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7378.6-1998 前 本标准是《海洋监测规范》的第6部分,是在HY003.6-91行业标准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标准 规定了生物体分析的要求和分析方法。 《海洋监测规范》包括下列部分 GB17378.1-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1部分:总则 GB17378.2-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GB17378.3-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GB17378.4-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 GB17378.5-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 GB173786-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6部分:生物体分析 GB17378.7-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査和生物监测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昆灿、张春明、陈维岳、洪君超、陈邦龙
GB 17378.6-1998 前 、 ~ 曰 本标准是《海洋监测规范》的第 6部分,是在HY 003.6-91行业标准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标准 规定了生物体分析的要求和分析方法。 《海洋监测规范》包括下列部分; GB 17378.1-1998 海洋监测规范 第1部分:总则 GB 17378.2-1998 海洋监测规范 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GB 17378.3-1998 海洋监测规范 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GB 17378.4-1998 海洋监测规范 第4部分:海水分析 GB 17378.5-1998 海洋监测规范 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 GB 17378.6-1998 海洋监测规范 第6部分:生物体分析 GB 17378.7-1998 海洋监测规范 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 本标准的附录 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昆灿、张春明、陈维岳、洪君超、陈邦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海洋监测规范 第6部分:生物体分析 GB17378.6-1998 The specification for marine monitoring Part 6: Organism analysi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洋生物(贻贝、虾及鱼)中13项有害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样品采集、运输、贮 存、预处理和测定结果的计算等提出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洋近海和沿海水域的海洋生物污染调查与监测。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7378.2-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GB17378.4-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 GB17378.5-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蒸至近干 evaporation to dryness 将溶剂蒸发至小体积(0.2mL~0.3mL),若有残渣时,残渣应湿润状。 