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药物刎临床试验中 检测微小残留病的技术指导原则 2020年8月
1 2020 年 8 月
目录 一、概述.... 3 二、ALL的MRD检测... 5 (一)MRD检测的方法选择 。。。 5 (二)MRD检测的方法学要求 ……… 6 1.细胞学检测方法.... 6 2.分子学检测方法... 7 3.样本... 三、ALL新药研发中的MRD应用.... 8 (一)临界值的选择... 8 (二)早期探索性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8 (三)关键性注册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9 1.人群选择.. 9 2.人群富集.... 9 3.疗效终点... 9 4.检测时间点或时间窗..... 11 5.对临床研究开展和执行的其他要求...... 12 四、总结.· 12 五、参考文献 13 2
2 一、概述......................................... 3 二、ALL 的 MRD 检测 ............................... 5 (一)MRD 检测的方法选择 ......................... 5 (二)MRD 检测的方法学要求 ....................... 6 1.细胞学检测方法............................ 6 2.分子学检测方法............................ 7 3.样本 ..................................... 7 三、ALL 新药研发中的 MRD 应用...................... 8 (一)临界值的选择............................... 8 (二)早期探索性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 8 (三)关键性注册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 9 1.人群选择.................................. 9 2.人群富集.................................. 9 3.疗效终点.................................. 9 4.检测时间点或时间窗....................... 11 5.对临床研究开展和执行的其他要求 ........... 12 四、总结........................................ 12 五、参考文献.................................... 13
一、概述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随着联合化疗方案的不 断优化和医疗条件的整体改善,新诊断的ALL患者完全缓 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可达到70%~95%,被认为是 一种可治愈性恶性疾病。传统的治疗反应判断基于形态学检 测,骨髓原始细胞比例<5%,外周血无原始细胞可被判断为 形态学C,这种方法检测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的敏感性通常 在l02。采用敏感性更高的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ultiparameter flow cytometry,MFC)或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进行检测,发现获得形态 学CR的患者中30%50%的患者白血病细胞持续存在。这些 在形态学CR患者中仍然可以被检测到的白血病细胞即被称 为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也被称为 可检测残留病(Measurable residual disease)。在ALL的治疗 过程中对MRD进行有计划的监测,其临床价值已有共识。 MRD状态可以反映治疗后的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程 度和白血病细胞负荷,也可以成为复发风险的预测因子,是 决定患者的危险分层、预后判断、后续治疗选择的关键因素 之一,也因此成为临床治疗中进行疾病监测的良好指标。 虽然对ALL患者进行MRD检测已经成为临床实践中的 常规手段,但在新药研发临床试验中合理应用MRD却依然
3 一、概述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随着联合化疗方案的不 断优化和医疗条件的整体改善,新诊断的 ALL 患者完全缓 解(Complete remission, CR)率可达到 70%~95%,被认为是 一种可治愈性恶性疾病。传统的治疗反应判断基于形态学检 测,骨髓原始细胞比例<5%,外周血无原始细胞可被判断为 形态学 CR,这种方法检测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的敏感性通常 在 10-2。采用敏感性更高的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ultiparameter flow cytometry,MFC)或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进行检测,发现获得形态 学 CR 的患者中 30%~50%的患者白血病细胞持续存在。这些 在形态学 CR 患者中仍然可以被检测到的白血病细胞即被称 为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也被称为 可检测残留病(Measurable residual disease)。在 ALL 的治疗 过程中对 MRD 进行有计划的监测,其临床价值已有共识。 MRD 状态可以反映治疗后的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程 度和白血病细胞负荷,也可以成为复发风险的预测因子,是 决定患者的危险分层、预后判断、后续治疗选择的关键因素 之一,也因此成为临床治疗中进行疾病监测的良好指标。 虽然对 ALL患者进行 MRD检测已经成为临床实践中的 常规手段,但在新药研发临床试验中合理应用 MRD 却依然
