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7378.4-1998 7.1.3.8氨水溶液(NH3·H2O:P=0.1mol/L 取氨水(71.3.7)稀释至约0.1mol/L。 7.1.3.9硝酸溶液:(HNO3,超纯)1+1。 7.1.3.10硝酸溶液:(HNO3,超纯)1+99。 7.1.3.11盐酸溶液:(HCl,超纯)1+10 7.1.3.12乙醇溶液(C2HOH:20+80) 7.1.4仪器及设备 具石墨炉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石英亚沸蒸馏器; 离心机:2500r/min; 量瓶; 比色管:25mL; 移液吸管:2,10mL; 刻度吸管:5mL; 般实验室常备仪器和设备。 7.1.5分析步骤 7.1.5.1绘制标准曲线 7.1.51.1取6支25mL比色管,分别加入0,1.00,2.00,3.00,4.00,5.00mL铜标准使用液 (7.1.3.1.3),用水稀释至10mL,系列各点含铜分别为0,2.00,4,00,6.00,8.00,10.00g/L。 7.1.5.1.2加入1滴溴甲酚绿指示液(7.1.3.4),用氨水溶液(7.1.3.8)和盐酸溶液(7.1.3.11)调节溶 液至浅蓝色(pH5.5士pH0.5 7.1.51.3加2mL络合剂混合液(7.1.33)和1.5mL环已烷MIBK混合液(7.1.3.6),振荡2min 静置分层。 7.1.5.14移取20.0μL有机相注入石墨管中,按选定的仪器工作条件(7.1.8.5)测定吸光值A,将 测定数据填于表A5中。 7.1.5.1.5以测得吸光值A,-A(标准空白)为纵坐标,以相应铜的浓度(pg/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 线 7.1.5.2水样的测定 量取10.0mL水样置于25mL比色管内,按分析步骤7.1.5.1.2~7.1.5.1.4测定吸光值A,。同 时取10.0mL与水样同步过滤,加酸固定的纯水,测定分析空白值Ab。 7.1.6记录与计算 将测定数据记入附录表A3中。由吸光值A-A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或用线性回归计算所测水样铜 的浓度,gg/L 7.1.7精密度和准确度 六↑实验室测定同一天然海水加标样品,内含:铜24.4"g/L;铅34.1岖/L,镉4.6四g/L,锌 71g/L,铬56.8g/L;砷34.1g/L,硒9.1g/L。相对误差:30%;重复性(r):3.9μg/L;重复性相对 标准偏差:52%;再现性(R):7.5g/IL;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11% 7.1.8注意事项 7.1.8.1所用器皿、环境都必须洁净,防止沾污 7.1.8.2若水样含铜量很低时,取样量可增至20mL,石墨炉进样量可增至50μl 7.1.8.3用氨水溶液(7.1.38)盐酸溶液(7.1.3.11)调pH至接近蓝色时,改用更稀(1+100)的氨水 或盐酸溶液仔细调节恰使溶液刚变浅蓝色,以此确保在给定的pH范围内。 7.1.8.4萃取后的有机相若不分离,可稳定一星期
GB 17378.4一 1998 7.1.3.8 氨水溶液(NH,·H2O : p二0. 1 mol/L) 取氨水(7.1.3.7)稀释至约 0. 1 mot/Lo 7.1.3.9 硝酸溶液:(HNO,,超纯)1+10 7.13.10 硝酸溶液:(HNO,,超纯)1+99, 7.1.3.11 盐酸溶液:(HCI,超纯)1+100 7.1.3.12 乙醇溶液(C,H,OH :20+80) 7.,.4 仪器及设备 — 具石墨炉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 石英亚沸蒸馏器; — 离心机:2 500 r/min; — 量瓶; — 比色管:25 mL; — 移液吸管:2,10 mL; — 刻度吸管 :5 mL; — 一般实验室常备仪器和设备。 