的雪”,而且运用想象,扩大 了艺术的视野,把它和“暖国的雨”“江南的雪”作了对比描写 B.温泉寺的峭壁上,刻着斗大的四个字:“山泉水暖 C.以“缤纷桃花秀,多彩西来游”为主题的第二届桃花节,吸引了我市及周边 地区众多游客。 D.《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者工作特 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提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不少学问渊博的人,不知融会贯通,终身跳不出书本的圈子,实在说不 上“智慧”。 B.我们广大干部要认真学习十八大关于农村建设的文件,明确政策,做到 胸有成竹。 C.“星光大舞台”是泰州教育局为教师搭建的表演舞台,广大师生可以耳 濡目染许多名师风采。 D.初中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三年时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现在想来,犹 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⑤题4分) ①皮之不 存, 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衣带渐宽终不 悔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⑤我国古代很多诗人善于观察物候现象,他们在诗歌中有着很多精彩的描述, 如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的 就描写了早春时节桃花初放,江水转暖的的物候现象;韩愈在《早春 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 描写了早春时节细雨绵绵,草色若有若无的优美景色 5.名著阅读。(6分) (1)《格列佛游记》是英国18世纪杰出的讽刺作家 的代表 作,文中格列佛第四次出海在慧骃国遭到一种形状像人的名为 ”的畜生的围攻。(2分)
泰州市 2014 年初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 30 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对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hóng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推进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013 年 10 月 18 日,参加总 决赛的 15 位小选手 jìng 相向观众展示了中华汉字的 mèi 力,最后来自浙江杭州 外国语学校的陆佳蕾成功问 dǐng。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 A.《雪》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不仅仅写了“朔方的雪”,而且运用想象,扩大 了艺术的视野,把它和“暖国的雨”“江南的雪”作了对比描写。 B. 温泉寺的峭壁上,刻着斗大的四个字:“山泉水暖。” C. 以“缤纷桃花秀,多彩西来游”为主题的第二届桃花节,吸引了我市及周边 地区众多游客。 D.《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者工作特 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提拔”。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 A. 不少学问渊博的人,不知融会贯通,终身跳不出书本的圈子,实在说不 上“智慧”。 B. 我们广大干部要认真学习十八大关于农村建设的文件,明确政策,做到 胸有成竹。 C. “星光大舞台”是泰州教育局为教师搭建的表演舞台,广大师生可以耳 濡目染许多名师风采。 D. 初中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三年时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现在想来,犹 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①~④每题 1 分,⑤题 4 分) ①皮之不 存, 。 ② ,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衣带渐宽终不 悔, 。 ④ ,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⑤我国古代很多诗人善于观察物候现象,他们在诗歌中有着很多精彩的描述, 如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的 “ , ”就描写了早春时节桃花初放,江水转暖的的物候现象;韩愈在《早春 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 “ , ”描写了早春时节细雨绵绵,草色若有若无的优美景色。 5.名著阅读。(6 分) ⑴《格列佛游记》是英国 18 世纪杰出的讽刺作家 的代表 作,文中格列佛第四次出海在慧骃国遭到一种形状像人的名为 “ ”的畜生的围攻。(2 分)
