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 时间150分钟 2.答案统一填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选择题答案代表字母填(涂) 在答题卷上。 第1卷(阅读题,共70分)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 中国农具史上最了不起的发明之一当属耧车。耧车,又称耧犁,是由汉武帝时搜 粟都尉赵过发明的一种畜力条播器。据东汉崔寰《政论》的记载,耧车由三只耧 脚组成,即三脚耧。三脚耧,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 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填压,一举数得,其效率可达“日 种一顷”。用耧车播种,可以保持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一致,这便于出苗 后的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使得播种的质量也得以提高。欧洲同类农具是英国杰 思罗·塔尔于1731年发明的,被看作是欧洲农业革命的标志之一。 耧车的发明启发了后续诸多同类的发明,为农业机械化开辟了一条道路。元代时 就岀现了畜力中耕除草用的耧锄。耧锄只是没有耧斗,取而代之的是棱锄,使用 效率非常高。宋代耧车被改进,增加了施肥功匏,成为下粪耧种。 已知的下粪耧种的最早记载见于元代王祯的《农书》,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近 有创制下粪耧种,于耧斗后,另置筛过细粪,或拌蚕沙,耩时随种而下覆于种上, 尤巧便也。”一般学者都认为是元代发明的,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此中的“近有” 自然确指的是元代,但不排除在宋代就创制出来。 现在有证据表明,这种猜测是正确的,下粪耧种的确是在宋代发明的。北宋人韩 琦在《祀坟马上》-首诗中提到:“二茔逢节展松楸,因叹农畴荐不收。高穗有 时存蜀黍,善耕犹惜卖吴牛。泉干几处闲机皑,雨过谁家用粪楼。首种渐生还自 喜,尚忧难救赤春头。”诗中提到的粪楼,即粪耧,也就是下粪耧种。清初学者 陆世仪说:“中土有耧车制,状如三足犁,中置耧斗藏种,以牛驾之,一人执耧 且行且摇,种乃随下。又有用粪耧者,用筛过细粪,或蚕沙,随种而下,按此器 可用以种麦,然于耙耖之尾用之为佳。”这段文字可能源于王祯《农书》,只不 过将“下粪耧种”简称为“粪耧”。如冋耧车或耧犁,也可以写作成楼车或楼犁 样。在指农具时,耧和楼经常是通用的。宋代这样的例子尤为多见。宋人李防 等撰《太平御览》卷八百二十三、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六百七十八、宋人 髙承撰《事物纪原》卷九等韦中皆如此。宋人范浚也有“潭渔下里簏,陇种行楼 犁”这样的诗句。 北宋时期即己使用的下粪耧种,何以在元代王祯《农书》中,仍然称为“近有 以至于有学者认为,“近有”自然确指的是元代。其实,王祯《农书》只是沿袭 了前人的说法。早有学者指出,王祯《农书》中的“农桑通诀”和“百谷谱”两 个部分,“基本上是就以前的几部农书改写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王祯《农 书》中的“农器图谱”部分也是在宋曾之谨《农器谱》的基础上补苴而成的。关 于“下粪耧种”,很可能是沿用了宋人的说法
河南省郑州市 2016-2017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 1 卷(阅读题)和第 1I 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 时间 150 分钟。 2.答案统一填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选择题答案代表字母填(涂) 在答题卷上。 第 1 卷(阅读题,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 中国农具史上最了不起的发明之一当属耧车。耧车,又称耧犁,是由汉武帝时搜 粟都尉赵过发明的一种畜力条播器。据东汉崔寰《政论》的记载,耧车由三只耧 脚组成,即三脚耧。三脚耧,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 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填压,一举数得,其效率可达“日 种一顷”。用耧车播种,可以保持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一致,这便于出苗 后的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使得播种的质量也得以提高。