7.1.5 分析步骤 7.1.5.1 绘制标准曲线 7.1.5.1.1 取 6支 25 mL比色管,分别加入 。,1. 00, 2. 00, 3. 00, 4. 00, 5. 00 mL铜标准使用液 (7. 1. 3. 1. 3),用水稀释至10 mL,系列各点含铜分别为。,2.00,4.00,6.00,8.00,10.00 fig/Lo 7.1-5-1.2 加入 1滴澳甲酚绿指示液(7.1.3.4),用氨水溶液((7.1.3.8)和盐酸溶液(7.1.3.11)调节溶 液至浅蓝色(pH5. 5士pHO. 5). 7.1.5.1.3 加 2 mL络合剂混合液(7.1.3.3)和 1. 5 mL环己烷一MIBK混合液(7.1.3.6),振荡 2 min, 静置分层。 7.15.1.4 移取 20. 0 pL有机相注入石墨管中,按选定的仪器工作条件((7.1.8.5)测定吸光值 A,,将 测定数据填于表A5中。 7.1.5.1.5 以测得吸光值 A-A,(标准空白)为纵坐标,以相应铜的浓度(p.g/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 线。 7.1.5.2 水样的测定 量取 10. 0 mL水样置于 25 mL比色管内,按分析步骤 7.1.5.1.2^"7.1.5.1.4测定吸光值 A 。同 时取10. 0 mL与水样同步过滤,加酸固定的纯水,测定分析空白值Ab o 7.1.6 记录与计算 将测定数据记入附录表A3中。由吸光值 A -Ab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或用线性回归计算所测水样铜 的浓度,kg/L, 了.1.了 精密度和准确度 六个实验室测定同一天然海水加标样品,内含:铜 24. 4 pg/L;铅34. 1 jig/L,福4. 6 f.g/L,锌 71 tLg/L,铬56.8 ug/L;砷34. 1 p.g/L,硒9. 1 pg/L。相对误差:3.0%;重复性(r) : 3. 9 p.g/L;重复性相对 标准偏差:5.2%;再现性(R):7.5 pg/L,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11%0 7.1.8 注意事项 7.1.8., 所用器皿、环境都必须洁净,防止沾污。 7.1.8.2 若水样含铜量很低时,取样量可增至20 mL,石墨炉进样量可增至50 IiLo 7.1.8.3 用氨水溶液((7.1.3.8)盐酸溶液((7.1.3.11)调 pH至接近蓝色时,改用更稀((1+100)的氨水 或盐酸溶液仔细调节恰使溶液刚变浅蓝色,以此确保在给定的pH范围内。 7.1.8.4 萃取后的有机相若不分离 ,可稳定一星期
GB17378.4-1998 7.1.8.5不同型号仪器应自选最佳条件 7.2阳极溶出伏安法(连续测定铜及铅、镉 7.2.1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本法适用于盐度大于0.5的河口水和海水中溶解铜、铅和镉的连续测定。 检出限:铜0.6g/L,铅0.3g/L,镉0.09g/L。 7.2.2方法原理 水样中铜、铅和镉金属离子在极限扩散电流电位范围内,于-0.90V恒压电解,金属离子在悬汞电 极上还原生成汞齐。当电极电位均匀地由负向正方向扫描,电位到达可使该金属的汞齐发生氧化反应 时,富集在电极上的该金属重新氧化成离子进入溶液。根据所得到的伏安曲线连续测定铜、铅和镉的含 量 7.23试剂及其配制 除非另作说明,本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7.2.3.1水:去离子水经石英蒸馏器蒸馏或等效纯水。 7.2.3.2硝酸(HNO3,p=1.42g/mL,优级纯)经亚沸石英蒸馏器纯化 7.2.3.3硝酸溶液:1+ 硝酸(7.2.3.2)与等体积水(7.2.3.1)混匀 7.2.3.4硝酸溶液:1+99 1体积硝酸(7.2.3.2)与99体积水(7.2.31)混匀 7.23.5汞:纯度99.999%。 