(2)《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去参加蓓姬的野餐会,大家到一个山洞里冒险。 汤姆和蓓姬在山洞里探险,后来迷路了。结合“洞中历险”的具体情节,简要分 析汤姆在这件事中所展现的优良品质。(2分) (3)《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都具有 怎样的儿童心理?请简要回答。(2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自2013年8月初开播以来,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持续升温,使得“汉 字听写大会”成为一个众所关注的热点话题。育才中学举行了“模拟汉字听写大 会”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与。 【请你设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组准备面向社会征集广告宣传语,用于 宣传该节目。宣传语要求能够传递“书写”含义,表达弘扬民族文化的思想。请 你设计一条广告宣传语。(2分) 【请你撰写】周五晚上中央一套将播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决赛,语文老师想 通过校讯通平台给家长发一条手机短信,提醒孩子八点收看节目。(3分) 你拟写的手机短信: 【请你调查】如果央视准备在中学生中开展一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收视率情 况调查,聘请你担任你们学校的小小调查员,你将如何开展这次调查活动?(3 分 、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韦应物《闻雁》一诗,完成第7题。(6分)
⑵《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去参加蓓姬的野餐会,大家到一个山洞里冒险。 汤姆和蓓姬在山洞里探险,后来迷路了。结合“洞中历险”的具体情节,简要分 析汤姆在这件事中所展现的优良品质。(2 分) ⑶《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都具有 怎样的儿童心理?请简要回答。(2 分) 6.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 分) 自 2013 年 8 月初开播以来,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持续升温,使得“汉 字听写大会”成为一个众所关注的热点话题。育才中学举行了“模拟汉字听写大 会”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与。 【请你设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组准备面向社会征集广告宣传语,用于 宣传该节目。宣传语要求能够传递“书写”含义,表达弘扬民族文化的思想。请 你设计一条广告宣传语。(2 分) 【请你撰写】周五晚上中央一套将播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决赛,语文老师想 通过校讯通平台给家长发一条手机短信,提醒孩子八点收看节目。(3 分) 你拟写的手机短信: 【请你调查】如果央视准备在中学生中开展一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收视率情 况调查,聘请你担任你们学校的小小调查员,你将如何开展这次调查活动?(3 分) 二、阅读理解(共 60 分) (一)阅读韦应物《闻雁》一诗,完成第 7 题。(6 分)
闻雁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注释: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夏天离京,秋天到任。 这首《闻雁》大约就是他抵滁后不久写的。 (1)下列与本诗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2分) (3)赏析首句的妙处。(2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1题。(14分 王义士者,失其名,泰州如皋县隶也。虽隶,能以气节自重,任侠好义。甲申 国亡后,同邑布衣许元博德溥不肯剃发,刺臂誓死。有司以抗令弃之市°,妻 当徙。王适值解,高德溥之义,欲脱其妻而无术,乃终夜欷獻不成寐。其妻怪之, 问曰:“君何为彷徨如此耶?”王不答。妻又曰:“君何为彷徨如此耶?”曰 “非妇人所知也。”妻曰:“子毋以我妇人也而忽之,子弟语我,我能为子筹之 王语之故。妻曰:“子高德溥义而欲脱其妻,此豪杰之举也,诚得一人代之可矣。” 王曰:“然。顾安得其人哉?”妻曰:“吾当成子之义,愿代以行。”王曰:“然 乎?戏耶?”妻曰:“诚然耳,何戏之有?”王乃伏地顿首谢。随以告德溥妻 使匿于母家。 而王夫妇即就道,每经郡县驿舍就验时,俨然官役解罪妇也。历数千里,抵徙所, 风霜艰苦,甘之不厌。于是皋人感之,敛金赎归,夫妇终老于家 焉 节选自《虞初新志》) [注]①隶:同“吏”,差役。②甲申:古人用天干地支表示日期。③许元博德 溥:许元博,字德溥。④有司以抗令弃之市:公府以抗拒法令的罪名将他杀头弃 市。⑤彷徨:辗转反侧。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子弟语我( ②王曰:“然。 顾安得其人哉?” ③使匿于母家( ④于是皋人感之 (2)与“王乃伏地顿首谢”中“乃”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闻雁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注释: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夏天离京,秋天到任。 这首《闻雁》大约就是他抵滁后不久写的。 ⑴下列与本诗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⑵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2 分) ⑶赏析首句的妙处。(2 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8~11 题。(14 分) 王义士者,失其名,泰州如皋县隶①也。虽隶,能以气节自重,任侠好义。甲申 国②亡后,同邑布衣许元博德溥③不肯剃发,刺臂誓死。有司以抗令弃之市④,妻 当徙。王适值解,高德溥之义,欲脱其妻而无术,乃终夜欷歔不成寐。其妻怪之, 问曰:“君何为彷徨⑤如此耶?”王不答。妻又曰:“君何为彷徨如此耶?”曰: “非妇人所知也。”妻曰:“子毋以我妇人也而忽之,子弟语我,我能为子筹之。” 王语之故。妻曰:“子高德溥义而欲脱其妻,此豪杰之举也,诚得一人代之可矣。” 王曰:“然。顾安得其人哉?”妻曰:“吾当成子之义,愿代以行。”王曰:“然 乎?戏耶?”妻曰:“诚然耳,何戏之有?”王乃伏地顿首谢。随以告德溥妻, 使匿于母家。 而王夫妇即就道,每经郡县驿舍就验时,俨然官役解罪妇也。