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竿索求长 升2,下缩1。到绳索双折后,下缩1托。故上升2托,这样 索总长4托,竿长3托。 对于这样一个简单题,最好不用方程来解,在头脑里 想像一个图形,让绳索动起来,在运动的状态中找索与竿 的数量关系,发现“上2缩1”的比例,从而找到答案。 这就是从小训练儿童的“空间想像力”的方法,这是一种 重要的数学能力。 古算故事 “九九表”自荐的故事 为了说明我国很早就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的方法,这里讲 一个小故事。大家知道筹算乘除都要用口决。古代的乘法口决 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只有36句,与现 在流行的顺序相反,因为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故“九九” 在古代既作为乘法口决的简称,又作为当时实用算术的代名 词。 西汉韩婴在《韩诗外传》写了一个寓言:“齐桓公设庭燎, 为便人欲造见者。期年而士不至。于是东野有鄙人以九九见 者。桓公使戏之日,九九足以见乎?鄙人日,…夫九九薄能 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者乎?…。桓公白,善。乃因 礼之。期月,四方之士相导而至矣。”意思是说,齐桓公在宫 廷设烽火招贤,过了一年无人应征。东郊有一个粗野的汉子以 九九表自荐,齐桓公使人取笑他,九九表能作为一技之长吗? 那人说,“九九表虽然算不了什么,如果大王也能重用,那么 有才千的人自然就会来应聘了”。齐桓公从优接待了他。一月 以后,四方有识之士就纷纷投奔齐国。齐桓公终于成了春秋五 23
好玩的数学 中国古算解趣 霸中的第一霸。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春秋时代,乘除运算已家喻户晓了。 智慧之光 筹算和珠算 过去我们把小学数学叫做算术,实际上这是中国古代数学 的总称,其原始意义是运用算筹的技术,所以也有用“筹算” 二字来代表中国古代数学的,它是我国传统数学的根本。 据《汉书·律历志》载,算筹系竹制圆形棒,直径1分, 长6寸。相传从西周时代人们就开始用算筹在毡毯上或木板上 进行各种运算,这种计算工具延续到宋元。在长达二千多年 间,它是我国各行各业通用的计算工具。 算筹记数有2种图式: 纵式!Ⅱ川TTT丽 横式-二三三上山点 分别表示1,2,3,4,5,6,7,8,9。在6,7,8,9的上 方或下方横放的算筹,以1当5。 我国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一直是按十进制记数的,曾被马 克思誉为世界上“最妙的发明之一”,比印度使用十进制要早 1000多年。正因为是筹算,靠移动算筹进行运算,所以,对 程序和方法要求也很严格。在《孙子算经》明确规定“凡算之 法,先识其位,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 “满六以上,五在上方,六不积算,五不单张”。有了算筹这样 的工具,所有的算术、代数演算都可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取得 了辉煌的成就,赢得了中华民族素以计算见长的美誉。 元朝末年,算盘逐渐普及,明代数学家程大位,集珠算之 24
6◎竿索求长 大成,著成《直指算法统宗》一书,使珠算理论系统化,计算 方法规范化,易学好用,风行海内,流传极广,加之商业日用 之需要,珠算已成为我国近代的主要计算工具,并远传日本、 朝鲜、东南亚诸国,至今仍受到世界很多国家的重视和欢迎。 筹算和珠算本质上都属于机械化的数学,解题方法都归结 为“术”,用一套程序化的语言和算法来规范计算过程,和现 代计算机的思想是一致的。在计算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研究 中国古代数学对开发和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有非常深远的意 义。我国数学家吴文俊教授成功地吸收了中华数学的智慧,创 造性地开拓了机器证明的新领域,对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奖。 读读练练 练习题 1.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寸;屈绳 量之,不足一尺。问木长几何? 答日:六尺五寸 2.今有器中米,不知其数,前人取半,中人三分取一, 后人四分取一,余米一斗五升,问本米几何? 答日:六斗 选自《孙子算经》 25
7方田求积 今东田广十五步,从十六步,问为田几何? 答曰:一宙 选自《九章算术》 我国古代对正方形及矩形的田统称为方田,有时也称矩形 的田为直田或广田。现在都不用这些名称了,统一叫正方形, 长方形或矩形。 这是《九章算术》卷一“方田章”的第一题。章名“方 田”,刘徽注称“以御田畴界域”,意思是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 和面积。题中“广”指宽,“从”(读纵zòg)指长,即已知 矩形的长16步,宽15步,求面积。 书中“方田术”给出了计算方法和秦汉时期田亩的计量制 度。 方田术日:广从步数相乘得积步。以亩法二百四十步除, 即亩数。百亩为一顷。 唐朝著名天文学家李淳风为本题加了详细注解。 “此为篇端,故特举顷、亩二法。余术不复言者,从此可 知。一亩之田,广十五步,从而疏之,令为十五行,即每行广 一步而从十六步,又横而截之,令为十六行,即每行广一步而 从十五步。此即从疏横截之步,各自为方,凡有二百四十步, 为一亩之地步数正同。以此言之,即广从相乘得积步,验矣。 二百四十步者,亩法也。百亩者,顷法也,故以除之即得。” 26
7◎方田求积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学子的数学教科书,使用了一千 多年。李淳风用注解的形式,在全书的开头就把长方形面积计 算的原理、方法说得清清楚楚。即有长方形田一亩,宽是15 步,沿纵的方向分为15条,每条宽1步、长16步。再把田横 截成16行,每行宽1步,而长为15步。这样纵疏横截之后, 把田分成240个正方形(图7-1),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 方步(可简称为方步)。1亩就是240方步。100亩=1顷。要 特别注意,我国古代把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都用“步”,二者 的意义是不同的。 本题的解答就是 15×16=240(平方步)=1(亩) 雪 一1方步 15步 图7-1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