7.23.6铜、铅和镉:纯度均为99.99% 7.2.37铜、铅和镉标准贮备溶液:1.00g/LCu,1.00g/L-Pb,1.00g/L-Cd。分别称取0.2000g铜 铅和镉(7.2.36)于3个50mL烧杯中,用6mL硝酸溶液(7.2.3.3)溶解后,分别全量移入3个200mL 量瓶中,用硝酸溶液(7.2.3.4)稀释至标线,混匀。上述铜、铅和镉标准贮备溶液的浓度均为 1. 00 mg/mL 7.23.8铜、铅和镉标准中间溶液 分别移取5.00mL铜、铅和0.50mL镉标准贮备溶液(7.2.3.7)于3个50mL量瓶中,加硝酸溶液 7.234)稀释至标线混匀。上述铜、铅和镉标准中间溶液的浓度分别为100,100,10.0g/mL 2.3.9铜、铅和镉标准使用溶液 分别移取0.500mL铜、铅和镉标准中间溶液(7.2.3.8)于3个50mL量瓶中,用硝酸溶液 (7.234)稀释至标线混匀。上述铜、铅和镉标准使用溶液的浓度分别为1.00,1.00,0.100g/mL。有 效期均为一星期。 7.2.3.10硝酸溶液:(HN3:p=1mol/L)。 7.24仪器及设备 多功能极谱仪; 悬汞电极,Ag/AgCl参比电极和铂金丝辅助电极; 钢瓶氮气(纯度99.999%); pH计 微量吸液器:50,100HL; 移液吸管:5,10mL 量瓶:50,200mL; 烧杯:50mL; 一亚沸石英蒸馏器; 一普通石英蒸馏器;
GB 17378.4一 1998 7.1-8.5 不同型号仪器应 自选最佳条件 。 7.2 阳极溶出伏安法(连续测定铜及铅、福) 7.2.1 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本法适用于盐度大于 0.5的河口水和海水中溶解铜、铅和福的连续测定。 检出限:铜0. 6 t.g/L,铅0. 3 jig/L,锡0. 09 fig/L, 7.2.2 方法原理 水样中铜、铅和福金属离子在极限扩散电流电位范围内,于一0. 90 V恒压电解,金属离子在悬汞电 极上还原生成汞齐。当电极电位均匀地由负向正方向扫描,电位到达可使该金属的汞齐发生氧化反应 时,富集在电极上的该金属重新氧化成离子进入溶液。根据所得到的伏安曲线连续测定铜、铅和镐的含 量。 7.2.3 试剂及其配制 除非另作说明,本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7.2-3.1 水:去离子水经石英蒸馏器蒸馏或等效纯水。 7.2.3.2 硝酸(HNO p=1.42 g/mL,优级纯)经亚沸石英蒸馏器纯化。 7.2-3.3 硝酸溶液:1+1 硝酸((7-2.3-2)与等体积水((7.2.3.1)混匀。 7.2.3.4 硝酸溶液:1+99 1体积硝酸(7. 2.3.2)与 99体积水(7.2-3.1)混匀。 7.2.3.5 汞:纯度 99. 999 0 o 0 7.2-3.6 铜、铅和锡:纯度均为 99. 99%. 7.2-3.7 铜、铅和锡标准贮备溶液:1. 00 g/L-Cu, 1. 00 g/L-Pb,1. 00 g/L-Cd。分别称取0. 200 0 g铜、 铅和锅(7-2.3-6)于 3个50 mL烧杯中,用 6 mL硝酸溶液(7.2-3-3)溶解后,分别全量移入 3个200 mL 量瓶中,用硝 酸溶液 ((7-2.3-4)稀释至标线,混匀。上述铜、铅和锡标准贮备溶液 的浓度均 为 1. 00 mg/mL. 7.2-3.8 铜、铅和锡标准中间溶液 分别移取 5. 00 mL铜、铅和0. 50 mL福标准贮备溶液((7.2.3.7)于 3个 50 mL量瓶中,加硝酸溶液 (7.2.3.4)稀释至标线,混匀。上述铜、铅和锡标准中间溶液的浓度分别为100,100,10. 0 reg/mL o 7.2.3.9 铜、铅和福标准使用溶液 分别移取 0. 500 mL铜、铅和锡标准 中间溶液(7.2.3.8)于 3个 50 mL量瓶中,用硝酸溶液 (7-2.3-4)稀释至标线,混匀。上述铜、铅和福标准使用溶液的浓度分别为1. 00,1.00,0. 100 pg/mL。有 效期均为一星期。 7.2-3-10 硝酸溶液:(HNs:p=1 mol/L)a 7.2.4 仪器及设备 — 多功能极谱仪 ; — 悬汞电极,Ag/AgCl参比电极和铂金丝辅助电极; — 钢瓶氮气(纯度99.9990o); — pH计; — 微量吸液器:50,100 p.L; — 移液吸管:5,10 mL; — 量瓶:50,200 mL; — 烧杯:50 mL, — 亚沸石英蒸馏器 ; — 普通石英蒸馏器;
