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鳜鱼的生物学特征 (一)形态特征 鳜鱼体高而侧扁,背部隆起,体长为体高的3倍。 鳞为细小圆鳞,侧线沿背弧向上弯曲,颈部、鳃盖 及腹面在鳍之前均被鳞。眼较大,侧上位。口大端 位,口裂略斜,下颌突出、上颌骨延伸至眼后缘。 前鳃盖骨后缘有锯齿,鳃盖骨后缘有两个扁平得棘。 上下前颌前部有厅犬齿状小齿,背鳍发达,有12根 坚硬的棘;胸鳍圆形;腹鳍近胸部,尾鳍呈扁圆形。 体金黄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具有不规则的暗棕色 斑点及斑块。自吻端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1条黑 色的带纹,在背鳍下方,有1条较宽的暗棕色的垂直 带纹。奇鳍上均有暗棕色的斑点连成带纹
一、鳜鱼的生物学特征 (一)形态特征 鳜鱼体高而侧扁,背部隆起,体长为体高的3倍。 鳞为细小圆鳞,侧线沿背弧向上弯曲,颈部、鳃盖 及腹面在鳍之前均被鳞。眼较大,侧上位。口大端 位,口裂略斜,下颌突出、上颌骨延伸至眼后缘。 前鳃盖骨后缘有锯齿,鳃盖骨后缘有两个扁平得棘。 上下前颌前部有厅犬齿状小齿,背鳍发达,有12根 坚硬的棘;胸鳍圆形;腹鳍近胸部,尾鳍呈扁圆形。 体金黄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具有不规则的暗棕色 斑点及斑块。自吻端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1条黑 色的带纹,在背鳍下方,有1条较宽的暗棕色的垂直 带纹。奇鳍上均有暗棕色的斑点连成带纹
(二)生活习性 鳜鱼一般生活在静水或缓急的水体中, 尤其是生活在鄱阳湖、梁子湖这样的水草茂 盛、水质清晰的湖泊中。冬季常常在深水处 和洞穴中越冬。春季,鳜鱼则游向浅水中觅 食。白天卧穴,夜间在水草中捕食。生殖季 节的亲鱼集群到产卵场进行产卵,溯水游向 水岸、湖泊支流的浅滩或较浅处的水草中产 卵,幼鱼喜欢在沿岸的水草丛中游动、觅食
(二)生活习性 鳜鱼一般生活在静水或缓急的水体中, 尤其是生活在鄱阳湖、梁子湖这样的水草茂 盛、水质清晰的湖泊中。冬季常常在深水处 和洞穴中越冬。春季,鳜鱼则游向浅水中觅 食。白天卧穴,夜间在水草中捕食。生殖季 节的亲鱼集群到产卵场进行产卵,溯水游向 水岸、湖泊支流的浅滩或较浅处的水草中产 卵,幼鱼喜欢在沿岸的水草丛中游动、觅食
(三)食 性 鳜鱼上下颌骨有尖锐的牙齿,肠道很短, 胃壁较厚且有较强的伸缩性,肠胃交界处有 300条左右形幽门垂。这些都说明,鳜鱼胃典 型的食肉性鱼类。而且较其他肉食性鱼类更突 出:鳜鱼苗出膜4d~5d后,当卵黄囊消失时, 鳜鱼苗内源性营养转为外源性营养,一开始就 必须摄食其他鱼类的鱼苗,即便是饿死也拒食 浮游生物或其它商品饲料
(三)食 性 鳜鱼上下颌骨有尖锐的牙齿,肠道很短, 胃壁较厚且有较强的伸缩性,肠胃交界处有 300条左右形幽门垂。这些都说明,鳜鱼胃典 型的食肉性鱼类。而且较其他肉食性鱼类更突 出:鳜鱼苗出膜4d~5d后,当卵黄囊消失时, 鳜鱼苗内源性营养转为外源性营养,一开始就 必须摄食其他鱼类的鱼苗,即便是饿死也拒食 浮游生物或其它商品饲料
鳜鱼在鱼苗阶段,能吞食相当于自 身长度50%的饵料鱼,在饵料鱼投喂不足 时,相互残杀相当严重,常常会发现一 条鳜鱼吞食另一条鳜鱼而双双死亡的现 象。这也说明了鳜鱼养殖成活率不高的 一个原因
鳜鱼在鱼苗阶段,能吞食相当于自 身长度50%的饵料鱼,在饵料鱼投喂不足 时,相互残杀相当严重,常常会发现一 条鳜鱼吞食另一条鳜鱼而双双死亡的现 象。这也说明了鳜鱼养殖成活率不高的 一个原因
鳜鱼终生以活的鱼虾为饵料,在天然水 域中,幼鱼阶段主要以虾类、鰟鮍等小型鱼 类为食,当长到25cm以上则以鲤、鲫等大型 鱼类为食。鳜鱼在捕食饵料鱼虾时,还有先 小后大,先弱后强的习性。 鳜鱼在1月~2月份摄食强度较差,6月~ 7月份摄食强度最为旺盛。生殖季节强度稍有 下降,冬季摄食很少
鳜鱼终生以活的鱼虾为饵料,在天然水 域中,幼鱼阶段主要以虾类、鰟鮍等小型鱼 类为食,当长到25cm以上则以鲤、鲫等大型 鱼类为食。鳜鱼在捕食饵料鱼虾时,还有先 小后大,先弱后强的习性。 鳜鱼在1月~2月份摄食强度较差,6月~ 7月份摄食强度最为旺盛。生殖季节强度稍有 下降,冬季摄食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