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7378.6-1998 6.2.5.1样品消化 准确称取10g(士0.01g)生物湿样于150mL锥形瓶中,加入20mL硝酸(6.2.3.1),于室温下消 化过夜,补加5mL硝酸(6.2.3.1),于90℃水浴中消化1.5h,每20mn摇动一次。滴加2mL过氧化氢 (6.2.3.2),继续消化半小时,取出稍冷后,加入高锰酸钾溶液(6.2.3.5)至有大量褐色沉淀产生,且半小 时内不消失,否则再外加高锰酸钾溶液(6.2.3.5)。制得样品消化液,同时制备分析空白试液 6.2.5.2绘制标准曲线 6.2.5.2.1取6支25mL具塞比色管,加入,10mL高锰酸钾吸收液(6.2.3.7),分别移入0,1.00, 2.00,3.00,4.00,5.00mL的汞标准使用溶液(6.2.3.14),加水至20mL,滴加盐酸羟胺溶液(6,2.3.8) 至红色消失,再多加2滴 6.2.5.2.2加入5.00mL双硫腙使用液(6,2.3-12),剧烈振荡2min(注意放气),静置分层吸去上层 水相。再用水洗涤有机相2~3次(每次用水20mL),吸去水相。 6.2523加入2滴EDTA(二钠)溶液(6.2.3.9),用氢氧化铵(6.23.4)溶液洗涤2次,每次10mL, 有机相移入60mL锥形分液漏斗(管颈塞有脱脂棉)中 6.2.52.4将有机相滤入1cm测定池中,以四氯化碳(6.2.3.10)调苓,于波长485nm处测定吸光值 A,及标准空白吸光值A 6.2.5.2.5将测定数值记入GB173784-1998附录表A4中,以吸光值(A,-A)为纵坐标,相应的汞 的量(g)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6.25.3样品测定 6.2.5.31滴加盐酸羟胺溶液(6.2.3.8)于样品制备液中,至红色完全消失,全量转入250mL汞蒸气 发生瓶中,用100mL水分三次洗涤锥形瓶,洗涤液合并于汞蒸气发生瓶中 6.2.5.32取两支10mL吸收管,各加入10mL吸收液(6.2.3.7),一支作空气净化管,一支作样品汞 蒸气吸收管。按曝气-吸收装置示意图将气路系统接好空气净化吸收管不必每次更换 1气体流量计;2-活芯气体采样管;3一汞蒸气发生瓶 图5曝气吸收装置图 6.2.5.3.3加2mL氯化亚锡溶液(6.2.36)于汞蒸气发生瓶中,立即塞紧瓶塞。接通气泵,以 1500mL/mn空气流速曝气15min 6.2.5.34取下汞蒸气吸收管,将吸收液移入25m具塞比色管中,用10mL水分三次洗涤吸收管 洗涤液并入比色管中。滴加盐酸羟胺溶液(6.2.3.8)至红色褪尽,再多加2滴,充分振荡,开盖放置 6.2.5.3.5以下按6.2.52,2~6.2.52.4步骤测定样品制备液的吸光值(A) 同时,按上述步骤测定分析空白的吸光值Ab 6.26记录与计算 将测得数据记入表A1中,按式(3)计算生物干样中总汞的含量: FM (3) 式中:W1-生物干样中总汞的含量质量比,10-°;
GB 17378.6一 1998 6.2-5.1 样品消化 准确称取 10g(士。. 01 g)生物湿样于 150 mL锥形瓶中,加入 20 mL硝酸(6.2.3.1),于室温下消 化过夜,补加 5 mL硝酸(6.2.3.1),于 90℃水浴中消化 1. 5 h,每 20 min摇动一次。滴加 2 ml.过氧化氢 (6.2.3.2),继续消化半小时,取出稍冷后,加入高锰酸钾溶液(6.2-3-5)至有大量褐色沉淀产生,且半小 时内不消失,否则再外加高锰酸钾溶液((6.2.3.5)。制得样品消化液,同时制备分析空白试液。 6.2-5.2 绘制标准曲线 6.2-5-2.1 取 6支 25 mL具塞比色管,加入、10 ml、高锰酸钾吸收液(6.2.3.7),分别移入 0,1.00, 2. 00,3. 00,4. 00,5. 00 mL的汞标准使用溶液(6.2.3.14),加水至 20 mL,滴加盐酸经胺溶液(6.2.3.8) 至红色消失,再多加 2滴 。 6.2-5-2.2 加入 5. 00 mL双硫踪使用液(6.2.3.12),剧烈振荡 2 min注意放气),静置分层。