GB17378.4-1998 般实验室常备仪器和设备 7.2.5分析步骤 准确量取10.0mL经硝酸酸化成pH为1.5~2.0的过滤水样于电解池中,按选定的仪器参数进行 测定,记录铜、铅和镉的峰电流值。参考各元素的灵敏度,分别加入一定量的铜、铅和镉标准使用溶液后 依同法测定,记录加入标准溶液后各元素的峰电流值。 7.2.6记录与计算 将测得的数据记录于附录表A4中,水样中各重金属的浓度按式(7)计算 式中:PM水样中铜、铅和镉浓度,gg/L; I—加入标准使用溶液前该金属的峰电流值,nA; I—加入标准使用溶液后该金属的峰电流值,nA pM标准使用溶液的浓度,pg/mL; VM—添加的标准使用溶液体积,μL; V——测定水样体积,mL。 7.2.7精密度和准确度 六个实验室测定同一天然海水加标样品,内含:铜9.09g/L,铅34.9gg/L,镉10.1wg/ 表4 相对误差,% 重复性(r),g/L 9.5 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 6.5 再现性(R),g/L 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 8.5 7.2.8注意事项 7.2.8.1所用器皿使用前均用1+1硝酸溶液浸泡一星期,而后用重蒸馏水冲洗干净。 7.2.8.2电解池在水样测定前用提纯过的1mol/L硝酸溶液冲洗一次,再用重蒸馏水冲洗二次,电极 系统也同样处理 7.2.8.3本方法所测定的只是水样中具有电极反应活性的金属形态 7.2.84海水中铜、铅和镉的特征峰电压分别约为-0.30,-0.52,-0.72V,其中铅和镉的特征峰电 压随盐度的变化不大,但铜的特征峰电压随盐度变化很明显,盐度为0.5的河口水中铜的特征峰电压约 为-0.19V。 7.2.8-5用于酸化水样的硝酸为经亚沸石英蒸馏器重蒸馏的超纯酸,该试剂中的空白值可略而不计。 7.2.86各实验室均应自行以所用的极谱仪,试验本方法各金属的线性范围及灵敏度,必要时自行选 定最佳仪器参数。PAR-384型极谱仪按表5的仪器参数进行测定,铜的线性范围一般仅为0.50 20.00g/L,而铅和镉的线性范围至少分别为0.30~80.0g/L和0,10~4.00gg/L。 表5PAR-384型极谱仪的仪器参数 参数 极谱技术 空白扣除键 导数键 正切键 峰定位键 取值 参数 重演键 除氧时间 悬汞电极 搅拌速度 扫描速率 取值 小汞滴 参 起始电压 终止电压 电解时间 取值 240s
GB 17378.4一 1998 — 一般实验室常备仪器和设备。 7.2.5 分析步骤 准确量取 10. 0 mL经硝酸酸化成 pH为 1.5-2.0的过滤水样于电解池中,按选定的仪器参数进行 测定,记录铜、铅和锡的峰电流值。参考各元素的灵敏度,分别加入一定量的铜、铅和镐标准使用溶液后 依同法测定,记录加入标准溶液后各元素的峰电流值。 7.2.6 记录与计算 将测得的数据记录于附录表 A4中,水样中各重金属的浓度按式(7)计算 IPI McVMe (I‘一 I )v … ‘·············,······。··… (7) 式中:PM.— 水样中铜、铅和福浓度,flg/L ; 1— 加入标准使用溶液前该金属的峰电流值,nA; I'— 加入标准使用溶液后该金属的峰电流值,nA; P'Me— 标准使用溶液的浓度,pg/mL; vme— 添加的标准使用溶液体积,P.L ; V— 测定水样体积,mL o 7.2.7 精密度和准确度 六个实验室测定同一天然海水加标样品 09 rg/L,铅 34. 9 Kg/L,福 10. 