欧洲同类农具是英国杰 思罗•塔尔于 1731 年发明的,被看作是欧洲农业革命的标志之一。 耧车的发明启发了后续诸多同类的发明,为农业机械化开辟了一条道路。元代时 就出现了畜力中耕除草用的耧锄。耧锄只是没有耧斗,取而代之的是棱锄,使用 效率非常高。宋代耧车被改进,增加了施肥功匏,成为下粪耧种。 已知的下粪耧种的最早记载见于元代王祯的《农书》,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近 有创制下粪耧种,于耧斗后,另置筛过细粪,或拌蚕沙,耩时随种而下覆于种上, 尤巧便也。”一般学者都认为是元代发明的,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此中的“近有” 自然确指的是元代,但不排除在宋代就创制出来。 现在有证据表明,这种猜测是正确的,下粪耧种的确是在宋代发明的。北宋人韩 琦在《祀坟马上》-首诗中提到:“二茔逢节展松楸,因叹农畴荐不收。高穗有 时存蜀黍,善耕犹惜卖吴牛。泉干几处闲机皑,雨过谁家用粪楼。首种渐生还自 喜,尚忧难救赤春头。”诗中提到的粪楼,即粪耧,也就是下粪耧种。清初学者 陆世仪说:“中土有耧车制,状如三足犁,中置耧斗藏种,以牛驾之,一人执耧 且行且摇,种乃随下。又有用粪耧者,用筛过细粪,或蚕沙,随种而下,按此器 可用以种麦,然于耙耖之尾用之为佳。”这段文字可能源于王祯《农书》,只不 过将“下粪耧种”简称为“粪耧”。如同耧车或耧犁,也可以写作成楼车或楼犁 一样。在指农具时,耧和楼经常是通用的。宋代这样的例子尤为多见。宋人李防 等撰《太平御览》卷八百二十三、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六百七十八、宋人 高承撰《事物纪原》卷九等韦中皆如此。宋人范浚也有“潭渔下里簏,陇种行楼 犁”这样的诗句。 北宋时期即已使用的下粪耧种,何以在元代王祯《农书》中,仍然称为“近有”, 以至于有学者认为,“近有”自然确指的是元代。其实,王祯《农书》只是沿袭 了前人的说法。早有学者指出,王祯《农书》中的“农桑通诀”和“百谷谱”两 个部分,“基本上是就以前的几部农书改写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王祯《农 书》中的“农器图谱”部分也是在宋曾之谨《农器谱》的基础上补苴而成的。关 于“下粪耧种”,很可能是沿用了宋人的说法
就像后来《农政全书》卷二十一和《授时通考》卷三十四沿袭王祯《农书》的说 法一样,“下粪耧种”仍称为“近有创制”。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 南)人。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著有《安阳集》。《祀坟马上》-诗收 录于《安阳集》卷十九中,这卷所收集的诗大多为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 所作,而王祯《农书》约成书于1300年前后。据此,下粪耧种的发明时间至少 可以提前226年。 (选自曾雄生《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有删改) 1.下列关于“耧车”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耧车是一种靠牲畜提供牵引力的条播器,由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它可 以被视作中国农业史上一项革命性发明。 B.耧车将开沟、播种、覆盖,填压这四道工序同时进行,减少了许多人力的投入, 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C.耧车发明的时间要远远早于欧洲同类农具的发明,可以说耧车发明使中国农业 机械化的时间也远比欧洲早了很多。 D.耧车对于耧锄、下粪耧种的发明具有启发作用,因为这些发明都是以耧车为基 础进行的技术性、功能性改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下粪耧种发明的时间是在宋代,但最早记载这项发明的是王祯的《农书》,这 导致了众多学者错误认定下粪耧种是元代发明的。 B.《祀坟马上》出自宋朝进士韩琦的《安阳集》,诗中的“粪楼”指的就是“下 粪耧种”。这是“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的有力依据。 C.耧车或耧犁中的“耧”字,在宋代也写作“楼”,这样的例子在宋代著作《太 平御览》《册府元龟》《事物纪原》中都可以找到。 D.宋代曾之谨撰著的《农器谱》是王祯撰著《农书》中“农器图谱”部分的基础 因此“下粪耧种”沿用了宋人说法的可能性很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耧车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发明者在设计之初便己注意到播种效率、播种的质量 以及出苗后的通风透光、田间管理等问题。 