吸去上层 水相。再用水洗涤有机相 2-3次(每次用水 20 mL),吸去水相。 6.2.5.2.3 加入 2滴 EDTA(二钠)溶液(6.2-3-9),用氢氧化按(6-2-3.4)溶液洗涤2次,每次 10 mL, 有机相移入 60 mL锥形分液漏斗(管颈塞有脱脂棉)中。 6.2-5-2.4 将有机相滤入 1 cm测定池中,以四氯化碳((6. 2.3.10)调零,于波长 485 nm处测定吸光值 A,及标准空白吸光值 Ao o 6.2.5.2.5 将测定数值记入GB 17378.4-1998附录表A4中,以吸光值(A,-An)为纵坐标,相应的汞 的量(F19)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6.2-5.3 样品测定 6.2.5.3.1 滴加盐酸轻胺溶液(6.2-3-8)于样品制备液中,至红色完全消失,全量转入 250 mL汞蒸气 发生瓶中,用 100 mL水分三次洗涤锥形瓶,洗涤液合并于汞蒸气发生瓶中。 6.2.5.3.2 取两支 10 mL吸收管,各加入 10 mL吸收液(6.2-3-7),一支作空气净化管,一支作样品汞 蒸气吸收管。按曝气一吸收装置示意图将气路系统接好,空气净化吸收管不必每次更换。 接抽气泵 1一气体流量计;2一活芯气体采样管;3一汞蒸气发生瓶 图 5 曝气一吸收装置图 6.2-5-3.3 加 2 ml.氯化亚锡溶液 ((6-2.3-6)于汞蒸气发生瓶中,立即塞紧瓶塞。接通气泵,以 1 500 mL/min空气流速曝气 15 min, 6.2-5-3.4 取下汞蒸气吸收管,将吸收液移入 25 ml.具塞比色管中,用 10 ml,水分三次洗涤吸收管, 洗涤液并入 比色管中。滴加盐酸轻胺溶液((6-2.3-8)至红色褪尽,再多加 2滴,充分振荡,开盖放置 30 min。 6.2. 5. 3.5 以下按 6.2.5.2. 2-6-2.5-2.4步骤测定样品制备液的吸光值(A,) a 同时 ,按上述步骤测定分析空 白的吸光值 Abo 6.2.6 记录与计算 将测得数据记入表Al中,按式(3)计算生物干样中总汞的含量: WHK m F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式中:WH,一一生物干样中总汞的含量质量比,to-6;
GB17378.6-1998 m—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汞的量,pg; F——样品的干湿比 M—一样品称取量,g。 6.27精密度和准确度 五个实验室测定含汞的质量比为0.29×10的样品,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为0.95%。在0.5g猪 肝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08551)中加入21g汞,平均回收率为95.9% 6.2.8注意事项 6.281样品消化时,过氧化氢需逐滴加入,以防过氧化氢剧烈分解,消化液溅溢,造成汞损失。 6.2.8.2样品测定步骤6.2.5.3.4中,开盖放置30mn,是为消除反应产生的氯气及氮氧化物的影 响 6.2.8.3样品测定步骤6.2.5.2.2中,水洗有机相是为了消除二价锰的干扰。 6.28.4玻璃器皿均需用(1+3)硝酸溶液浸泡1天后洗净使用。 1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7.1.1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本法适用于海洋生物中铜的测定。 检出限(W):0.4×10-6。 7.1.2方法原理 生物样品经硝酸-过氧化氢消化,于波长324.7nm处直接进行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测定 7.1.3试剂及其配制 除非另作说明,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二次去离子水或等效纯水。 