4一般规定 4.1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4.1.1采样对象 贻贝、虾和鱼类。 4.1.2试剂 41.2.1去离子水或等效蒸馏水其痕量金属含量应低于分析方法的检出限。或用未受沾污的表层海 4.12.2合成洗涤剂。 4.1.3仪器和设备 一塑料冷冻箱:配有冰袋。用于贻贝贮存和运输时,底部必须具有栅板以免样品浸入水中; 冰箱 低温冰箱 聚乙烯袋;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06-22批准 1999-01-01实施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海洋监测规范 第 6部分:生物体分析 The specification for marine monitoring Part 6:Organisim analysis GB 17378.6一 1998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洋生物(贻贝、虾及鱼)中 13项有害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样品采集、运输、贮 存、预处理和测定结果的计算等提出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洋,近海和沿海水域的海洋生物污染调查与监测。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7378.2-1998 海洋监测规范 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GB 17378.4-1998 海洋监测规范 第4部分:海水分析 GB 17378.5-1998 海洋监测规范 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蒸至近干 evaporation to dryness 将溶剂蒸发至小体积((0. 2 mL-0. 3 mL),若有残渣时,残渣应湿润状。 4 一般规定 4. 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4.1.1 采样对象 贻贝、虾和鱼类。 4.1.2 试剂 4.1.2.1 去离子水或等效蒸馏水,其痕量金属含量应低于分析方法的检出限。或用未受沾污的表层海 水。 4.1.2.2 合成洗涤剂。 4.1.3 仪器和设备 — 塑料冷冻箱:配有冰袋。用于贻贝贮存和运输时,底部必须具有栅板,以免样品浸入水中; 一 冰箱; — 低温冰箱 ; — 聚乙烯袋 ; 国家质f技术监督局1998一06一22批准 1999-01一01实施
GB17378.6-1998 塑料板和尺子:用于长度测量 塑料刀 玻璃或陶瓷碟(供制备样品用); 镊子:塑料制品或其他合适材料的制品; 髙密度聚乙烯袋和塑料容器:供速冻保存样品用,装样前,须用合成洗涤剂清洗,并用蒸馏水洗 高密度聚乙烯膜:供罩工作台用; 小张聚乙烯膜:供称重用; 分析天平:感量0.1mg; 塑料洗瓶; 一刮刀:供采集贻贝用; 塑料桶:20~50L; 大号金属刀:无锈斑,供切取鱼组织用; 匀浆器:不锈钢或其他适宜材料的制品; 塑料刷:毛刷坚硬,用以去除贻贝外壳的附着物; 称量瓶:50mL; 电热烘箱 干燥箱; 冷冻干燥设备 1.4采样与运输 4.1.4.1准备工作 用合成洗涤剂(4.1.2.2)清洗冷冻箱、高密度聚乙烯袋塑料板及尺、大号金属刀、刮刀,再用蒸馏水 或表层海水(4.1.2.1)漂洗干净 4.1.4.2贻贝采集 用清洁刮刀从其附着物上采集贻贝样。 选取足够数量的完好贻贝存于冷冻箱中。若需长途运输(炎热天超过2h),应把贻贝样品盛于塑料 桶中,将现场采集的清洁海水淋洒在贻贝上,样品保持润湿状但不能浸入水中。 若样品处理须在采样24h后进行,可将贻贝样存于高密度塑料袋中,压出袋内空气,将袋口打结或 热封,将此袋和样品标签一起放入聚乙烯袋中并封口,存于低温冰箱中。 4.1.4.3虾与中小型鱼样采集 按一定要求选取足够数量的完好的生物样,放入干净的聚乙烯袋中,要防止剌破袋子。挤出袋内空 气,将袋口打结或热封,将此袋和样品标签一起放入另一聚乙烯袋中,并封口,低温冷藏。只有在贮存期 不太长时(热天不超过48h),方可使用冰箱或冷冻箱存放样品。 4.1.4.4大型鱼样采集 测量并记下鱼样的叉长、体重和性别 用清洁的金属刀切下至少100g肌肉组织,厚度至少5cm,以便在样品处理(41.5.5)时,切除沾污 或内脏部分。存于清洁的聚乙烯袋中,挤出空气并封口,将此袋与样品标签一起放入另一聚乙烯袋中,封 口,于低温冰箱中贮存。若保存时间不太长(热天不超过48h),可用冰箱或冷冻箱贮放样品。 4.1.5样品预处理 4.1.5.1准备工作 若必要时将冷冻样在冰箱(-2~4C)中放置过夜,使部分解冻以便切片 用合成洗涤剂(4.1.2.2)清洗塑料刀、碟、镊子、塑料板及尺和称重塑料膜,用蒸馏水或清洁海水 (4.1.2.1)漂洗干净。工作台用洗净的塑料膜罩上。用合成洗涤剂(41.2.2)仔细地洗手,后用蒸馏水或