B.很多学者都根据王祯对下粪耧种的记载来确定T粪耧种的发明时间,这说明王 祯撰著的《农书》在农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C.王祯在《农书》中记载下粪耧种时用了“近有”二字,按常理可以依此进行断 代,但绝不能忽视此书内容的历史沿袭性质 D.有学者己认识到下粪耧种不一定是元代发明的农具,但是因为不愿进行深入细 致的研究,最终还是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金顺,字和甫,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世居吉林。少孤贫,事继母孝 初,从征山东,授骁骑校。嗣从多隆阿援湖北,复黄梅,赐号图尔格齐巴图鲁 移师安徽,克太湖。历迁协领。挂奎之役,将骑旅直捣中坚,当者辄靡。 同治九年,金积抚局成,独王家疃未下,率其弟连顺分兵迎击,数获胜。宁夏平, 擢乌里雅苏台将军。命赴肃州,既至,顿北崖头,奏调曜军助击。时乌鲁木齐提 督成禄犹诉军粮乏,难赴哈密,诏金顺接统其军。十二年,左宗棠至军,约期并 进。金顺发地雷东北角,域渍,乘隙夺据其上,自是老弱扶服者相继,城拔
就像后来《农政全书》卷二十一和《授时通考》卷三十四沿袭王祯《农书》的说 法一样,“下粪耧种”仍称为“近有创制”。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 南)人。仁宗天圣五年(1027 年)进士。著有《安阳集》。《祀坟马上》-诗收 录于《安阳集》卷十九中,这卷所收集的诗大多为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 年) 所作,而王祯《农书》约成书于 1300 年前后。据此,下粪耧种的发明时间至少 可以提前 226 年。 (选自曾雄生《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有删改) 1.下列关于“耧车”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耧车是一种靠牲畜提供牵引力的条播器,由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它可 以被视作中国农业史上一项革命性发明。 B.耧车将开沟、播种、覆盖,填压这四道工序同时进行,减少了许多人力的投入, 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C.耧车发明的时间要远远早于欧洲同类农具的发明,可以说耧车发明使中国农业 机械化的时间也远比欧洲早了很多。 D.耧车对于耧锄、下粪耧种的发明具有启发作用,因为这些发明都是以耧车为基 础进行的技术性、功能性改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下粪耧种发明的时间是在宋代,但最早记载这项发明的是王祯的《农书》,这 导致了众多学者错误认定下粪耧种是元代发明的。 B.《祀坟马上》出自宋朝进士韩琦的《安阳集》,诗中的“粪楼”指的就是“下 粪耧种”。这是“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的有力依据。 C.耧车或耧犁中的“耧”字,在宋代也写作“楼”,这样的例子在宋代著作《太 平御览》《册府元龟》《事物纪原》中都可以找到。 D.宋代曾之谨撰著的《农器谱》是王祯撰著《农书》中“农器图谱”部分的基础, 因此“下粪耧种”沿用了宋人说法的可能性很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耧车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发明者在设计之初便己注意到播种效率、播种的质量 以及出苗后的通风透光、田间管理等问题。 B.很多学者都根据王祯对下粪耧种的记载来确定 T 粪耧种的发明时间,这说明王 祯撰著的《农书》在农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C.王祯在《农书》中记载下粪耧种时用了“近有”二字,按常理可以依此进行断 代,但绝不能忽视此书内容的历史沿袭性质。 D.有学者己认识到下粪耧种不一定是元代发明的农具,但是因为不愿进行深入细 致的研究,最终还是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金顺,字和甫,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世居吉林。少孤贫,事继母孝。 初,从征山东,授骁骑校。嗣从多隆阿援湖北,复黄梅,赐号图尔格齐巴图鲁。 移师安徽,克太湖。历迁协领。挂奎之役,将骑旅直捣中坚,当者辄靡。 同治九年,金积抚局成,独王家疃未下,率其弟连顺分兵迎击,数获胜。宁夏平, 擢乌里雅苏台将军。命赴肃州,既至,顿北崖头,奏调曜军助击。时乌鲁木齐提 督成禄犹诉军粮乏,难赴哈密,诏金顺接统其军。十二年,左宗棠至军,约期并 进。金顺发地雷东北角,域渍,乘隙夺据其上,自是老弱扶服者相继,城拔