7.1-3.1硝酸(HNO3):ρ=1.42g/mL,优级纯,经石英亚沸蒸馏器蒸馏。 7.1.32过氧化氢(H2O2):30% 7.1.3.3铜标准贮备溶液:1.000mg/mL 称取0.2000g金属铜粉(纯度99.99%)于50mL烧杯中,加入5mL(1+2)硝酸溶液,加热溶解 冷却后,全量转入200mL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混匀 7.1.3.4铜标准中间溶液:100g/mL 量取10.0mL铜标准贮备溶液(7.1.3.3)于100mL量瓶中,加(1+99)硝酸溶液至标线,混匀。使 用时配制 7.1.3.5铜标准使用溶液:2.000g/m1 量取2.00mL铜标准中间溶液(71.3.4)于100mL量瓶中,加(1+99)硝酸溶液至标线,混匀。使 用时配制。 7.14仪器及设备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有自动进样装置; 铜空心阴极灯; 氬气钢瓶:纯度99.99%; 洁净工作台(洁净100级); 电热板 7.1.5分析步骤 7.1.5.1样品消化 7.1.5.1.1准确称取0.1g(士0.001g)千样于50mL烧杯中,用几滴水湿润样品,加入2mL硝酸 (7.1.3.1),盖上表面皿,置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至泡沫基本消失
GB 17378.6一 1998 m— 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汞的量,ILg; F— 样品的干湿 比; M— 样品称取量,9。 6.2.7 精密度和准确度 五个实验室测定含汞的质量比为 。. 29 X 10-6的样品,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为0.9500。在 0.5 g猪 肝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 W08 551)中加入2 tcg汞,平均回收率为95.90oo- 6.2.8 注意事项 62.8.1 样品消化时,过氧化氢需逐滴加入,以防过氧化氢剧烈分解,消化液溅溢,造成汞损失。 6.2.82 样品测定步骤 6.2. 5. 3.4中,开盖放置 30 min,是为消除反应产生的氯气及氮氧化物的影 响。 6.28.3 样品测定步骤 6. 2. 5. 2. 2中,水洗有机相是为了消除二价锰的干扰。 6.2.8.4 玻璃器皿均需用((1+3)硝酸溶液浸泡 1天后洗净使用。 7 铜 7.1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7.1门 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本法适用于海洋生物中铜的测定 。 检出限(W):0.4X10-6. 7.1.2 方法原理 生物样品经硝酸一过氧化氢消化,于波长 324.7 nm处直接进行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测定。 7.1.3 试剂及其配制 除非另作说明,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二次去离子水或等效纯水。 7.1.3.1 硝酸(HNO,):p=1.42 g/mL,优级纯,经石英亚沸蒸馏器蒸馏。 7.13.2 过氧化氢(H202):300.。 7.1.33 铜标准贮备溶液:1. 000 mg/mL 称取。. 200 0 g金属铜粉(纯度99.9900)于50 mL烧杯中,加入5 mL(1+2)硝酸溶液,加热溶解, 冷却后,全量转入 200 mL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混匀。 7.13.4 铜标准中间溶液:100 jig/mL 量取 10. 0 mL铜标准贮备溶液((7.1.3.3)于 100 mL量瓶中,加((1+99)硝酸溶液至标线,混匀。使 用时配制。 7.1.3.5 铜标准使用溶液:2. 