1 p.g/L。 7.2.8 7.2.8.1 7.2.8.2 相对误差,% 重复性(二)+kg/L 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 再现性(R)Iug/L 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 注意事项 所用器皿使用前均用 1+1 ,内含:铜 9. 表 4 铜 4.6 2.8 11 4.8 19 铅 2.0 9.5 10 11 12 锅 3.4 6.5 2.4 硝酸溶液浸泡一星期,而后用重蒸馏水冲洗干净。 电解池在水样测定前用提纯过的 1 mol/L硝酸溶液冲洗一次,再用重蒸馏水冲洗二次,电极 系统也同样处理。 7.2.8.3 本方法所测定的只是水样中具有电极反应活性的金属形态。 7.2.8.4 海水中铜、铅和镐的特征峰电压分别约为一0.30,-0.52,-0.72 V,其中铅和锡的特征峰电 压随盐度的变化不大,但铜的特征峰电压随盐度变化很明显,盐度为 0. 5的河口水中铜的特征峰电压约 为一0. 19 V o 7.2-8.5 用于酸化水样的硝酸为经亚沸石英蒸馏器重蒸馏的超纯酸,该试剂中的空白值可略而不计。 7.2.8.6 各实验室均应自行以所用的极谱仪,试验本方法各金属的线性范围及灵敏度,必要时自行选 定最佳仪器参数。PAR-384型极谱仪按表 5的仪器参数进行测定,铜的线性范围一般仅为 0.50- 20. 00 P.g/L,而铅和镐的线性范围至少分别为0. 30^-80. 0 P.g/L和。.10.4. 00 Fig/La 表 5 PAR-384型极谱仪的仪器参数 │参数│ 极谱技术│ 空白扣除键│ 导数键 │ 正切键 │ 峰定位键│ │取值│ DPS │ No │Yes │ N0 │ Yes │ │参数│ 重演键 │ 除氧时间 │ 悬汞电极 │ 搅拌速度│ 扫描速率│ │取值│ 2 │ 240 s │ 小汞滴 │ 快 │8 mV/s │ │参数│ 脉冲高度│ 起始电压 │ 终止电压 │ 电解时间│ 静止时间│ │取值│ 50 mV │ 一0. 900 V│ 一0. 100 V│ 240 s │ 30 s │
B17378.4-1998 7.2.87加标准使用溶液时,应参考加入标准溶液前的峰电流值和金属的灵敏度,选择合适体积的标 准使用溶液,尽量使加入标准溶液后峰电流值的增值与未加入标准溶液时的峰电流值相接近。必要时改 变标准使用溶液的浓度,使所加入的金属标准溶液的体积一般均不小于10.0比,加入标准溶液后的总 体积一般不大于200μL。 7.3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7.3.1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本方法适用于海水中痕量铜的测定。 检出限:1.1pg/L 7.3.2方法原理 在pH5~6条件下,水中溶解态铜与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APDC)及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 DDTC-Na)形成螯合物,用甲基异丁酮(MIBK)萃取富集分离后,有机相中铜在其特征吸收谱线处测 定吸光值 7.3.3试剂及其配制 除非另作说明,本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无铜去离子水或等效纯水 7.3.3.1铜标准溶液 7.331.1铜标准贮备液:1.000mg/mL-Cu 同7.1 7.3-31.2铜标准中间溶液:100gg/mL 移取10.0mL铜标准贮备溶液(7.3-3.1.1)于100mL量瓶中,用硝酸溶液(7.1.3.10)稀释至标 线,混匀 7.3313铜标准使用液:2.00{g/mL 移取2.00mL铜标准中间溶液(7.331.2)于100mL量瓶中,用硝酸溶液(7.1.310)稀释至标 线,混匀 7.3.3.2溴甲酚绿指示液:1g/L 同7.1.3.4 7.3.33盐酸溶液:1+1,超纯。 