乌鲁木齐都统景廉驻古城,与金顺龃龉。宗棠奏言金顺宽和,为群情所附。诏率 所部二十营赴之,规乌域,于是遂发。出关数十里,至瀚海,吏士忽不行。询之, 则日:“先锋营驻,有所议。”金顺知有变,疾驰视,手刃六人以徇,曰:“敢 留者,视此!”军以次行。瀚海既过,乃列六尸祝之曰:“杂赋不饱,佐以野蔬, 天下无若西军苦。此行度戈壁, 乏水草,吾非不知。但不忍汝六人,如全军何?如国家何?如关内生灵何?”闻 其言者,无不激扬。途授正白旗汉军都统。明年,至古城,与景廉会师。一日演 炮,汉、回观者数千百人。景军指败堵烟筒为的,击之再,烟筒无恙。所部炮队 总兵邓増参将张玉林曰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増先测视请于金顺再测视既竟 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已而玉林亦尔。观者欢呼声震远近,回闻之气夺。寻命佐 新疆军务。 光绪改元,代景廉为都统。二年,军阜康。刘锦棠赴军所商进止,议先攻古牧。 乃轻骑袭黄田,通汲道,克之。连下乌鲁木齐、迪化、昌吉、呼图壁诸城,直逼 玛纳斯。调伊犁将军。七年,诏接收伊犁,按图划界。十一年,上召来京,以锡 纶代之。道肃州,病卒。身后不名一钱,凡无以为敛。谥忠介。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四十->,有删改)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日/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 /请 于金顺/再测视既竟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 B.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日/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 于金顺再测视/既竟/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 C.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日/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 /请 于金顺/再测视既竞/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 D.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日/是何足击/请卷族卓之为的/增先测视 /请 于金顺再测视/既竟/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文中“授骁骑 校”“擢乌里雅苏台将军”的“授”“擢”,分别为“授予官职”和“提升官 职”的意思。 B.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 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明清 时期,习惯以年号称皇帝,如同治帝、光绪帝等。 C.正白旗,由努尔哈赤初定,以旗色纯白得名。顺治皇帝将其纳入皇帝亲统八旗 中的上三旗之一。曾有学者考证,《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便出身于清代内务府 正白旗包衣世家。 D.文中“谥忠介”的“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髙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 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 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 范文正公。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乌鲁木齐都统景廉驻古城,与金顺龃龉。宗棠奏言金顺宽和,为群情所附。诏率 所部二十营赴之,规乌域,于是遂发。出关数十里,至瀚海,吏士忽不行。询之, 则日:“先锋营驻,有所议。”金顺知有变,疾驰视,手刃六人以徇,曰:“敢 留者,视此!”军以次行。瀚海既过,乃列六尸祝之曰:“杂赋不饱,佐以野蔬, 天下无若西军苦。此行度戈壁, 乏水草,吾非不知。但不忍汝六人,如全军何?如国家何?如关内生灵何?”闻 其言者,无不激扬。途授正白旗汉军都统。明年,至古城,与景廉会师。一日演 炮,汉、回观者数千百人。景军指败堵烟筒为的,击之再,烟筒无恙。