GB 17378.6一 1998 — 塑料板和尺子 :用于长度测量; — 塑料刀 ; — 玻璃或陶瓷碟(供制备样品用); — 镊子 :塑料制品或其他合适材料的制品; — 高密度聚乙烯袋和塑料容器:供速冻保存样品用,装样前,须用合成洗涤剂清洗,并用蒸馏水洗 净 ; — 高密度聚乙烯膜:供罩工作台用; — 小张聚乙烯膜:供称重用; — 分析天平:感量0. 1 mg; — 塑料洗瓶 ; — 刮刀 :供采集贻 贝用 ; — 塑料桶:20一50 L; — 大号金属刀 :无锈斑 ,供切取鱼组织用; — 匀浆器;不锈钢或其他适宜材料的制品; — 塑料刷:毛刷坚硬,用以去除贻贝外壳的附着物; — 称量瓶:50 mL; — 电热烘箱; — 干燥箱 ; — 冷冻干燥设备。 4.1.4 采样与运输 4.1-4.1 准备工作 用合成洗涤剂(4.1.2.2)清洗冷冻箱、高密度聚乙烯袋、塑料板及尺、大号金属刀、刮刀,再用蒸馏水 或表层海水(4.1.2.1)漂洗干净。 4.1.4.2 贻 贝采集 用清洁刮刀从其附着物上采集贻贝样。 选取足够数量的完好贻贝存于冷冻箱中。若需长途运输(炎热天超过 2 h),应把贻贝样品盛于塑料 桶中,将现场采集的清洁海水淋洒在贻贝上,样品保持润湿状但不能浸入水中。 若样品处理须在采样 24 h后进行,可将贻贝样存于高密度塑料袋中,压出袋内空气,将袋口打结或 热封 ,将此袋和样品标签一起放入聚乙烯袋中并封 口,存于低温冰箱中。 4.1.4.3 虾与中小型鱼样采集 按一定要求选取足够数量的完好的生物样,放入干净的聚乙烯袋中,要防止刺破袋子。挤出袋内空 气,将袋口打结或热封,将此袋和样品标签一起放入另一聚乙烯袋中,并封口,低温冷藏。只有在贮存期 不太长时(热天不超过 48 h),方可使用冰箱或冷冻箱存放样品。 4.14.4 大型鱼样采集 测量并记下鱼样的叉长、体重和性别。 用清洁的金属刀切下至少100 g肌肉组织,厚度至少 5 cm,以便在样品处理(4.1.5.5)时,切除沾污 或内脏部分。存于清洁的聚乙烯袋中,挤出空气并封口,将此袋与样品标签一起放入另一聚乙烯袋中,封 口,于低温冰箱中贮存。若保存时间不太长(热天不超过 48 h),可用冰箱或冷冻箱贮放样品。 4门.5 样品预处理 4.1.5.1 准备工作 若必要时将冷冻样在冰箱(-2-4 C)中放置过夜 ,使部分解冻以便切片。 用合成洗涤剂(4.1.2.2)清洗塑料刀、碟、镊子、塑料板及尺和称重塑料膜,用蒸馏水或清洁海水 (4.1.2.1)漂洗干净。工作台用洗净的塑料膜罩上。用合成洗涤剂(4. 1. 2-2)仔细地洗手,后用蒸馏水或
GB17378.6-1998 清洁的海水(4.1.2.1)漂洗干净。 4.1.5.2贻贝样的制备 用塑料刀或塑料刷除去贝壳外部所有的附着物 用蒸馏水或清洁的海水(4.1.2.1)漂洗每一个贻贝,让其自然流干,拉出足丝。用天平称个体全重 并记下重量 用另一把塑料刀插入足丝伸出口,切开闭合肌,打开贻贝(见图1) 用蒸馏水或清洁的表层海水(4.1.2.1)洗贝壳内的软组织,用塑料刀和镊子取出软组织,让水流尽 1)单个体样品:将软组织放入已称重的塑料容器内,再称重,记下鲜重。盖紧,贴上标签。用尺子测 量并记录贝壳长度(见图1) 2)多个体样品:按上述步骤将至少10个贻贝的软组织放于已知重量的塑料容器中,称重,记下鲜 重。于匀浆器中匀化样品,将匀浆放回原塑料容器,再称重,并记录总重量,计算匀浆重。贴上样品标签。 虾体长 贝壳长 腹部 图1切断闭合肌 图2虾体图 PF胸鳍;DF一脊鳍,虚线表示刀切位置 图3鱼体简图 各生物个体大小应相近,并在取出生物组织前分别测量其个体长度和总重量。 4.1.5.3虾样制备 4.1.5.31单个体样品 用尺子量虾体长(见图2),将虾放在聚乙烯称样膜上,称重,记下长度和鲜重。 用塑料刀将腹部与头胸部及尾部分开,小心将其内脏从腹部取出(图2)。腿全部切除。将腹部翻下 用塑料刀沿腹部外甲边缘切开,用塑料镊子取下内侧外甲并弃去 用另一把塑料刀松动腹部肌肉,并用镊子取出肌肉 检查性腺,记录所鉴别的性别。 用镊子将肌肉移入塑料容器中,称重并记录鲜重。盖紧容器,标上号码。将几个容器一起放入同 塑料袋中,并附一张样品清单,结紧袋口,低温冰箱中保存。 4.1.5.3.2多个体样品:按上述方法制备样品,仔细地记录各个体长度、鲜重、腹部肌肉重和性别。每个 样品须包括6个以上性别相同、大小相近的个体肌肉。将样品放入匀浆器中匀化腹部肌肉,转入已知重