7.334甲基异丁酮:CH3COCH2CH(CH3)2)(MIBK)。 7.3.3.5氨水溶液:1+ 用经等温扩散法提纯后的氨水配制 7.3.3.6酒石酸铵溶液:c(C4H12N2O6)=1mol/L 称取18.4g酒石酸铵(CH2N2O),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用定量滤纸过滤于试剂瓶中。 7·337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APDC)-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DDTC-Na)混合溶液 20g/ L APDC溶液和20g/ L DDTC-Na溶液等体积混合,用定量滤纸过滤后与酒石酸铵溶液 (7.3.3.6)等体积混合,用1/6体积的MIBK(7.3.34)萃取2min。弃去有机相,水相待用(当日配制) 7.3.4仪器及设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铜空心阴极灯; 一空气压缩机; 钢瓶乙炔; 洁净台:(洁净级,100级); 离心器:2500r/min; 锥形分液漏斗:125mL; 具塞刻度离心管:10mL;
GB 17378.4一 1998 7.2-8.7 加标准使用溶液时,应参考加入标准溶液前的峰电流值和金属的灵敏度,选择合适体积的标 准使用溶液,尽量使加入标准溶液后峰电流值的增值与未加入标准溶液时的峰电流值相接近。必要时改 变标准使用溶液的浓度,使所加入的金属标准溶液的体积一般均不小于10. 0 pL,加入标准溶液后的总 体积一般不大于200 pL, 了.3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7.3.1 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本方法适用于海水中痕量铜的测定。 检出限:1. 1 pg/L o 7.3.2 方法原理 在pH5- 6条件下,水中溶解态铜与毗咯烷二硫代甲酸按(APDC)及二乙氨基二硫代 甲酸钠 (DDTC-Na)形成鳌合物,用甲基异丁酮(MIBK)萃取富集分离后,有机相中铜在其特征吸收谱线处测 定吸光值 。 7.3.3 试剂及其配制 除非另作说明,本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无铜去离子水或等效纯水。 7.3.3.1 铜标准溶液 7.3-3-1.1 铜标准贮备液:1. 000 mg/mL-Cu 同 7.1.3.1-10 7.3.3.1.2 铜标准中间溶液:100 fLg/mL 移取 10. 0 mL铜标准贮备溶液(7.3.3.1.1)于 100 mL量瓶中,用硝酸溶液(7.1.3.10)稀释至标 线,混匀。 7.3-3. 1.3 铜标准使用液:2. 00 pg/mL 移取 2. 00 mL铜标准中间溶液((7.3.3.1.2)于 100 mL量瓶中,用硝酸溶液(7.1.3.10)稀释至标 线 ,混匀 。 7.3.3.2 滨甲酚绿指示液:1 g/L 同 7.1.3.4。 7.3.33 盐酸溶液:1+1,超纯。 7.3-3.4 甲基异丁酮 :(CH,COCH,CH (CH3 )z) (MIBK) o 7.3-3.5 氨水溶液:1十10 用经等温扩散法提纯后的氨水配制。 73.3.6 酒石酸按溶液:c(C,H1,N306)=1 mol/L 称取 18.4 g酒石酸按(C,Hl2N206) f溶于水并稀释至 100 mL,用定量滤纸过滤于试剂瓶中。 7.3-3.7 毗咯烷二硫代甲酸按(APDC)一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DDTC-Na )混合溶液 20 g/L APDC溶液和20 g/L DDTC-Na溶液等体积混合,用定量滤纸过滤后与酒石酸按溶液 (7.3.3. 6)等体积混合,用 1/6体积的 MIBK (7.3.3.4 )萃取 2 min。弃去有机相,水相待用(当日配制)。 7.3.4 仪器及设备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 — 铜空心阴极灯 ; — 空气压缩机; — 钢瓶乙炔, — 洁净台:(洁净级,100级); — 离心器:2 500 r/min; — 锥形分液漏斗:125 mL; — 具塞刻度离心管:10 mL ;
