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 日头堕到鸟巢里 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 ● 陌生的道路无归宿的薄暮, ● 把这群人度到这座古镇上。 沉重的影子,扎根在大街两旁, ● 一簇一簇,像秋郊的禾堆一样, 静静的,孤寂的,支撑着一个大的凄凉。 ● 满然征尘的古怪的服装,告诉了他们的来历, 一张一张兜着阴影的脸皮, 说尽了他们的情况
难民 • 日头堕到鸟巢里, • 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 • 陌生的道路无归宿的薄暮, • 把这群人度到这座古镇上。 • 沉重的影子,扎根在大街两旁, • 一簇一簇,像秋郊的禾堆一样, • 静静的,孤寂的,支撑着一个大的凄凉。 • 满然征尘的古怪的服装,告诉了他们的来历, • 一张一张兜着阴影的脸皮, • 说尽了他们的情况
第二节后新月派的创作 >主要阵地: 《新月》月刊(1928) 《诗刊》季刊(1930) >基本成员: 徐志摩、饶孟侃、林徽因、陈梦家、方玮德 >诗歌观念与艺术追求 坚持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 立场 从黑暗现实中逃避,回到自我内心世界,回到诗的 艺术世界中 ·强调抒情诗的创造
第二节 后新月派的创作 Ø 主要阵地: 《新月》月刊(1928)《诗刊》季刊(1930) Ø 基本成员: 徐志摩、饶孟侃、林徽因、陈梦家、方玮德 Ø 诗歌观念与艺术追求 • 坚持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 立场 • 从黑暗现实中逃避,回到自我内心世界,回到诗的 艺术世界中 • 强调抒情诗的创造
第二节后新月派的创作 >在题材、诗感上与现代派趋近: ·大都市的病态,现代人的精神异化 ·陈梦家《都市的颂歌》 ·孙大雨《自己的写照》 >形式试验: 。“十四行诗体”的转借与创造
第二节 后新月派的创作 Ø在题材、诗感上与现代派趋近: • 大都市的病态,现代人的精神异化 • 陈梦家《都市的颂歌》 • 孙大雨《自己的写照》 Ø形式试验: • “十四行诗体”的转借与创造
第二节后新月派的创作 十四行诗 >中世纪欧洲民间流行并用于歌唱的一种短小诗歌 >20年代闻一多将其音译为“商籁体” >后期新月派诗人在十四行行诗里发现(找到)了中 西诗歌诗体形式的某种“契合点”,从而为新诗的 现实创造提供了新的经验 >成果: 孙大雨《决绝》、饶孟侃《弃儿》、卞之琳《一个 和尚》、朱湘《十四行英体》之十二、陈梦家《太 湖之夜》
第二节 后新月派的创作 v十四行诗 Ø 中世纪欧洲民间流行并用于歌唱的一种短小诗歌 Ø 20年代闻一多将其音译为“商籁体” Ø 后期新月派诗人在十四行行诗里发现(找到)了中 西诗歌诗体形式的某种“契合点” ,从而为新诗的 现实创造提供了新的经验 Ø 成果: • 孙大雨《决绝》、饶孟侃《弃儿》、卞之琳《一个 和尚》、朱湘《十四行英体》之十二、陈梦家《太 湖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