000 jcg/mL 量取 2. 00 mL铜标准中间溶液((7. 1.3.4)于 100 mL量瓶中,加((1+99)硝酸溶液至标线,混匀。使 用时配制。 7.1.4 仪器及设备 —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有自动进样装置; — 铜空心阴极灯; — 氢气钢瓶:纯度 99. 99 0 o s — 洁净工作台(洁净100级); — 电热板。 7.1.5 分析步骤 7.1.5.1 样品消化 7}1}5}1}1 准确称取0. 1 g(士0. 001 g)干样于50 mL烧杯中,用几滴水湿润样品,加入2 mL硝酸 (7.1.3.1),盖上表面皿,置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至泡沫基本消失
B17378.6-1998 7.1.5.1.2取下烧杯徐徐地加入0.5mL过氧化氢(7.1.3,2),盖上表面皿,于电热板上加热(160 C)约20mn,补加1mL过氧化氢(7.1.3.2),继续加热并蒸至约剩 7.1.5.13再加1mL硝酸(71.3.1),1.5mL过氧化氢(7.1.32),盖上表面皿,于电热板上加热 (160~200C)并蒸至约0.5mL,全量转入10mL具塞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混匀,制成样品液 同时制备分析空白试液。 1.5.2绘制标准曲线 7.1.52.1移取0,0.50,1.00,1.50,2.00,2.50mL铜标准使用溶液(7.1.3,5)于10mL具塞比色管 中,加水至标线混匀。移取20μL试液,按选定的仪器技术参数测定标准系列溶液的吸光值(A,)。及标 准空白吸光值(Aa) 7.1.5.2.2将数值记入GB17378.4-1998附录表A5中,以吸光值(A,-A)为纵坐标,相应的铜的浓 度(P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7.1.5.3样品测定 量取20μL样品消化液,按选定的仪器技术参数测定铜的吸光值(A);同时,测定分析空白试液吸 光值(A)。以(A,-A)的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铜的浓度(g/mL)。 7.1-6记录与计算 将测得数据记入表A1中,按式()计算生物体干样中铜含量 (4) 式中:Wc—生物体干样中铜含量,质量比,10-6; 从标准曲线上查得铜的浓度,pg/r V—样品消化液的体积,mL M—干样品称取量,g 7.1.7精密度 六个实验室测定同一互校生物样(牡蛎),测定结果的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为1.6%。 7.1-8注意事项 7.1.8.1本测定方法中所用的器皿均先用(1+3)硝酸溶液浸泡1天以上,使用前用二次去离子水淋洗 干净 7.1.8.2样品消化时,需始终盖上表面皿。 7.1.83不同型号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自行选定仪器最佳技术参数,表4为PE-703型原 子吸收分光光度计,HGA500型石墨炉的仪器技术参数。 表4PE703型仪器技术参数 灰化 波长通带宽 烧净 元素 灯电流温度时间温度时间温度时间温度时间 原子化时内 汽流量,mL/ ℃ 121110/1585010/1526501/627601/ 7.2阳极溶出伏安法 7.2.1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本法适用于海洋生物体中铜的测定。 检出限(W):1×10-6 7.2.2方法原理 生物样经硝酸过氧化氢消化,用柠檬酸三铵掩蔽干扰离子。在pH8.2±02的乙二胺介质中,当在 工作电极上施加一定电压进行电解时,铜被还原并沉积在悬滴汞电极上形成铜汞齐,然后进行反向电
