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图示联接销钉。己知F=100kN,销钉的直径d=30mm,材料的许用切应力 []=60MP阳。试校核销钉的剪切强度,若强度不够,应改用多大直径的销钉。 3-10图示凸缘联轴节传递的力偶矩为M。=200N·m,凸缘之间用四个对称分布在 D,=80mm圆周上的螺栓联接,螺栓的内径d=10mm,螺栓材料的许用切应力[)=60MPa。 试校核螺栓的剪切强度
3-9 图示联接销钉。已知 F =100 kN ,销钉的直径 d = 30 mm ,材料的许用切应力 [ ] = 60 MPa 。试校核销钉的剪切强度,若强度不够,应改用多大直径的销钉。 F F . . . . d 3-10 图示凸缘联轴节传递的力偶矩为 M e = 200 N m ,凸缘之间用四个对称分布在 D0 = 80 mm 圆周上的螺栓联接,螺栓的内径 d =10 mm ,螺栓材料的许用切应力 [ ] = 60 MPa 。 试校核螺栓的剪切强度。 M . . . n . . . . . . n 截面 n-n 螺栓 D0 . . . . . . . . e Me
3-11图示矩形截面木拉杆的接头。己知轴向拉力F=50kN,截面的宽度b=250mm,木材 顺纹的许用挤压应力os=I0MPa,顺纹的许用切应力=IMPa。试求接头处所需的尺寸 和a 3-12图示螺栓接头。已知F=40kN,螺栓的许用切应力[)=130MPa,许用挤压应力 [o]=300MPa。试求螺栓所需的直径d 中0 313图示结构的AB杆为刚性杆,A处为饺接,AB杆由钢杆BE与铜杆CD吊起。己知 CD杆的长度为1m,横截面面积为500mm2,铜的弹性模量E=IO0GPa;BE杆的长度为 2m,横截面面积为250mm2,钢的弹性模量E=200GPa。试求CD杆和BE杆中的应力以及 BE杆的伸长。 1m0.5m05n 200k
3-11 图示矩形截面木拉杆的接头。已知轴向拉力 F = 50 kN ,截面的宽度 b = 250 mm ,木材 顺纹的许用挤压应力 [ ] 10 MPa bs = ,顺纹的许用切应力 [ ] =1MPa 。试求接头处所需的尺寸 l 和 a。 F F l l a b 3-12 图示螺栓接头。已知 F = 40 kN ,螺栓的许用切应力 [ ] =130 MPa ,许用挤压应力 [ ] 300 MPa bs = 。试求螺栓所需的直径 d。 F F d 10 . . . 20 10 . . . . 3-13 图示结构的 AB 杆为刚性杆,A 处为铰接,AB 杆由钢杆 BE 与铜杆 CD 吊起。已知 CD 杆的长度为 1m ,横截面面积为 2 500 mm ,铜的弹性模量 E =100 GPa ;BE 杆的长度为 2m ,横截面面积为 2 250 mm ,钢的弹性模量 E = 200 GPa 。试求 CD 杆和 BE 杆中的应力以及 BE 杆的伸长。 A D B 1m 0.5m 200kN 0.5m E C
3-14由两种材料粘结成的阶梯形杆如图所示,上端固定,下端与地面留有空隙 △=0.08mm。铜杆的4=40cm2, 台-10GP,a,=165x10C:钢杆的4=20cm2, 2=200G,a2=125×106C,在两段交界处作用有力F。试求: ()F为多大时空隙消失: (2)当F=500kN时,各段内的应力: (3)当F=500kN且温度再上升20C时,各段内的应力。 第4章扭转 不热用有四个外力矩。-N,-6 iC ie te to 2m25m2.5m 42传动轴4C如图所示,主动轮A传递的外力偶矩M=1kN·m,从动轮B、C传递的 外力偶矩分别为M.2=0.4kN,m、M。=0.6kN,m,己知轴的直径d=4cm,各轮的间距 150cm,切变模量G=80GPa (1)试合理布置各轮的位置: (②)试求各轮在合理位置时轴内的最大切应力以及轮A与轮C之间的相对扭转角。 G。巴
3-14 由两种材料粘结成的阶梯形杆如图所示,上端固定,下端与地面留有空隙 = 0.08 mm 。铜杆的 2 1 A = 40 cm , 100 GPa E1 = , 6 1 1 16.5 10 C − − = ;钢杆的 2 2 A = 20 cm , 200 GPa E2 = , 6 1 2 12.5 10 C − − = ,在两段交界处作用有力 F。试求: (1) F 为多大时空隙消失; (2) 当 F = 500 kN 时,各段内的应力; (3) 当 F = 500 kN 且温度再上升 20 C 时,各段内的应力。 1m F 2m . . 1 铜 2 钢 . . 第 4 章 扭 转 4-1 图示圆轴上作用有四个外力偶矩 M e1 =1kN m ,M e2 = 0.6 kN m , M e3 = M e4 = 0.2 kN m 。 (1) 试画出该轴的扭矩图; (2) 若 M e1 与 M e2 的作用位置互换,扭矩图有何变化? 2m 2.5m 2.5m Me4 Me3 Me2 Me1 4-2 传动轴 AC 如图所示,主动轮 A 传递的外力偶矩 M e1 =1kN m ,从动轮 B、C 传递的 外力偶矩分别为 M e2 = 0.4 kN m 、 M e3 = 0.6 kN m ,已知轴的直径 d = 4 cm ,各轮的间距 l = 50 cm ,切变模量 G = 80 GPa 。 (1) 试合理布置各轮的位置; (2) 试求各轮在合理位置时轴内的最大切应力以及轮 A 与轮 C 之间的相对扭转角。 l Me1 Me2 Me3 l A B C