面临诸多挑战。首先,MRD检测的方法学并不统一,各临床 单位和实验室的操作流程存在差异,对检测结果的解读可能 受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其次,MRD阳性/阴性的判断 界值也未获得完全共识,不同临床试验对标本的要求和标本 采集的时间也并不完全一致。此外,国内尚无技术要求或行 业标准对临床试验中进行MRD检测的方法、界值、数据/信 息采集计划提出要求,或对MRD检测用于新药注册的实际 价值予以明确。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ALL新药临床研发的 推进和对临床研究结果的理解。 本技术指导原则针对在我国研发的ALL新药,对临床 研究尤其关键性注册临床研究中进行MRD检测提出观点和 建议,适用于在成人和儿童ALL人群中开展的临床研究,供 药物研发的申请人和研究者参考。有关ALL新药临床研究 计划和具体设计、MRD检测的方法学细节、伴随诊断研发的 具体要求等内容,未被涵盖于本技术指导原则的范畴。本文 所指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包括成熟B细胞白血病/淋巴 瘤。 应用本技术指导原则时,还请同时参考国际人用药品注 册技术协调会(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Harmonis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ICH)和其他国内外已发布的相关技术指导 原则
4 面临诸多挑战。首先,MRD 检测的方法学并不统一,各临床 单位和实验室的操作流程存在差异,对检测结果的解读可能 受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其次,MRD 阳性/阴性的判断 界值也未获得完全共识,不同临床试验对标本的要求和标本 采集的时间也并不完全一致。此外,国内尚无技术要求或行 业标准对临床试验中进行 MRD 检测的方法、界值、数据/信 息采集计划提出要求,或对 MRD 检测用于新药注册的实际 价值予以明确。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 ALL 新药临床研发的 推进和对临床研究结果的理解。 本技术指导原则针对在我国研发的 ALL 新药,对临床 研究尤其关键性注册临床研究中进行 MRD 检测提出观点和 建议,适用于在成人和儿童 ALL 人群中开展的临床研究,供 药物研发的申请人和研究者参考。有关 ALL 新药临床研究 计划和具体设计、MRD 检测的方法学细节、伴随诊断研发的 具体要求等内容,未被涵盖于本技术指导原则的范畴。本文 所指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包括成熟 B 细胞白血病/淋巴 瘤。 应用本技术指导原则时,还请同时参考国际人用药品注 册技术协调会(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Harmonis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ICH)和其他国内外已发布的相关技术指导 原则
二、ALL的MRD检测 (一)MRD检测的方法选择 临床上用于检测ALL MRD水平的常用方法包括多参数 流式细胞术(MFC)和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近年 来,针对免疫球蛋白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IG/TR)的二代 DNA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在临床中 的应用日益广泛。在中国,MFC(目前多为4~6色)是应用 最广泛的ALL MRD检测手段,技术相对成熟,多数三级甲 等医院都具备MFC检测能力,但各实验室所采用的仪器、 操作流程和对结果的分析解读能力存在差异。具有特定融合 基因(如BCR-ABL1)的ALL通常选择逆转录(Reverse transcript)qPCR进行MRD检测,结果一致性较高。NGS在 国内的应用时间短,通常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完成,各实验室 之间并没有统一的操作标准,无法保证结果的一致性。 表1对微小残留病检测方法的评价 方法 优势 局限性 敏感性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 ◇快速 令缺少统一标准 104(0.01%) √基线和缓解时白令可定量抗原表达令对操作人员的专业 血病相关免疫表 水平 性要求高 型比较法 DN法不需要获令需要新鲜活细胞 √不同于正常细胞 得治疗前标本令发生免疫表型转化 表型法(DN法) 时有假阴性风险 可能不能将恶性淋 巴母细胞从正常的 造血祖细胞中区分 出来 针对免疫球蛋白T细女:相对统一的操作令耗时耗力 104103 胞受体重排的等位基 和解读标准 需要治疗前标本 (0.01-0.001%) 因特异性PCR(ASO 前体T细胞ALL结
5 二、ALL 的 MRD 检测 (一)MRD 检测的方法选择 临床上用于检测 ALL MRD 水平的常用方法包括多参数 流式细胞术(MFC)和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近年 来,针对免疫球蛋白/T 细胞受体基因重排(IG/TR)的二代 DNA 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在临床中 的应用日益广泛。在中国,MFC(目前多为 4~6 色)是应用 最广泛的 ALL MRD 检测手段,技术相对成熟,多数三级甲 等医院都具备 MFC 检测能力,但各实验室所采用的仪器、 操作流程和对结果的分析解读能力存在差异。具有特定融合 基因(如 BCR-ABL1)的 ALL 通常选择逆转录(Reverse transcript)qPCR 进行 MRD 检测,结果一致性较高。NGS 在 国内的应用时间短,通常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完成,各实验室 之间并没有统一的操作标准,无法保证结果的一致性。 表 1 对微小残留病检测方法的评价 方法 优势 局限性 敏感性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 基线和缓解时白 血病相关免疫表 型比较法 不同于正常细胞 表型法(DfN 法) 快速 可定量抗原表达 水平 DfN 法不需要获 得治疗前标本 缺少统一标准 对操作人员的专业 性要求高 需要新鲜活细胞 发生免疫表型转化 时有假阴性风险 可能不能将恶性淋 巴母细胞从正常的 造血祖细胞中区分 出来 10-4(0.01%) 针对免疫球蛋白/T 细 胞受体重排的等位基 因特异性 PCR(ASO- 相对统一的操作 和解读标准 耗时耗力 需要治疗前标本 前体 T 细胞 ALL 结 10-4~10-5 (0.0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