GB 17378,6一 1998 7.1.5.1.2 取下烧杯,徐徐地加入 0. 5 mL过氧化氢(7.1.3.2),盖上表面皿,于电热板上加热(160- 200 C)约 20 min,补加 1 mL过氧化氢(7.1.3.2),继续加热并蒸至约剩 1 mL a 7.1.5.1.3 再加 1 m I,硝酸(7.1.3.1),1.5 mL过氧化氢(7-1.3-2),盖上表面皿,于电热板上加热 (160-200'C)并蒸至约0. 5 mL,全量转入10 mL具塞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混匀,制成样品液。 同时制备分析空白试液。 7.1.5.2 绘制标准曲线 7. 1.5-2. 1 移取 。,0. 50,1.00,1. 50,2.00,2.50 mL铜标准使用溶液(7.1.3.5)于 10 mL具塞比色管 中,加水至标线,混匀。移取 20 IiL试液,按选定的仪器技术参数测定标准系列溶液的吸光值(A,)。及标 准空白吸光值(A,) e 7.1.5.2.2 将数值记入GB 17378.4-1998附录表A5中,以吸光值(A,-Ao)为纵坐标,相应的铜的浓 度(t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7.1.5.3 样品测定 量取 20越J样品消化液,按选定的仪器技术参数测定铜的吸光值(A, );同时,测定分析空白试液吸 光值(A,)。以(A,-Ab)的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铜的浓度(pxg/mL) , 7.1.6 记录与计算 将测得数据记入表A1中,按式(4)计算生物体干样中铜含量: Wc。二 式中:WC.— 生物体干样中铜含量,质量比,10-6; PC.— 从标准曲线上查得铜的浓度,p.g/mL ; V— 样品消化液的体积,mL; M— 干样品称取量qgo 7.1.7 精密度 NC.V ·’······················… … (4) 六个实验室测定同一互校生物样(牡蝎),测定结果的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为 1.6000 了.1.8 注意事项 7.1.8.1 本测定方法中所用的器皿均先用((1+3)硝酸溶液浸泡 1天以上,使用前用二次去离子水淋洗 干净。 7.1.8.2 样品消化时,需始终盖上表面皿。 7.1.8.3 不同型号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自行选定仪器最佳技术参数,表 4为 PE-703型原 子吸收分光光度计,HGA-500型石墨炉的仪器技术参数。 表4 PE-703型仪器技术参数 │元素│ 波长 │通带宽│ 灯电流│ 干燥 │ 灰化 │ 原子化 │ 烧净 │ 原子化时内│ │ │ nm │ n m │ ├──┬───┼──┬───┼───┬───┼───┬───┤ │ │ │ │ │ 温度│ 时间 │温度│ 时间 │温度 │时间 │温度 │时间 │ │ 气 流 量 ,ML/m │ │ │ │ │ │ C │ s │ ℃│ S │ C │ S │ C │ 5 │ │ │CU │ 324. 7│ 0. 7 │ 12 │ 111 │ 10/15 │ 850 │ 10/15 │2 650 │ 1/6 │2 760 │ 1/3 │ 10 │ 7.2 阳极溶出伏安法 7.2.飞 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本法适用于海洋生物体中铜的测定。 检出限(W);1X10-so 7.2.2 方法原理 生物样经硝酸一过氧化氢消化,用柠檬酸三按掩蔽干扰离子。在 pH8. 2士。.2的乙二胺介质中,当在 工作电极上施加一定电压进行电解时,铜被还原并沉积在悬滴汞电极上形成铜一汞齐,然后进行反向电