43一空心圆轴的外径D=90mm,内径d=60mm。试计算该轴的抗扭截面系数,。 若在 横截面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改用实心圆轴,试比较两者的抗扭截面系数,计算结果说 什么? 44图示阶梯形圆轴的4C段和CB段的直径分别为4=4cm、d,=7cm,轴上装有三个皮 带轮。已知由轮B输入的功率为乃=30kW,轮A输出的功率为R=13kW,轴作匀速转动, 转速n=200min,材料的许用切应力[g=60MPa,切变模量G=80GPa,许用单位长度扭转 角=2加。试校核该轴的强度和刚度。 M 0.5m0.3m 1m 45图示外径D=100mm、内径d=80mm的空心圆轴与直径D=80mm的实心圆轴用键相 连。轴的两端作用外力偶矩M。=6kN,m,轴的许用切应力[)=80MPa;键的尺寸为 10mmx10mm×30mm,键的许用切应力d=100MPa,许用挤压应力[o,]=280MPa。试校核 该轴的强度并计算所需键的个数。 dG布
4-3 一空心圆轴的外径 D = 90 mm ,内径 d = 60 mm 。试计算该轴的抗扭截面系数 Wp 。若在 横截面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改用实心圆轴,试比较两者的抗扭截面系数,计算结果说明了 什么? 4-4 图示阶梯形圆轴的 AC 段和 CB 段的直径分别为 d1 = 4 cm、d2 = 7 cm ,轴上装有三个皮 带轮。已知由轮 B 输入的功率为 P3 = 30 kW ,轮 A 输出的功率为 P1 =13 kW ,轴作匀速转动, 转速 n = 200 r/min ,材料的许用切应力 [ ] = 60 MPa ,切变模量 G = 80 GPa ,许用单位长度扭转 角 [ ] 2 /m = 。试校核该轴的强度和刚度。 0.5m M M M e1 e2 e3 A C D B 0.3m 1m 4-5 图示外径 D =100 mm 、内径 d = 80 mm 的空心圆轴与直径 D1 = 80 mm 的实心圆轴用键相 连。轴的两端作用外力偶矩 M e = 6 kN m ,轴的许用切应力 [ ] = 80 MPa ;键的尺寸为 10 mm 10 mm 30 mm ,键的许用切应力 [ ] =100 MPa ,许用挤压应力 [ ] 280 MPa bs = 。试校核 该轴的强度并计算所需键的个数 n。 D 10 d D 1 10 30 . . . Me . Me
4-6图示两圆轴用法兰上的12个螺栓联接。已知轴的传递扭矩T=50kN·m,法兰边厚 t=2cm,平均直径D=30cm,轴的许用切应力可=40MPa;螺栓的许用切应力 [口]=60MPa,许用挤压应力[o,]=120MPa。试求轴的直径d和螺栓的直径d,。 4-7图示密圈螺旋弹簧的平均直径D=250mm,簧杆直径d-12.5mm,承受轴向拉力 F=180N。已知弹簧的有效圈数n=10,切变模量G=80GPa,试求该弹簧的轴向变形和簧杆 内的最大切应力。 48图示端部固定的钢圆杆和铜圆管以销钉联接。联接前,因制造误差,两杆的销孔中心 界a468的瓷的为 二杆内的最大切应
4-6 图示两圆轴用法兰上的 12 个螺栓联接。已知轴的传递扭矩 T = 50 kN m ,法兰边厚 t = 2 cm ,平均直径 D = 30 cm ,轴的许用切应力 [ ] = 40 MPa ;螺栓的许用切应力 [ ] = 60 MPa ,许用挤压应力 [ ] 120 MPa bs = 。试求轴的直径 d 和螺栓的直径 1 d 。 d T T D d1 t t . . . . . . . . . . 4-7 图示密圈螺旋弹簧的平均直径 D = 250 mm ,簧杆直径 d =12.5 mm ,承受轴向拉力 F =180 N 。已知弹簧的有效圈数 n = 10 ,切变模量 G = 80 GPa ,试求该弹簧的轴向变形和簧杆 内的最大切应力。 d D 2 _ F F . . 4-8 图示端部固定的钢圆杆和铜圆管以销钉联接。联接前,因制造误差,两杆的销孔中心 相差一角度 = 0.035 rad 。已知 D = 60 mm,d = 40 mm ,钢杆和铜管的长度及切变模量分别为 l1 = 400 mm 、 l2 = 600 mm、 80 GPa G1 = 、 40 GPa G2 = 。试求强行联接后二杆内的最大切应力。 d D A A A- A l1 l 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