所部炮队 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曰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请于金顺再测视既竟 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已而玉林亦尔。观者欢呼声震远近,回闻之气夺。寻命佐 新疆军务。 光绪改元,代景廉为都统。二年,军阜康。刘锦棠赴军所商进止,议先攻古牧。 乃轻骑袭黄田,通汲道,克之。连下乌鲁木齐、迪化、昌吉、呼图壁诸城,直逼 玛纳斯。调伊犁将军。七年,诏接收伊犁,按图划界。十一年,上召来京,以锡 纶代之。道肃州,病卒。身后不名一钱,凡无以为敛。谥忠介。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四十- >,有删改)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日/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 /请 于金顺/再测视既竟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 B.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日/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 /请 于金顺再测视/既竟/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 C.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日/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 /请 于金顺/再测视既竞/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 D.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日/是何足击/请卷族卓之为的/增先测视 /请 于金顺再测视/既竟/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文中“授骁骑 校”“擢乌里雅苏台将军”的“授”“擢”,分别为“授予官职”和“提升官 职”的意思。 B.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 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明清 时期,习惯以年号称皇帝,如同治帝、光绪帝等。 C.正白旗,由努尔哈赤初定,以旗色纯白得名。顺治皇帝将其纳入皇帝亲统八旗 中的上三旗之一。曾有学者考证,《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便出身于清代内务府 正白旗包衣世家。 D.文中“谥忠介”的“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 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 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 范文正公。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顺家境贫穷。他是满洲镶蓝旗人,年少时失去双亲,由继母抚养,后随部队 征伐多次升职,期间又被授予勇号图尔格齐巴图鲁。 B.金顺作战有勇有谋。在王家疃战役中勇往直前;奔赴肃州时,停军北崖头,奏 议请求调张曜的军队协助自己攻击敌人。 C.金顺为人宽和。所到之处,他深得民意,并且为官清廉,死后一文钱也没有, 几乎没有用来入殓的费用。 D.金顺治军十分严格。用杀死六个士兵并演说西军天下最苦来激励部队闯过瀚 海,演习炮击部下命中目标准确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挂车之役,将骑旅直捣中坚,当者辄靡 (2)此行度戈壁,乏水草,吾非不知。但不忍汝六人,如仝军何?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病起 陆游 山村病起帽围宽,春尽江南尚薄寒。 志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 断香漠漠便支枕,芳草离离悔倚阑。 收拾吟笺停酒碗,年来触事动忧端 8.本诗颔联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诗句赏析。(5分) 9.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赏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是“舶来品”;而庄子《逍遥游》中的 两句也表达了与此近似 的意思。 (2)李密在《陈情表》中表达自己只盼望官职显达并借此打消晋武帝猜忌的句 子是 (3)陶渊明辞官归家后,面对繁荣滋长的万物,感慨生命短暂的句子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泥人王 孙方友 陈州域东门里偏南有一户王家历代以捏泥人为生。陈州泥人、泥狗闻名天下,素 有“活化石”之誉,王家泥人自然也算内中一绝。王家这一代的主人叫王二,年 近五十,膝下有一双儿女,阖家四口人都会捏泥人。就王家四口人相比,自然要 数王二的手艺最为绝。每每捏出好的,他总是舍不得出售,小心地放在内室的木 架上,让它阴干后再认真着色。几代相传下来,内室的木架上便放满了精品。众 多的精品摆放在一起,就透出一种气势。王二把这些精品当作儿女们的“教科 书”,没事儿就让他们观赏、琢磨,达到潜移默化之效果
A.金顺家境贫穷。他是满洲镶蓝旗人,年少时失去双亲,由继母抚养,后随部队 征伐多次升职,期间又被授予勇号图尔格齐巴图鲁。 B.金顺作战有勇有谋。在王家疃战役中勇往直前;奔赴肃州时,停军北崖头,奏 议请求调张曜的军队协助自己攻击敌人。 C.金顺为人宽和。所到之处,他深得民意,并且为官清廉,死后一文钱也没有, 几乎没有用来入殓的费用。 D.金顺治军十分严格。用杀死六个士兵并演说西军天下最苦来激励部队闯过瀚 海,演习炮击部下命中目标准确。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挂车之役,将骑旅直捣中坚,当者辄靡。 (2)此行度戈壁,乏水草,吾非不知。但不忍汝六人,如仝军何?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病起 陆游 山村病起帽围宽,春尽江南尚薄寒。 志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 断香漠漠便支枕,芳草离离悔倚阑。 收拾吟笺停酒碗,年来触事动忧端。 8.本诗颔联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诗句赏析。(5 分) 9.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赏析。(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是“舶来品”;而庄子《逍遥游》中的 “ 、 ”两句也表达了与此近似 的意思。 (2)李密在《陈情表》中表达自己只盼望官职显达并借此打消晋武帝猜忌的句 子是: “ 、 ” (3)陶渊明辞官归家后,面对繁荣滋长的万物,感慨生命短暂的句子是: “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泥人王 孙方友 陈州域东门里偏南有一户王家历代以捏泥人为生。陈州泥人、泥狗闻名天下,素 有“活化石”之誉,王家泥人自然也算内中一绝。王家这一代的主人叫王二,年 近五十,膝下有一双儿女,阖家四口人都会捏泥人。就王家四口人相比,自然要 数王二的手艺最为绝。每每捏出好的,他总是舍不得出售,小心地放在内室的木 架上,让它阴干后再认真着色。几代相传下来,内室的木架上便放满了精品。众 多的精品摆放在一起,就透出一种气势。王二把这些精品当作儿女们的“教科 书”,没事儿就让他们观赏、琢磨,达到潜移默化之效果
这一年,陈州城来了一位传教士。传教士是位洋人,蓝眼睛黄头发,但能说一口 流利的中国话。他到陈州不久,便听说了王家泥人。一日,他到了王家,说是要 购买几套泥人。王二很热情,拿出一套,让传教士观赏。那洋人对东方民间艺术 像是极感兴趣,爱不释手,掏出银钱,买下王二拿出的几套后,又问道:“我想 买你们祖上传下来的精品,卖不卖?”王二摇头。那传教士说:“能否让我一饱 眼福?”王二说可以。王二说完便领那洋人到了内室,拉开了挡架的破布帘儿。 那洋人见到木架上的精品,慷讶得张大了嘴巴。他轻轻拿起一件明朝初年的珍品, 抚摸久久,最后央求王二全部卖给他。 王二庄重地摇摇头,说:“这是传家之宝,饿死也不卖的!…‘我掏大价钱!” 传教士双目放出了绿光,说:“可以让你发财的!”王二笑笑,说:“你就是给 我一座金山,我也绝不会卖的!弄这玩艺儿,并不是为发财!…‘为什么”传教 士不解地问。“一是为糊口,二是为技痒一—一技痒,你懂吗?一天不捏泥人,我 手要发痒的!卖了这些,我就没了神!人没神是活不下去的的!”王二说得很骄傲 那洋人却显得很颓丧,贪婪地望了望那些东方瑰宝,恋恋不舍地走了。几天以后 的一个深夜,一股水匪从湖上而来,包围了王家,绑了王家大小。但水匪东找西 寻,却不见了泥人精品。匪首大惊,问王二道:“你家祖传泥人哪里去了?”王 二冷笑道:“就在这屋里!”水匪们又寻一遍,仍不见。匪首发怒道:“你不说 我就杀了你!”王二笑笑说:“杀了我你更得不到!不过,你只要告诉我是谁雇 你们来的,我就对你说!”匪首迟疑了一下,说了。王二骂了一句那洋教士,对 匪首说:“我把它们全与所卖泥人掺在了一起,有眼力就自己挑去!”水匪们自 然没眼力,挑来拣去大同小异,又见天色渐明,便带走了王二的独生子,命王二 天叨交出真货,否则,王家独根儿就血染城湖。万般无奈,王二只得给水匪们送 去了祖传泥人。儿子从城湖里回来后,很是抱怨父亲。