GB17378.6-1998 压扫描,汞中的金属铜被氧化溶出,所产生的氧化电流与溶液中铜的浓度呈正比关系,借以进行定量测 定 7.2.3试剂及其配制 除非另作说明,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无铜二次去离子水或等效纯水 7·2.3·1硝酸(HNO3):P=1.42g/mL,超纯。 7.2.32过氧化氢(H2O2):30% 7.2.33盐酸(HC1):P=1.19g/mL,超纯。 7·2.3.4柠檬酸三铵溶液:50g/L 称取5g柠檬酸三铵(CH1NO)于150mL烧杯中,加水溶解后,转入100mL量瓶,加水至标线, 混匀。 7.2.3.5乙二胺:(NH2CHCH2NH2)经等温扩散法提纯。 7.2.3.6精密pH试纸:pH7.6~8.5。 7.2.3.7汞(Hg):超纯。 7.2.3.8铜标准贮备溶液:1.000mg/mL 见7.1.3.3条 7.2.3.9铜标准中间溶液:10.0g/mL 量取1.00mL铜标准贮备溶液(7.2.3.8)于100mL量瓶中加入1.0mL盐酸(7.2.3.3),加水至 标线,混匀 7.2.3.10铜标准使用溶液:2.00四g/mL 量取20.0mL铜标准中间溶液(7.2.3.9)于100mL量瓶中,加水至近100mL,用稀乙二胺溶液 (7.2.3·5)调节pH值为3~4,加水至标线,混匀。使用时配制。 7.24仪器及设备 极谱仪:它应具有向正电压方向扫描的功能。若用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需用脉冲极谱仪 记录仪:配用仪器自带的图形记录仪或X-Y函数记录仪; 电极 a)工作电极:悬滴汞电极; b)参比电极:Ag/AgCl电极 c)辅助电极:铂金电极; 电解池:规格及形状须一致; 恒速电磁搅拌器; 电热板:温度可调,铺有薄型石棉板或3cm厚细砂; 电炉:铺有石棉网; 精密微量移液管:100,400,1000μL; 实验室常备仪器及设备 7.2.5分析步骤 7.2.5.1样品消化 准确称取0.25g(士0.001g)干样于50mL烧杯中,用几滴水湿润,加入2mL硝酸(7.2.3.1),盖 上表面皿,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待泡沫基本消失后,徐徐地加入1mL过氧化氢(7.23.2),于160 200℃蒸至近干,分别补加0.5mL硝酸和过氧化氢蒸至近干,再重复一次。用水洗净表面皿洗涤液并 入消化液中,移去表面皿。继续蒸干后移到电炉上(约450℃)加热至不溶物呈白色(除尽有机物质),加 入2mL盐酸(72.3.3),于高温电热板上蒸干。取下冷却,加入1mL(1+1)盐酸溶液,于电热板上微热 浸取不溶物,全量转入50mL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混匀,制成样品消化溶液,同时制备分析空白 7.2.5.2样品的测定
GB 17378.6一 1998 压扫描,汞中的金属铜被氧化溶出,所产生的氧化电流与溶液中铜的浓度呈正比关系,借以进行定量测 定。 7.2.3 试剂及其配制 除非另作说明,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无铜二次去离子水或等效纯水。 7.2-3.1 硝酸(HN03) :p=1. 42 g/mL,超纯。 7.2.32 过氧化氢 (H,O,):3000。 7.2.3.3 盐酸(HCl) : p=1. 19 g/mL,超纯。 7.2-3.4 柠檬酸三铰溶液:50 g/L 称取 5g柠檬酸三按(C6H17N30,)于 150 mL烧杯中,加水溶解后,转入 100 mL量瓶,加水至标线, 混匀 。 7.2-3.5 乙二胺 :(NH,CH,CH,NH,)经等温扩散法提纯 。 7.2.3.6 精密pH试纸:PH7. 6-8.50 7.2.37 汞(Hg):超纯。 7.2-3.8 铜标准贮备溶液:l. 000 mg/mL 见 7.1.3.3条 。 7.2-3.9 铜标准中间溶液:10. 0 jcg/mL 量取 1. 00 mL铜标准贮备溶液(7.2-3-8)于 100 mL量瓶中,加入 1. 0 mL盐酸((7.2.3.3),加水至 标线 ,混匀。 7.2-3-10 铜标准使用溶液:2. 00 fLg/mL 量取 20. 0 mL铜标准中间溶液((7-2.3-9)于 100 mL量瓶中,加水至近 100 mL,用稀乙二胺溶液 (7-2.3-5)调节 pH值为 3^"4,加水至标线,混匀。使用时配制。 7.2.4 仪器及设备 — 极谱仪:它应具有向正电压方向扫描的功能。