GB17378.4-1998 刻度吸管:2,5mL 移液吸管:2,10mL; 量瓶:100mL; 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7.35分析步骤 7.3.5.1绘制工作曲线 7.3.5.1.1在锥形分液漏斗中,各加入约50mL水,分别加入0,0.40,0.80,1.20,1.60,2.00mL铜标 准使用液(7.33,1.3),用水稀至100mL,混匀。标准系列各点含铜浓度分别为0,8.00,16.0,24.0, 32.0,40.0g/L。 7.35.12各加入2滴溴甲酚绿指示液(7.33.2),用氨水溶液(7.335)和盐酸溶液(7.33.3)调节 至浅蓝色(pH5,5士0.5) 7.3.5.1.3各加入10 ML APDO-DDTC混合溶液(7.3.3,7),混匀 7.3.5.1.4各加入4.0mL甲基异丁酮(7.3.3.4),振荡萃取3min,静置分层后,弃去水相 7.3.51.5将有机相移入10mL具塞刻度离心管中,另取1mL甲基异丁酮(7.33.4)洗涤分液漏斗 有机相并入离心管 7.3.5.1.6加甲基异丁酮(73.3.4)将有机相稀释至5mL。手持振播,半分钟后,于离心器上离心 I min o 7.3.51.7按选定的仪器工作条件(见73.8.2)以甲基异丁酮(7.33.4)调零测定吸光值A, 7.3.5.1.8在厘米方格纸上,以吸光值A-Aa(标准空白)为纵坐标,以铜的浓度(pg/L)为横坐标绘制 工作曲线,将测定数据填入A6中 7.3.5.2水样的测定 7.3.5.21移取100mL水样于锥形分液漏斗中,按73.5.1.2~7.3.5.1.7的步骤测定水样的吸光 值Aw。 7.3.52.2量取100mL与水样同步过滤、加酸固定的纯水,按同样步骤测定分析空白吸光值Ab。 7.3.6记录与计算 将测得数据记入附录A表A2中,由吸光值A-A从工作曲线上查得或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水 样含铜浓度,g/L。 7.3.7精密度和准确度 六个实验室测定同一天然海水加标样品,内含:铜66.4g/L,铅218g/L,镉15.6g/L,锌 468gg/L,铬312gg/L。相对误差:1.9%;重复性(r):4.9g/L; 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26%;再现性(R):5.1#g/L;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2.7%。 7.3.8注意事项 7.381本方法所用的器皿均先用1+1硝酸浸泡24h以上,使用前用二次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待用 7.38.2不同型号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自行选定仪器最佳工作条件,表6为WFD-Y2型原子吸收 分光光度计的仪器工作条件 表6仪器工作条件 狭缝 元素 吸收波长灯电流 空气流量乙炔流量|燃烧器位置扩展倍数 L/h 324.7 0.1 400 25 10 2 7.4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7.4.1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适用于海水及河口水中铜的测定。色度超过20度的污水不宜直接使用本法