历数千里,抵徙所, 风霜艰苦,甘之不厌。于是皋人感之,敛金赎归,夫妇终老于家 焉。 (节选自《虞初新志》) [注] ①隶:同“吏”,差役。②甲申:古人用天干地支表示日期。③许元博德 溥:许元博,字德溥。④有司以抗令弃之市:公府以抗拒法令的罪名将他杀头弃 市。⑤彷徨:辗转反侧。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子弟语我( ) ②王曰:“然。 顾安得其人哉?”( ) ③使匿于母家( ) ④于是皋人感之 ( ) ⑵与“王乃伏地顿首谢”中“乃”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A.太祖乃悟(《赵普》) B.屠乃奔倚其下(《狼》) C.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 涉世家》)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子高德溥义而欲脱其妻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诚然耳,何戏之有? 译 文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译文 11.通读全文,请概括出王义士夫妇“高德溥之义”的举动。(2分) )阅读《伦敦是如何治理雾霾的》一文,完成12~14题。(10分) 伦敦是如何治理雾霾的 ①雾霾污染曾经困扰伦敦,还发生过著名的“伦敦大雾”事件。根据《生命时报》 驻伦敦记者的报道,我们也许可以看到治理雾霾污染的一条出路。“雾都”、“阴 霾”、“昏暗”等词在19世纪的英国名著中常常出现。大文豪査尔斯·狄更斯 的小说《荒凉山庄》的开篇就细致描述了伦敦的雾,“那是一种沁入人心深处的 黑暗,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氛围。”进入20世纪中期,英国人为摘掉“雾都”的 帽子,用半个世纪的努力来治理空气污染。 ②19世纪,英国进入工业急速发展期,伦敦工厂所产生的废气形成了极浓的灰 黄色烟雾。20世纪50年代最为严重,“雾日”(即指视域不超过1000米的天 数)一年里平均多达50天左右。1952年12月5日至10日,伦敦上空的冷高压 导致大气湿度增加,风力微弱,污染物难以扩散,呛人的浓厚烟雾弥漫全城5 天之久,这就是著名的“伦敦大雾”事件 ③据史料记载,仅在12月5日到8日这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就高达4000。 在这一周内,伦敦市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脏衰竭死亡 244人,结核病死亡ηˆ人’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 病率也有显著增加 ④大雾持续到12月10日才渐渐散去。此后,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 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法律规定 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 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还包括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 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 ⑤1968年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这些法案针对各种 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并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有效减少了烟尘和颗粒物
A.太祖乃悟(《赵普》) B.屠乃奔倚其下(《狼》) C.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 涉世家》)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子 高 德 溥 义 而 欲 脱 其 妻 10.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诚然耳,何戏之有? 译 文: ⑵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译 文: 11. 通读全文,请概括出王义士夫妇“高德溥之义”的举动。(2 分) (三)阅读《伦敦是如何治理雾霾的》一文,完成 12~14 题。(10 分) 伦敦是如何治理雾霾的 ①雾霾污染曾经困扰伦敦,还发生过著名的“伦敦大雾”事件。根据《生命时报》 驻伦敦记者的报道,我们也许可以看到治理雾霾污染的一条出路。“雾都”、“阴 霾”、“昏暗”等词在 19 世纪的英国名著中常常出现。大文豪查尔斯·狄更斯 的小说《荒凉山庄》的开篇就细致描述了伦敦的雾,“那是一种沁入人心深处的 黑暗,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氛围。”进入 20 世纪中期,英国人为摘掉“雾都”的 帽子,用半个世纪的努力来治理空气污染。 ②19 世纪,英国进入工业急速发展期,伦敦工厂所产生的废气形成了极浓的灰 黄色烟雾。20 世纪 50 年代最为严重,“雾日”(即指视域不超过 1000 米的天 数)一年里平均多达 50 天左右。1952 年 12 月 5 日至 10 日,伦敦上空的冷高压 导致大气湿度增加,风力微弱,污染物难以扩散,呛人的浓厚烟雾弥漫全城 5 天之久,这就是著名的“伦敦大雾”事件。 ③据史料记载,仅在 12 月 5 日到 8 日这 4 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就高达 4000。 在这一周内,伦敦市因支气管炎死亡 704 人,冠心病死亡 281 人,心脏衰竭死亡 244 人,结核病死亡 77 人,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 病率也有显著增加。 ④大雾持续到 12 月 10 日才渐渐散去。