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出这样几点认识: 表3党员身份获得的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 模型1 模型2 自变量 B S.E S.E 常数项 -1905w .191 一.904¥ .301 个人户口级别 .040 .030 -.015 .041 个人出生户口级别 .005 .049 .005 .062 个人户口是否本地 ·357* .108 .253 .133 父亲户口是否本地 -.388m .142 -.436” .189 母亲户口是否本地 -.269” .132 -.242 183 个人是否有过户口迁移 .566w* .143 ·492 .181 母亲出生户口 一513*m .177 -.091 .320 父亲出生户口 .198 .173 .048 .319 个人是否城镇户口 1003”: .220 父亲是否城镇户口 .045 .183 母亲是否城镇户口 / -.330 186 性别(男1,女2) -1200” .090 X2 163721" 320875*m* -2Log likelihood 5394204 3588953 N 5778 4349 注:".10".05*.01".001 第一,在党员身份获得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城乡户口差别,城镇户口者比农村户口者更容易 获得党员身份。 第二,党员身份获得不存在城市户口等级现象,个人的户口级别对党员身份获得影响不显 著,也就是说在小城镇和直辖市之间,没有发现显著的党员身份获得机会差别。 第三,非制度性即不迁移户口的流动者获得党员身份的机会较少。流动人口虽然可以不迁 移户口而在异地城市工作居住,但在流入地入党的机会减少,这表明流动者获得政治资源的机 会要少于本地人,另一方面也说明户口仍是获得政治资源的重要依据。 第四,个人及其家庭越是能够获得制度性即正式户口迁移,表明其拥有的政治资本越多, 因而获得政治资源的机会越多。由此说明,户口与权力资本之间有着较显著的相关。 表4户口因素收益率的OLS估计结果 标准化系数 白 S.E 《 F 个人户口级别 137 .017 3 64714 个人出生户口级别 .049*n .017 3 8675 个人户口迁移次数 205*m .017 2 149083 R2 0076 A.R2 0074 F 46071” 注:"p.001 最后,个人性别虽然对党员身份获得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男性比女性的入党机会要多。 但是,模型2在引入性别因素后,结果表明党员身份获得仍存在较显著的城乡差别。以及制度 性迁移与非制度迁移之间的差别。 01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
出这样几点认识 : 表 3 党员身份获得的二元 Logistic 回归结果 自变量 模型 1 模型 2 B S .E B S .E 常数项 -1.905 **** .191 -.904 *** .301 个人户口级别 .040 .030 -.015 .041 个人出生户口级别 .005 .049 .005 .062 个人户口是否本地 .357 **** .108 .253 * .133 父亲户口是否本地 -.388 *** .142 -.436 ** .189 母亲户口是否本地 -.269 ** .132 -.242 .183 个人是否有过户口迁移 .566 **** .143 .492 *** .181 母亲出生户口 -.513 *** .177 -.091 .320 父亲出生户口 .198 .173 .048 .319 个人是否城镇户口 / / 1.003 **** .220 父亲是否城镇户口 / / .045 .183 母亲是否城镇户口 / / -.330 * .186 性别 (男 1, 女 2) / / -1.200 **** .090 χ2 163.721 **** 320.875 **** -2Log likelihoo d 5394.204 3588.953 N 5778 4349 注:*p<.10 **p<.05 ***p<.01 ****p<.001 第一 , 在党员身份获得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城乡户口差别, 城镇户口者比农村户口者更容易 获得党员身份。 第二 , 党员身份获得不存在城市户口等级现象 , 个人的户口级别对党员身份获得影响不显 著, 也就是说, 在小城镇和直辖市之间 , 没有发现显著的党员身份获得机会差别。 第三 , 非制度性即不迁移户口的流动者获得党员身份的机会较少 。