GB 17378.4一 1998 — 刻度吸管:2,5 mL; — 移液吸管:2,10 mL; — 量瓶;100 mL; — 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7.3.5 分析步骤 7.3.5.1 绘制工作曲线 7.3.5.1.1 在锥形分液漏斗中,各加入约50 mL水,分别加入0,0. 40,0. 80,1. 20,1. 60,2. 00 mL铜标 准使用液((7.3.3.1.3),用水稀至 100 mL,混匀。标准系列各点含铜浓度分别为 0, 8.00,16.0, 24.0, 32. 0,40. 0 pg/L。 7.3.5.1.2 各加入 2滴嗅甲酚绿指示液((7-3.3-2),用氨水溶液((7.3.3.5)和盐酸溶液((7-3.3-3)调节 至浅蓝色(pH5. 5士0.5)。 7.35.1.3 各加入 10 mL APDC-DDTC混合溶液(7.3-3-7),混匀。 7.3.5.1.4 各加入 4. 0 mL甲基异丁酮(7-3.3-4),振荡萃取 3 min,静置分层后,弃去水相。 7.3.5.1.5 将有机相移入 10 mL具塞刻度离心管中,另取 1 mL甲基异丁酮(7.3.3.4)洗涤分液漏斗, 有机相并入离心管。 7.3.5.1.6 加甲基异丁酮(7-3.3-4)将有机相稀释至 5 mL。手持振摇,半分钟后,于离心器上离心 1 min, 7.3.5.1.7 按选定的仪器工作条件(见 7.3-8-2)以甲基异丁酮(7-3.3-4)调零,测定吸光值 A,a 7.3.5.1.8 在厘米方格纸上,以吸光值A,-A,(标准空白)为纵坐标,以铜的浓度(pg/L)为横坐标绘制 工作曲线,将测定数据填入 A6中。 7.3.5.2 水样的测定 7.3.5.2.1 移取 100 mL水样于锥形分液漏斗中,按 7.3.5.1.2^7.3.5.1.7的步骤测定水样的吸光 值 Awo 7.3-5-2.2 量取 100 mL与水样同步过滤、加酸固定的纯水,按同样步骤测定分析空白吸光值 Ab o 了.I6 记录与计算 将测得数据记入附录 A表 A2中,由吸光值 A,-Ab从工作曲线上查得或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水 样含铜浓度,kg/Lo 7。I7 精密度和准确度 六个实验室测定同一天然海水加标样品,内含:铜“. 4 pg/L,铅 218 fg/L,镐 15. 6 [.g/L,锌 468 lig/L,铬312 lg/L。相对误差:1. 9yo;重复性(r),4.9 tg/L; 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2.60o;再现性(R) ; 5. 1 Kg /L;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2.7000 7.3.8 注意事项 7.3.8.1 本方法所用的器皿均先用 1-x-1硝酸浸泡 24 h以上,使用前用二次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待用。 7.3.8.2 不同型号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自行选定仪器最佳工作条件,表 6为WFD-Y:型原子吸收 分光光度计的仪器工作条件。 表 6 仪器工作条件 │元 素│ 吸收波长│ 灯电流│ 狭缝│ 空气流量│ 乙炔流量│ 燃烧器位置│ 扩展倍数│ │ │ n m │ m A │ m m │ L /h │ L /h │ m m │ │ │Cu │ 324.7 │ 3 │ 0.1 │ 400 │ 25 │ 10 │2 │ 7.4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7.4.1 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适用于海水及河口水中铜的测定。色度超过 20度的污水不宜直接使用本法