此后,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 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法律规定 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 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还包括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 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 ⑤1968 年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这些法案针对各种 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并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有效减少了烟尘和颗粒物
到了1975年,伦敦的雾日己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15天,1980年则进一步降 到5天。 ⑥80年代后,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为此,政 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 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等 ⑦1995年起,英国又制定了国家空气质量战略,规定各个城市都要进行空气质 量的评价与回顾,对达不到标准的地区,政府必须划出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并强 制在规定期限内达标 ⑧此外,上世纪80年代,伦敦市在城市外围建有大型环形绿地面积达4434平方 公里。政府决定尝试在街道使用一种钙基粘合剂治理空气污染。这种粘合剂类似 胶水,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街道清扫工已将这种新产品用于人口嘈杂、污染严 重的城区,目前监测结果称这些区域的微粒已经下降了14%。 12.文章以“伦敦是如何治理雾霾的”为题,有什么作用?(2分) 1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有错误,并简述理由。(4分) (1)“据史料记载,仅在12月5日到8日这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就高达4000” 中“仅”一词可以去掉,省略后意思没有变化。 (2)第③段划线句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各种病例的死亡人数,具体准确说明 在“伦敦大雾”中死亡的人各种病例都有。 14.我国不少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结合伦敦经验,请你谈谈可以采取哪些治 理措施?分点简要回答。(4分) (四)阅读《低调之美》一文,完成15~17题。(10分) 低调之美 ①大千世界,低调状态不难发现。 ②有低调的植物。玉米将粗大的果实棒子隐隐插在腰间,让人难以发现 桂子将细小的花朵隐隐地藏在枝叶丛中,暗里香飘。夜来香在夜间将芬芳暗暗送 给人们 ③有低调的动物。燕子无声地穿梭于田野,充当庄稼的保护神。蟾蜍隐 藏杂草丛中一声不响地捕捉害虫。翠鸟猫在枝叶丛中,在惊鸿一瞥之间,朝水面 一个俯冲猎取食物
到了 1975 年,伦敦的雾日已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 15 天,1980 年则进一步降 到 5 天。 ⑥80 年代后,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为此,政 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 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等。 ⑦1995 年起,英国又制定了国家空气质量战略,规定各个城市都要进行空气质 量的评价与回顾,对达不到标准的地区,政府必须划出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并强 制在规定期限内达标。 ⑧此外,上世纪 80 年代,伦敦市在城市外围建有大型环形绿地面积达 4434 平方 公里。政府决定尝试在街道使用一种钙基粘合剂治理空气污染。这种粘合剂类似 胶水,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街道清扫工已将这种新产品用于人口嘈杂、污染严 重的城区,目前监测结果称这些区域的微粒已经下降了 14%。 12.文章以“伦敦是如何治理雾霾的”为题,有什么作用?(2 分) 1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有错误,并简述理由。(4 分) ⑴“据史料记载,仅在 12 月 5 日到 8 日这 4 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就高达 4000” 中“仅”一词可以去掉,省略后意思没有变化。 ⑵第③段划线句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各种病例的死亡人数,具体准确说明 在“伦敦大雾”中死亡的人各种病例都有。 14.我国不少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结合伦敦经验,请你谈谈可以采取哪些治 理措施?分点简要回答。(4 分) (四)阅读《低调之美》一文,完成 15~17 题。(10 分) 低调之美 ①大千世界,低调状态不难发现。 ②有低调的植物。玉米将粗大的果实棒子隐隐插在腰间,让人难以发现。 桂子将细小的花朵隐隐地藏在枝叶丛中,暗里香飘。夜来香在夜间将芬芳暗暗送 给人们。 ③有低调的动物。燕子无声地穿梭于田野,充当庄稼的保护神。蟾蜍隐 藏杂草丛中一声不响地捕捉害虫。翠鸟猫在枝叶丛中,在惊鸿一瞥之间,朝水面 一个俯冲猎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