流动人口虽然可以不迁 移户口而在异地城市工作居住 , 但在流入地入党的机会减少, 这表明流动者获得政治资源的机 会要少于本地人 , 另一方面也说明户口仍是获得政治资源的重要依据。 第四 , 个人及其家庭越是能够获得制度性即正式户口迁移 , 表明其拥有的政治资本越多 , 因而获得政治资源的机会越多 。由此说明, 户口与权力资本之间有着较显著的相关 。 表 4 户口因素收益率的 OLS 估计结果 标准化系数 B S .E df F 个人户口级别 .137 **** .017 2 64.714 个人出生户口级别 .049 **** .017 2 8.675 个人户口迁移次数 .205 **** .017 2 149.083 R 2 0.076 A.R 2 0.074 F 46.071 **** 注:****p<.001 最后 , 个人性别虽然对党员身份获得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 , 男性比女性的入党机会要多 。 但是 , 模型 2 在引入性别因素后, 结果表明党员身份获得仍存在较显著的城乡差别, 以及制度 性迁移与非制度迁移之间的差别。 · 154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1 期
户口还起作用吗 通过对户口因素与个人月收入水平之间关系0L$估计,从中可以发现: 1.在经济地位或市场机会获得方面,存在着显著的户口等级制或社会空间等级现象。个人 户口级别对月收入水平增长的贡献率为13.7%,意味着个人户口从农村户口到直辖市户口,每 提升一个级别,月收入水平就可能提高137%。这一结果虽然包含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及其他人 力资本因素的影响,但是户口层面的差异也表明与户口相关的制度安排对收入的城市等级差别 有着重要作用,因为城市间户口的难迁移性把城市间资源配置的差别转化为个体间的社会差别。 此外,这一结果也表明收入水平的城市等级差别现象是通过经济资源和市场机会在不同级别城 市之间不均衡配置与城市间户口的难迁移性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2.家庭背景对个人经济地位获得有一定影响。个人出生时的户口级别对收入的影响为 49%,表明个人出生户口每提升一级,月收入水平就可能提高49%,这一结果进一步说明户 口等级还通过家庭代际传递发挥作用,户籍制度规定个人出生户口身份随母或随父而定,意味 着户口具有先赋性和代际传递性。因此出生时占据较高等级的城市户口,在获得相应资源时 也就占据了先赋的优势。 3.个人户口迁移次数越多,收入水平越高。个人户口迁移次数的影响水平为205%,表示 个人迁移户口的次数每增加一次,月收入水平就可能提高205%,表明户口迁移的开放性对个 人收入水平提高有正面作用。户口迁移次数包括农转非、同等级和不同等级城市间的正式户口 迁移次数。在户籍制度安排中,由于正式户口迁移具有难获得性,能够获得较多次数迁移者, 一定是自己或家庭拥有更多的超越制度壁垒的资本,这些资本无形中也能帮助他们获得更高收 入。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对个人迁移户口的制度性约束越少,或者户口流动性越大,个人选择 更高收入水平地区居住、生活和工作的机会越多,因而获得更高收入的可能性越大。这一发现 的现实意义是,无论从消除差别角度,还是从个人发展角度来看,降低乃至取消户口的难迁移 性,提高户口迁移的开放性。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对被访者职业层次的多元回归分析中,模型1与模型2的区别在于模型1引入了个人出生 时户口级别、当前户口所在地和迁移次数做共变量(见表5),结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个人职业层次与户口级别有较一致的关系,说明职业阶层地位获得存在户口等级现 象。尤为突出的是,农村户口和小城镇户口者以获得低层和中层职业者为多,而获得高层职业 的概率较低。户口等级与职业层次有正相关关系,可能是因为职业层次与地域的行政级别有较 高的关联,更多的较高层次职业或职位分布在行政级别较高的城市。 第二,有户口迁移经历者,获得高层职业的概率增大。这是因为在现行户籍制度背景下, 户口迁移受到严格的行政控制,因此,户口迁移经历本身就包含了个人拥有更多综合性的资本, 如家庭代际资本的传递、关系资本和个人人力资本等。总之,个人越是能迁移户口,表明户籍 制度对其限制越小,获得更高层次职业的概率也就越大。 第三,个人的家庭出生地与职业层次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出生在级别较高的城市,获得 较高层次职业的概率较高,出生地级别越低,获得中低层次职业的可能性越大。模型1是以低 层职业为参照类,并引入了个人出生户口等级作为共变量,回归结果显示其影响是显著的,且 对中层职业的回归系数为负,表明个人的出生户口级别与职业阶层之间,存在着顺序一致的关 系,出生时户口级别越高,获得较高层次职业的概率越高。这一结果反映的是家庭户口地位对 个人职业阶层有较显著影响,其影响机制是户口级别、户口的难迁移性以及家庭户口身份传递 的共同作用。 ?1994-201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http.55www.cnki