GB 17378.6一 1998 清洁的海水((4.1.2.1)漂洗干净。 4.15.2 贻贝样的制备 用塑料刀或塑料刷除去贝壳外部所有的附着物。 用蒸馏水或清洁的海水((4.1.2.1)漂洗每一个贻贝,让其自然流干,拉出足丝。用天平称个体全重, 并记下重量 。 用另一把塑料刀插入足丝伸出口,切开闭合肌,打开贻 贝(见图 1)0 用蒸馏水或清洁的表层海水(4.1.2.1)洗贝壳 内的软组织 ,用塑料刀和镊子取出软组织 ,让水流尽 。 1)单个体样品:将软组织放入已称重的塑料容器内,再称重,记下鲜重。盖紧,贴上标签。用尺子测 量并记录贝壳长度(见图1)a 2)多个体样品:按上述步骤将至少 10个贻贝的软组织放于已知重量的塑料容器中,称重,记下鲜 重。于匀浆器中匀化样品,将匀浆放回原塑料容器,再称重,并记录总重量,计算匀浆重。贴上样品标签。 虾 体 长 腹 部 尾部 图 1 切断闭合肌 图 2 虾体图 , 鱼体又长 — I I PF一胸鳍;DF一脊鳍,虚线表示刀切位置 图 3 鱼体简图 各生物个体大小应相近,并在取出生物组织前分别测量其个体长度和总重量。 41.5.3 虾样制备 4.1.5.3.1 单个体样品 用尺子量虾体长(见图2),将虾放在聚乙烯称样膜上,称重,记下长度和鲜重。 用塑料刀将腹部与头胸部及尾部分开,小心将其内脏从腹部取出(图 2)。腿全部切除。将腹部翻下, 用塑料刀沿腹部外甲边缘切开,用塑料镊子取下内侧外甲并弃去。 用另一把塑料刀松动腹部肌肉,并用镊子取出肌肉。 检查性腺,记录所鉴别的性别。 用镊子将肌肉移入塑料容器中,称重并记录鲜重。盖紧容器,标上号码。将几个容器一起放入同- 塑料袋中,并附一张样品清单,结紧袋口,低温冰箱中保存。 4.1.5.3.2 多个体样品:按上述方法制备样品,仔细地记录各个体长度、鲜重、腹部肌肉重和性别。每个 样品须包括 6个以上性别相同、大小相近的个体肌肉。将样品放入匀浆器中匀化腹部肌肉,转入已知重
GB17378.6-1998 量的塑料容器中盖紧,标上号码,称重,记下鲜重和其他数据 将几个塑料容器放在同一塑料袋中,并附上样品清单,结紧袋口,在低温冰箱中保存。 41.5.4中小型鱼样制备 4.1.5.4.1单个体样品:测量鱼的叉长,并于聚乙烯称样膜上称重。记下叉长和体重。 用蒸馏水或清洁表层海水(4,1.2.1)洗涤鱼样,将它放在工作台上,用塑料刀切除胸鳍并切开背鳍 附近自头至尾部的鱼皮(图3) 在鳃附近和尾部,横过鱼体各切一刀;在腹部,鳃和尾部两侧各切一刀。四刀只切在鱼体一侧,且不 得切太深,以免切开内脏,沾污肉片。最好在切片时,由另一人帮助按住鱼的头尾 用镊子将鱼皮与肉片分离,谨防外表皮沾污肉片 用另一把塑料刀将肌肉与脊椎分离,并用镊子取下肌肉。将组织盛于塑料容器中,称重并记录重量 若一侧的肌肉量不能满足分析用量,取另一侧肌肉补充 盖紧容器,贴上标签或记号,记录各所有数据,于低温冰箱中保存。 鉴定性腺性别 4.1-5.42多个体试样:制备方法如下。仔细记下各个体体长、鲜重、肌肉重。鉴定性别。个体数不应 少于6个,且性别应相同,大小相近 用匀浆器匀化鱼组织,将匀浆转入已知重量的塑料容器中,盖紧,贴上标签并称重,记下匀浆重和其 他数据。置于低温冰箱中存放。 4.1.5.5大型鱼样制备 若必要,将现场采集的样品(41.44)放在一2~4C冰箱中过夜,使部分解冻以便于切片。 用蒸馏水或清洁海水(4.1.2.1)洗涤鱼样,置于清洁的工作台上。剔除残存的皮和骨,用塑料刀切去 表层,再用另一把塑料刀重复操作一次,留下不受污染的均匀的肌肉组织。将肌肉组织放入塑料容器中, 盖紧,贴上标签,称重将全部数据记入记录表,样品存于低温冰箱中 4.1.5.6千样制备 将部分新鲜试样按4.1.6.1或4.1.6.2步骤烘千,计算干/湿比,以校正水分含量。干燥后的样品用 玛脑研钵磨碎,全部筛过80~100目(尼龙筛),供痕量元素分析用 4.1.6千重测定 4.1.6.1烘干 半开称量瓶的磨口盖,放入105℃烘箱中。2h后,取出称量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30mn。 盖好瓶盖,用分析天平称重,记下重量。