王二却很高兴,拍了拍儿 子的肩头,深情地说:“能和泥人同生死共患难,说明王家的真传你已学到手 了 当下,王二寻到那教士,说:“泥人我愿意卖了!”洋教士颇感惊讶,不解地问 “听说你家祖传泥人被强盗抢走了,你还卖什么?”“那是赝品!”王二笑了笑 诡秘地说:“实不相瞒,我知道真品早晩也保不住,不如换几个钱花!你到底要 不要?” 洋教士疑惑地望着王二,思量了好一会,最后答应明天看货。当天夜里,洋教士 派人给水匪送信说:“自给了你们银钱,弄了一堆假货色!” 水匪们大骂洋人挑剔,把泥人全都倒进了湖水里。第二天,洋教士找到王二,要 求先看货后交钱。王二满口答应,领洋人到了湖边,划出一叶小舟,一直带洋人 到了水匪倒泥人的地方,无数个泥人显露出来。通过水的映衬,显得更加鲜艳夺 目,栩栩如生。王二指了指水中的泥人说:“喏,全在这儿! 洋教士看到真品被毁,知道上了王二的当,顿如炸雷击顶,白了脸色,双手捧面, 痛心地哭了。王二见洋人哭得伤心,颇受感动:“你是真心爱这泥人?”洋教士 面对泥人,禁不住双手捶胸,吼道:“艺术!这是艺术!我并不是拿它们赚钱花! 王二怔了,怔得目瞪口呆,好一时,他才脱去外衣,一下跳进水里,连连捞出三 套,双手递给那教士说:“这三套,是我送给您的!” 那教士接过泥人,像接过一个虚拟的梦幻,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原来那泥人经过 天一夜的浸泡,并不像他所想的那样已变成了不能摸碰的一堆烂泥,而是完好 无损,仿佛比原来更加灿烂夺目!他仿佛是看到了一个极其美妙的童话…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5分
这一年,陈州城来了一位传教士。传教士是位洋人,蓝眼睛黄头发,但能说一口 流利的中国话。他到陈州不久,便听说了王家泥人。一日,他到了王家,说是要 购买几套泥人。王二很热情,拿出一套,让传教士观赏。那洋人对东方民间艺术 像是极感兴趣,爱不释手,掏出银钱,买下王二拿出的几套后,又问道:“我想 买你们祖上传下来的精品,卖不卖?”王二摇头。那传教士说:“能否让我一饱 眼福?”王二说可以。王二说完便领那洋人到了内室,拉开了挡架的破布帘儿。 那洋人见到木架上的精品,慷讶得张大了嘴巴。他轻轻拿起一件明朝初年的珍品, 抚摸久久,最后央求王二全部卖给他。 王二庄重地摇摇头,说:“这是传家之宝,饿死也不卖的!…‘我掏大价钱!” 传教士双目放出了绿光,说:“可以让你发财的!”王二笑笑,说:“你就是给 我一座金山,我也绝不会卖的!弄这玩艺儿,并不是为发财!…‘为什么”传教 士不解地问。“一是为糊口,二是为技痒——技痒,你懂吗?一天不捏泥人,我 手要发痒的!卖了这些,我就没了神!人没神是活不下去的的!”王二说得很骄傲。 那洋人却显得很颓丧,贪婪地望了望那些东方瑰宝,恋恋不舍地走了。几天以后 的一个深夜,一股水匪从湖上而来,包围了王家,绑了王家大小。但水匪东找西 寻,却不见了泥人精品。匪首大惊,问王二道:“你家祖传泥人哪里去了?”王 二冷笑道:“就在这屋里!”水匪们又寻一遍,仍不见。匪首发怒道:“你不说 我就杀了你!”王二笑笑说:“杀了我你更得不到!不过,你只要告诉我是谁雇 你们来的,我就对你说!”匪首迟疑了一下,说了。王二骂了一句那洋教士,对 匪首说:“我把它们全与所卖泥人掺在了一起,有眼力就自己挑去!”水匪们自 然没眼力,挑来拣去大同小异,又见天色渐明,便带走了王二的独生子,命王二 天叨交出真货,否则,王家独根儿就血染城湖。万般无奈,王二只得给水匪们送 去了祖传泥人。儿子从城湖里回来后,很是抱怨父亲。王二却很高兴,拍了拍儿 子的肩头,深情地说:“能和泥人同生死共患难,说明王家的真传你已学到手 了!” 当下,王二寻到那教士,说:“泥人我愿意卖了!”洋教士颇感惊讶,不解地问: “听说你家祖传泥人被强盗抢走了,你还卖什么?”“那是赝品!”王二笑了笑, 诡秘地说:“实不相瞒,我知道真品早晚也保不住,不如换几个钱花!你到底要 不要?” 洋教士疑惑地望着王二,思量了好一会,最后答应明天看货。当天夜里,洋教士 派人给水匪送信说:“自给了你们银钱,弄了一堆假货色!” 水匪们大骂洋人挑剔,把泥人全都倒进了湖水里。第二天,洋教士找到王二,要 求先看货后交钱。王二满口答应,领洋人到了湖边,划出一叶小舟,一直带洋人 到了水匪倒泥人的地方,无数个泥人显露出来。通过水的映衬,显得更加鲜艳夺 目,栩栩如生。王二指了指水中的泥人说:“喏,全在这儿!” 洋教士看到真品被毁,知道上了王二的当,顿如炸雷击顶,白了脸色,双手捧面, 痛心地哭了。王二见洋人哭得伤心,颇受感动:“你是真心爱这泥人?”洋教士 面对泥人,禁不住双手捶胸,吼道:“艺术!这是艺术!我并不是拿它们赚钱花!” 王二怔了,怔得目瞪口呆,好一时,他才脱去外衣,一下跳进水里,连连捞出三 套,双手递给那教士说:“这三套,是我送给您的!” 那教士接过泥人,像接过一个虚拟的梦幻,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原来那泥人经过 一天一夜的浸泡,并不像他所想的那样已变成了不能摸碰的一堆烂泥,而是完好 无损,仿佛比原来更加灿烂夺目!他仿佛是看到了一个极其美妙的童话…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