通过对户口因素与个人月收入水平之间关系 O LS 估计, 从中可以发现 : 1 .在经济地位或市场机会获得方面, 存在着显著的户口等级制或社会空间等级现象 。个人 户口级别对月收入水平增长的贡献率为 13.7 %, 意味着个人户口从农村户口到直辖市户口 , 每 提升一个级别, 月收入水平就可能提高 13.7 %。这一结果虽然包含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及其他人 力资本因素的影响, 但是户口层面的差异也表明与户口相关的制度安排对收入的城市等级差别 有着重要作用, 因为城市间户口的难迁移性把城市间资源配置的差别转化为个体间的社会差别 。 此外 , 这一结果也表明收入水平的城市等级差别现象是通过经济资源和市场机会在不同级别城 市之间不均衡配置与城市间户口的难迁移性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 2 .家庭背景对个人经济地位获得有一定影响 。个人出生时的户口级别对收入的影响为 4.9 %, 表明个人出生户口每提升一级, 月收入水平就可能提高 4.9 %, 这一结果进一步说明户 口等级还通过家庭代际传递发挥作用, 户籍制度规定个人出生户口身份随母或随父而定 , 意味 着户口具有先赋性和代际传递性 。因此, 出生时占据较高等级的城市户口 , 在获得相应资源时 也就占据了先赋的优势。 3 .个人户口迁移次数越多, 收入水平越高。个人户口迁移次数的影响水平为 20.5 %, 表示 个人迁移户口的次数每增加一次 , 月收入水平就可能提高 20.5 %, 表明户口迁移的开放性对个 人收入水平提高有正面作用。户口迁移次数包括农转非 、 同等级和不同等级城市间的正式户口 迁移次数 。在户籍制度安排中, 由于正式户口迁移具有难获得性 , 能够获得较多次数迁移者 , 一定是自己或家庭拥有更多的超越制度壁垒的资本 , 这些资本无形中也能帮助他们获得更高收 入。如果换个角度来看, 对个人迁移户口的制度性约束越少 , 或者户口流动性越大, 个人选择 更高收入水平地区居住、 生活和工作的机会越多, 因而获得更高收入的可能性越大。这一发现 的现实意义是, 无论从消除差别角度, 还是从个人发展角度来看, 降低乃至取消户口的难迁移 性, 提高户口迁移的开放性, 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 在对被访者职业层次的多元回归分析中 , 模型1 与模型 2 的区别在于模型 1 引入了个人出生 时户口级别、 当前户口所在地和迁移次数做共变量 (见表 5), 结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 第一 , 个人职业层次与户口级别有较一致的关系 , 说明职业阶层地位获得存在户口等级现 象。尤为突出的是, 农村户口和小城镇户口者以获得低层和中层职业者为多, 而获得高层职业 的概率较低。户口等级与职业层次有正相关关系, 可能是因为职业层次与地域的行政级别有较 高的关联 , 更多的较高层次职业或职位分布在行政级别较高的城市 。 第二 , 有户口迁移经历者, 获得高层职业的概率增大。这是因为在现行户籍制度背景下 , 户口迁移受到严格的行政控制 , 因此, 户口迁移经历本身就包含了个人拥有更多综合性的资本 , 如家庭代际资本的传递、 关系资本和个人人力资本等 。总之 , 个人越是能迁移户口, 表明户籍 制度对其限制越小, 获得更高层次职业的概率也就越大。 第三 , 个人的家庭出生地与职业层次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 , 出生在级别较高的城市 , 获得 较高层次职业的概率较高 , 出生地级别越低 , 获得中低层次职业的可能性越大。模型 1 是以低 层职业为参照类 , 并引入了个人出生户口等级作为共变量 , 回归结果显示其影响是显著的 , 且 对中层职业的回归系数为负, 表明个人的出生户口级别与职业阶层之间 , 存在着顺序一致的关 系, 出生时户口级别越高 , 获得较高层次职业的概率越高。这一结果反映的是家庭户口地位对 个人职业阶层有较显著影响, 其影响机制是户口级别 、 户口的难迁移性以及家庭户口身份传递 的共同作用。 · 155 · 户口还起作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