若用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需用脉冲极谱仪; — 记录仪:配用仪器自带的图形记录仪或 X-Y函数记录仪; — 电极 ; a)工作电极:悬滴汞电极; b)参比电极:Ag/AgCl电极; 。)辅助电极:铂金电极; — 电解池:规格及形状须一致 ; — 恒速电磁搅拌器 ; — 电热板:温度可调,铺有薄型石棉板或 3 cm厚细砂; — 电炉 :铺有石棉网; — 精密微量移液管:100,400,1 000 t.L; — 实验室常备仪器及设备 。 7.2.5 分析步骤 7.2.5., 样品消化 准确称取 。.25 g(士。. 001 g)干样于 50 mL烧杯中,用几滴水湿润,加入 2 mL硝酸((7.2.3.1),盖 上表面皿,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待泡沫基本消失后,徐徐地加入 1 mL过氧化氢(7-2.3-2),于 160- 200'C蒸至近干,分别补加0. 5 mL硝酸和过氧化氢,蒸至近干,再重复一次。用水洗净表面皿,洗涤液并 入消化液中,移去表面皿。继续蒸干后移到电炉上(约 450'C)加热至不溶物呈白色(除尽有机物质),加 入 2 mL盐酸((7.2.3.3),于高温电热板上蒸干。取下冷却,加入 1 mL(1+1)盐酸溶液,于电热板上微热 浸取不溶物,全量转入 50 mL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混匀,制成样品消化溶液,同时制备分析空白。 7.2-5.2 样品的测定
GB17378.6-1998 7.2.5.2.1量取10.0ml样品消化液于电解池中,加入100μL柠檬酸三铵溶液(72.34),混匀。用 乙二胺溶液(7.2.3.5)调节pH值为8.2±0.2用精密pH试纸(7.2.36)检验。 7.2.5.2.2接通仪器(测定前开机预热20min)。将三个电极插入电解池中输入选定的仪器参数 7.2.5.2.3启动运转旋钮,待运转结束,记下峰电流值l,。 7.2.5.24在原溶液中加入100μL铜标准使用溶液(7.23.10),下同3操作,记下峰电流值L 7.2.53空白的测定 按7.2.5,2步骤测定分析空白试液,并记下空白峰电流值Ib1和添加铜标准溶液后的峰电流值l2。 7.2.6记录与计算 将所测得的峰电流值记入GB173784-1998附录表A7中按式(5)计算样品中铜的含量: W I, Ib2-IbI 式中:Wc生物体干样中铜的含量,质量比,10° l1-样品消化液的峰电流值,nA、mm或格; 12样品消化液加入铜标准使用溶液后所得的峰电流值nA、mm或格; Ib1分析空白的峰电流值,nA、mm或格; t2分析空白液添加铜标准使用液后的峰电流值,nA、mm或格; 样品消化液的体积,mL; V1—测定时量取样品消化液的体积,mL; V4—加入铜标准使用溶液的体积,mL; Pc—铜标准使用溶液的浓度,pg/mL; M—一样品的称样重量,g 7.2.7精密度和准确度 四个实验室测定同一生物互校样品(牡蛎),测定结果平均值为65.3×10-6,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 11%。 四个实验室测定铜含量(质量比)为(17.2±1.0)×10的同一猪肝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 08551),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平均为3.0%。 7.2.8注意事项 7.2.8.1消化液中有机物质必须除尽,否则会导致铜的测定结果偏低,甚至出现不正常溶出峰。 7.2.8.2为了确保好的精密度,悬汞滴体积须一致。 7.2.8.3电解池的容积、几何形状及电极的位置应保持一致 7.2.8.4悬汞滴表面或毛细管口上部不能有气泡。 7.2.8.5搅拌速率应恒定。 7.2.8.6电解时间、扫描速率、脉冲高度等均影响峰电流应严加控制,力求一致。 7.2.8.7表4中的“纯化时间”期间不通气体,仅作搅拌时间用,目的在于使溶液均匀。“控制时间”用于 纯化汞滴。 7.2.8.8毛细管沾污常会引起电流峰不重现,溶出曲线混乱或毛细管内汞线断开。毛细管不使用时,应 在空气中干燥贮存。毛细管在浸入新的溶液之前应先挤出一滴汞 7.2.8.9所用玻璃器皿必须用硝酸浸泡1d以上,用二次去离子水反复洗净,再用无铜蒸馏水淋洗一 遍。精密微量移液管的吸头用同法浸泡及洗净后,于低温(低于60℃)烘千,可反复使用 7.2.8.10使用不同型号的极谱仪,应另行选择最佳仪器工作条件,表5为PAR384-4型极谱仪测定 铜的技术参数