取5~10g生物制备样(41.5)于称量瓶中,盖好瓶盖,再称 重(±0.5mg)并记下重量。 将盛样品的称量瓶半开盖放入105C烘箱中。24h后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30mn。盖好瓶盖后 称重并记录所称重量。 重复烘干操作,至前后两次烘干后的重量差小于总重量的0.5%。计算干重和干/湿比。 4.1.6.2冷冻干燥 对类脂物含量高的生物样品,不能烘干至恒重,则须用冷冻干燥 准确称取1~2g生物制备样(41.5)于干净的冷冻干燥的样品容器中,冷冻干燥24h,再称重 次。再次冷冻干燥24h,再称重。两次称重的重量差应小于总重量的0.5%。否则,应继续干燥至符合要 计算干重和干/湿比(F)。 4.1.7注意事项 4.-1·7·1在实验室附近采集贻贝,不存在特殊的运输和贮藏问题。运往实验室时,仅须使贻贝样通风并 用海水保持润湿。采自潮间带的贻贝,在空气中可生存24h。浸在海水中的贻贝,会吸水并排泄废物。贻 贝在空气中,贝壳闭合,代谢速度大大降低,故运输时,不应将贻贝放在水中
GB 17378.6一 1998 量的塑料容器中盖紧,标上号码,称重,记下鲜重和其他数据。 将几个塑料容器放在同一塑料袋中,并附上样品清单,结紧袋口,在低温冰箱中保存。 4.1.5.4 中小型鱼样制备 4.1.5.4.1 单个体样品:测量鱼的叉长,并于聚乙烯称样膜上称重。记下叉长和体重。 用蒸馏水或清洁表层海水(4.1.2.1)洗涤鱼样,将它放在工作台上,用塑料刀切除胸鳍并切开背鳍 附近自头至尾部的鱼皮(图3), 在鳃附近和尾部,横过鱼体各切一刀;在腹部,鳃和尾部两侧各切一刀。四刀只切在鱼体一侧,且不 得切太深,以免切开内脏,沾污肉片。最好在切片时,由另一人帮助按住鱼的头尾。 用镊子将鱼皮与肉片分离,谨防外表皮沾污肉片。 用另一把塑料刀将肌肉与脊椎分离,并用镊子取下肌肉。将组织盛于塑料容器中,称重并记录重量。 若一侧的肌肉量不能满足分析用量,取另一侧肌肉补充。 盖紧容器,贴上标签或记号,记录各所有数据,于低温冰箱中保存。 鉴定性腺性别。 4.1.5.4.2 多个体试样:制备方法如下。仔细记下各个体体长、鲜重、肌肉重。鉴定性别。个体数不应 少于 6个,且性别应相同,大小相近。 用匀浆器匀化鱼组织,将匀浆转入已知重量的塑料容器中,盖紧,贴上标签并称重,记下匀浆重和其 他数据。置于低温冰箱中存放 。 4.1.5.5 大型鱼样制备 若必要,将现场采集的样品((4. 1.4. 4)放在一2-4'C冰箱中过夜,使部分解冻以便于切片。 用蒸馏水或清洁海水(4.1.2.1)洗涤鱼样,置于清洁的工作台上。剔除残存的皮和骨,用塑料刀切去 表层,再用另一把塑料刀重复操作一次,留下不受污染的均匀的肌肉组织。将肌肉组织放入塑料容器中, 盖紧,贴上标签,称重,将全部数据记入记录表,样品存于低温冰箱中。 41.5.6 干样制备 将部分新鲜试样按 4.1.6.1或 4.1.6.2步骤烘干,计算干/湿比,以校正水分含量。干燥后的样品用 玛脑研钵磨碎,全部筛过 80-100目(尼龙筛),供痕量元素分析用。 4.1.6 干重测定 41.6.1 烘干 半开称量瓶的磨口盖,放入 105℃烘箱中。2h后,取出称量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 30 min. 盖好瓶盖,用分析天平称重,记下重量。取 5^10 g生物制备样(4.1.5)于称量瓶中,盖好瓶盖,再称 重(士0. 5 mg)并记 下重量。 将盛样品的称量瓶半开盖放入 105℃烘箱中。24 h后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 30 min。盖好瓶盖后 称重并记录所称重量。 重复烘干操作,至前后两次烘干后的重量差小于总重量的。.5 00。计算干重和干/湿比。 4.1.6.2 冷冻干燥 对类脂物含量高的生物样品,不能烘干至恒重,则须用冷冻干燥。 准确称取 1^-2 g生物制备样(4.1.5)于干净的冷冻干燥的样品容器中,冷冻干燥 24 h,再称重一 次。再次冷冻干燥 24 h,再称重。两次称重的重量差应小于总重量的0.5%。否则,应继续于燥至符合要 求 。 计算干重和干/湿比(F)o 4.1.了 注意事项 4.1-7.1 在实验室附近采集贻贝,不存在特殊的运输和贮藏问题。运往实验室时,仅须使贻贝样通风并 用海水保持润湿。采自潮间带的贻贝,在空气中可生存 24 h。浸在海水中的贻贝,会吸水并排泄废物。贻 贝在空气中,贝壳闭合,代谢速度大大降低,故运输时,不应将贻贝放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