GB 17378.6一 1998 7.2.5.2.1 量取 10. 0 mL样品消化液于电解池中,加入 100 JAL柠檬酸三按溶液((7-2.3-4),混匀。用 乙二胺溶液(7. 2. 3. 5)调节 pH值为 8. 2士0.2用精密pH试纸(7. 2.3. 6)检验。 7.2-5-2.2 接通仪器(测定前开机预热 20 min)。将三个电极插入电解池中,输入选定的仪器参数。 7.2.5.2.3 启动运转旋钮,待运转结束,记下峰电流值 I,, a 7.2-5-2.4 在原溶液中加入 100 pL铜标准使用溶液(7.2.3.10),下同 3操作,记下峰电流值 Is2 o 7.2-5.3 空 白的测定 了.2. 式中 按 7.2-5.2步骤测定分析空白试液,并记下空白峰电流值 几,和添加铜标准溶液后的峰电流值几:。 6 记录与计算 将所测得的峰电流值记入GB 17378. 4-1998 中,按式(5)计算样品中铜的含量; 一 Is, 附录表A7 I,, Ib2一 I b, W Cu -一 一几 .。,........··。·… … (5) :WC.— 生物体干样中铜的含量,质量比,10-6; Is,— 样品消化液的峰电流值,nA, mm或格; I.2— 样品消化液加入铜标准使用溶液后所得的峰电流值 nA,mm或格; Ib,— 分析空白的峰电流值,nA,mm或格; Ib2— 分析空白液添加铜标准使用液后的峰电流值,nA,mm或格; Vo— 样品消化液的体积 ,mL ; V,— 测定时量取样品消化液的体积,mL ; V,— 加入铜标准使用溶液的体积,mL ; pa— 铜标准使用溶液的浓度,p.g/mL; M— 样品的称样重量9g. 7.2.7 精密度和准确度 四个实验室测定同一生物互校样品(牡砺),测定结果平均值为 65. 3 X 10-s,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 11%。 四个实验室测定铜含量(质量比)为(17.2士1. 0) X 10-6的同一猪肝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 W 08 551),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平均为3.O%o 7.2.8 注意事项 7.2.8.1 消化液中有机物质必须除尽,否则会导致铜的测定结果偏低,甚至出现不正常溶出峰。 7.2-8.2 为了确保好的精密度,悬汞滴体积须一致。 7.2.8.3 电解池的容积、几何形状及电极的位置应保持一致。 7.2.8.4 悬汞滴表面或毛细管 口上部不能有气泡 。 7.2.8.5 搅拌速率应恒定。 7.2.86 电解时间、扫描速率、脉冲高度等均影响峰电流应严加控制,力求一致。 7.2-8.7 表4中的“纯化日不妇司”期间不通气体,仅作搅拌时间用,目的在于使溶液均匀。“控制时间”用于 纯化汞滴。 7.2.8.8 毛细管沾污常会引起电流峰不重现,溶出曲线混乱或毛细管内汞线断开。毛细管不使用时,应 在空气中干燥贮存。毛细管在浸入新的溶液之前应先挤出一滴汞。 7.2.8.9 所用玻璃器皿必须用硝酸浸泡 1d以上,用二次去离子水反复洗净,再用无铜蒸馏水淋洗一 遍。精密微量移液管的吸头用同法浸泡及洗净后、,于低温(低于 60'C)烘干,可反复使用。 7.2-8. 10 使用不同型号的极谱仪,应另行选择最佳仪器工作条件,表 5为 PAR 384-4型极谱仪测定 铜的技术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